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经济学人紧跟行业趋势,免遭市场淘汰
科学家首次发现蜂鸟居然有嗅觉,还能闻到“危险”的味道
在这项研究之前,人们普遍认为蜂鸟没有嗅觉,或者它在蜂鸟日常活动中的作用微不足道,不值得仔细研究。然而现在研究人员发现,蜂鸟不仅有着很强的嗅觉能力,还能利用嗅觉来检测花朵以及周围是否有其他昆虫的气味,从而使自身避免风险。蜂鸟和某些类型的蜜蜂和蚂蚁在采蜜方面存在竞争关系。研究人员发现,虽然蜂鸟不关心蜜蜂的气味,但它们确实避开了一种对于他们来说特别危险的蚂蚁的气味。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人类社会的箴言,居然也适用于松鼠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一项研究首次记录了加利福尼亚金背黄鼠的个性,这种松鼠在美国西部和加拿大部分地区很常见。该研究发表在《动物行为》杂志上,发现松鼠表现出四个主要特征的个性:大胆、侵略性、活动水平和社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了解动物的个性如何影响空间的使用对于野生动物保护很重要。
不同物种杂交或导致骨骼变化?猕猴:并没有
对古代DNA的分析表明,与其他动物一样,古人类(包括猿、人类和人类祖先的亚科)之间存在杂交,导致出现新特征。这些新的特征组合最常见于骨骼中。日前,科学家在研究猕猴时发现,印度种群和中国种群的恒河猴的骨盆骨骼并没有有出现明显差异。猕猴是最常被研究的灵长类动物,而骨盆也是人类进化史中变化最大的部分之一。这一研究发现让科学家也十分意外,表明这一领域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解释骨骼变化的影响因素。
飞蛾的翼尖是一种“声学诱饵”,用于阻止蝙蝠的攻击
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些天蚕蛾科的前翅尖端奇怪地呈波纹状和折叠状。他们发现这些独特的结构会强烈反射声音,这意味着使用回声定位进行狩猎的蝙蝠更有可能攻击飞蛾身体上方的翼尖区域,从而有可能挽救飞蛾的生命。他们还发现,前翅尖端的波纹和褶皱已经进化为分别充当半球和角回射器,这意味着它们将声音强烈反射回其起源点。结合在一起,这些翼尖的褶皱和波纹覆盖了很大范围的入射声角,这意味着在飞蛾的整个翼拍周期和攻击蝙蝠的大多数可能位置上,翼尖将始终产生最强的回声。翼尖的声学保护甚至比常见的后翅诱饵还要强。
图源论文
雪茄达摩鲨是好奇馋嘴宝宝,什么都想咬一口
多年来,研究人员注意到海豚、鲸鱼、海龟、白鲨或人等海洋动物身上形状怪异的咬痕。甚至一些潜艇和水下电缆的橡胶涂层传感器也曾以这种奇怪的方式被咬过。咬的东西看起来像是用圆形曲奇刀做的。科学家们最终找到了罪魁祸首:雪茄达摩鲨(Isistiusbrasiliensis),又称“曲奇切割器鲨鱼”。这些鲨鱼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但它们生活在深水区,所以我们对它们知之甚少。得名于其仿佛曲奇切割刀一般的圆形锋利口器,雪茄达摩鲨会啃食浅海的一切东西来作为零嘴,但其主食还是来自于深海的小动物。
科学家首次震惊发现:君主斑蝶吃掉自己族群的幼崽,以窃取交配信息素作为“结婚礼物”
科学家们发现,君主斑蝶会骚扰、制服其他活的、死的和垂死的君主斑蝶幼虫,并随后以它们为食。君主斑蝶幼虫体内带有对捕食者来说有毒的化学物质,但同样的化学物质,在蝴蝶成年后能帮助雄性蝴蝶产生交配信息素,在求爱过程中充当给雌性的婚礼“礼物”。除了通过吃掉幼虫来获得这些化学信息素以外,君主斑蝶还会铜鼓哦植物来获得。这种行为并不完全符合捕食、寄生或共生的传统模式,因此对进化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大危机!价值数千亿的美国葡萄酒产业正遭受入侵物种的威胁
葡萄酒在美国是一个价值数千亿美元的产业。然而这一重要产业正遭到入侵物种斑衣蜡蝉(Lycormadelicatula)的威胁。目前,斑衣蜡蝉活跃在美国十几个州,以葡萄为食并排泄“蜜露”,这是一种粘性的、部分消化的液体。这种蜜露覆盖在昆虫下方植物的叶子上,并为抑制光合作用的黑色煤烟霉菌提供生长培养基,使得植物无法吸收阳光并为果实制造糖分或帮助植物越冬。
所有的狗都拥有同一个祖先——来自23000年前的西伯利亚狼
已有研究表明,狗可能是最早被驯化的动物,但狗的驯化过程仍然未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新研究发现,第一批驯养的狗很可能出现在西伯利亚。研究人员分析了200多只狗的DNA。结果显示所有四个不同区域的北美狗都很有可能是23000年前西伯利亚狼的后裔。研究小组推测,西伯利亚狼很可能曾和美洲原住民的祖先相遇并被驯化。
神奇!碟形贝的坚硬外壳遇水竟然会变软
腕足类动物“碟形贝”生活在非洲西海岸,它有一个富含矿物质的坚硬外壳,可以保护其免受有害环境的影响。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将这种贝壳浸泡在水中,它的外壳就会变得非常柔软,甚至将之折叠起来都不会破裂。而且,这个过程是可逆的,当碟形贝变干时,它的外壳就会重新变得又硬又脆。日前,研究人员发现了这一神奇现象背后的秘密。原来,碟形贝外壳是由氟磷灰石构成的。这种材料之间的空隙存在着由有机分子和蛋白质在组成的液体,这些液体”可以吸收大量的水,使外壳膨胀起来,当水达到一定的量,外壳就会变得柔软。
没有天敌的环境能让田鼠肆意繁衍吗?答案是不能
草食性东欧田鼠是北极地区数量最多的哺乳动物之一。多年以前,推测是一艘俄罗斯采矿船将东欧田鼠带到了位于北极地区的匹次卑尔根岛。在这里,田鼠没有天敌,但也没有食物。日前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在1990年到2000年期间,田鼠数量疯狂增加,随后下降至几乎完全消失。在这一过程中,科学家发现,田鼠的种群动态没有显著的循环模式。该研究表明,自下而上的草食动物-植物相互作用无法产生有规律的种群丰度周期。
蠕虫也可以“记忆共享”,告诫后代勿重蹈覆辙
人们普遍研究的秀丽隐杆线虫不仅能记住自己的食物中毒经历,还能将这个经历在基因中传递给后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墨菲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对线虫遗传行为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了这种非凡的记忆传递方式。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外表吸引人的食物,但在蠕虫若吃了这个会产生恶心症状。研究小组发现,蠕虫将这种绿假单胞菌的一部分RNA与自己叫做的maco-1的基因结合在一起。因此,蠕虫“学会”了避开铜绿假单胞菌。令人惊讶的是,这种行为转变也会影响到母虫的后代,母虫至少教会了四代避开这种特殊的微生物。
经过10000年的近亲繁殖,这种不会飞的鸮鹦鹉基因库仍然健康
鸮鹦鹉是新西兰特有的一种不会飞的鹦鹉。由于数量稀少,所以它们大部分都是靠近亲繁殖繁衍后代。一个由国际研究小组首次成功地对鸮鹦鹉复杂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经过了大约1万年的近亲繁殖,鸮鹦鹉仍然拥有健康的基因。研究人员分析,在长达晚年的漫长过程中,有害的突变基因应该是被选择性地去除了。除此之外,有害基因变异也有可能通过近亲繁殖暴露出来,在自然选择中被消除了。
致命病毒正在考拉族群中代代相传
据昆士兰大学科学家称,一种可导致免疫耗竭和癌症的致命考拉病毒,被称为考拉逆转录病毒,正从它们的母亲那里转移到考拉身上。该病毒使考拉易患衣原体和其他疾病,并对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州的野生考拉种群产生重大影响。这种病毒会导致免疫耗竭,这可能使考拉更难应对这些其他已经有害的环境压力因素。
新研究试图解答终极问题:是什么让人类成为人类?
向日葵每天追逐太阳的“节律舞蹈”居然与其他向阳植物都不一样
研究发现:传粉媒介有助于开花植物多样性
传粉者服务在本质上通常是有限的,因此植物会争相吸引传粉者。赢得这一授粉竞赛的方法之一是让植物与一些传粉媒介形成专门的关系。在分析了416种授粉物种以及79种不同的开花植物物种后,研究人员发现,开花植物和传粉媒介之间的专业化程度比预期的要大,稀有植物似乎更有可能与传粉媒介形成专门的关系,以确保它们的繁殖和持久性。更重要的是,花朵特征是专业化的重要预测因素,例如,具有豌豆状花朵的植物比具有紫菀状花朵的植物更专业化。
曾经世界上最古老的森林,如今已被钢筋森林所取代
3.85亿年前,在如今纽约州的土地上曾有着世界最古老的森林。宾厄姆顿大学生物科学博士生Khudadad在最近的一篇论文中重建了这个原始世界。通过重建,研究人员发现,最古老的树木曾经可以适应干燥或者潮湿的多种环境。
神秘“淬灭”超弥散星系:天文学家确定其起源
因其恒星数量较少,超弥散星系(UDG)属于较小的星系。超弥散星系分布得非常广泛,这使得它们很难以发现。目前还不清楚它们是如何形成的,也不清楚暗物质光环是否帮助了它们形成。最近发表的研究回答了一部分关于超弥散星系的未决问题,特别是关于那些没有形成任何新恒星的“淬灭”超弥散星系。通过一系列的模拟,天文学家们已经发现并分析了一些超弥散星系。在形成过程中,超弥散星系的暗物质光环打破了正常的规则。它们曾经可能拥有与花园式矮星系相同的暗物质浓度,但在某一时刻,它缩小后扩散开来,覆盖了更大的区域。
史上第一次!物理学家发现黑洞会对环境产生压力
苏塞克斯大学物理和天文学系的XavierCalmet和FolkertKuipers教授偶然发现了这个现象。起初,他们对关于黑洞熵的量子引力的修正方程式中一个数字很困惑。正当他们讨论时,他们突然意识到,他们所面对的是一种压力。经过进一步的计算,他们证实了这一令人惊喜的发现,即量子引力可以造成黑洞的压力。科学家表示,尽管研究的黑洞所施加的压力很小,但它的存在这一事实开启了多种可能性,跨越了天体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的研究。这个结果为黑洞的量子性质带来了新的启示。
一颗奇特小行星高清照曝光:形状似狗骨头,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日前,天文学家拍摄到一颗形状极似狗骨头的小行星Kleopatra的最佳图像,显示该物体比之前想象的要大。这颗主要由金属组成的小行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绕太阳运行,长168英里(270公里),宽58英里(93公里),是英国哈德良长城的两倍大。之前的估计是长134英里(216公里),宽58英里。这块奇异的太空岩石看起来像一块巨大的狗骨头,自从1880年奥地利天文学家约翰·帕利萨首次发现它以来,就吸引了众多天文爱好者。它由两个由粗"颈"连接的组成,欧洲南方天文台位于智利的超大望远镜捕捉到的新图像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这颗奇怪的小行星的旋转。
图源eso.org
新的研究表明,银河系的星际介质并不均匀
天文学家使用NASA/ESA哈勃太空望远镜测量了我们银河系中25颗明亮恒星的中性星际介质的金属性。星际介质存在于恒星之间,由不同温度和密度的气体以及尘埃颗粒组成。在太阳附近的介质被假定为混合良好,是均匀的,这称为太阳金属性。到目前为止,理论模型认为中性星际介质是均匀混合的。但通过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成像光谱仪(STIS)获得并分析了银河系中25颗明亮的O型和B型星的近紫外光谱后,研究人员发现金属性的变化很大,超过10倍(平均为55%的太阳金属性),包括许多低金属性区域,低至约17%的太阳金属性,甚至可能更低。
野火烧过的区域会加剧甚至引发雷暴,导致灾难性的洪水
野火每年烧毁数百万英亩的土地,留下容易发生洪水的变化的景观。鲜为人知的是,这些已经很脆弱的地区也会加剧,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引发雷暴。野火烧过的区域通常只留下很少的植被和较暗的土壤表面,倾向于排斥而不是吸收水分。植被和土壤特性的这些变化使土地更容易受到洪水和侵蚀的影响,因此与未受干扰的环境相比,产生毁灭性洪水和泥石流所需的降雨量更少。
新研究发现,地下水将取代冰盖成为陆地上最大的水库
一项新的研究估计有大约2000万立方公里的深层地下水,或足以填满大约4800个大峡谷。结合以前对较浅的地下水的估计,新的研究发现地下水是陆地上最大的水库,其规模为4400万立方公里,超过了地球上的冰层的体积。虽然这种深层地下水不能用于饮用或灌溉,但准确估计深层地下水的水量和连通性对于安全规划其他地下活动是必要的,如制氢、核废料储存和碳封存。潜在的储存地点需要足够大,并与地表含水层隔离,以避免污染可用的浅层地下水。
研究人员分析南极冰层空气,发现过去150年里大气中的氢气增加了70%
倾其是化石燃料燃烧、生物质燃烧和甲烷氧化等活动产生的物质,对全球变暖和臭氧层有影响。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UCI)的地球系统科学家,研究了南极冰层致密层中的空气,了解了地球大气中氢分子的情况。研究人员了解到,从1852年到2003年,地球大气中的氢分子从十亿分之三百三十增加到了十亿分之五百五十,这是分析了在南极洲Megadunes收集到的积雪空气所得到的数据。研究人员称,氢气增加的原因大部分可归因于人类活动,尤其是那些导致运输源排放的活动,但其他使氢气增加的原因无法说明。
科学家解开了可能预示致命超级单体风暴的冰羽之谜
当一团多云的冰和水蒸气在强雷暴顶部上方翻滚时,猛烈的龙卷风、强风或比高尔夫球还大的冰雹很有可能很快就会袭击下面的地球。斯坦福大学领导的一项新研究于9月10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揭示了这些羽流的物理机制,这些羽流形成于世界上大多数最具破坏性的龙卷风之上。新模型表明,伴随着羽状风暴的大气湍流的爆发是通过一种称为水跃的现象展开的。当狂风翻过山峦并在下坡一侧产生湍流时,或者当顺着大坝溢洪道顺流而下的水在与下方流动较慢的水汇合时突然爆裂成泡沫时,同样的机制也在起作用。
古代海冰核揭示现代气候变化
有希望!格陵兰西部冰盖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最近出现逆转
气候变化让鸟类“大变身”:鸟喙等其他身体部位面积变大
变异和适应是动物世界和一般生物世界的标志。上周二发布的一项新研究突出了对气候变化的惊人反应:动物形态的物理变化,或者换句话说,鸟类的形状变化。研究人员观察到,生活在温暖气候地区的动物,主要是鸟类,其耳朵、尾巴、四肢、翅膀以及喙都出现了明显的“尺寸增加”。虽然这种趋势已经可以观察到,但作者强调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气候变化的广泛程度。
随着气候变化带来更长的干旱期,热带作物可能会受到影响
由于气候变化,世界各国将在未来50年内遭受更长、更热和更干燥的天气,这可能会影响重要的全球作物。研究人员发现,南美洲东北部和非洲西南部的干旱期平均会延长5-10天,地中海、澳大利亚、中美洲和南美洲以及更广阔的南部非洲的无雨期也更长。预计南美洲、南部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的旱季最高气温将上升7°C——比雨季升温高3°C——这些地区的部分地区将经历季节平均最高气温35°C及以上的温度。到本世纪末,南美洲、南部非洲、西非和萨赫勒地区的热带雨季的开始也可能最多推迟两周,这可能会影响作物的种植。
限制化石燃料开采以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C以下目标
伦敦大学学院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发现,到2050年,近60%的石油和化石甲烷气体以及近90%的煤炭必须留在地下,才能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C以下。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结果基于将本世纪升温限制在1.5°C的可能性为50%,这意味着要增加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就需要更迅速地减少产量,并将更多的化石燃料留在地下。
屎壳郎危!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升高对屎壳郎的大小和存活率有负面影响
最新研究表明,升高的二氧化碳水平直接影响Euoniticellusintermedius的发育和存活。在大气CO2浓度升高的情况下生长的甲虫存活率较低,并且体型较小。当在2070年预测的CO2水平下饲养时,与工业化前的CO2水平相比,出现的甲虫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一,体型缩小了14%。这一研究昆虫种群的全球性数量下降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山火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并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山火产生的烟雾含有许多化学物质,如氮氧化物(臭氧的前体,另一种危险化学品)、亚硝酸和细颗粒物(PM10和PM2.5)。在全球范围内,野火占美国有机碳排放量的64%、全球大气气溶胶的10%、PM2.5浓度的11%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总量的26.9%。将来自化石燃料排放的空气中的化学物质与来自山火的化学物质结合在一起,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和人类健康状况不佳。并且,空气污染不可能被控制在一个区域内,会蔓延到风吹到的任何地方。目前,美国西部山火产生的烟雾已被墨西哥湾流吸收,并转移到美国东海岸数千英里的城市,并影响了该国另一边的空气质量。
风暴奥拉夫淹没了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州半岛
10日,热带风暴奥拉夫横扫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半岛,给洛斯卡沃斯的主要海滩度假胜地带来了强风和大雨。美国国家飓风中心(NHC)表示,奥拉夫9日晚在圣何塞德尔卡波市附近登陆,是二级飓风,最大风速为每小时100英里(160公里)。奥拉夫的登陆导致当地所有学校、港口以及机场关闭。
超强台风“灿都”威胁菲律宾、台湾
一场仅在48小时内迅速形成的超级台风将在未来几天以破坏性的大风和暴雨威胁着菲律宾和台湾。据台湾中央气象局称,周五早上,昌都位于台湾最南端东南约580公里(360英里)处,阵风高达每小时234公里(145英里)。菲律宾国家气象局表示,预计台风将在周五晚些时候掠过该国东北端。台风可能会导致沿岸出现2.5至10米的海浪。
墨西哥大地震造成破坏,1人死亡
当局周三表示,墨西哥太平洋度假城市阿卡普尔科附近发生7.1级地震,造成至少一人死亡,医院、住宅、商店和酒店受损。据美国国家地震局报道,震中位于格雷罗州阿卡普尔科东南11公里(7英里)的强烈地震后,记录了200多次余震。周二晚上发生的地震震动了数百公里外首都墨西哥城的建筑物。
为制止偷猎者,科学家正将犀牛角变成“放射性武器”
仅在今年上半年,偷猎者在南非至少杀死了249头犀牛,比2020年上半年多83头。为制止偷猎,南非科学家启动“核素计划”,研究将放射性物质注入犀牛角的方法,以便在边境哨所更容易发现偷猎者。目前,已有两只犀牛被注射了一种非放射性同位素,以确保这种物质不会进入它们的体内或对动物或人类造成健康问题。然后,计算机建模将有助于确定适合犀牛的剂量。模型犀牛头将用3D打印机构建,以在试验转移到真正的犀牛之前测试剂量。
石油泄漏多年后,海底牡蛎“变形”了
2010年4月20日,“深水地平线”石油钻井平台在路易斯安那州海岸发生爆炸,导致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件,超过400万桶石油被泄漏在墨西哥湾。研究发现,来自墨西哥湾沿岸的东部牡蛎的化生率明显高于那些未受影响地区的牡蛎。研究发现,牡蛎之间的差异是惊人的。那些来自切萨皮克湾的牡蛎有漂亮的纤毛鳃,它们用这些纤毛鳃来帮助过滤食物颗粒。而来自墨西哥湾沿岸的牡蛎则完全没有纤毛。这表明:一个世纪以来,牡蛎已经适应了在石油开采业的影响下生活。
全球有30%的野外树种濒临“灭绝”,17500种树木已无“容身之地”
根据国际植物园保护组织(BGCI)9月1日发布的第一份《世界树木状况报告》,在全球6万种已知树种中,至少有30%即17500种树木濒临“灭绝”。专家表示,生存饱受威胁的树种数量是面临同样状况的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数量总和的两倍。其中,“灭绝”的树种包括著名的橡树、木兰树以及热带木材树。
澳洲保护工作者在台风过后“捡垃圾”,成功恢复澳大利亚海神草种群
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领导,联合80位公民科学家的参与,澳大利亚斯蒂芬斯港的澳大利亚海神草(Posidoniaaustralis)种群成功得到了恢复。团队自两年多前,—在风暴、强风和涨潮后总共收集了1500根自然分离、被冲上海滩的澳大利亚海神草芽。这些芽被保存在大型漂浮箱中,然后由潜水员在各种水下地点重新种植。大多数移植的碎片仅在几个月后就长出新芽,并开始自行重建,并在附近地区扩展。一些重新种植的区域在一年后的存活率达到了70%。
全球最完整珊瑚地图问世!由200万张高清卫星图像组成,涵盖范围前所未有
全球的珊瑚礁物种正在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认识珊瑚礁、保护珊瑚礁,全球科学家合力完成了一幅史上最完整、分辨率最高的“世界珊瑚地图”。如此大规模的全球地图,是由来自全球各地的200多万张卫星图像共同组成的。在整个过程当中,有数百名民间志愿者提供实地坐标,再由研究团队根据图标对卫星和软件进行编程,以准确地拍摄珊瑚礁的图片。这是第一张全球高分辨率的珊瑚地图,其涵盖了世界各地珊瑚礁的详细信息,还包括不同类型的海底结构,如沙子、岩石、海草等。
高速公路车祸有可能加速某些哺乳动物的灭绝
根据来自不同大陆的国际研究人员小组对全球陆生哺乳动物的道路杀戮影响进行的评估,超过120种陆生哺乳动物特别容易受到道路杀戮死亡的影响,如果观察到的道路死亡率持续下去,一些种群可能会在50年内灭绝。研究人员分析了观察到的道路死亡率对71种受威胁哺乳动物物种和未受威胁物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如果观察到的道路杀戮水平持续存在,巴西的鬃狼和南部虎猫、南非的棕鬣狗和印度北部的豹子的种群在不久的将来将面临局部灭绝的风险。
科学家在婆罗洲发现两个新物种和一个新的淡水贻贝属
由诺丁汉大学领导的研究在近100年来首次在婆罗洲发现了两个新物种和一个新的淡水贻贝属。科学家们发现这两个物种都是婆罗洲独有的,研究人员将其描述为“与我们迄今为止所知的任何事物都大不相同”,因此代表了一个新的淡水贻贝组或属。科学家将其命名为Khairuloconchasahanae。
火山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致命温度可能导致大规模灭绝
5400万年前就有动物因吃甜食长蛀牙:体型类似松鼠,以含糖水果为食
多伦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了迄今为止在哺乳动物中发现的最古老的已知蛀牙,这可能是由于其饮食结构中含大量含糖水果。这些疑似蛀牙是在Microsyopslatidens的化石中发现的,这是一种尖鼻子的动物,不比浣熊大,是一群被称为茎灵长类动物的哺乳动物的一部分。它在地球上存在了大约50万年,然后在大约5400万年前灭绝。
北美发现罕见5亿年前的化石,与现存任何物种都不一样
现在,密苏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罕见的、5亿年前的“蠕虫状”化石,称为palaeoscolecid,这是北美罕见的化石群。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来自犹他州西部的一个地区,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寒武纪大爆发期间地球动物的多样性。虽然这种化石具有与现代蠕虫相同的解剖结构,但它与我们在现代地球上看到的任何东西都不完全匹配。
智利发现首个侏罗纪时代翼龙遗骸
智利科学家宣布在南半球发现了首个侏罗纪时代“有翼蜥蜴”的翼龙遗骸。这一化石形成于1.6亿年前的,地点位于今天的阿塔卡马沙漠,于2009年被科学家发现。科学家判断这化石属于一种鼠尾龙翼龙,是首个在冈瓦纳大陆发现的类似生物。这些生物的翼展长达两米,尾巴很长,鼻子很尖。该研究发现这些生物的分布范围比迄今为止已知的还要广泛。同时,这也是在智利发现的最古老已知翼龙。
迄今为止最大的寒武纪生物!加拿大发现5亿年的史前海洋化石,为鲎的超巨型祖先
日前,科学家们在加拿大有5亿年历史的伯吉斯页岩中发现了鲎的巨大史前亲属Titanokorys。这种生物被认为是当时最大的生物之一,其体积超过了之前发现的其它史前螃蟹。在寒武纪,大多数海洋生物都不比人类的小指大,但Titanokorys的长度超过半米。可想而知,在当时其体积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庞然大物。
古生物学家重建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奇怪的食肉恐龙之一:皮肤上只有鳞片,没有羽毛
近日,来自比利时和澳大利亚的两位古生物学家对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奇怪的食肉恐龙之一进行了复原。与最近发现的有羽毛恐龙不同,科学家推测,这只体长可达8米的食肉牛龙全身都是鳞片,没有羽毛的证据。考虑到食肉龙活跃的生活方式和散发多余热量的必要性,特别是在大体型(>1000公斤)的情况下,研究人员推测皮肤可能在体温调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作用与现存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体表功能一致。
中国四川盆地发现新大网羽叶属化石
AnthrophyopsisNathorst是一种已灭绝但具有代表性的晚三叠世裸子植物属。然而,这种化石植物的分类地位和叶片形态变异仍不清楚。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永东教授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在中国四川盆地北部广元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发现了多处保存完好的大网羽叶属化石材料。新收集的标本显示了不同叶子的各种轮廓和切口深度,指向整个边缘和裂叶边缘之间的过渡形状。这让科学家能够在属和种水平上对该化石进行详细和更新的形态学诊断修正。
牙齿化石揭示了阿根廷化石遗址白垩纪爬行动物的惊人多样性
完整的化石骨架相当罕见,因此科学家不得不利用任何细碎的化石碎片来进行分析。哪怕仅仅只有牙齿化石,科学家也能获得关于该物种的新认识。近日,来自阿根廷的研究人员对于13颗牙齿和9块代表各种古代爬行动物的微小骨皮进行了鉴定分析,确定了至少3个恐龙物种:食性阿贝力龙、装甲甲龙和长颈泰坦龙。尽管这些稀少的化石无法确定准确的物种,但它们表明该地点的爬行动物的多样性比以前认识的要多得多。
在霸王龙之前谁是老大?乌兹别克斯坦化石揭示了新的顶级恐龙
在我们的认知当中,霸王龙是恐龙时代当之无愧的最强王者。但最新研究发现,这个“最强恐龙排行榜”的榜首并不总是霸王龙。筑波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描述了一个新的Carcharodontosauria种属。这是一组中型到大型的食肉恐龙,在霸王龙之前是顶级捕食者。这种新的恐龙被命名为Ulughbegsaurusuzbekistanensis,发现于乌兹别克斯坦Kyzylkum沙漠的上白垩世下层Bissekty地层,生活在大约9000万年前。根据股骨的长度推测,这种恐龙质量超过一吨,长度约为7.5至8.0米,大于一头成年非洲象的长度。这一尺寸大大超过了比塞克提地层中已知的任何其他食肉动物。因此,新命名的恐龙很可能在其早期的晚白垩世生态系统中处于食物网的顶端。
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尼安德特人使用复杂的工具制造技术
考古学家在德国西南部施瓦本汝拉的海登施米德遗址检查了大量具有45,000年历史的石器和工具制造过程的副产品。这些骨器和石器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中期,至少有50,000到42,000年的历史。在这个时期,我们目前的物种智人的现代人尚未来到该地区,因此这些工具是由住在海登施米德的晚期尼安德特人制造的。这种复杂的制造工艺很少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得到证实。
你知道吗?9月6日,是世界鸻鹬日
每年9月6日为世界鸻鹬日。鸻鹬有许多形状和大小,但它们都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大多数鸻鹬是肉食性动物,吃各种昆虫、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蠕虫、幼虫、蝌蚪和类似的猎物。几乎所有的鸻鹬都特别喜欢潮湿的栖息地和海岸线,例如池塘、红树林湿地和海滩。全世界约50%的鸻鹬鸟类数量在减少,重要栖息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当务之急是提高全球公众对这些濒危鸟类生存困境的认识,同时也迫切需要对它们进行保护和研究。健康的鸻鹬种群依赖于健康的栖息地。生境破坏,迁徙水鸟的死亡,全球气候问题,公众的无知和许多其他因素都导致了其种群数量的减少。
联系我们
研究报告订购热线:400-068-7188
产业规划项目热线:400-639-9936
一键提问研究员,零距离互动交流
App数据库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再喜一下子
这昵称我pick了
同学推荐的o,不用去图书馆在宿舍就可以看文献写论文啦,再也不用早起去扒位23333
你说的都dei
多喝热水
地狱拖油瓶
App问答能为你做什么
慌的一比zzzz
十分适合想偷懒的我哈哈~,不用看折磨**的英文报表简直圆满!直接问!满分满分!!!
吃货老司机
写行业报告需要一些数据呀方法论,老师回复很快,。连县级数据都有我老奶奶都不服就服你23333
消消乐接班人
赶着交毕业论文~~~用了前瞻币当天就回复了~~~希望你们一直维持这,。么高效造福大学生o( ̄▽ ̄)d
陈志峰
自己寻思想做创业,在上面问了被直接否定了idea。。。。还是j感谢啦好评pick你!下次有想法再来问、、
金之谜
非常好,毕业两年了还是对前途很迷惘想转行,,老师回答了我十几个问题,都很用心,真心感谢啊!~~~
App报告能为你做什么
库盖
非常好用,界面很清爽,直接就可以下载,不像有些网站下下来一大堆水印叫人怎么看?
Lance
不服尬舞(>▽<)
好多报告,,各个行业都有?我每天下几篇,重点是不用钱!!适合学生党!!。给传报告的加鸡腿好嘛~~~
学习委员长张阳阳(>▽<)
好评好评!!终于有个专门提供行业报告下载的app,上网找不是太老旧了就是不能下载真无语。
Nore(>▽<)
西西里的冬天
JoyceChen
Mike在伦敦
打算和朋友创业,在网上找资料看到这个,写商业计划书和产品说明书都有用到,就是图片有点不清晰,希望改善~~
蜕变中的海瑟薇
一些大咖前辈的最新动态和创业历程上面都有,用来作为素材参加了学校的演讲比赛得了名次,打call打call,希望继续保持!~~
这昵称不能告诉你
非常好哈哈哈,不知道为什么可以有那么多那么详尽的数据?可以开课教一教怎么自己找数据吗?收费也可以噢笔芯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