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艾俪特国际CEO张伟用接受了国际在线教育频道专访。
艾俪特国际CEO张伟用
张伟用:说到我和美国访问学者结缘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了,回溯2009年,当时是在北京一家留学公司,主要从事的业务是美国留学,帮助学生申请硕士博士这样的一些业务。当时大多数都需要考托福、GRE,这对学生的背景要求相对来说比较高的。偶然我发现访问学者这个路径很有意思,他不需要托福GRE之类的考试,甚至很多优秀的人竟然还能够拿到一些来自美国大学的资助,后来才知道这叫博士后。在美国的J1签证体系下,属于跟访问学者是同一类别的研究学者类别,所以就投身于这样的一个中介服务。
我们其实是中国最早从事访问学者中介业务的,在这个过程中有着更多的发现,一开始觉得教授、学者、医生,那后来发现其实也不是。就是我们简单一点讲,广义上的职场人士,不管你是公司的创始人,高层领导,甚至中层,一些一线的从业者也都可以。
其实他对于这个职业背景或者是身份并没有特别多的明确的要求,还是比较宽泛的一种类型。大家可以理解为其实就是一个中青年人士出国进修的一种形式。有读学位的也不读学位的。读学位的当然我们习惯就叫留学了。不读学位的,把它叫做访学。
在这个过程中就觉得说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路线,一开始觉得需要是博士学位才可以。
后来我们也帮助有一些客户申请在英国的一些包括顶尖的大学,比如说牛津剑桥这样的一些机会,发现其实它也是可以接受硕士、本科的。
因为一般人会觉得必须得是教授,必须得有博士学位。但是今天借这个机会,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跟朋友们讲。其实访问学者在不管是你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学术领域,或者所谓的成就上来讲,都不会有太多明确的要求。简单来说,可能你是有本科学历,基本的英语能力,就可以去美国进行访学。
主持人:在我们的认知里,一般能去美国做访问学者的,都是高校教授、知名学者类的学术人士。职场人士赴美访学,鲜有人知。您为何投身于这一“冷门”事业呢?
张伟用:首先我本人就不是学术界的,一直在创业,对美国还比较熟悉,帮助我们的客户申请美国留学,访问学者。在这个过程中我就发现,其实访问学者,他并不说学术人士或者是教师的专利。我自己也是有这个职业上的一个转型期。所以其实我就作为一个职场人士,也曾经去美国做过访问学者的,所以这个事情我觉得以我个人的身份也做了一个比较简单的证明。
待一个月,但实际上她在美国待了三个月、半年,甚至还有一些打黑工或者这样的一些行为的话,那这个身份本身就是违法的了。她再入境可能就会被拒绝入境,我们俗称叫遣返了。但同时还会可能更严重的取消签证身份,带来一些别的一些麻烦,所以就说会存在很多这样的问题。
访问学者是一个比较好的去美国的路径。一方面是我们个人的一个进修,它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包括年龄或者是职业需求下的一个学习的体验,另外一方面当然也可以是一个家庭式的赴美,可以带着配偶和孩子一起去。比如说我当年去做访学的,我也一方面是我自己的进修,我也带着我的太太孩子,我的太太是可以在美国申请工卡合法工作的。
对于中年家庭是一个非常可以说非常有价值的一个签证身份。另外一方面能带孩子读书,解决了一个陪读的问题。尤其是咱们访问学者的子女,它是可以在美国免费读公立学校的。所以相对来说其实也是一个能给我们自己留学,同时也是节约家庭式的支出。节约了孩子在美国读高昂的私立学校的学费。
主持人:您认为什么样的人适合访学美国?或者说,访问学者能满足我们哪些需求?
那更多的人其实并没有需要去拿一个学位。以我举例,我当时去美国访学之前,我已经在有国内的MBA的学位。对于我来说,再去美国读个硕士,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必要。我也没有这个意愿读博士,也不是有很强学术能力的人,也知道在美国读博士的难度比较大。
举个例子,有一些客户可能是在绿卡的办理中或绿卡的排期中。那正常情况下他在排期的过程中,只能在中国消极的等待,这个排期很长,像比如说我们有一些客户是办那个投资移民的,现在的排期也就到17年左右,也就意味着说,七八年这个周期他一直在国内等着。他没有办法。
这里我澄清一个误区,很多朋友或行业内的,从事美国签证的,对美国签证其实是不了解的。我们举个例子,很多人会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说移民倾向会是美国签证的障碍。
简单一点讲,就是说如果你有移民倾向,那你申请美国签证你是申请不到的。或者说如果你被签证官识别出来你有移民倾向,就很容易被拒签。我可以非常负责任跟大家讲,这完全是一个误区。因为我们从实践经验上来说,其实有很多的客户他是在绿卡排期中,他的移民情况已经非常确定了,非常明显了,对不对?
就是我们从两个层面去讲。第一个层面,美国签证它其实分很多类别。比如说你是去短期旅游、商务考察、探亲,还是长期去比如说工作,或者我们刚才讲的去留学也好,访学也好,去学习,签证类别都是不一样,那当然意味着,他在美国所受的约束或者享有的福利也不一样的。
我们简单个例子,比如说旅游签证、商务签证,它可以在美国长期的短期的停留,但是它当然不允许工作了,对吧?工作就属于打黑工了。比如说我们刚才讲的访学的签证,配偶是可以在美国申请工卡合法工作的,甚至还可以带孩子在美国读书,所以这是第一个不同的签证类别下,它赋予你的功能和这个权利不一样的。
另外一个方面,我觉得确实有一些人,尤其是企业家,也缺乏对法律最基本的敬畏。他们明知道这是不合法的,但是也会去做。对美国的法律是缺乏最基本的敬畏的。所以这个方面来讲,它其实会带来很多延伸的问题。不是说你只是拿这个签证就可以了,而是你拿到了签证之后,你怎么去合法合规的使用这个签证。甚至不管企业家本人,还是临时签证的职员也好,合作伙伴也好,别带来后遗症。
比如说你去美国待了一次回到中国,你再去美国就去不了了。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公开的发言,比如说外交部的一些发言,有时候会说美国对中国公民进入的美国,是有一些不友好的动作,比如说这个遣返或者是什么之类的,但是从我们中国人的角度来说,确实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也挺抱不平的。
但是反过头来讲,这些人在不管是获取签证,还是在入关这个事情上,他们有没有违反美国的法律,或者说有没有在他们的言行上导致一些误解,带来的一些延伸的问题。那我们要尽量去规避的。因为说的现实一点,你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你是去美国去发展,去学习、去创业,你当然要遵守他的法律法规,这是最基本的,对不对?
主持人:艾俪特国际在美国访问学者服务领域,有哪些资源和优势,如何确保优质服务?
张伟用:主要有两个方面,访学的资源与服务能力。首先我们的主业是美国访学J1签证,支持中年人以访学制的方式去美国发展。在这个事情上就是我们的优势是跟很多美国的大学已经成功设立了这样的访学的项目。所以基于访学的项目,我们在国内做招生。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其实是代表美国的大学在中国做招生的工作。所以这个区别于常规的访问学者来讲,那就会有很多的方便和效率的提高。
所以我们已经跟美国大学达成合作的共识,你具备基本的条件,本科学历,基本英语能力,那我们合作的大学的访学项目就能接收。这样子的话就锁定了访学的名额和机会,那只是去办签证这个事情了,所以这个层面上来说就会容易很多。
另外一方面,当然从服务体系上来说,我们毕竟是在中国,无论是09年10年我们最开始做的这个访学的中介业务,还是说我们现在艾俪特国际提供的美国访学项目的这个服务。是已经把它做成一个非常完善的体系了。
比如说我们签证部的负责人赵老师,可以说是在行业天花板级的存在。做美国签证都已经做了十几年了。非常专注于美国签证服务,这样的一个门类里面。尤其是访学者这样的一个冷门的业务。对它研究的很深,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人不适合我们有我们的评判的标准。所以我经常说我们会劝退一些条件不符合的客户,从源头上确保了我们服务的成功率。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帮助客户顺利的拿到访学的邀请函,办理的签证去的美国。
做美国签证都已经做了十几年了。尤其是我们也非常专注于美国签证服务这样的一个门类。前面主持人也说,我们是一个小的业务,尤其是访问学者这样的一个“冷门”的业务。但是我们对它研究的很专、很深,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人不适合我们有我们的评判的标准。所以我经常说,我们会劝退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客户,从源头上确保我们服务的成功率。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帮助客户顺利的拿到访学的邀请函,办理签证去美国。
而且我们现在也在大力建设我们在美国的服务体系,我也特别自豪的说,我倡议建设的有爱、有价值、受人尊敬的访学圈子,现在在我们有访学项目的城市已经得到了很多美国本地朋友们的支持。一方面是我们的访问者已经有了一定的数量,有很多本地的教授和专家也愿意参与到我们这个业务体系里面。另一方面他们也会受益,因为比如说像我们的客户,一定程度上来说都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他们会产生很多的消费需求。对于本地的一些企业家,其实也是他们高净值的客户。并且我们访问学者和当地人交流是带着国内的信息资源和一些方法论的,其实对于本地的朋友们也是一种信息的更新。
实际上大家可以想见,我们在中国的朋友们如果不去美国,对美国会缺乏了解,同样的道理,在美国的生活的人,哪怕是华人,在美生活久了,其实也不了解中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我们访问学者也是中美教育交流的一支生力军,也确实是为民间交流、民间友好在做我们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主持人:做美国的访问学者,个人要如何去选择适合的大学,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呢,以及说一说您有什么样的一些建议呢?
张伟用:好的,这个非常重要。现在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社会公众对访问学者这件事情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想去美国做访问学者的朋友们越来越多了。我们也注意到,虽然这是一个很小的,起步阶段的一个小赛道、小行业。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开始进入到了这个行业里面,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个人是抱有欣喜的态度。
因为我觉得行业壮大,有更多企业能帮助到更多的客户去到美国,促进中美教育交流、民间友好,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我也要提醒朋友们,更多的人参与那也意味着会有不同的声音和方法,包括一些所谓的更多资源的注入。
这一方面是好事情,行业能更好地繁荣,但是另外一方面,它会产生很多的问题,甚至是一些骗局。比如从源头上来讲,访问学者是去大学里面做研究,那就要选择合适的大学。直接帮客户申请哈佛、耶鲁这样的顶尖的大学,其实大家都很难申请到,我注意到一些机构,他们帮客户申请到很一般的学校,说的不客气一点,申请野鸡大学的访问学者也是给客户解决问题,这个无可厚非。
但问题是,有两类比较特殊的情况。第一类有一些大学它明显已经被美国政府惩罚了,这些都是公开的新闻了,一方面意味着这种大学本身学术不诚信,办签证通过率会比较低,另外一方面意味着他可能会面临一些运营风险,说得不好听一点,他可能会倒闭。如果申请这种大学去到美国,即使能获得签证,学校也可能在一两年之内遇到更大的重创倒闭,那这个就变成一个很很尴尬的局面了。
第二类就是有一些机构办理一些所谓的大学。他们包装得很好,但是扒开一看,原来是个社区学院。社区学院在国内也就相当于是个大专级别,它连颁发本科学士学位的资格都没有。
访问学者是在大学里面做研究,作为一个研究导向的工作,最基本的,学校他要有颁发硕士学位的能力,能培养做研究的能力,有研究素养的一些教授。如果说你是去社区学院里面做什么研究,我觉得你自己都不相信。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至少我们要注意就是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得是正规的大学,没有被美国政府处罚过,或者说没有一些什么黑记录。最起码有几个硕士学位能提供,有教授能支持我们做研究的基本能力,我觉得这非常重要的。
所以不管你真正的学习意愿和目的是什么,你感兴趣的方向是什么,如果你真的想去美国进修,你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在这个基础上再图下一步发展。如果想选择一个不好听的野鸡大学、社区学院,另外一方面还想去弄一个高大上的专业,那就比较容易被拒签,连最基本的路都走不通了。
主持人:关于美国访问学者签证,如何提高签证通过率?
张伟用:一方面是我前面讲的,最起码的学校专业选择好。另一方面还是回到我们自身,因为我们一说的签证通过率,都觉得美国签证很难,尤其是访问学者这个签证更难。并且对英语的要求也很高,或者是对个人背景、学术背景要求也很高等等,会产生各种联想。
从我们的自身经验上来看,在排除我们前面讲的有问题的学校和专业的前提下,最重要的就是说我们需要明确一下我们的研究方向,或者说赴美的动机是什么,我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我想去做一个什么研究,我希望在美国获得什么信息资源的支持,能够去更好地支持我在美国的学习和研究,能满足我的职业规划。这个我把它称之为一个有逻辑的陈述,这个陈述要比较合理,最基本的你需要说服你自己,说服我们,说服签证官,或者是希望去说服签证官。我经常说咱们别把签证官当傻子,就是我们自己觉得都说不通的事情,你都没法说服的,你就想着去欺骗他,或者是去抱侥幸心理,那何谈提高签证的通过率呢?纯粹就是碰运气。所以我觉得关于我们自身的这个逻辑要梳理好。
另外一方面,尽量提高英语水平,在这个基础上也要学会用美国人的思维,用签证官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因为毕竟中美之间存在很多的差异,比较典型的比如说文化差异就比较大,当然再加上签证官这个身份的特殊性,它毕竟一定意义上来说,是这个国家的守门员。那他要把符合条件的人给放过去,不符合条件的人他要拒绝掉。所以如果你能充分理解中美文化的差异,能理解签证官的立场,其实很多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主持人:对于意向赴美的朋友们,自己办理好呢,还是委托中介机构来做比较好?
我觉得有一句话叫做路径依赖,你做一件事情你做的很成功,你也做了很多遍。所以你的逻辑上来说,你倾向于都是那么做的。但实际上其实不同的签证类别,它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就像我前面讲的你去旅游,那你的目的就是旅游,那你就说你有这个消费的能力,然后也有动机,因为孩子这边读书你去看孩子就行了。你去访学的话,你就去做研究,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了。所以这个就是每个人要基于自己的情况做合理的安排。一方面你有没有资源,另外一方面你对美国签证到底有多了解,尽量是客观理性的了解。
主持人:如果委托机构申请美国访学,该如何筛选?
张伟用:
好的,我有几个建议。
第一个当然要评估一下这是一个机构还是个人,因为实际上从业务办理的角度来说,这个事情也不是特别的复杂。就是帮客户去申请一个邀请函或者是大学的支持,然后去办理签证。所以个人也好,机构也好,它都是可以办的。但是在这个选择里面,机构要有一定的规模,比如像我们就很注重自己的声誉和品牌,然后职员也都是五年、十年甚至十多年的经验。
其他有些人可能也是觉得这个生意好做,觉得能赚钱,就和我们学一学,做一做,这个其实就是把客户当小白鼠。我觉得还是要有一个合理的评估,要看这家机构他给你推什么学校或者是专业,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如果是一些垃圾大学,或者是一些社区学院之类的,这种很明显它根本就不具备能力。
其实说到底最重要的,我觉得也是最贴心的一个提醒。我们这个行业可能在社会认知里面就还是一个中介行业。中介行业这个事儿,一方面它其实就是一个认知差,就卖的这个信息。另外当然是一个相对比较专业的服务。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中介是不是非常的注重他们的口碑,是不是非常的强调诚信可靠这样的一个服务的理念。
因为我们发现其实不仅是我们访学的这个很小的赛道,再到大一点的留学、移民,再到大一点的各类的中介,我觉得都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是欺骗客户。所以可以预设提几个问题,如果这个中介他在一些问题上是对你有意隐瞒甚至欺骗,那我认为可以放弃这个中介了。因为说的不好听一点,他能欺骗你一次,他能有一个方法去忽悠你,那你再去找他办的话,只能说你可能不在意他对你的欺骗,这样会延伸出后面很多的问题。因为从我们在服务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客户因为贪图便宜或者什么别的因素,他甚至可能都没有意识到他想去某一个大学,或者是想去某个地区。中介给他一顿操作,说可以申请,结果他拿着那个大学的邀请函最后被拒了。
总而言之,选择机构有一定的必要性。因为你想去某个地方访学学,你又不懂,你又没有资源,这个肯定是寻求专人的帮助,术业有专攻,通过付费就可以购买服务。当然如果这个中介本身没有能力或者是没有经验,只是说刚开始做这件事情,那你就要慎选。因为作为小白鼠来说,你办成了是你的运气,办不成也很正常。但这样会留下不良记录,可能会在未来带来更多的麻烦。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说如果认定这条路,要选择一个靠谱的中介,像我们艾俪特国际这样的,一方面,我们可以说是这个行业的发起者,我们也非常在意在这个行业的声誉,也希望能给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尤其是客户到了美国怎么样更好的发展,我们也会积极的支持的大家。
大家要擦亮眼睛,选择有能力的、有实力的、有口碑的。这个我觉得做任何一件事情,基于这个理念去办,基本上都大差不差,还是希望大家一切顺利。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您的建议,也再次感谢您今天做客我们节目,谢谢您。
张伟用:好,谢谢主持人,谢谢朋友们。
主持人:今天节目就到这儿了,感谢您的收看,再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