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靠“炒熊”发家的人,现在都咋样了?
文|赵佳然张燕征
编辑|林琬斯
审校|罗琨
有人称积木熊是继潮鞋、盲盒后的下一个“财富密码”,而也有人将沉迷购买积木熊的年轻人戏称为“韭零后”。积木熊到底为何被卖出天价?“疯狂”过后,积木熊还能被看作理财产品吗?
jwview
“每天都能涨几百上千,没人敢出手”
随着潮玩文化的发展和明星的带货效应,积木熊从2020年初开始“火出圈”,市场热情呈喷发式上涨。
由于大量新玩家的入场,积木熊市场迅速变得更加供不应求,李铮称,当时三年内的新款通贩款(即普通款)二手价格最高涨了5-7倍,由原价3000-4500元涨至数万元,而原价4500-7000左右的部分限定款更是一度涨到30倍。
艾媒咨询2021年4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从中国潮玩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规模的比例来看,占比从2017年的11.18%升至2020年的19.74%,预计到2023年有望达到23.03%;中国有望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潮玩消费的核心市场之一。
从购买的潮玩品类来看,潮玩用户更加偏好盲盒,其次是手办,接着是模型,占比分别为62.95%、52.33%和52.07%。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盲盒带动了惊喜经济,而手办和展现独特设计风格的精品模型则带动了收藏经济。
“积木熊这个产品横跨了艺术、奢侈品、潮玩等多个领域,并且因为‘每款只做一批’的稀缺性赋予了收藏价值。在艺术品市场,如绘画等作品的大幅溢价的情况也是有的。”李铮认为,相对“高冷”的艺术品,作为玩具的积木熊“入坑”门槛更低;另一方面,年轻人群可支配资金的提升也是积木熊被热捧的原因之一。
限定款仍“一熊难求”
在收藏潮玩的资深玩家眼中,位于崇文门附近的魔方购物中心有不少潮玩品牌和盲盒玩具,在这里能找到心仪款积木熊。中新经纬走进该商场看到,商场整体显得冷冷清清,部分潮玩品牌已关店,而位于商场地下二层售卖积木熊的“TOYSWIM”门店,经常有打扮新潮的年轻顾客出入。
在这间二十多平方米的店铺内,不仅密密麻麻摆放着各种款式的积木熊,还有七八名男性顾客正在选购。其中,店内有一整面墙展示着1代到42代熊,包括“猫和老鼠”“小丸子”“海绵宝宝”“蜘蛛侠”等款式,尺寸包括50%、70%、200%、400%和1000%五种。
从售价方面看,尺寸100%的积木熊售价100元至3000元不等,尺寸1000%金色发光招财猫售价13999元,尺寸400%的缝线布米奇积木熊售价4999元。此外,售价65元、75元的积木熊盲盒已售罄,还剩少量69元的积木熊盲盒。
店内,一名男性顾客咨询某限定款是否有货,在得知仍缺货时,又购买了某款价值1300元的积木熊。该顾客称,他已经走遍了北京多家潮玩店,现在正在考虑海淘代购。
在北京合生汇的一家ifidol潮牌买手店内,除了有服饰、箱包外,店门口及店内摆放了十几个大号积木熊。店内销售人员对中新经纬表示,店内代售积木熊,售价3500元至上万元不等。
比起买,这届年轻人更喜欢卖
“现在年轻人玩潮玩,比起买来更喜欢卖。”谈到积木熊价格在二手市场炙手可热的状况,李铮如是说。
“以前市场上卖二手的人也许只是玩腻了想出手,或者想回血买其他的款式,但是后来市场大了起来,不仅有专业的商贩进场,也有人随波逐流,想‘炒熊’赚钱。现在二手市场上,真正的玩家和倒买倒卖的人差不多五五开。”
李铮说,目前市面上倒卖积木熊的商贩中,不乏有此前的“炒鞋党”及奢侈品代购等,甚至连专门倒卖演唱会门票的饭圈黄牛现在也参与其中。“什么火他们就倒什么,这两年演唱会少了,所以也跑到这个圈子来了。”
对于有人以理财产品看待积木熊、希望“炒熊”获利的现象,李铮表示:“虽然这几年大家看到的都是‘炒熊’盈利的例子,但投资一样事物,最基本的前提还是要自己喜欢,如果以后跌价至少能保留收藏;如果对市场不了解盲目跟风,那么就只能被‘割韭菜’了。”
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沈鹏熠表示,年轻人容易被披着潮玩外衣的新事物蛊惑,从事非理性投机行为,随着炒作链条延伸,风险会不断叠加。疯狂溢价的泡沫终究会跌落到正常价格,盲目跟风可能承受贬值损失。
战略定位专家、上海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把潮品当成收藏品进行炒作,同这几年的炒鞋事件类似。从物品本身价值来说,潮品价格远超同类物品的价格,过度炒作不利于品牌营销的良性循环。
在徐雄俊看来,市场经济是是基于合理利润基础上的等价交换,如果脱离了商业本质,品牌方肯定走不远。“对于消费者来说,类似的盲目跟风炒作潮品,一旦击鼓传花落到自己手里,无人接盘,最终还是要自己承担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