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毕业,许多同学开始了痛苦而漫长的找工作。然而无论是学校的CareerFair,还是网上的各大招聘网站,十个公司有九个不sponsorH1B,剩下那一个还只招CS专业。
”
H1B对外籍求职者意味着什么?
H1B签证是一种非移民工作签证。对于大部分在美留学生来讲,毕业之后会有一年的OPT工作签证,STEM专业则会有三年。而OPT过期之后,如果还打算继续留在美国工作,则需要美国雇主出面帮助申请H1B签证。H1B签证的有效期为三年,可延长一次,即六年。
由于H1B每年只发放85,000个名额,而申请H1B的人数却在逐年增加。2016年有近24万人申请,中签率仅为35%。由于抽签是电脑随机的,所以美国人称此为lottery。而无论是否中签,雇主都需为此支付数千美元的申请费和律师费。这就使得雇佣外籍员工的成本大大提高,以此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本国公民的就业机会。
面对穷凶极恶的求职市场,留学生们究竟应该怎么办?让我们看看招聘老司机DanBeaudry(Monster.com的前校招主管DanBeaudry)怎么说。
1.许多雇主不愿意sponsor外籍雇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已经有太多简历要筛选,直接拉黑外籍求职者,省时省力;
雇员即便得到H1Bsponsor,也有可能因抽签失败无法继续工作,而对公司造成损失;
所以啊,大家别以为雇主真有那闲心种族歧视,人家不sponsor你是因为钱钱钱钱钱……
2.为什么还是有许多公司愿意sponsor外籍雇员?
因为一些不可描述的原因,招聘决策者决定sponsor某位外籍雇员。
那不可描述的原因是什么呢?可能是技术原因,也可能是他们的一些个人原因。比如,对你印象特别好啦,跟你有私交啦,和你是校友啦,或者只是疲于面试想赶快招到人啦,这些都有可能。对于老板或manager来说,sponsor签证这种事,不过是打个招呼问题。你最在意的签证问题,对他们来说可能根本不是个事儿!
你现在唯一能做的是,忘记你的H1B,专心做好一个求职者的角色。你要向雇主展示,你是真正对这份工作充满热情,要为公司创造巨大价值才来应聘,而不是把公司当成了一个签证担保人。在你确定自己已经成为一个很有把握的candidate之前,不要提及你的签证问题。
4.如果在CareerFair遇到HR,HR警觉地意识到你是国际生,提醒你他们公司不sponsorH1B,你除了说ThankYou然后离开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
SayThankYou,然后离开。记住你是没有办法说服一个HR为你改变游戏规则。当然如果来招人的是老板本人除外,你就死皮赖脸吧,又不会掉块肉。
5.到底怎样才能找到一个sponsor签证的工作呢?是否有捷径可走?
首先大家要知道一个招聘市场的事实,那就是60%-90%的工作机会是永远不会被公开的,因为他们在面世之前就已经被内部推荐制度消化了。公司的一个新的opening会首先考虑内部推荐,几乎任何一个公司的员工都有权利推荐,推荐成功的话,员工还有可能拿到一笔“中介费”。而对于公司来说,内部推荐的方式比HR招聘更高效,更简单,也更值得信赖。
因此,内部推荐这片隐藏的就业市场,也更值得求职者去开发。
6.如何才能进入内部推荐的就业市场呢?
Networking大法好。
Networking在美国是老生常谈了,然而很多人依然难以理解networking的精华。不仅中国人对于networking感到无所适从,很多美国人面对networking也不知如何是好。Dan在这里给了一些实用的建议,他更愿意把networking称为informationalinterview。
首先:
Informationalinterview是一个researchinterview,你可以获得关于这个工作的任何信息,你可以得到快速的学习与成长,不要浪费这个机会。
第二:
relationship是关键。在这里你不需要来一段一分钟的pitch,而是要与对方建立一个长远的关系,让对方更加了解你,而不是要对方马上为你介绍工作。因为即便对方将你的简历转交给了HR,也并不会给你的求职增加很多几率。只有对方足够了解你,与你建立了一个好的关系,才会在转交简历的同时为你附带上一段真诚的testimonial。这才是你真正需要的。
你需要不断经营你们的关系,长期保持联系,但是千万不要尬聊!找到合适的话题,时常主动联系!你不想只发一封邮件“Hi,justwritingtofollowup!”
好的follow-up比如是,“Hi我们上次提到了xxx,这里是联系方式。”“你上次介绍的xxx很不错,我现在的状况是……”“我明天要去xxx,你也会去吗?”等等。
第三:
在Informationalinterview中,你可以淡化求职者的身份。当你作为一个求职者时,你会面对很多规则和限制,比如工作签证。而在这里,你可以避之不谈。这样的谈话,比HR的interview更加可控。你完全可以扬长避短。
第四:
对于networking感到无从下手的同学,这里有一个万能公式可以借用。你也许是在一场行业conference上,或者在某个组织做志愿者时,或者在LinkedIn上认识了某个有价值的人,你可以给他发邮件这样说:
Hi,mynameis…I’m…
Ifoundyournameat…
Iamreallyinterestedinyourcareerfieldandtalkingwiththepeopleinside.
Doyouhave15minutestoanswersomequestionsandgivemesomead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