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越来越强大,来华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
很多老外不再是选择简单的“几日游”,而是选择长期居住在中国,有的还拿到了中国绿卡。
不过,面对中华文化潜移默化的力量,这些久居中国的老外们又有什么变化呢?
国外某著名网站抛出这个问题后,很多老外们忍不住要把这一切告诉国外的父老乡亲了。
RayComeau:
我已经在中国住了10年了,在住了6年半后我试着回到欧洲生活但是失败了,又重新回来。
为什么,因为我无法忍受那些硬性的规定,谨小慎微的计划和非黑即白的观念,而中国是一个巨大的灰色地带。
而且当你已经习惯了经常说“差不多”,你戒掉它会非常困难。
当我说“随便”的时候我的外国朋友经常会很恼火,更别提在购物和吃的方面限制很多,无法随时随地的购物和外出就餐,这让我无法忍受。
CarlJohnson:
甚至能够一眼认出哪个人是“洋垃圾(whitetrash)”。
在中国的时候想回家,回了家却会开始想念中国。
AndreaBittle:
最大的变化可能是关于礼仪。
对于我们加拿大人,中国的礼仪一开始是一个难懂的概念。我发现在中国跟别人在一起,正确的行动和行为是取决于你的关系。
举个例子,我岳母岳父经常来我家吃饭,看小孩儿,等等。
他们一敲门我会跑过去给开门,然后一定要说各种好女婿得说的:“妈,爸,来啦!进来进来进来!妈,来!穿拖鞋!不不不不穿穿穿穿,好,来,坐坐坐,妈,喝点水吧,给您到一点水!”
向他们这么说肯定会让他们很高兴,满足他们的期望,是不是
在加拿大的话岳父岳母根本没有这种期望,可以像自己的父母说话。
ErvisMicukaj:
我在中国待了六年,经常有中国年轻人向我说“hello!"。一般情况下,一句“hello”说完了就没别的。如果我回答“hello,howareyou”说不定他们知道要说什么。
走路更多了。我每天走路上班,人行道很宽,走起来惬意。总有人走路,所以我不会感觉只有一个人过着更平静的生活。一些网站打不开。
我远离了油管上那些垃圾但让我看上瘾的流行视频!优酷上发布的英语视频通常是质量很高的电视剧或电影。
PaulDenlinger:
在欧美呢:长大的环境一直鼓励我们把想法和目标表达得很清楚。而且再加上英国人的对话习惯:必须说得更夸张更刺激才能讨人看得起。
到了中国后,已经完全不去说一些敏感的任何见解了,过了很久甚至学会故意去说一些并不赞同的话来让对方放松。
而且,更重要的是:发现可以说一些话误导别人,让他们猜测不到我真正的意见和目的。
居然可以选择性地把自己的想法藏起来,偶尔在最适当的时候再露出一些(感觉像是三体)。
回到本国工作很管用,感觉其他人真没有这些技巧,所以很好玩。
这可以说明外国人到中国呆久了可能会自然发现一些厚黑学的原理,学会怎么去利用人。这倒是也有道理。
VladimirProstran:
我开始越来越反感故意抹黑或丑化中国。
我现在每次在英国与人喝酒,发现大家都把中国当成普通国家来看,觉得中国和韩国日本越南一样都是差不多的而已。
不得不承认西方国家概念就是这么弱智的。
每次我都会很费劲地去跟他们讲中国是地球一大不可缺少的文明,世界的立足之地之一,不能以国家这种词汇来形容。
从历史和中国历代思维历代贡献讲起,真的有很多好不容易才能表达出的感情。
我不是不在乎自己国家原有的思维;只是把两者混在一起来讨论。这种融合的结果也让我有更独特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