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更健康,似乎是浣熊先生一直坚持的生活习惯。
网上有很多小浣熊洗东西的视频,最引人入胜的就是洗棉花糖了。
终于拿到棉花糖了,兴高采烈的放到水里“洗”了准备吃。没想到棉花糖瞬间不见了,只剩下一脸茫然的小浣熊。
小浣熊洗的东西很多,除了棉花糖,还有石头,水果,甚至衣服,都洗的很好。
小浣熊真的是动物界的“洁癖王”吗?让我们认识一下这种小动物吧。
可爱吗?不,是彻头彻尾的脏贼
小浣熊,学名北美浣熊,这是一种长相傻傻的生物。
中等身材,一身灰褐色的毛发,一对可爱的“猫耳”,眼睛周围还有黑眼圈,好像戴了眼罩一样,所以有了“蒙面小偷”的称号.
作为野生动物,小浣熊有着超强的适应能力。
当人类不断侵占动物的家园,许多与人类共存的环境中的野生动物因无法适应而大打折扣,甚至濒临灭绝,而小浣熊却表现出了非凡的一面适应性。
认识交通道路,避开过往车辆,拧瓶盖,翻垃圾桶找食物。它不仅不惧怕人类,还主动融入人类生活。有时它会主动进入人类的生活空间偷吃一口食物。院子里的猫粮狗粮大多无故消失,多半是因为它。
在北美,浣熊是彻头彻尾的小偷,经常在半夜偷偷溜进居民家里偷食物。当你被它双手偷东西时胆小的表情迷住时,还是要劝大家理智一点,它毕竟是个“小偷”。
偷东西可能是动物的本能,但家里的锅碗瓢盆、钥匙、手机等也是它偷东西的主要对象。它对那些闪亮的东西情有独钟。从这些行为可以看出小浣熊的生活并不是很严格,翻垃圾桶,偷其他宠物的食物,这种肆无忌惮的行为怎么和爱的“洁癖”有关系经常清洁?
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小浣熊为什么要洗东西?
答案可能会让人大吃一惊,因为看着很干净的行为,其实并不是刻意清洁食物,只是为了确保手头的东西是可以吃的。
一开始,科学家们认为小浣熊喜欢洗东西是因为它没有唾液腺,所以不能分泌唾液。进食前,为了便于吞咽,它会将食物放入水中润湿。
但其实经过科学家多次求证发现,当周围没有水源的时候,小浣熊也会把手上的东西翻滚。因此,相信这样的行为主要不是为了清洁,而是为了确认手头的东西是否是食物。
浣熊和人类不一样。人类主要通过视觉收集周围世界的信息,而浣熊主要通过触觉收集信息。
当浣熊接触到一个物体时,它会从细胞中收集近三分之二的感觉数据。爪子的受体数量是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四到五倍。这使得浣熊能够像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一样握住、操纵和理解物体。
弄湿食物主要是为了从爪子的神经末梢收集更多的感官信息。
因为湿手会增加手掌神经末梢的敏感度,增强浣熊的触觉,能快速辨别手上的食物是否可以食用。
1986年,一个研究小组对136只浣熊进行了研究,发现弄湿它们爪子上的皮肤可以显着提高它们的敏感性。
浣熊使用水来增强触觉,就像人类使用光来观看一样。当人们戴上墨镜,看东西不够清楚时,就会摘下墨镜,让更多的光线进入眼睛,以辨认眼前的物体。
这种方式对一只浣熊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的饮食习惯太差了。他会偷吃,会从垃圾桶里挑食物,所以每一口进入他嘴里的食物都要弄清楚是什么,能不能吃。毕竟只是一口而已。
最后
小浣熊胆小的表情和可爱的样子吸引了很多人想要把它当作宠物。
但其实小浣熊并不适合当宠物。
一方面,它不能被驯化。浣熊不是群居动物。养浣熊会给它带来压力。携带有很多种病毒和寄生虫,狂犬病病毒就是其中之一,而且不厚道。
杂食性的饮食习惯让它的牙齿极具杀伤力,锋利的爪子也是它伤人的武器。好战不好打,但要打起来,猫狗都不一定是它的对手。锋利的爪子很容易使宠物眼睛失明,甚至刺穿胸腹部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