美国媒体称,大熊猫生意可是个大买卖。对中国和有幸吸引游客来参观的动物园都是如此。它们可能会变得极其昂贵。
中国拥有世界上全部大熊猫的所有权,这些大熊猫经过挑选租借给其他国家展出。一对大熊猫一年的租金通常为100万美元。这些资金都会用于支持中国的大熊猫保护工作。北美大熊猫保护基金会负责人戴夫·汤说,每年饲养大熊猫的花费很容易就会超过100万美元。除了用于雇佣饲养员的开支和医疗费用外,大熊猫还要吃大量食物,而且是挑剔的“大胃王”。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50年代开始进行的熊猫外交,中国以政府和人民的名义将大熊猫作为国礼赠与那些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和中国希望与之建立关系的国家,先后有苏联、朝鲜、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及墨西哥等九个国家接受过来自中国的二十四头熊猫。1982年,为了响应保护濒危动物的全球性号召,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从1982年开始停止赠送大熊猫出国。这标志着传统的政治性赠送模式下的“熊猫外交”宣告结束。
1990年代初,越来越多的环境保护团体对熊猫租借采取抵制态度,并试图游说有关方面中止熊猫租借交易。在各方面的努力下,美国联邦渔业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禁止了商业目的的熊猫租借,中国之后也宣布停止商业目的的熊猫出租;此后大规模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熊猫租借基本中止。1990年代中期以后,为解决商业性租借带来的问题而采取的各项措施使大熊猫出国巡展的机会大大减少,基本结束了主要采取巡展方式进行熊猫外交的潮流。但在极个别的特殊情况的下,仍有采取短期出国方式进行外交活动者。
中国在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初期向境外输出大熊猫的一种方式。由于大熊猫独特且惹人爱怜的外形以及其稀有的数量,使得它在欧美和日本极受欢迎,各家动物园为了获取商业利润纷纷从中国引进大熊猫以供展出,在中国方面,林业部门、各地动物园和熊猫繁殖机构通过熊猫出租获得相当可观的收入,遂形成了熊猫租借的惯例。由于熊猫租借所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驱使中国的林业部门和动物园不断地在保护熊猫的名义下大量捕捉野生大熊猫,中国通过熊猫租借获得的资金大部分被用来兴建大熊猫繁殖中心和从野外捕捉野生熊猫,1990年代初越来越多的环境保护团体对熊猫租借采取抵制态度,并试图游说有关方面中止熊猫租借的交易,在各方面的努力下,美国联邦渔业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禁止了商业目的的熊猫租借,中国之后也宣布停止商业目的的熊猫出租;此后大规模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熊猫租借基本中止,但是在中国以外的许多大动物园,仍有许多以繁殖或保护名义出租出借的大熊猫。早期的“熊猫外交”
熊猫外交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唐朝武则天时期。据日本《皇家年鉴》记载,早在武后垂拱元年(685年),临朝称制的太后武则天就曾送给日本天武天皇两只“白熊”和70张“白熊”毛皮。据大熊猫专家胡锦矗考证,此“白熊”即今之大熊猫。
1941年,宋美龄、宋蔼龄代表中华民国政府向美国由政府支持的民间机构救济中国难民联合委员会赠送一对大熊猫,以对其救济二战中的中国难民表示感谢。此为中国现代“熊猫外交”之滥觞,也开创了“熊猫外交”的政治性赠送模式。此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1946年向英国政府赠送了大熊猫一只,正式开始了大熊猫作为国礼出国的历程。
熊猫租借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50年代开始进行的熊猫外交,中国以政府和人民的名义将大熊猫作为国礼赠与那些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和中国希望与之建立关系的国家,先后有苏联、朝鲜、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及墨西哥等九个国家接受过来自中国的二十四头熊猫。
施行熊猫租借
1982年,为了响应保护濒危动物的全球性号召,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从1982年开始停止赠送大熊猫出国。这标志着传统的政治性赠送模式下的“熊猫外交”宣告结束。
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期间,中国临时借给洛杉矶动物园两头大熊猫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展示活动,以显示中国对洛杉矶奥运会的支持。奥运会的活动结束后两头熊猫又被租借给旧金山动物园进行了三个月的展出,为此旧金山动物园向中国方面支付了不菲的租金,从此打开了商业性熊猫租借的大门。
在各方面因素的下,熊猫租借的大门一经打开便迅速升温,从1984年到1988年的四年内,仅北美地区就有洛杉矶、旧金山、纽约、圣地亚哥、多伦多、西雅图、波特兰、亚特兰大、凯格瑞、孟菲斯、哥伦布市、底特律、温尼伯、佛罗里达州等地方从中国租借到了熊猫,此外日本、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德国、爱尔兰、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众多城市也从中国获得了熊猫。
由于熊猫租借所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驱使,中国的林业部门和动物园不断地在保护熊猫的名义下大量捕捉野生熊猫,中国通过熊猫租借获得的资金大部分被用来兴建大熊猫繁殖中心和从野外捕捉野生熊猫,1990年代初,越来越多的环境保护团体对熊猫租借采取抵制态度,并试图游说有关方面中止熊猫租借交易。在各方面的努力下,美国联邦渔业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禁止了商业目的的熊猫租借,中国之后也宣布停止商业目的的熊猫出租;此后大规模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熊猫租借基本中止。此后中国境外的动物园改以“繁殖”或“保护”的名义向中国租借大熊猫。
1990年代中期以后,为解决商业性租借带来的问题而采取的各项措施使大熊猫出国巡展的机会大大减少,基本结束了主要采取巡展方式进行熊猫外交的潮流。但在极个别的特殊情况的下,仍有采取短期出国方式进行外交活动者。
遭受反对
1988年前,熊猫租借被普遍认为是一间有利于熊猫保育的事情,因为人们相信出租熊猫所获得的受益都被用于对大熊猫的保护和研究事业中,但是一些环保团体和专业组织也开始注意到熊猫租借对大熊猫个体和种群造成的一些影响。旨在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华盛顿公约也对熊猫租借表示有条件的支持,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世界自然基金会、美国动物园和水族馆协会都公开表示应该对熊猫租借进行一定规范,防止商业性的租借行为对被租借熊猫的生活和繁殖造成影响,同时保证通过熊猫租借所获得的利益被用于大熊猫的保护。
1988年2月,在环保团体的压力下,美国联邦渔业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宣布暂时中止签发大熊猫的入境许可,要求中国方面对输入的熊猫提供证明,租借行为不会对熊猫造成损害,且收取的租金确实用于大熊猫保护事业。但是这项禁令在短短数星期后便迫于美国政府的压力而撤回了。此后环保团体和动物园以及美国政府展开拉锯战,联邦渔业和野生动物管理局最终还是在1988年6月中止了从中国输入熊猫。1988年9月,中国动物园学会和林业部也联合宣布停止向美国输出熊猫,但是面向向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熊猫租借仍然继续,面向美国的熊猫租借在此之后也以科学研究等其他名义继续,但是租借的规模明显减小了。
1990年之后,由于美国国内政治因素,联邦渔业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对熊猫输入的禁令开始松动,哥伦布市的动物园获得了租借熊猫的输入许可证,美国的其他动物园受此事件鼓舞也重新投入到熊猫租借的热潮中。各环保团体为了抑制这一新的熊猫租借热潮,纷纷明确表达反对此类交易的立场。
与外贸同步
2001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在俄罗斯莫斯科召开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第112次全会,决定2008年奥运会举办国,中国即派大熊猫“奔奔”和“文文”作为文化使者赴莫斯科为中国的申办活动加油助威。
在2008年之后,中国向外国租借熊猫“与资源和技术贸易几乎同步”,牛津大学的研究报告作者称,“租借熊猫使得中国在没有付出真正代价的情况下,获得了软实力。”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大地震,大熊猫繁育中心受到很大影响,受影响的大熊猫栖息地达到67%。这场危机促使2013年和2015年到期的大熊猫租借期限延长,它们繁育的后代租借给一些此前未租大熊猫的国家。
2010年,中国与新加坡成为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伙伴,大熊猫礼物据说扮演了重要角色。
中国2011年向苏格兰爱丁堡动物园租借了两只大熊猫。该研究报告称,在熊猫租借项目之后不久,中苏签署了鲑鱼、可替代能源技术、汽车的贸易协议,总价值26亿英镑。与此同时,之前为中国提供鲑鱼的主要国家——挪威则失去了这笔贸易。过去5年中,苏格兰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近一倍。“此外,中国向加拿大、法国和澳大利亚租借大熊猫也与中国同这些国家的铀贸易协议同步,中国需要铀建设核电站。”[1]
2011年,日本从中国租借了两只大熊猫,希望此举能够改善双边关系。
2011年11月30日,经过多年的高级别谈判,中国与法国达成协议,同意向法国租借一对大熊猫。照片展示了联邦快递公司用于运送这对大熊猫的专机。
2012年1月,在中法之间经过多年的大熊猫租借谈判之后,大熊猫“圆仔”和“欢欢”离开故乡,远赴法国。
2012年9月6日,来自四川雅安的熊猫凯凯和嘉嘉抵达新加坡,开始在新加坡长达10年的新生活。这次租借活动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新加坡野生动物保育集团之间的合作
2013年9月,访华的比利时首相迪吕波得到中方许诺,将从中国租借到两只大熊猫,接收方为比利时南部的埃诺省布吕热莱特市的天堂动物园。
长期以来,在其他许多国家的要求下,中国政府曾多次将大熊猫赠租出去频频"周游世界",从中得到租借国每年最高200万美元的援助,并将这笔钱用于野生大熊猫的保护以及大熊猫的繁殖和习性等方面的研究。
中国向海外动物园出租大熊猫,但大熊猫的所有权和大熊猫在海外所产的幼仔都仍归中国所有。与此同时,中国一般还会要求租借方在10年内归还成年大熊猫,在出生后三年内归还大熊猫幼仔。作为交换,海外的动物园被允许自主进行大熊猫的研究和繁殖试验,并能够将大熊猫对游人公开展出,从中获取丰厚的利润。据报道,每个月要支付高达49800美元到116200美元的租金。[2]
在中国方面,最初的熊猫租借是由中国动物园学会组织运作的,提供大熊猫大的各个动物园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这使得对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拥有管理权限的林业部非常羡慕,后者不久也加入熊猫租借的行列,并利用他们建在中国各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繁殖基地向境外输送熊猫,有时甚至直接捕捉野生熊猫以供出租。两个系统同时进行熊猫租借使得整个工作在中国的管理非常混乱,难以确切统计究竟有多少熊猫因为租借交易而被捕捉和输出,此外人工饲养的熊猫由于分属不同机构,信息也不能很好沟通,血缘关系不明,在各饲养机构均有孤对熊猫存在。
反对原因
随着熊猫租借的迅速扩展,一些环境保护团体对熊猫租借提出批评,他们认为熊猫租借导致大量熊猫为了各方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不得不承受车马劳顿之苦,这不仅仅增加了圈养熊猫受到的痛苦,更重要的是打乱了熊猫正常的生理周期,一些被出租的熊猫因此错过了发情期,丧失了繁殖的机会,对大熊猫的保育造成一定影响。
1980年代末,环保团体注意到,熊猫租借的租金大部分被用来兴建大熊猫繁殖中心和从野外捕捉熊猫,对熊猫租借的批评达到空前的规模,反对者指责熊猫租借刺激和资助了中国政府对野生熊猫的捕捉,整个交易不仅不能为熊猫的保护提供任何帮助,反而蜕变成为对熊猫的变相捕猎。
牛津大学指中国利用大熊猫租借来确保贸易协议
2013年9月,牛津大学一团队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大熊猫租借项目进行分析发现,在2008年之后,中国向外国租借熊猫“与资源和技术贸易几乎同步”,“租借熊猫使得中国在没有付出真正代价的情况下,获得了软实力。”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外交方式”正在进入新的阶段。他们认为,新的阶段主要基于“关系”租借。中国2011年向苏格兰爱丁堡动物园租借了两只大熊猫。该研究报告称,在熊猫租借项目之后不久,中苏签署了鲑鱼、可替代能源技术、汽车的贸易协议,总价值26亿英镑。研究者称,大熊猫现阶段的意义更加微妙,熊猫可以被用来达成协议,标志双方谋求长期、良好的关系。中国将这一珍稀动物委托给这个国家,这在某种意义上象征着两国关系的新开端。
对于上述说法,美国华盛顿保守智库—传统基金会中国问题专家成斌表示:“中国利用这一稀缺资源获得利益并不奇怪。租借行为能够带动大熊猫保护,中国还可以获得负责任的保护者的美誉,这并不是件坏事。”
CNN披露中国大熊猫租借运作内情
2013年10月,据《参考消息》报道,美国媒体称,大熊猫生意可是个大买卖。对中国和有幸吸引游客来参观的动物园都是如此。它们可能会变得极其昂贵。中国拥有世界上全部大熊猫的所有权,这些大熊猫经过挑选租借给其他国家展出。一对大熊猫一年的租金通常为100万美元。这些资金都会用于支持中国的大熊猫保护工作。[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