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进行科普之前,我转一下世界布偶猫最资深和权威的繁育人之一,世界布偶品种标准审定委员会成员,美国WILLOWTREERAGS布偶猫舍繁育人MarbleRobert,也是我们猫舍的导师之一,写在自己猫舍首页的内容:
原文翻译:
我们尽全力保持我们的布偶猫100%传统,可能有点特立独行。我们的血线是干净的,很少(或没有)与任何其他品种的异交,所以我们确信我们的小猫拥有所有的布偶猫应该具有的珍贵特性。许多繁育人强烈反对和其它品种“尝试”杂交改进布偶猫,这导致了许多缺陷,即使是那些不太熟悉布偶猫的人也能注意到。这些猫(注意Mable这里的用词是Cats而不是Ragdolls)可能有非常小的耳朵,像猫头鹰或圆眼睛,灰暗的几乎是黑色或者极端浅色的眼睛,拥有非常长、草席一样、波斯类型的披毛。这些特征都不符合传统血线的布偶猫。传统的布偶猫耳朵应该是中等大小的圆形(耳尖),眼睛是湛蓝的杏仁形,背毛的颜色应该与重点色区域有明显的对比度。布娃娃应该有一件舒适的,匀称的中等长度的“兔子”一样的披毛。
(注意的是,MarbleRobert除了繁育传统颜色布偶猫,还致力于繁育红色玳瑁系布偶猫,也拥有过山猫种猫,所以山猫/玳瑁和波斯一样是非传统的偏见可以停停了。)
作为一名消费者,从完全外行的眼中看这两只猫,无数裁判评选出来的全世界最优秀的传统类型布偶猫显得完全不够“甜美”。几乎所有的刚了解布偶猫的人都会觉得第二只价格远远高于第一只。大鼻子宽嘴套大爆毛,无敌甜美的感觉。
所以传统类型的布偶猫的优点呢?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传统类型的布偶猫更尴尬,鼻子更长,耳朵更大,脸更粗狂,不够甜美,毛量更少,说起来全是缺点。所以为什么不直接买个甜美可人的布偶呢?我们养个宠物又不去比赛!那我们更喜欢波斯类型的无可厚非。
到这里,很多人已经下了决定,不需要犹豫了,甜美就可以了。这就是为什么“市场款”的甜美风格的猫舍更受欢迎,而比赛类型的传统猫舍开始逐渐滞销的原因。
作为一名多年的布偶猫繁育人,我觉得有必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一个事实,波斯类型和传统类型布偶猫,除了波斯布偶不符合品种的圆眼、短鼻子、身材短小之外,最大的也是最影响消费者的区别:棉质毛和丝质毛
有人说,外观是看不出来棉质和丝质的,其实是错误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图:
右侧是棉质毛,它拥有超级长的毛,细而且杂乱,手感十分软绵但是非常粗糙。梳子梳阻力非常大,并且总会撕扯下来很多毛,疯狂打卷打结,精心洗护后的状态只能持续两三天,然后又是疯狂打卷,打结。所以波斯布偶美丽冻人的背后,是家长辛苦的打理维持。不勤于护理会怎样呢?举个例子,那种棉花头的拖把大家都见过,崭新的时候蓬松柔软白花花,一个月不洗就大概相当于拖把用过一个月的样子。这就是很多购买这种布偶猫的家长最后选择剃光它的原因。
然后我们重新翻上去再看一下之前世界第一布偶猫和经典波斯布偶的两张图,是不是恍然大悟?哪怕是小图左侧一看就是丝质毛(垂顺),右侧一看就是棉质毛(蓬松)。然后这是我家兰兰,就算从远处看,也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来丝质顺滑。
棉质毛极长而且爆毛非常快,一个父母都拥有棉质毛的孩子3-4个月通常有着极佳的卖相,超级长毛,非常甜美(面部毛发丰富从而遮盖出的小耳朵,短鼻子,宽嘴套,大饼脸。)往往可以以非常高的价格出售,并且不用担心尴尬期。(注意的是也有部分父母只有一方是棉质毛的小猫,小猫虽然是棉质毛,或者双层毛,但是依然会有尴尬期。)
值得欣慰的是,可能由于绝育后体内激素环境的改变以及营养充分,传统类型的绝育布偶猫会比猫舍的种猫爆出更加长的毛。经历尴尬期之后蜕变成超级毛霸的绝育传统布偶猫也是比比皆是。我相信只要家长足够耐心并且相信父母的血线,每一只血统纯正的布偶猫都会爆出一身丝滑不打结容易护理的长毛来回馈家长的期待。我有一些很棒的家长,她们会用自己已经爆毛的孩子给处于尴尬期的新家长加油打气。
包括我在内,有很多专业比赛的布偶繁育人已经很早就开始在维持丝质毛的前提下改良布偶猫的毛,包括引进丝质长毛的血线,通过筛选尴尬期短的小猫留种试图缩短或者免除尴尬期,在比赛允许的极限范围内调整毛长,和争取短暂的幼龄爆毛(胎毛)。所以大家可以搜索美国的布偶猫舍,中国传统类型比赛布偶猫舍的小猫甜美度,已经整体高出美国传统布偶猫舍很多(当然,也许是美国繁育人拍照水平不佳,而我相信更多的是来自中国繁育人的不断努力。)这是建立在反复比赛,确认符合品种标准的基础上,因此大家也可以看到一些很难得的父母比赛出色,具有丝滑毛发,并且从小具有可观毛量的传统布偶小猫了。(但是这一切的努力只是为了让自己的传统小猫少受一些歧视,并不一定意味着幼龄毛霸1-2岁完全成长后就会比幼龄尴尬期的布偶猫毛量更多更好看。)
图为中国曾被公认为最好看的布偶猫Muffie,尴尬期和逆袭后的对比。Muffie一身丝滑柔顺的中等毛,没有短鼻子超小耳朵,甚至面罩也不对称,也许现在看多了波斯类型大饼脸,许多人已经忘记了传统类型的muffie带给我们最初的心动。
小猫在6-8月龄之前有一层非常细软的胎毛,在褪去胎毛之前,传统布偶其实是有两种毛的,一种是稍微粗硬一些的毛,一种是胎毛。胎毛受温度和基因影响,部分传统血线也会有非常好看的蓬松胎毛,尤其是围脖部分显得有些“棉”,会影响买家对于棉质和丝质的判断。但是传统小猫的胎毛依旧是非常柔软细腻的,虽然非常容易打卷打缕,但是仔细看依然是一根一根的不打结,很容易梳理,换毛之前也不会轻易梳掉毛。因此幼龄爆毛不一定意味着是棉质毛,但是幼龄特别尴尬应该是丝质毛无误。
对于小猫是否是丝质,看父母是最直接的,成年猫已经褪去胎毛,一张清晰没有泛光滤镜的照片中已经可以非常明显的区分出棉质还是丝质。如果依然无法区分,我觉得看比赛成绩是另外一种判断手段,因为棉质毛属于比赛严重缺陷,在TICA的比赛中棉质毛是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成绩的,如果一只种猫能够在TICA取得很好的成绩,那说明它一定是丝质毛。也可以和繁育人明确说明你要丝质的毛,当然也是要看繁育人是否如实的回答你。
另外,随着棉质毛和丝质毛的概念模糊,很多繁育人几乎放弃了对布偶毛质的追求,几乎没有人会去讨论真正的布偶猫的丝滑手感,棉质毛也不再被中国人认为是一种不符合品种的缺陷(反而特别有好感),因此棉质毛和丝质毛混配十分常见,这些即有棉质毛也有丝质毛种猫的布偶繁育人与其说是向市场妥协,我觉得更重要的一方面也是因为心疼自己传统布偶小猫尴尬期饱受歧视,这也是中国布偶猫行业的现状之一,大量的布偶繁育人们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于是很多猫舍繁育出的猫已经难以界限丝质毛和棉质毛,他们很可能会同时具有两层手感不一样的披毛,这种猫的特征是棉质底毛特厚、丝质毛直立并且爆炸状(正常应该垂顺)。
如下图:
这里是TICA协会对于布偶猫的品种描述:
第一句翻译:布偶猫是一种大型而且具有亲和力的,拥有中等长度的毛和迷人的蓝眼睛。
这里是CFA协会对于布偶猫的品种描述:
第一句翻译:布偶猫是大型的、懒散的、拥有中等长度的毛和迷人的蓝眼睛。
两个协会并没有什么不同,大概是TICA觉得布偶更亲人,CFA觉得布偶更懒。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两大猫协会,一致认为布偶应该是中等长度的毛。
首先我们看一下TICA的布偶比赛标准:
长度:中等长度,允许更短的毛发在未绝育的成年猫身上或者季节改变。
材质:丝滑柔软,舒服的,极其少量的底毛让披毛可以顺利的垂下来,不是羊毛或者棉质。
TICA的比赛扣分项
羊毛/棉质毛和断尾、圆眼、短腿、双色的白耳、面具飞出眼角等并列属于严重瑕疵。
再来看一下CFA的布偶比赛标准:
披毛:自然的、不是磨砂手感的、中等长度的披毛。
具有以下特点:
由丰富的护毛和极其少量的底毛(棉质)组成。毛会随身体垂下来。最好是有围脖。脸上的毛短,围脖长一些,肩胛骨的毛更短一直延伸到尾部。允许更短的毛发在未绝育的成年猫身上或者季节改变。
扣分:厚重的底毛,使得毛蓬松站立。
我们可以在CFA官网TOPCATS的栏目看到,在CFA除中国之外的比赛,CFA裁判喜欢的仍然是传统类型的布偶猫。只是可能因为中国国内特殊的比赛环境,大量的棉质大毛霸GC大冠军布偶猫给人们产生了错误的印象。
这张是2017-2018CFA国际区世界冠军,CFA国际区布偶猫成猫第一名
GC,BWI,NWFOR-REALJACOBOFDOLLY-CHINY
(CFA大冠军、国际赛区冠军、世界冠军)
这是2017-2018,CFA世界冠军头衔、美国1-9赛区总冠军布偶猫成猫第一名
GC,BWR,NWCAJUNDOLLMARSHALLDILLION
(CFA大冠军,美国总冠军,世界冠军)
如果没有人告诉你这是一只世界冠军,大家一定会认为这是一只宠物级廉价布偶。我认为它有着非常极致的嘴套,不是波斯类型用毛撑出来的那种,而是实实在在饱满的嘴套。当然比赛不光是看这一点,裁判们会结合各方面的标准,耳位、侧面结构、毛质、骨量等等,给出一只布偶猫是否优秀的客观评价。
这里举例是伯曼猫,中等长到长,semi-longtolong.而布偶品种只是中等长,只是中等长,只是中等长。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协会对于品种的描述,和对比赛猫的要求,都写得清清楚楚,布偶的毛应该是中等长度,垂顺的并且不是棉质的(都写清了只允许极其少量的棉质底毛)。
无论是TICA还是CFA,全世界的优秀繁育人都在严格的品种标准下,努力维护并且发展布偶猫品种,让更多的人爱上这个具有迷人蓝眼睛,并且丝滑中等毛的大型品种。
让人担心的是,波斯类型的布偶猫除了棉质毛极难打理、不符合品种标准,比赛缺陷之外,最主要的是猫咪身体素质的下降。大多波斯布偶最直接的缺点是体格普遍变小,与布偶品种的大型标准大相径庭,很多人买回去根本没有“大”这个概念。一方面是因为波斯品种本来就比布偶小很多,另一方面是过度追求小体格带来的甜美度(不断留下更小的更甜的作为种猫)。
那么这么少的血统怎么满足庞大的中国市场需求?毕竟棉质毛和丝质毛交配后代可能完全不如预期。所以棉质毛和棉质毛相互近亲、过度繁殖、串种、套证都是家常便饭,为了追逐市场和利益,这些人不会去理会什么是布偶品种标准,更不会再去真正的关心小猫的成长和性格。很多花了更多的钱(某些波斯类型布偶血统被炒上二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天价)我在一些繁育人群里看到购买波斯布偶的新人猫舍会抱怨这些猫体格过小,发情过晚,遗传病,胆子小,体弱多病以及繁育小猫的各种问题,而这一切无视品种标准的肆意“改良”,都是牺牲未来小猫健康换来的。
贴上一个我最喜欢的传统布偶猫之一,曾经是WILLOWTREERAGS的种公,(已经被引进到中国):
TICARWQGC.MtShadowRags*BostonSwag
(TICA赛区冠军QGC四重大冠军)
SWAG具有一切传统布偶的典型特征,透着动人心魄的美,请问布偶猫这个品种真的需要朝着“波斯”改良吗?真的越来越没有人喜欢真正的布偶猫了吗?
这是SWAG小时候,这样大耳、长脸、长鼻子、长嘴、尴尬的小猫,似乎一点都不“波斯”,你认为它值得你耐心的等待吗?
写这个也真的不怕得罪人,我得罪的人太多了,各种黑我都经历过了。实话实说,同等条件下,传统布偶真的卖相很差是事实,越来越多人会选择大毛量的波斯布偶或者“波斯系改良过”的小体型甜美布偶。在中国,“大毛量”已经继“对称面罩”之后,成为决定布偶猫价值的最关键因素之一,这是非常无奈的。
我有两个非常要好的专业猫舍朋友,他们和我一样,抱有着对布偶猫品种无限的热爱和对比赛执着的追求,在赛场多年拼搏,并且在国际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他们遭遇了比我的猫舍更为严重的攻击讽刺和诋毁,被以点盖面的用键盘否定了它们全部的努力。再加上传统类型布偶越来越不受欢迎,很难卖,现猫太多了,不约而同的和我讲正在准备转行了。(似乎现在没有人在乎猫的品质和血统,没有人去在乎猫舍环境、比赛、售后这些最重要的。反而在乎有没有繁育人的瓜,喜欢给繁育人扣人品帽子,和繁育人聊不聊的来,三观一不一致,不知道是想买布偶猫还是想和繁育人过日子。)
我一再的劝他们坚持,但是这样一句话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如何坚持?你是打算养活未来全部卖不掉的小猫?还是把你辛苦培育的高品质猫卖的比后院还低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