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或设综合交通运输示范区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湖北代表团提交“关于设立国家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综合交通运输示范区”的建议,呼吁国务院将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作为交通“大部制”改革试点区域,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组织架构,对各种运输方式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届时将给予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综合交通运输示范区重大项目布局,开展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试点,以及在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开展物流税收体制改革试点和投融资、收费公路价格试点。一个东连“长三角”,北接中原经济区和京津冀都市圈,南通“珠三角”,西连成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便捷、安全、高效、经济的中部崛起综合交通网呼之欲出。
据测算,到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客货运量将分别达到116亿人次和162亿t,在现有基础上分别增长2倍和2.4倍;客货运周转量分别达到1.36万亿人·km和4.75万亿t·km,在现有基础上分别增长2.7倍和3倍。
(长江商报,2012–03–06)
发改委:公务用车每周按牌号尾数限行1天
发改委会同财政部等17部委共同制定《“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其中包括将加快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国政府机构公务用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开展公务自行车试点。机关工作人员每月少开一天车,倡导“135”出行方案,即1km以内步行,3km以内骑自行车,5km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过,这一方案均为倡导性质。只是说,政府应该作为先锋和示范来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并非强制性要求。在京中央机关和北京市政府机关已经实行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车。
此外,根据公务用车的配备标准和编制数量及时更新购车计划,严禁超标准、超编制采购公务用车。提高新增公务车中小排量和清洁能源汽车比例。
(新华网,2012–02–27)
北京、广州等16城市获第二批低碳交通试点
交通运输部下发通知,北京、昆明、西安、宁波、广州、沈阳等16城市获批为第二批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试点期限为2012—2014年。通知提出,将通过试点积极探索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的各种可行模式和合理路径,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有效推进机制。
此外,在资金支持上,交通运输部将从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中列出部分资金,以支持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工作。专项资金主要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节能减排实际效果可量化的试点项目给予适当奖励,对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监管体系、信息服务系统等能力建设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
2011年8月,交通运输部已在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等10个城市开展了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证券时报网,2012–02–08)
香港政府网播交通情况获热烈响应
(中国公路网,2012–02–28)
台湾新机动车停车管理办法:停车3min不熄火开罚
台湾《机动车辆停车怠速熄火管理办法》于2012年3月正式实施,3月至5月为宣导期不予开罚,6月起汽机车怠速超过3min、经地方环保局稽查员查证属实,将开单告知予以处罚。摩托车处以新台币1500元(约合人民币315元)、小客车3000元(约合人民币630元)、大型车5000元(约合人民币1050元)罚款。若经稽查员劝导不听,会以3min为单位累积罚款,例如有民众摩托车怠速超过3min被告发后,经劝导仍不愿改善,罚金将加倍至3000元新台币。
部分民众因接送学生及停车习惯等因素,停车时经常不熄火,车辆怠速时排出的CO、碳氢化合物及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害。民众若能养成停车熄火习惯,除可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也能节省燃油消耗。该办法不包括部分因作业需要需维持引擎怠速的车种,如吊车、救济车、消防车、救护车、警备车、宪警巡逻车、工程车、教练车、残障用特制车、邮车、洒水车、垃圾车、清扫车、水肥车、囚车、殡仪馆运灵车及经交通部核定的车辆。
(中国新闻网,2012–02–03)
上海出租汽车改革:试水个人买断租赁经营权
上海市交通主管部门则表示,出租汽车行业目前采取公司化的管理模式,车辆产权和经营权属于公司。企业和驾驶人必须按照劳动法签订正式合同,确定两者的权利和义务。不管企业和驾驶人采取何种承包经营模式,都要求企业在服务质量、安全事故、驾驶人管理等方面承担相应责任。
(东方早报,2012–02–29)
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全线贯通
中国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武汉地铁2号线全线贯通,顺利进入轨道铺设和装修阶段,可望年内建成通车。武汉地铁2号线的隧道施工创下多项全国第一:国内首条穿越长江江底隧道,国内埋深最大的地铁隧道,国内水压最高的地铁隧道,国内首条在江底修建带泵房联络通道的隧道,为中国城市隧道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总投资达149亿元的武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全长27.98km,沿线共设车站21座,建成后可承担武汉城区约50%的公交过江交通客运量。预计到2015年,每天输送旅客60多万人次。根据规划,武汉市将建7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达222.8km。目前,已有3条线路在建,1条获批线路计划年内动工。
全国首个区域性公安交通管理警务协作机制正式启动
由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青海和甘肃等泛西南8省(区、市)公安交警部门参与建立的全国首个区域性公安交通管理警务协作机制正式启动。今后,8省(区、市)交警将在维护特殊地区和重要节点的社会稳定、预防处置重特大交通事故、执行重大交通勤务、缓解跨区域交通拥堵、提高区域管控能力等方面,开展警务协作。
事故预防处理方面,各地将开展交通肇事逃逸人员的合作打击和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应急合作救援。包括区域内交通肇事逃逸人员查缉、堵截及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等。
路面勤务合作方面,各地将开展区域内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的跨省信息传递及联合查处;区域内超长客运、剧毒化学品运输等重点车辆的监管;省际道路交通拥堵疏导保畅及远端分流合作;区域内冰雪雨雾恶劣天气应急和抢险救灾及维稳处突等。
机动车与驾驶人管理合作方面,各地将开展区域内车驾管业务异常数据信息和疑难业务的通报、协商、处理合作,避免出现违规办理车辆业务问题,减少群众往返奔波;加强区域内违法改装、拼装及走私车辆的信息互通、交流;加强区域内机动车和驾驶证检审工作的审批和核查,确保车驾检审工作在本地和异地的业务办理区域内规范合法开展;加强区域内机动车驾驶人赴省(区、市)外异地违规考试办证监管。
(四川日报,2012–03–09)
国内最大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试运营
同时,高安屯充换电站还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循环经济的理念。该站主体建筑屋顶安装的1280块太阳能电池组件利用微网控制系统将光伏发电接入系统,日均发电量超过1200kwh,年均发电量26.72万kwh,每年可少排放CO2400t以上。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将重点建设电动公共汽车、环卫车、乘用车等各种电动车辆充换电站,形成站点多、覆盖面广、区域联系紧密的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体系。预计到2015年底,建成由6座大型集中充电站、250座充换电站、210座小型配送站组成的电动汽车充换电三级服务网络。目前北京地区已建设完成航天桥、延庆、熊猫环岛等12座充换电站,充电桩274个,能够满足1140辆电动公共汽车、乘用车和环卫车的充换电需求。
(人民网,2012–02–01)
海外扫描OverseasBriefs
欧盟正式启动城市绿色交通管理系统示范工程
由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资助270万欧元的“有关交通、健康和环境的城市经济可持续智能解决方案”(Traffic-Health-Environment,IntelligentSolutionsSustainingUrbanEconomies,THEISSUE)研发示范工程项目,在欧盟4个成员国5个区域的城市正式启动。项目为期3年,5个区域分别是法国的南比利牛斯和阿基坦大区,英国的东米德兰地区,意大利的莫利塞大区和波兰的马佐维亚大区。
上述5个区域将联合制定政策措施和出台行动计划,积极发展新型的城市绿色交通管理系统,促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ICT),从而改善涉及每个市民切身利益的城市交通。同时,努力限制影响环境的交通污染因素,保障市民健康,保证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和高效。目标是探索建立统一规范和行之有效,兼顾城市活力、市民健康和道路安全的城市绿色交通管理体系,为欧盟未来制定统一的城市交通政策及实施具体行动奠定基础。
THEISSUE项目研发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制定合理有效的城市交通管理政策和符合实际的具体行动实施方案;积极利用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改进现有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如应用计算机智能技术和实时卫星导航数据;应用绿色交通技术减少城市交通造成的空气污染,提升市民健康水平;推进氢燃料电池或电动汽车技术在实际城市环境下的示范应用。
(科技部,2012–02–09)
伦敦改造步行交通系统鼓励骑自行车看奥运
自行车是没有污染的绿色交通工具,为了使伦敦的空气条件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伦敦政府将斥资1000万英镑,改造部分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系统,从而鼓励人们骑车或步行去观看2012年奥运会。
(新民网,2012–03–09)
西班牙设计可折叠电动汽车解决城市交通污染
西班牙最新设计的一款创新性小型电动汽车具有折叠功能,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拥挤和污染问题,预计2013年投入欧洲市场。这款可折叠电动汽车被命名为“Hiriko”,拥有两个座位设计,电动机位于车轮中,可以像儿童折叠童车一样随意地折叠在一起,并且易于泊车。
西班牙设计的可折叠电动汽车
Hiriko折叠电动汽车由美国波士顿市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构想设计,被称为欧洲的一个主动创新研究项目。它的面世标志着欧洲大量的城市将出现一次性充电可行驶120km的小型汽车,其行驶速度将符合城市限速范围。
(腾讯科技,2012–02–20)
法国政府在城市交通领域推进“汽车共享计划”
(商务部网站,2012–02–14)
美国加大公共交通系统投资
此前,APTA发表了2012年美国公共交通报告,几乎每一年各地方和联邦政府都有关于公共交通的提案,而2011年这类提案的通过率高达79%。从2000年起,每年的公共交通提案通过率平均达到73%。美国民众信任公共交通,是因为其不仅帮助提升就业率,也对减少污染、降低排放有重大贡献。
(搜狐,2012–03–07)
美国交通研究学会开始启用新网站
美国货运研究的最前沿
通过激励机制促进公共交通安全
高速公路基本建成后,高速公路研究什么?
(以上4则来自爱荷华州立大学社区与区域规划系周江评,201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