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天天吃贻贝,这种贝壳哪里有脚!”
各位稍安勿躁!请听我慢慢道来。
我们常吃的贻贝,确实长了好几十只“脚”!
贝壳怎么会有“脚”呢?
1.美味贻贝
蒸贻贝、炒贻贝、煮贻贝、红焖贻贝……
你还可以想得出什么方法,来烹饪贻贝呢?
很久以前,甚至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吃贻贝了。
这种鲜美的内壳,是很多的至爱。
可能细心的人在清理贻贝的时候,会发现它们身上会有很多类似“杂草”,
或者说“细绳”一样的东西。
没错,那就是贻贝的“脚”!
2.“深度巨宅”
如果要在所有生物范围内,评选最佳“宅男宅女”。
笔者认为:非贻贝莫属!
因为它们一旦确定了“窝”,就一辈子也不会再挪一步了。
贻贝有一个足丝孔,这个孔里面连接着一个腺体。
它可以分泌出一种凝胶类物质。
这种凝胶类物质呈弱酸性,遇到呈弱碱性的海水之后就会形成足丝!
3.厉害的足丝
贻贝这些足丝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把它固定在一些石头上。
嗯~~~石头,就是贻贝的家!
一个贻贝一旦选定了一块石头,基本上终生就会依赖于这块石头了。
而且足丝非常厉害,即便是遇到很大的风暴或者巨大的潮汐。
贻贝都会牢牢的用足丝勾住石头,不离不弃!
足丝可不止能抓住石头!
它们还可以把贻贝牢牢地固定在木头、铁,甚至玻璃上。
只要它愿意!
唉~~~“多情的”贻贝~~~
可惜世界上似乎没有哪种“感情”经得住所有考验。
贻贝和它的石头,也会因为一些因素而分开的。
最厉害是海水酸化!
酸化后的海水不利于贻贝壳的健康,所以它们会另寻适合的海域。
此时它们就会断掉自己的足丝,离开它原来的石头……
4.寿命有多长?
一般的贻贝活不了多久的!
因为吃它们的生物太多了……
淡水类的贻贝经常被鸭子、鹅、水獭,甚至浣熊、狒狒给吃掉。
海洋里面的就更多了!
更遑论数十亿计的人类……
如果能侥幸逃脱这么多嘴的话,野生的贻贝寿命很长。
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有些贻贝可以活到50年,也就是半个世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