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到浣熊市:20年之间的变化,新形象,新敌人

随着《生化危机3重制版》发售日的逐渐接近,越来越多的新消息都渐渐浮出水面。从开始的预告片最近的官方试玩视频的播出,再到即将推出的DEMO。从逃出生天的吉尔到紧随不舍的追踪者。新的主角和敌人形象的推出,使我们更加期待《生化危机3重制版》的到来。

想必大家都认识我们的这两位主角,本作应该是以吉尔逃出浣熊市的路线为主,加上卡洛斯为了救吉尔独自一人前往医院寻找病毒抑制剂的事件为辅。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主角的形象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特别是卡洛斯的爆炸头)。

吉尔在加入S.T.A.R.S之前,她就完成了在美国陆军三角洲的拆弹训练课程,并以非常优越的成绩通过。加入S.T.A.R.S后,她被卷入洋馆事件,并与巴瑞一同逃脱。洋馆事件后,吉尔也展开了对安布雷拉的调查,留在了浣熊市。而洋馆事件2个月后,浣熊市发生大规模病毒泄漏事件,吉尔被迫寻找着逃生之路。

而卡洛斯,U.B.C.S.的新兵,因为接受Umbrella的命令来到浣熊市拯救市民。然而,安布雷拉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拯救幸存者,而是将这些可怜的士兵当作炮灰去测试包括新型生化武器“追踪者”(Nemesis)在内的各种生化武器的实战能力。最后U.B.C.S士兵的生还者只剩下卡洛斯,尼可拉以及身受重伤的米歇尔。

作为原隶属苏联情报组织克格勃的一员,米歇尔维克多,他被安布雷拉雇佣成为其生化应急反应部队(U.B.C.S)D小队队长。T病毒在浣熊市彻底爆发后被派入救援市民的行动。后来因为负伤,移动都成为难题,只能暂时避入电车(重制版中应该为地铁)。当他们重新启动电车后,阴魂不散的追踪者再次出现,为了自己的同伴也为了自己的队员,他选择留下对抗追踪者。米歇尔无法对抗生化兵器,最终拉开一颗手雷……

尼古拉·杰诺瓦夫,俄国人,前苏联特种部队队员,冷战时期在世界各地进行暗杀和破坏等高风险的机密任务,现在为U.B.C.S的D小队b分队的队长。其实尼古拉是一名观察员(游戏中出现多个),外表看他与普通队员无异,但他的真正目的就是收集各种BOW与队员交战的数据,销毁各种不利于雨伞公司的证据。

泰伦·帕蒂克,同样所属安布雷拉私人部队U.B.C.S,身经百战的佣兵,拥有电子战黑客技能,不仅是战斗,后方支援能力也很强。他和尼古拉一样是观察员,但最终却被尼古拉杀死。

布莱德·维克斯,S.T.A.R.S.的α分队队员,但就技术而言,是一位出色的直升机驾驶员,在洋馆事件里,他曾抛弃处在危险中的队友逃跑,但良心被痛苦的责问,在临近黎明前,他从警署拿到批准和装备再次出发救回了幸存的队友。但最后被追踪者杀死,变成丧尸(原版生2中可以看到)。

追迹者,别称复仇女神,在游戏《生化危机3》中作为Boss出场,吉尔的主要敌人。拥有火箭筒等作为重武器(现在又加入了火焰喷射器等),属于暴君的一种,拥有一定的智慧。是复仇女神计划的产物。

在洋馆事件中无法控制的暴君给Umbrella敲响了有待改良的警钟。直属于Umbrella总部的欧洲分部设立了纠正以前错误并提高原有强项的新项目。他们在实验室开始研究集各类暴君优点于一身的新项目。这就是Nemesis项目的雏形。他们的目标不是为了改良暴君而是创造出尽最大可能高智商的新生命体。项目的结晶就是高智商的生化兵器——NE-α(这是Nemesis病毒的雏形)。

受益于Nemesis的分泌物,Nemesis-T形态的再生能力远高于标准版的生化兵器。但是回复伤害要付出沉痛的代价,变异使体形变得奇怪且笨拙。它的第二形态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失去了半边长袍且步履缓慢。在第一形态已隐约可见的触须开始以惊人的速度成长。

虽然Nemesis-T形态可以克服T病毒带来智力下降的副作用,但是它无法克服不稳定性。最后沦落为像暴君那样无意识的狂暴状态。

而NemesisT形态最初投放到浣熊市的目的是干掉看到的任何S.T.A.R.S.队员。一旦发现目标,生物就低念“S.T.A.R.S.……”并且发动攻击。

从目前的试玩透露出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追踪者活动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原来,行动也更加的敏捷。特别是旁边还有其他怪物的时候。

猎杀者-β,前身是猎杀者-α(出现在《生化危机1》中),因此大家对他们都不陌生。本来猎杀者-β的上半身红色,看来重制版中对其进行了优化。跟猎杀者α比起来,攻击力明显的变弱了。不过在行动速度上倒是提升了许多,动不动就会冲的跑过来追主角。尤其是喜欢以群体的方式登场,有时候2只,有时候3只。

DrainDeimos(食惧者,食髓者),因吸食感染T病毒人类的血液而被二次感染的跳蚤。外形跟人类相似,平时待在黑暗和潮湿的地方,主要吸食人脑脊髓。当吸食足够的人类脊髓,自身就会转变成雌性,并进行产卵繁殖。

据说《生化危机3重制版》中吉尔在进入变电站见到第一只食髓者的时候会触发一个固定演出,被食髓者袭击,此时吉尔会进入寄生的特殊状态,表现出来的效果类似于中毒,行动速度变慢,如果在这种状态下死亡,会有一个特殊的死亡动画,体内的食髓者幼虫爆体而出。解除这一状态需要吃绿草,可以把幼虫呕出来。

Fami通的访谈里问到制作组对这个设计有什么看法,监督坂田圣彦说这个设计是在自己的要求下做出来的,他认为原版的中毒太简单了没意思,然后还特别强调这不是他变态的恶趣味。

相较来说这种生物,有点像食脑者(BrainSucker),因为食脑者才有毒。

因吸食感染T病毒动物的血液而被二次感染的节肢动物。是食惧者的近亲,因为寄生生物不同,所以变成完全不同的生物。有两个头部,跟食惧者吸食猎物脑脊髓不同,食脑者是直接敲开猎物的脑袋,然后直接吃掉大脑。会喷射毒液。

据官方的PlayStation杂志透露,在《生化危机3重制版》中,原版中的蠕虫敌人将会回归。对于那些可能忘记的人来说,这些滑动的蠕虫是一种黏稠的绿色生物,它们会扑向它们的猎物来吸血。它们本身不会造成巨大的威胁,但玩家当遇到很多的蠕虫时,它们却能将玩家压垮。

从一些杂志的消息中看来,这种幼虫将会回归,所以说掘墓者回归的可能性也很大。

当然除了这些基本确定的敌人,我们还会看到我们熟悉的丧尸,丧尸犬等等,乌鸦也有可能回归到游戏之中。

紧急回避系统是原版生3的新元素,当敌人作出攻击的一瞬间按动拔枪键便会作出紧急回避动作,避免受到攻击。现在看来这个功能在新版之中有着更大的提升,它的工作原理有点像招架,并且比1999年的原始版本更容易执行。

在原版生化危机系列中的第一次出现就在《生化危机3》中,而重制版中会继续存在这种设定,玩家可以继续寻找药粉进行合成,以此来获得我们想要的弹药。弹药制作是生化危机3生存的关键。

这个选择系统的出现是因为当时的设备局限造成。如今取消了,玩家还是自主选择,只不过不需要通过按键的方式,直接走就可以。

吉尔的刀不会像RE2重制的刀那样弱,将取消磨损设定,但也不再作为挣脱的物品(可以好好的练习完美躲避,进行刀杀)。腰包都仍然存在,寻找到它们可以扩充自己的背包。和原版一样,吉尔作为是著名的开锁专家,她最终可以解开许多的未知地区。

这些四散各处的谜题除了能直接入手道具或是武器之外,解开某些谜题还能拿到「别致的盒子」,进入选单打开盒子就能获得「宝石」。把这些宝石镶在地铁站内的机器里,可以换取手榴弹、战术枪托等等奖赏。

有时,当我们(暂时)击败追踪者,Nemesis会丢下补给箱。我们就可以获取这些补给箱来获得强大的弹药和令人垂涎的武器升级……

当你面对高难度的敌人时有点不知所措?这时可以选择“辅助模式”,这个难度下你可以自动恢复生命,削弱敌人,获得弹药和强大的突击步枪(类似于1999年初的“简易模式”)。

这是最近出现的《生化危机3重制版》第一个DEMO封面,其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不过这个确实是某些地方官方试玩的封面,倒是和原版生3的进入界面有些相似。

正常来说DEMO会在正式发售前两三周出现,大家可以再耐心等等。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座新的浣熊市比原来更加宽阔,更加贴近现代。而且在扩大浣熊市的范围的同时,卡普空也加剧了冲突和紧张局势。敌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丰富和凶猛,但是吉尔也掌握了更多的技能。

如果回到浣熊市,可以在体验到那些熟悉的剧情,见到熟悉的人,对于我们来说也算是一种期待。

THE END
1.长鼻浣熊:浣熊近亲,群居觅食长鼻浣熊是浣熊的近亲,它们一般以群体的方式出来觅食https://www.sohu.com/a/828828972_121757657
2.浣熊一般生活在什么地方浣熊是“游泳健将”,喜欢栖息在靠近河流、湖泊或池塘的树林中,它们大多成对或结成家族一起活动。浣熊白天大多在树上休息,晚上出来活动。经常在树上活动,巢也筑在树上。白天它们在空心树和岩石或地面上的洞中睡觉,当受到黑熊追踪时,它就会逃到树梢躲起来。到了冬天,北http://m.15tqc.com/show2248827/
3.五一出游长沙生态动物园“新生”班报到园区动态三月份,四只浣熊妈妈为浣熊家族添丁,长沙生态动物园迎来10只新生小浣熊。浣熊只在繁殖期才会成对。公浣熊会同时与几头母熊交配,但母熊一般只接受一位求偶者。春天,母熊通常会在大约九个星期后产下三到五只幼熊,并且独自照看它们。幼熊在三个月后成熟,它们会全家在一起生活将近一年,然后幼年浣熊便会离开母亲。http://m.cszoo.com.cn/index.php?m=content&a=show&catid=158&id=303
4.浣熊多久配种一次?雌性浣熊每年生产一次,在繁殖期间,雌浣熊一天可以与同一只雄浣熊交配4次,具体配种频率与雄浣熊的性能力有关。每年的1月和2月是浣熊交配最频繁的时期,浣熊的妊娠期为63~65天,一胎可以产3~7只幼崽,多为4只。浣熊如果在1~2月份交配成功,那在4~5月份就会产下幼崽,幼崽在6月份就能断奶,然后开始独立生活。 https://www.isdpp.com/issue-21717.html
5.白化小浣熊宝宝亮相徐州动物园近日,徐州九顶山野生动物园传来了添丁喜讯,浣熊族群安家徐州一年后开始繁殖,分两批次共诞生了七只小浣熊。今年入春以来,徐州九顶山野生动物园里动物陆续繁殖,不仅狮虎猛兽等动物繁殖较多,其他禽类小动物包含小浣熊族群在内更是扎堆产崽。https://m.gmw.cn/2023-08/04/content_1303467151.htm
1.浣熊一年能生几窝猪一年可以生几窝,2.5窝?能实现吗?本文介绍了养香猪8年的专业经验,分享了如何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确保母猪一年内实现2.5窝的繁殖目标。详细阐述了妊娠初期、中期和后期的管理策略,包括喂养量的控制、避免惊吓、加强营养,以提高胚胎存活率、防止难产和保证哺乳期奶量。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6304087/article/details/114020840
2.杂食性的动物:科苏梅尔浣熊(经常出现在人类的居住地)二、科苏梅尔浣熊繁殖方式 科苏梅尔浣熊与大多数的浣熊有不同之处,因为这种浣熊大多是一夫多妻,进行生活,尤其是交配的时候,雄性会与雌性在四天之内进行交配。每一年之中只可以进行一次繁殖,一般会在11月份到1月份之间进行繁殖。大多数时间有雌性照顾幼崽,一直到幼仔断奶为止,并且也要交会,又在如何进行独自的生存在...https://mip.tanmizhi.com/html/22265.html
3....组团来报到2月黑白疣猴宝宝3月白枕鹤宝宝4月小浣熊宝宝……今年动物繁殖数量将达150只 记者从无锡动物园繁殖数据中获悉,近几年,动物园繁殖工作颇有成效。2022年的动物繁殖数量为97只,2023年则是119只,其中繁殖最多的是黑天鹅,生了17个宝宝。今年预计可达到150只。 “我们是6分管养、3分预防、1分治疗。”王理彬表示,园内因场地有限,有些动物不建议生育,如东北虎有20多...https://www.wxrb.com/doc/2024/03/07/336498.shtml
4.温州动物园今年“交换”37只动物新添了浣熊宝宝社会据了解,温州动物园搬到景山后,动物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为动物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前提,能在动物园内繁殖生育后代的动物越来越多,如河马、狮子、金钱豹、梅花鹿、节尾狐猴、浣熊等。 据统计,今年以来温州动物园繁殖了37只动物宝宝,分别为7只北极狼、2只阿拉伯狒狒、1只南非长角羚、5只盘羊、5只环尾狐猴、10...https://news.66wz.com/system/2014/12/07/104293751.shtml
5.xxappapi.yhryj.com/kpf61538301.html大部分虎头海雕在西伯利亚东部沿海繁殖,冬季来临时南迁至日本越冬。在我国,虎头海雕是一级保护动物。 树枝四用作品名:DancingToTheMusic,Rockguitar,RolyPoly,WeightLifting 摄影师:FlynnThaitanunde-Lobb 给小松鼠一根树枝,它可以玩一整天。根据摄影师的解读,从左至右,从下往上依次是:随音乐起舞,摇滚吉他,不倒翁,...http://xxappapi.yhryj.com/kpf61538301.html
6.世界上最好玩最有趣的500个冷门知识第三章动物植物在线免费阅读...☆同一窝生的小猫会有好几个父亲吗? 是的,同一窝小猫也可能会有好几个父亲。事实上,任何一种一生产就是一窝且在一个繁殖周期里面能怀孕生产数次的动物,产下的幼仔都可能有好几个父亲。这种繁殖生育形式的术语叫作同期复孕。 当处于繁殖周期时,雌猫因受到刺激而排卵,此时便需要在卵子排出卵巢前交配。一般而言...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6959125796468296716
7.梦幻西游2023年最新牧场养殖攻略,积分爆多养号超快!2、哺乳类:“绝食”养殖下的豹子、老虎、狮子、树袋熊日均产出极高,但是需要注意成年期较短,有断窝风险。与之相对的则是浣熊、垂耳兔,更长的成年期和超高的总产出,使得它们也能够成为不错的选择。 3、爬行类:5种动物分均成本基本一致,因此只需考虑日均产出即可。相比之下金钱龟、变色龙日均产出更高,同时还有...https://xyq.yzz.cn/skill/202308/1702070.shtml
8.人物动物交互繁殖(人类动物植物是怎样繁殖的)宠物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同物种就算能产生后代,该后代也不具有生殖能力。因为该后代的同源染色体存在差异会导致联会紊乱,从而不能产生具有活性的性细胞。这也是物种分类的依据,杂交后能产生具有生殖能力后代的两个生物个体才是同一个物种。 人物动物交互繁殖动物https://www.yq003.cn/article/38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