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犯冒充央视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终落法网
3位被困农民已安全返乡
警方提醒:谨防出国劳务陷阱
河北新闻网衡水电(燕赵都市报记者李海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的孙某(男,25岁,故城辛庄人)、邹某(男,30岁,故城镇人)在没有劳务输出资质情况下,非法经营出国劳务,收取23万元费用为3名当地人办理了去以色列务工业务,费用,致使3名受害人因出国务工手续不全而滞留于埃及边境。近日,孙某、邹某已被警方抓获,被困国外的3名受害人已安全返乡。
出国务工被困国外
据警方初步调查,杜某等3人均为故城县辛庄乡人,是由同乡人孙某介绍去以色列打工的。3人听信了孙某的游说,报着挣钱致富的愿望,共付给孙某23万元的出国费用,出国打工。据胡某称,她已经找过介绍人孙某,询问丈夫出国打工是否合法,但孙某闪烁其词,继而不知道去向。
两名嫌犯相继落网
获知这一情况,警方立即开始寻找孙某。4月9日晚,四处躲避的孙某终于露头。据孙某供述,他并不是出国务工的直接负责人,只是在替他的朋友邹某物色了想出国打工的人。邹某曾向他表示自己在中央电视台工作,有渠道可以办理到以色列出国务工,且收费低廉,每人费用仅为7.5万元。
经查,邹某为故城镇人,系无业人员,无固定居住地点,四处搜罗出国务工信息,谎称自己在中央电视台工作,充当中介,赚取差价。根据已掌握的线索,办案民警辗转北京、石家庄等地,均与邹某擦肩而过。7月初,警方获得邹某在上海出现的线索。办案民警赶赴上海,在当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于7月13日将邹某抓获归案。
办案民警介绍,孙某和邹某在未取得合法劳务输出资质情况下,以获取利益为目的,介绍他人出国打工,造成受害人被困国外的行为已涉嫌非法经营罪。目前,孙某、邹某已被故城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审理中。被困在埃及的受害人杜某等3人,在当地中国同胞的协调帮助下,于7月安全返回家乡,与家人团聚。
根据犯罪疑人向警方的供述,他们办理出国的流程是:先是以旅游签证到埃及开罗,然后再通过当地的人想法到以色列,到以色列后再申请难民证,取得难民的身份后便可以在当地务工。
我国于今年8月1日刚刚颁布实行的《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中,关于对外劳务企业的经营和应负的法律责任等,有了进一步明确的规定,其中明确规定了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不能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企业的名义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这相当于给各类出国务工中介上了道“紧箍咒”。
办案民警说,近年来,有不法分子通过旅游签证的形式,先让务工人员到达目的国,然后再通过非法滞留、申请难民等多种形式进行务工。但这种情况务工人员不受国际条约、当地法律的保护,务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障,隐患重重。提醒广大市民,出国务工不要轻信各色“中介”,尤其是个人低资费、高待遇的说辞,要通过有资质的公司办理正规的出国务工手续。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