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期间,全国将有超过2.4亿人次出游。
当大家正准备举家出游好好享受假期时,
不安分的骗子也在蠢蠢欲动,准备“劳动”了!
本期,警报君为大家整理了一份“五一假期防骗宝典”,一起来看看吧!遇到这些旅游“套路”,告诉咱爸妈可千万不要相信!
全国——
公安部:
五一假期,警惕这5种骗局
1.超速罚单
由于高速免费,不少小伙伴都选择自驾出行,骗子深谙其道,顺势利用“超速罚单”行骗。
此类“超速违章”诈骗行为,利用大家不熟悉违章短信的通知渠道,和不清楚跨地域处理交通违法的规定,怕麻烦而轻信短信内容,结果正中骗子下怀。
网警支招:假期出行,首先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去到路况不熟悉的地方,一定要减速慢行,防止违规。
如果接到此类短信时不要盲目相信,也不要怕麻烦,应当联系交管部门或者在手机软件“交管12123”上核实,再做处理。
2.低价旅游
假期期间,各大社交平台开始宣传各种旅行活动:免费旅行、低价钻石游......看着都觉得动心。
慢着!从你心动的这刻,就要提高警惕了!骗子借助“免费”“低价”吸引用户进入“活动”链接后,可能会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或是要求用户预先缴纳会费、预付机票费用之后返现,骗取钱财......一时不察,极易掉入陷阱。
3.退票改签
4.开放WIFI
外出游玩流量不够用,蹭网是强需求。很多人住酒店,会连接酒店的WIFI上网,殊不知在这些免费WIFI的背后很可能蹲着黑客,以同名WIFI形式诱骗接入他搭设的虚假WIFI网络,并可以轻松盗取所连手机上的银行账号密码、手机支付短信、照片等各种信息。
网警支招:出门在外,不要轻易接入无密码的WIFI,不要在WIFI网络下进行转账、汇款、支付等操作。
5.扫码送礼
不少人想着能免费拿到小礼物,帮个忙扫一扫应该不会有什么关系。谁知扫完码转眼可能就进了刷单任务群。
还有人嫌麻烦不想操作,直接将手机递给对方,稍有不慎手机就可能被对方植入恶意木马,安装“流氓”软件,获取你的个人信息和账户密码。
网警支招:送礼品也好,返红包也罢,街头二维码隐藏着诸多陷阱,想要不被骗,就请时刻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微不足道的小礼品泄露手机里的个人信息,致使钱财受损得不偿失。扫码进入的兼职刷单群和博彩下注群不值得信任,往往潜藏着诈骗后手。不要有“轻松赚大钱”的心理,也不要轻信所谓的高额回报,否则只会越陷越深,落入圈套,遭受更大的财产损失。
警报君说:
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江苏:
补办托运服务被骗3万元
警方表示,在此类骗术中,诈骗分子多利用网站或社交平台发布虚假信息,以“低价便捷”“快速方便”等噱头,谎称可以代办签证、代买机票、代办退改签以及代订酒店等等,诱骗受害人绕过正规交易平台直接转账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