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野生动物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
随着人口的增加,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增长,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空气和水污染加重,酸雨的浇淋,森林的锐减,再加上人类向自然界索取野生动物资源的规模越来越大,野生动物栖息的场所屡遭破坏,造成野生动物资源日益枯竭,野生动物物种的生存也受到空前严重的威胁。
1造成野生动物迅速灭绝的原因
1.1缺乏认识,无辜消亡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宝贵资源,更是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代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野生动物都发挥着无法取代的作用。但是由于人类的认识不足,很多物种都消亡于人类的无知中。
1.2疯狂逐利,生灵哭泣
1.3滥食野味,越界陋习
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吃奇吃怪成为一些人消费的时尚,使许多野生动物成为人们的果腹之物。还有的是吃野味吃成了习惯,出现了滥食野生动物的现象。影响最大的要数日本捕鲸了。日本人因食物严重匮乏,杀鲸以储备食品。在二战结束后,日本屠杀鲸鱼的规模越来越大。但几十年过去了,日本依然我行我素,不断增加捕鲸数量。
1.4过度利用资源破坏生态平衡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森林成片的被砍伐,开荒土地增多,植被退化严重,造成沙漠地区增多,导致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减少。再有就是出口我国蛇类和其他珍贵物种,目前,栖息地丧失与破碎化是造成全球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许多物种被隔离在生境斑块中,迁移扩散受阻,近亲繁殖增加,进一步加快物种濒危和灭绝的速度。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大面积森林被砍伐,土地开垦剧增,草场退化严重,沙漠化不断扩大,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面积日益减少,种群数量下降。
1.5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物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是巨大的。它的毒性进入生物动物体内会产生多种毒性。如神经毒性、肝脏毒性、肾脏毒性、内分泌毒性、生殖毒性等,导致生长受阻、内分泌失调、繁殖受影响等,严重的则会导致死亡。有些污染物会通过食物链放大作用最终影响生态系统的健康。有研究表明,三苯基锡在中华鲟体内的累积,造成幼体畸形,从而导致中华鲟种群数量下降。
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主要途径有:离体保存、易地保护、就地保护。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管理和保护,要在合理开发利用、积极繁殖驯养、加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指导方针下进行。
2.1健全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机构,保证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野生动物的管理保护工作具有自然条件艰苦、范围较广、保护管理难度较大、政策性较强的特点。通过建立健全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体系与机构,能够很大程度上推动野生动物管理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因此要采取各项揩施,明确职责,将野生动物管理保护工作得到落实。
2.2努力提高野生动物资源管理保护资金投放力度,尽力改善基础设施
野生动物资源管理保护经费要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纳入财政预算,尽可能争取国家重点项目支持。促进野生动物资源管理保护事业的健康全面发展。
2.3加强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宣传力度,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
2.4加强野生动物市场经营管理和动物繁殖驯养
野生动物资源要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推动地方经济的科学发展,达到以发展促进保护。进一步提高野生动物管理保护的质量。严厉打击非法经营、收购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违法活动,规范野生动物的产品经营和繁殖驯养行为,支持和鼓励合法经营,努力引导市场向产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根据野生动物资源状况。制定出资源开发利用和野生动物保护规划,进行科学引导,发展以旅游展览、野生动物繁殖驯养、新产品精细加工为主的野生动物资源产业。
2.5建立自然保护区并进行有效地管理
3结语
综上所述,就目前我国现状来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猛进,在拯救濒危物种上面已经取得可重大突破。今后我国野生动物与栖息地保护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强化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管理,保护野外种群,发展濒危动物人工种群,控制资源消耗,在保护基础上合理地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
参考文献
[1]邢章萍,郑永安.野生动物保护容易忽视的问题[J].经济,2010(10).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意义;误区
1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现状
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占世界的6.5%,陆生脊椎动物种类达2100多种(哺乳类450多种、鸟类1180多种、爬行类320多种、两栖类210多种),占世界陆生脊椎类动物种数的10%以上,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不仅种类丰富,而且还具有特产珍稀动物多和经济动物多的两大特点。
2野生动物保护的意义
由上述野生动物价值的多样性可以看出,野生动物对于自然环境以及我们人类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所以,对于野生动物,特别是濒危野生动物,必须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维护其正常的生存发展,最终达到永久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3保护野生动物所存在的误区
当前,随着野生动植物种类的不断减少,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但是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我国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其中最主要的误区就是认为保护野生动物即不伤害野生动物,任其自然生存及发展。这种认知是极其不可取的。因为在自然界中,物种的灭绝是时时刻刻都会发生的,所以放任濒危物种自然生存繁衍,其必然会逐渐被大自然所淘汰。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如果人类采取一定保护措施,使得本应该灭绝的物种起死回生,那么会不会又打破了自然界原本的运行规律。另一方面,目前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另一个误区就是过度保护,使野生动物丧失了原有习性,打破了自然界各物种间的制约关系。此外,人们在保护动物的同时,并没有考虑野生动物自身对于环境突变的适应能力。大熊猫作为我国的国宝,我国对其重视程度可以说是极高的。但是在保护大熊猫的同时,人类并没有考虑到野生大熊猫在天然栖息地的生活能力是极强的,根本不需要人类对其进行额外的保护。真正的问题在于其生存环境本身遭受了严重的人为损坏。
实际上,人类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或多或少都会给野生动物自身以及自然界带来永远无法抵消的影响。所以,对野生动物最好的保护措施就是尽可能的维持现状。
4总结
野生动物资源是生物圈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文学美学价值,更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为宝贵的财富。随着当前生态形势的进一步恶化,保护野生动物更是迫在眉睫。所以,对于野生动物保护来说,更应该提升到我国首要发展举措当中,并且重新认识保护野生动物的重大意义,认识当前我国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认知误区,从而更好的建立相应的野生动物保护措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曹丽荣.野生动物资源的法律保护[J].四川动物,2011,
(02).
工作涉及法律有国家法律、法规、规章
一、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二、行政法规:
4.《植物检疫条例》
5.《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
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8.《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9.《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
三、地方性法规:
10.《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
四、规章:
11.《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
12.《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管理办法》
13.《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办法》
14.《引进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种类及数量审批管理办法》
15.《林业植物检疫人员检疫执法行为规范》
16.《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办法》
主要条文如下。
第二十二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林业主管部门负责规定林木种苗的检疫对象,划定疫区和保护区,对林木种苗进行检疫。
第二十五条林区内列为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禁止猎捕;因特殊需要猎捕的,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办理。
第三十八条国家禁止、限制出口珍贵树木及其制品、衍生物。禁止、限制出口的珍贵树木及其制品、衍生物的名录和年度限制出口总量,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
出口前款规定限制出口的珍贵树木或者其制品、衍生物的,必须经出口人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海关凭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放行。进出口的树木或者其制品、衍生物属于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限制进出口的濒危物种的,并必须向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海关并凭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放行。
第九条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及其调整,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制定并公布,报国务院备案。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及其调整,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十六条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第七条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动物防疫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军队和武装警察部队动物卫生监督职能部门分别负责军队和武装警察部队现役动物及饲养自用动物的防疫工作。
第二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植物检疫任务。
第五条局部地区发生植物检疫对象的,应划为疫区,采取封锁、消灭措施,防止植物检疫对象传出;发生地区已比较普遍的,则应将未发生地区划为保护区,防止植物检疫对象传入。
疫区应根据植物检疫对象的传播情况、当地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以及采取封锁、消灭措施的需要来划定,其范围应严格控制。
在发生疫情的地区,植物检疫机构可以派人参加当地的道路联合检查站或者木材检查站;发生特大疫情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植物检疫检查站,开展植物检疫工作。
第七条调运植物和植物产品,属于下列情况的,必须经过检疫:
(一)列入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的,运出发生疫情的县级行政区域之前,必须经过检疫;
(二)凡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不论是否列入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和运往何地,在调运之前,都必须经过检疫。
第八条按照本条例第七条的规定必须检疫的植物和植物产品,经检疫未发现植物检疫对象的,发给植物检疫证书。发现有植物检疫对象、但能彻底消毒处理的,托运人应按植物检疫机构的要求,在指定地点作消毒处理,经检查合格后发给植物检疫证书;无法消毒处理的,应停止调运。
植物检疫证书的格式由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制定。
对可能被植物检疫对象污染的包装材料、运载工具、场地、仓库等,也应实施检疫。如已被污染,托运人应按植物检疫机构要求处理。
因实施检疫需要的车船停留、货物搬运、开拆、取样、储存、消毒处理等费用,由托运人负责。
第九条按照本条例第七条的规定必须检疫的植物和植物产品,交通运输部门和邮政部门一律凭植物检疫证书承运或收寄。植物检疫证书应随货运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会同铁道、交通、民航、邮政部门制定。
第十一条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的繁育单位,必须有计划地建立无植物检疫对象的种苗繁育基地、母树林基地。试验、推广的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不得带有植物检疫对象。植物检疫机构应实施产地检疫。
第三条森林病虫害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四条森林病虫害防治实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措施和制度,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领导。
第五条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其所属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负责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具体组织工作。
第六条国家鼓励和支持森林病虫害防治科学研究,推广和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科学防治水平。
第十条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应当综合分析各地测报数据,定期分别全国和本行政区域的森林病虫害中、长期趋势预报,并提出防治方案。
县、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所属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应当综合分析基层单位测报数据,当地森林病虫害短、中期预报,并提出防治方案。
第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实际需要,建设下列设施:
(一)药剂、器械及其储备仓库;
(二)临时简易机场;
(三)测报试验室、检疫检验室、检疫隔离试种苗圃;
(四)林木种苗及木材熏蒸除害设施
第十九条森林病虫害防治费用,全民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分别从育林基金。木竹销售收入、多种经营收入和事业费中解决;集体和个人所有的森林和林木,由经营者负担,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适当扶持。
对暂时没有经济收入的森林、林木和长期没有经济收入的防护林、水源林、特种用途林的森林经营单位和个人,其所需的森林病虫害防治费用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给予适当扶持。
发生大面积暴发性或者危险性病虫害,森林经营单位或者个人确实无力负担全部防治费用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补助。
第八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采取生物技术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维护和改善野生动物生存环境,保护和发展野生动物资源。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息繁衍场所和生存条件。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受伤、病弱、饥饿、受困、迷途的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时,应当及时报告当地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由其采取救护措施;也可以就近送具备救护条件的单位救护。救护单位应当立即报告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并按照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
第十条有关单位和个人对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可能造成的危害,应当采取防范措施。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到损失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补偿要求。经调查属实并确实需要补偿的,由当地人民政府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狩猎者有计划地开展狩猎活动。
在适合狩猎的区域建立固定狩猎场所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经营利用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经营利用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开展保护野生植物的宣传教育,普及野生植物知识,提高公民保护野生植物的意识。
第十七条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采集证规定的种类、数量、地点、期限和方法进行采集。
第十一条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建立自然保护区;在其他区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点或者设立保护标志。
禁止破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点的保护设施和保护标志。
第十二条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监视、监测环境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的影响,并采取措施,维护和改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长条件。由于环境影响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长造成危害时,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其他有关部门调查并依法处理。
第二十条出口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或者进出口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所限制进出口的野生植物的,必须经进出口者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取得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核发的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或者标签。海关凭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或者标签查验放行。国务院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有关野生植物进出口的资料抄送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
禁止出口未定名的或者新发现并有重要价值的野生植物。
第四条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逐级建立责任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重大动物疫情的监测、调查、控制、扑灭等应急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工作。
第三条国务院林业、农业(渔业)主管部门(以下称国务院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主管全国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进出口管理工作,并做好与履行公约有关的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解决。
第六条省人民政府林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全省陆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
市(地)、县(市、区)人民政府林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陆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
第七条有下列成绩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一)拯救、保护和驯养繁殖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成绩显著的;
(二)在野生动物科学研究和应用推广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的;
(三)发现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本办法行为,及时制止或者检举、揭发有功的;
(四)在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中有其他贡献的。
第十七条禁止猎捕、杀害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交换、赠送等特殊情况,需要猎捕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向市(地)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省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发给特许猎捕证。
第十八条猎捕国家和省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市(地)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狩猎证。狩猎证由省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
第二十三条鼓励开展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
驯养繁殖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市(地)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省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取得省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驯养繁殖许可证。
第二十五条经营利用国家和省非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必须经市(地)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核发经营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凭经营许可证核发营业执照。
未取得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利用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
第二十七条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进入市场的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条林业部主管全国森林植物检疫(以下简称森检)工作。县级以上地方林业主管部门主管本地区的森检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森检机构,由其负责执行本地区的森检任务。
国有林业局所属的森检机构负责执行本单位的森检任务,但是,须经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确认。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所属的森检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在林业工作站、国有林场、国有苗圃、贮木场、自然保护区、木材检查站及有关车站、机场、港口、仓库等单位,聘请兼职森检员协助森检机构开展工作。
兼职森检员应当经过县级以上地方林业主管部门举办的森检培训班培训并取得成绩合格证书,由县级以上地方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发给兼职森检员证。
兼职森检员不得签发《植物检疫证书》。
第五条森检人员在执行森检任务时有权行使下列职权:
(一)进入车站、机场、港口、仓库和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生产、经营、存放等场所,依照规定实施现场检疫或者复检,查验植物检疫证书和进行疫情监测调查;
(二)依法监督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进行消毒处理、除害处理、隔离试种和采取封锁、消灭等措施;
(三)依法查阅、摘录或者复制与森检工作有关的资料,收集证据。
第五条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向所在地县级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申请表》。凡驯养繁殖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报林业部审批;凡驯养繁殖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经批准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其《驯养繁殖许可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驯养繁殖许可证》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申请表》由林业部统一印制。
第三条国家林业局负责组织、指导、监督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按照同级人民政府的规定,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的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工作。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国家林业局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机构按照国家林业局的规定负责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组织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调查,掌握疫病的基本情况和动态变化,为制定监测规划、预防方案提供依据。
第九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疫情预测预报、趋势分析等活动,评估疫情风险,对可能发生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情,按照规定程序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预警信息和防控措施建议,并向有关部门通报。
第十三条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发生逃逸的,被许可人应当立即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报告,由当地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捕回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被责令限期捕回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而拒绝执行的,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可以代为捕回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由被许可人承担全部捕回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的经费;造成损害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依法查没的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应当由当地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六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防范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入侵的预警和应急防范机制。
在野外发现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的,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并会同有关部门采取监测和防治措施。
第十一条禁止开展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的野外放生活动。
第十二条经批准从境外引进的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及其繁殖后代、产品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标记。
第八条检疫员在实施现场检疫检验和检疫检查(含复检)前应当通知当事人。抽取检验样品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和《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及检疫技术操作办法》的规定进行。检验结果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
第四条国家林业局负责组织、指导、监督全国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的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明确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保障人员和经费,加强收容救护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开展收容救护工作,需要跨行政区域的或者需要其他行政区域予以协助的,双方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充分协商、积极配合。必要时,可以由共同的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统一协调。
第五条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应当按照同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和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的实际需要,建立收容救护场所,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救护工具、设备和药品等。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及其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可以根据需要,组织从事野生动物科学研究、人工繁育等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参与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
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因受伤、受困等野生动物需要收容救护的,应当及时报告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及其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野生动物保护;特种养殖产业
中图分类号:S863文献标识码:A
1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背景
中国具有广阔的国土海洋面积,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6500多种脊椎动物占全球脊椎动物种类总数的约10%,其中陆栖脊椎推动物种类达2100多种,大熊猫、黄腹角雉、扬子鳄、黑颈鹤、褐马鸡等陆栖脊椎动物是仅分布于中国的特有物种。除了特产珍稀动物,我国的经济动物种类之多也是令人叹为观止。著名动物保护专家郭耕认为,目前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目录的,中国占将近160种,达到1/4之多,新疆虎、普氏野马、高鼻羚羊、台湾云豹等野生动物相继灭绝。
我国立法较为重视野生动物保护,于1950年了《稀有生物保护办法》,1956年批准建立了第一批自然保护区。改革开放后批准签订《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988年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年8月28日修改并《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其规定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是受保护动物,非法猎捕和食用是违法行为。
2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实难题
2.1社会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2中国的人口将进一步增长
2011年末中国大陆人口13.47亿,加上港澳台地区同胞,中国的人口数量排世界第一。根据专家预测,在城镇化还在推进的进程中,中国人口将进一步增长,直到城镇化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人口增长才会放缓。可以预见,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对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生存产生很大的压力,野生动物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矛盾进一步加剧。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可能会变成人类住房、工业等用地。
2.3自然环境可能会进一步恶化,短期内得不到恢复
提出发展和谐社会的政治口号后,中国尝试在环保领域做出更大的努力,但前期先破坏再治理的粗放发展模式已经不可逆地破坏了许多自然资源,即使部分地区加大环保科技投入,自然环境有所好转,但中国自然环境的总体条件仍然在持续恶化,环保部门得到的资源还是不多,民众的环保意识不够强。在内蒙古,中国的天然草场正在快速沙漠化;在黄河平原,砍伐森林造成的水土流失正以沙尘暴的形式报复人类;在北京,地下水量正快速缩减。野生动物栖息地范围的缩减必然引起生物多样性的下降,这在短期内是无法得到逆转的。
2.4执法不严,后期处理不完善
3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要点
3.1加强执法和财政支持力度
中国于1950年了《稀有生物保护办法》,1956年批准建立了第一批自然保护区。改革开放后批准签订《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988年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年8月28日修改并《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其规定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是受保护动物,非法猎捕和食用是违法行为。可见中国制定法律的力度不小,但地方基层管理者的执法力度却值得商榷。
3.2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
如同人类的繁衍生息一样,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需要具有良好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大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近十几年,我国已经投入数千亿资金启动实施了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建设、牧场林地保护、退耕还林防治水土流失、湿地公园健身等环境保护工程。野生动物生存地保护问题又分为自然保护区、一般野外生存地区、非自然生活区三种类型生存地的保护问题。自然保护区可以由专人管理,而一般野外生存地区则因为城镇化的进程,零零散散地环绕在众多大中小城市周边,保护难度非常大,将所有一般野外生存地区全部都像自然保护区那样保护起来是不现实的,行政管理上可以加强巡逻和暗访,发现有违法捕猎行为后进行行政惩罚。非自然的人类生活区内只要在进行国防和公共设施建设时充分考虑当地藏羚羊、鱼类和鸟类的迁徙,就不会给野生动物造成太大的伤害。
3.3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完善执法过程
集合社会力量保护野生动物,落实举报有奖制度,让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落得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要让行政执法部门查处案件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规范后期处理行为,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必不可少,其措施有“成立监督服务队”,全程参与和了解查处过程,增进执法透明度,对提高民众监督意识和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规范后期处理行为可以把野生动物就近放生,把珍贵的野生动物制成生物标本运送动物博物馆教育后人,或者作为科学探索的原材料等,从而使缴获的野生动物得到合理利用又不违反法律规定,还起到教育后人的作用。
3.4扶持特种养殖产业
许多常见的动物是人类驯养而来的,如狗、马等。特种养殖行业,是指特殊野生动物养殖的行业,这个行业起源于人类驯养;是规模集约化养殖历史很短、系统化研究历史更短的行业;也是一个随着社会分工细化、社会需求丰富的背景,即将发展壮大的朝阳行业。
但特种养殖和传统养殖一样,成本较高制约其发展,尤其是特殊品种的较为稀缺,幼种价格昂贵,饲料、养殖管理和加工等技术也不成熟,这使得行业进入门槛较高,不利于特种养殖产业的发展壮大。国家应该加大资金和税收等政策扶持,并组织专家学者研究养殖技术。
一旦特种养殖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许多仅由野生动物提供的食用、药用、装饰、服饰、观赏等资源的供给压力将得到缓解,野生动物的保护压力也能得到缓解,并且还能创造众多创业机会和就业岗位。
今日中国:有观点认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地球42亿年历史中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统计显示每天有大约4万种生物离我们而去。有专家认为,目前物种和物种栖息地的丧失在地球过去6500万年的历史上前所未有。您对此有何看法?
赵树丛:根据科学家研究,地球生物多样性在大约3万年前达到最丰富状况。从那以后,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兴起,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全世界原有森林76亿公顷,现已不足34亿公顷,并且以每年1%的速度递减,其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热带雨林每年消失18万公顷。全球湿地生态系统面积也在持续锐减,功能严重退化。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近些年来,全球范围的非法盗猎和走私贩卖野生动物及产品贸易活动日益猖獗,每年非法的野生动物贸易额达上百亿美元,成为排在、军火交易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走私活动。
自然法则是客观、公平的。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亿万年进化的结果。一个物种一旦消失,就不会再生,同时还会通过生物链引起连锁反应,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对整个生物多样性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作为自然万物的一分子,人类必须遵守自然法则。野生动物面临的生存危机,同样也是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包括野生动物在内的自然资源,并非无穷无尽、取之不竭,如果再不约束对自然的无序破坏和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利用,人类的子孙后代将只能面对荒芜、孤独的家园,从而最终失去生存发展的空间。
正是由于认识到了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局面,人类才真正开始了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的努力,本着加强合作、推进共同保护、实现全人类共同受益的精神,先后诞生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973年)、《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75年)、《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年)等一系列国际文件。从此,保护自然及保护自然资源上升到国际重大合作事务的高度,成为人类调整自身发展方向的又一历史性选择,保护野生动物作为保护自然及保护自然资源的核心内容之一,也随之成为全人类为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珍稀野生动物种群稳中有升
今日中国:中国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经济发展、民生建设等方面都十分需要资金,但中国政府依旧每年拨付大量资金用于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请问这样做的意义何在?请您介绍一下目前中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总体情况,以及保护现状。
赵树丛:生态无国界,虽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会认真履行相应的生态保护方面的国际义务。中国政府十分重视野生动物保护。早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就了《稀有生物保护办法》。1956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国第一批自然保护区。改革开放后,中国加快了工作步伐,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长期以来,中国人民以极大的热情和付出投入到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一大批民间团体开展各类公益活动,社会精英、公众人物发出合理倡议,各类企业捐款捐物,广大志愿者积极行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科普知识和法律法规,生活在自然保护区、林区、野生动物分布区的群众扮演着守护者的重要角色。正是这些民间力量的累积,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已记录到的脊椎动物约6500多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总数的10%。其中,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朱、扬子鳄等47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是仅分布于中国的特有物种。
在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珍稀濒危陆生野生动物种群已基本扭转了持续下降的态势,总体上稳中有升,并且一批极度濒危的陆生野生动物正逐步摆脱灭绝的风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其栖息环境也不断优化。目前,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596只、人工繁育种群数量达到268只;朱从1981年发现时仅存7只发展到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总数超过1700只;东北虎野外种群从2000年12-16头增长到18-22头;扬子鳄从上世纪80年代约300条发展到1万多条;藏羚羊从2000年约六七万头增长到目前近20万头;已在野外灭绝的野马、麋鹿又重新建立起野外种群。
国内重保护国际促合作
赵树丛:中国目前所采取的保护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形成了以《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条例》为核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明确了“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保护管理方针。
第二,构建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系。从中央到省、市、县的四级政府,都建立了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在大部分野生动物重点分布区还建立了乡镇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同时,建立了由林业、公安、海关、工商等多部门组成的野生动物综合执法监管队伍。
第三,保护和扩大野生动物栖息地。加强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野外保护,中国现有林业自然保护区2150处,占国土面积的13%,同时建成41处国际重要湿地、483处湿地公园、2850处森林公园,使85%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投入4000多亿资金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促进了栖息地的恢复、扩大。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严格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比如,青藏铁路专门为藏羚羊迁徙开辟了33条“通道”,云南思小高速公路西双版纳野象谷段成为全世界“以自然为本”的典范。
第四,实施野生动物拯救繁育和放归自然。建立包括专门基地、动物园、野生动物园等在内的拯救、繁育体系,对23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繁育种群,对朱、野马、麋鹿、扬子鳄等14种人工繁育种群成功放归自然。每年还救护三四十万只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保护任重道远
今日中国:作为主管部门的领导,请您介绍下今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赵树丛: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对于全球生物多样性具有着重要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还远不能适应时代和形势的要求,还有许多野生动物仍处于濒危状况,部分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仍在下降,滥捕滥猎滥食野生动物和走私、非法经营野生动物产品的案件时有发生,野生动物栖息地还面临着蚕食、污染、割裂等威胁,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日益尖锐,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呈多发态势。应对这些挑战,解决这些难题,任重而道远。
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政府将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要求,坚持改善生态与改善民生并举,妥善处理好保护、繁育和合理利用的关系,不断开创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新局面。
一是大力抢救并保护极度濒危物种。研究制定专项规划,将其野外种群及栖息地全面纳入保护范围,落实监管责任,消除保护盲区,严防物种灭绝及其基因资源的流失。加强救护性繁育,推进放归自然,促进其野外种群的逐步扩大。
二是强化对其他物种野外种群的普遍性保护。将野生动物保护与实施重大生态工程有机结合,严格限制和规范猎捕活动,坚决打击乱捕滥猎行为,促进资源总体增长和栖息地生境不断改善。
三是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利用。在不损害野生动物种群发展、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从兼顾社会经济科研文化合理需求出发,鼓励和促进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利用,不断提升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野生动物福利。
四是加强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加强国家、省、地县各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建设,形成综合防控体系,完善机制,充实队伍,提高能力,实现对野生动物疫情的有效预防和快速处置。
一、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意义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数据显示,我国野生动物数量超过了2000种,在世界上,排名前列,其中,约有100多种主要分布于我国,或者属于我国特有。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导致大量野生动物资源遭到破坏,偷运、贩卖野生动物的犯罪行为屡禁不止,大量野生动物濒危绝种。野生动物资源的破坏,给世界生物多样性、世界气候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继而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给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加强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
二、我国野生动物的立法现状
关于野生动物的保护,早在古代,便已经有先例,各个朝代都有驯化野生动物、不供奉幼兽的记载,最早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是我国在1950年颁布的《稀有生物保护办法》,其中规定,严禁捕杀各类珍稀动物。后来,我国林业部门公布《关于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指示》,提出,对于野生动物资源,既要注重保护,也要合理利用。在后来的多年间,相继颁布《关于制止珍贵野生动物收购与出口的通知》、《渔业法》等,在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通过,分别在2004年、2009年进行了修改,在2011年,《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颁布,2013年,《湿地保护管理规定》颁布,在一定程度上,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托。
三、刑法中关于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立法不足
(一)深度的不够
刑法中关于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只针对于“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本体”,实际上,导致野生动物破坏的诱因非常多,栖息地的破坏便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刑法中关于栖息地内容的规定还显不足。
(二)设置的缺陷
在《刑法》中,关于野生动物资源破坏的量刑比较重,最重可以判处无期徒刑,但是,相较于其他恶意犯罪,破坏野生动物行为在主观上的恶性较小,有一定的可修复性,而刑罚的最终目的并非处罚,而是起到震慑作用,预防犯罪,促进被破坏野生动物的再生。就当前的规定来看,《刑法》中没有规定其他的非刑罚措施,虽然对犯罪行为起到惩治作用,却难以促进野生动物资源的恢复。
(三)与其他法律的冲突
为了保护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我国颁布了专门的法律法规———《野生动物保护法》,《刑法》中关于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需要参考《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的名录规定,属于其中的规定,才符合《刑法》中的保护要求。虽然《刑法》与《野生动物保护法》在规定上存在互补作用,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冲突。在2017年,我国对《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的栖息地保护、法律责任、违法方式等内容进行了修改,而《刑法》并未及时调整,在立法理念上,《刑法》也相对滞后。
四、野生动物资源刑法保护的完善措施
(一)完善主观明知认定
《刑法》中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名录是参照《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更新速度频繁,每五年更新一次,一些野生动物所在地的居民,如果还是沿用已有经验,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便触犯刑法,为了解决该种问题,必须要完善关于主观明知的认定,具体情况包括三种:(1)明知不可为而故意为之;(2)根据以往经验,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危害法律保护的野生动物,依然不管不顾,导致危害结果发生,存在间接故意,也构成了犯罪;(3)确实不知自己的行为会危害法律保护的野生动物,那么不构成刑法中的犯罪,可以按照“非法狩猎罪”、“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规定来处理。
(二)明确野生动物死体认定
所谓野生动物死体,即野生动物死亡后的遗体,目前,关于死体野生动物属于野生动物的范畴,还是野生动物制品范畴,在司法界还存在争议。在《刑法》中,没有野生动物死体的认定问题,致使法律适用存在认定上的困难,在没有其他明文规定的前提下,野生动物死体不应该纳入野生动物范围。笔者认为,若没有对野生动物死体做出明确规定,会导致犯罪人利用法律漏洞来逃避制裁,致使大量野生动物遭到屠杀,基于野生动物可修复性操作要求来看,应该将野生动物死体纳入野生动物制品范畴,在具体的司法实践工作中,需要结合案情情况来考察死因,若有非法杀害行为,可以与《刑法》中关于“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的行为一起处罚。
同时,《刑法》应将野生动物的卵、蛋等纳入破坏野生动物罪的犯罪对象。对野生动物卵、蛋的破坏是从源头上破坏了野生动物资源,其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破坏远远大于对野生动物成体的破坏。我们应学习国外的立法经验将之纳入到我国刑法的保护范围之内。
(三)规定野生动物的价值鉴定工作
野生动物资源是国家所有,就《刑法》的规定来看,关于野生动物的价值鉴定,并没有明确规定,为了满足当前野生动物的保护要求,要严格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考虑到现实需求,综合各方面情况来明确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成本,让野生动物价值的认定更加合理、科学,具体而言,需要从“教育价值”、“科研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几个方面来综合考量。
虽然其他法律法规对野生动物价值的认定有所规定,但是关于实际交易价值、核定价值的认定上,常常存在纠纷。一般情况下,主管部门会按照一般价格、国家规定来核定价值,而实际的交易价格往往会出现波动,也与个人的认识、与交易方之间的社会关系有关,因此,对于野生动物价值的认定,需要根据一般价格、国家规定来核定,取价高者。
关键词:野生动物;食用野生动物;法律完善
(一)“野生动物”概念的界定不适宜
(一)《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所造成的局限性
(二)对野生动物“重利用,轻保护”的立法理念
(三)现行法律存在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
《野生动物保护法》自1988年来经过了四次不同程度的修改,2004年和2009年对该法的修改都见于细微之处,是为了适应其他法律的变更。2016年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进行了大范围的修改,它部分调整了立法目的,修改了很多基本内容,更改了一些保护标准,增设了一些新的规定,并强化了法律责任[3]。2018年对《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主要集中在对检疫条款的细微调整,以及修改了处罚的行政机关。纵观《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四次修改,除了2016年对其进行了大范围的修改,其他几次修改都未涉及实质内容,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野生动物保护法》已经跟社会存在脱节。《刑法》自1997年来几经修改,但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条款变化不大。野生动物的情况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变化,随着人们对野生动物的破坏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野生动物的现实情况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因此,在社会经济条件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也会产生不同的要求,现行法律已经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一)扩大对“野生动物”概念的界定
(二)实施全链条管控,不仅对供求端的行为
[1]毛涛.全链条管控食用野生动物行为[N].中国环境报,2020-02-06(3).
[2]刘风景.立法目的条款之法理基础及表述技术[J].法商研究,2013,30(3):48-57.
[3]李丽.聚焦新版《野生动物保护法》[J].生态经济,2016,32(8):10-13.
1、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雪豹、东北虎、梅花鹿、亚洲象。
关键词:光谱匹配、环境修复
一、引言
1、应急避难场所
2、保护野生动物
在生态系统中,野生动物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维护生态平衡中,野生动物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地域辽阔,拥有着丰富的动物资源。但是近年来,一些人为了贪图暂时的经济利益,过度捕抓野生动物,造成野生动物的种类不断减少,还导致一部分野生动物濒临着灭绝的危险。人类需要发展,因此与其产生了矛盾,但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稳定的必要条件,此时我们就需要人工的模拟动物生存所需要的必要环境。动物判别环境的途径有很多种,视觉感官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是侯我们就需要一种利用光学的模拟设备,以此给野生动物提供一种保护。
3、文物还原
二、光谱分析
利用光谱匹配的方法来模拟人或动物所适合居住的生存环境,光谱响应特性是指像管的响应能力与入射波长的对应关系,像管的光谱响应特性实际是其光阴极的光谱响应特性,他决定了像管工作的光谱范围。如果光源与光阴极,荧光屏与光阴极及荧光屏与人眼光谱光视效率之间在光谱上吻合,那么就可以用此方法建设出人工环境,让人或动物感觉像是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一样,根据以下图表进行匹配。
三、光学应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自然环境魏代价的经济建设的劣势也越来越明显。森林的滥砍乱伐,土地的过度开垦,草地荒漠化,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减少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野生动物的种类。为了保护和促进野生动物的繁衍,依靠光谱匹配的原理在自然保护区或动物园建设人工野生环境,做到适合濒危动物的生存环境,如草原、树木、花草、山石还有适合的气候。
3、文物修复
文物一旦损坏,修复起来就很困难,甚至有好多都无法再次修复,此时可以利用光学修复,从人眼的角度修复文物,让文物再先其形。对于部分特别珍贵的文物,展出的大多是其复制品,复制品的工艺同样复杂,若能使用这种设备对其光学模拟,就可以节约许多成本。
四、结束语
现在社会发展迅速,发展迅速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危害,对人或动物产生了很多麻烦,而人对外界的分辨主要依赖眼睛,此时光学应急设备就有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环境的光谱分析,我们可以制作出许多有着应急功能光学设备。利用光谱匹配可以有效的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可以促进人身心健康发展。利用光谱匹配可以更好的保护与间接的还原野生环境,有利于濒危的野生动物的繁衍栖息。可见光电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光学模拟可以减轻许多资源压力。总之,光谱匹配的合理利用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促进时代的进步,保证遗传的多样性,有助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廷柱,金伟其.光电成像原理与技术.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该话题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动植物的保护、天体、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等问题。命题者可能要求考生写森林保护、自然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和濒危动物保护等,这些都是社会的热点话题。写作本话题,要有自己的观点或明确表达题目要求的观点。一般情况下,谈论的多是目前社会存在的话题,所以多用一般现在时,当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态。
二、常用短语
1.keepastockof储存
2.naturaldisasters自然灾害
3.emergentsituation紧急情况
4.dieout/becomeextinct灭绝
5.losethehabitats失去栖息地
6.strickendistrict/area受灾地区
7.goagainstnature违背自然规律
8.protectrareanimals保护珍稀动物
9.wildlifeprotection野生动植物保护
10.takeeffectivemeasures采取有效措施
11.setupnaturereserves建立自然保护区
12.planttrees;cutdowntrees植树/砍伐树木
13.theendangeredanimals濒临灭绝的动物
14.punishthehuntersseverely严惩捕猎者
15.keepthebalanceofnature保持生态平衡
16.breakthebalanceofnature破坏生态平衡
17.recoverfromthedisaster从灾难中恢复过来
18.liveinharmonywithanimals和动物和谐相处
19.protect...frombeingkilled保护……不被杀害
20.(be)indangerofextinction处于灭绝的危险之中
21.arousepeople’sawarenessof...唤醒人们的……意识
22.devoteoneselftoprotectingwildlife致力于保护野生动物
三、套用句式
1.Onlybyknowingtheimportanceofanimalprotectioncanpeopledevelopasenseofresponsibility.只有明白了动物保护的重要性,人们才会培养一种责任感。
2.IfIwereoneoftheendangeredanimals,Iwouldhopethatmancouldbeagoodfriendofmineratherthanmyenemy.如果我是濒危动物的一员,我希望人类能成为我的好朋友而不是敌人。
3.Thegovernmentshouldkeeppeoplefromdestroyingforestsandshutdownthefactorieswhichpolluteriversandair.政府应该阻止人们毁坏森林,并且让那些对河流和空气造成污染的工厂关闭。
4.Itisknownthatatpresentthenumberofwildanimalshasdecreasedrapidly,andsomespeciesareevenfacingthedangerofextinction.众所周知,目前野生动物的数量正急剧减少,一些物种甚至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5.TyphoonisaterriblenaturedisasterthatoftenstrikessoutheasternpartsofChina.台风是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它主要袭击中国东北部省份。
四、习作修改(做短文改错,背经典范文)
DearSirorMadam,
I’mstudentfromChongqing,China.I’mwritingthislettertoyoutotellyouanythingaboutChineseYangtzefinlessporpoise.Duetolackofhumanprotection,thenumberofthispreciousspeciesarebecomingsmallerandsmaller,onlylessthan1000leave.Theyaredyingoutof.Therefore,it’shightimewetakeimmediatemeasurestochangethesituation.
BecauseIhopeWWFwilldosomethingtohelpYangtzefinlessporpoisebysettingupaspecialfundorganizationordrawingupsomeruleonhowtoprotectitandsoon.
Thanksforreadingmyletterandanxiousanticipatingtohearfrommesoon.
Yourssincerely,
LiHua
五、课堂练习
假定你是李华,目前,野生动物的数量正急剧减少,一些物种甚至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请你给某英语报社的编辑写一封信,呼吁大家保护野生动物。内容主要包括:
1.当前野生动物的现状。
2.分析这种现状的原因。
3.为保护野生动物提出自己的建议。
注意:1.词数:100左右。
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开头语已为你写好。
Deareditor,
I’mwritingthislettertotellyouabouttheemergentsituationofwildanimal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指导]
第一步,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1.审文体:议论文。
2.审时态:以一般现在时为主。
3.审人称:以第一人称为主。
4.审要点:认真看看所给信息,以便分组规划。
第二步,围绕主题,提炼要点。
第一段:当前野生动物的现状(①目前,野生动物的数量正急剧减少,一些物种甚至面临着灭绝的危险。②是时候我们应该采取行动保护它们以免被杀害。)
第二段:分析这种现状的原因(③除了受污染的环境和自然灾害的因素,非法捕杀野生动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④动物所居住的森林正遭到破坏。)
第三步,分析要点,信息表达。
①Atpresent,thenumberofwildanimalshasdecreasedrapidly,andsomespeciesareevenfacingthedangerofextinction.
②It’stimethatwetookactiontoprotectthemfrombeingkilled.
③Apartfromthepollutedenvironmentandnaturaldisasters,illegalkillingisanimportantreason.
④Theforestswherewildanimalslivearebeingdestroyed.
⑤I’dliketocallonallofustopaymoreattentiontoanimals’livingcondition.
⑥Weshouldworktogethertomakesuretheywillnotdieout.
第四步,添加细节,连句成篇。
第五步,仔细检查,工整誊写。
六、课外作业
我们知道,台风(Typhoon)是沿海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它主要袭击中国东北部省份。假定你是李华,你的英国朋友Peter想向你了解一些有关台风的知识。请根据下列要点写封回信。
1.台风主要发生的地区。
2.台风来临前你应该做什么。
3.在风暴中应该如何实现自救。
DearPeter,
InyourlastmailyouaskmesomethingaboutTyphoon.Hereissomethingaboutit.
Bestwishes.
参考答案与范文
四、习作修改
1.在student前加a单数可数名词前应加冠词,此处表示泛指,故用a。
2.anythingsomething因anything主要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在肯定句中通常用something。
3.areis因thenumberof作主语,表示“……的数量”,谓语动词应用单数。
4.leaveleft因1000species与leave之间是逻辑的动宾关系,故应用过去分词表被动。
5.把dyingout后的of去掉因dieout为固定搭配,意为“灭绝,消失”。
6.taketook因it’shightimesb.didsth.为固定句型,意为“该是某人做某事的时候了”。
7.BecauseSo联系上下文可知,此处表示结果,故用So(因此,所以)而不用Because。
8.rulerules因rule前有some引导,故应用名词的复数形式。
9.anxiousanxiously修饰动词,应用副词。
10.meyou联系上文可知,此处应是期待收到“你”的回信。
五、课室练习
I’mwritingthislettertotellyouabouttheemergentsituationofwildanimals.Itisknownthatatpresentthenumberofwildanimalshasdecreasedrapidly,andsomespeciesareevenfacingthedangerofextinction.It’stimethatwetookactiontoprotectthemfrombeingkilled.
Thereareseveralreasonsaccountingforthisproblem.Apartfromthepollutedenvironmentandnaturaldisasters,illegalkillingisanimportantreason.Besides,theforestswherewildanimalslivearebeingdestroyed.Asaresult,alotofanimalsarelosingtheirhabitats.
Last,I’dliketocallonallofustopaymoreattentiontoanimals’livingconditionandworktogethertomakesuretheywillnotdieout.Let’sbuildabetterworldwiththem.
InyourlastmailyouaskmesomethingaboutTyphoon.Hereissomethingaboutit.TyphoonisaterriblenaturedisasterthatoftenstrikessoutheasternpartsofChina.Asacommondisaster,ithasbeenthreateninghumanbeingsofalltime.
Whenapowerfulstormisreportedtocome,tryyourbesttoavoidgoingout.Besides,you’dbetternotleaveanyflowerpotonthebalcony.What’smore,keepastockofenoughfoodandwaterincasethestormlastsforalongtime.
Ifyouarecaughtinthestorm,rememberthetipsasfollows.Firstly,don’tshelterundertreesbecausetheyareeasilytobestruckbylightning.Secondly,strongwindmayblowthingsintotheair,soyou’dbetterprotectyourselffromthedroppingthings.Becarefulsothatyouwon’tbehitbyt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