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人口报告2023版高等教育和留学篇国际比较研究

专家团队:梁建章,任泽平,黄文政,何亚福

摘要

1、高等教育投入:中国对高等教育方面的支出在选定国家中名列前茅,高于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仅次于挪威、丹麦、芬兰等。

2、容易松懈的本科教育:中国的高等教育刚刚迈入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0%),而大学本科毕业率却非常高(90%以上),相比较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宽进严出”,缺乏足够的压力,容易松懈。

4、科研能力迅速提升:中国大学科研方面的能力提升非常明显,在国际上已经处于领先甚至超过美国的水平,但是在政府对高校科研领域的投入还有待提升。

5、留学流入质量与流出差距巨大:作为第一大生源国,中国为世界贡献了最多的留学生,包括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如理工科博士等);而作为目的地国,流入人才与发达国家相比质量差距较大,且回流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报告提出如下建议:

1)普及大学通识教育,提高大学阶段教育质量;

2)缩短研究生阶段的学制,让年轻人更早的走上社会;

3)增加政府对高校科研领域的进一步投入,稳固中国科研领域的实力;

4)提高作为留学目的地的吸引力,进一步开放吸收全球高技能人才。

目录

1.高等教育投入

1.1中国高等教育基本数据

1.2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公共开支占GDP比例的国际比较

1.3生均教育经费的国际比较

2.容易松懈的本科教育

2.1高等教育入学率和毕业率的国际比较

2.2大学生能力的国际比较

2.3大学生专业的国际比较

3.硕士教育:年限过长

3.1硕士比例和国际比较

3.2硕士年数的国际比较

4.博士教育:科研能力迅速提升

4.1大学科研投入的国际比较

4.2大学科研能力(论文数)的比较

4.3博士人口比例和国际比较

4.4博士专业分布和国际比较

5.留学教育:质量差距巨大

5.1留学生流入数量和国际比较

5.3留学生流出数量和国际比较

5.4中国留学生主要留学目的地

5.5中国各阶段留学生数量变化情况(低龄,本科,研究生)

5.6留学人数占人口比例的主要国家比较

5.7中国留学生回流数量

5.8留学的学费和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5.9中国名牌大学学生去向

5.10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的情况:博士学位

6.政策建议

6.1普及大学通识教育,提高大学阶段教育质量

6.2缩短研究生阶段的学制,让年轻人更早的走上社会

6.3增加政府对高校科研领域的进一步投入,稳固中国科研领域的实力

6.4提高作为留学目的地的吸引力,进一步开放吸收全球高技能人才

正文

根据教育部数据,2021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12所。其中,普通本科学校1238所(含独立学院164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所;高职(专科)学校1486所;成人高等学校256所。另有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机构233所。

2021年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为443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7.8%。

研究生招生117.65万人,其中,博士生12.58万人,硕士生105.07万人。在学研究生333.24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50.95万人,在学硕士生282.29万人。毕业研究生77.28万人,其中,毕业博士生7.20万人,毕业硕士生70.07万人。

普通本科招生444.60万人,另有专科起点本科招生71.77万人;在校生1893.1万人,毕业生428.10万人。

高职(专科)招生552.58万人,在校生1590.10万人,毕业生398.41万人。

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一个特点是,在年轻人口中,女性受教育程度高于男性。根据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34岁人口中,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共有5894万人,其中男性有2788万人,占47.3%;女性有3106万人,占52.7%。

根据中国教育部公告显示,2020年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3999亿元,2020年我国GDP为1013567亿元;据此计算,中国高等教育总投入占GDP比例为1.38%。而根据OECD数据库,下图也补充了其他国家高等教育阶段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对比来看,中国对高等教育方面的支出在选定国家中名列前茅,高于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仅次于挪威、丹麦、芬兰等。

图1:国家对高等教育阶段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

表1:部分国家大学生2018年生均教育经费(美元)

表2:2019年和2020年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情况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定义,高等教育入学率,是指不论年龄大小,大学(ISCED5和6)在校生总数,占中学之后5年学龄人口总数的百分比。国际上,高等教育入学率通常用来表示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国际上通常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2012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才刚刚达到30%,经过多年的发展,2019年,这一指标越过了50%这一关键节点,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历史性“转变”。但是从下表可以看到,相比较日本、韩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中国还有较大的差距。

根据OECD的定义,高等教育毕业率是指在达到规定的年龄上限之前第一次从高校毕业的概率或比例(以百分比表示)。OECD国家高等教育的毕业率普遍较低,即“宽进严出”,而根据部分高校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国高校的本科生毕业率普遍在90%以上,这样会导致大学生因为缺乏足够的压力而放松学习。下图中的毕业比例我们用了毛入学率乘以各国的毕业率,大体代表了该国年轻人中的大学毕业人口比例,以中国为例,虽然本科毕业率达到90%,但是实际的毛入学率只有50%-60%,因此实际大学毕业人口也只有50%左右。

图2:部分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毕业人口比例

注:部分国家如中国、韩国、日本等的毕业率为根据网络资料预估

如果同样只看本科阶段,下表选取了部分中国高校,列出了2020年对应学校本科毕业率。

表3:2020年部分中国高校的本科毕业率(%)

下表是2019年部分OECD国家本科毕业(分男女),其平均值为:男生24.5%,女生37.2%,比中国本科毕业率低很多。

表4:2019年部分国家男生和女生本科毕业率(%)

相比较中学教育,大学的学习阶段中可以提供的课程更加丰富,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专业进行深造,国际间关于大学生能力的横向比较并不是太多。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中国学生在大学第一学年的表现,和美国学生相比其实差异不大,且高于俄罗斯,远高于印度;但是在大二之后,能力却下降了,在大学四年级的测评中被俄罗斯追赶上来,而且大学最后一年相比较大三,退步幅度是俄罗斯和印度等三个国家中最大的(如下图)。

图3: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大学生在指定测试中的成绩表现对比

我们再看不同国家大学生对于专业的偏好,下表展示了部分选定国家近年来理工科毕业生的数据,尽管不同国家对于理工科的界定有些差异,但是总体来看,中国本科毕业生中理工科的占比已经接近了50%。

表5:部分国家大学理工科毕业生比例(%)

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征具有基础的独立思考能力。下图展示了2010-2019年,每年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的研究生毕业数量,可以看到,近年来中国的硕士毕业生数量增长速度较快,从2010年不到40万,到2019年已经超过了60万。美国每年硕士毕业生人数比中国高出20万左右,但增速已经在放缓。

图4:2010-2019年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的硕士毕业人数

我们对比了以下几个国家2019年当年硕士毕业生人数和25-34岁适龄年轻人口的比例。中国这一比例目前约为0.3%,目前略低于日本,与韩国、美国相差4-6倍。随着招生录取人数的近一步增加,未来几年,如果年轻人口规模不变,这一比例将会进一步缩小。从招生录取的角度来看,2021年中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已达到了105万,那么可以预测,2-3年后中国硕士毕业生的规模将达到每年100万人。

表6:部分国家硕士毕业人口与年轻人口比例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报告》,自2017年起,全国专业硕士招生规模始终高于学术学位硕士。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81.1万人,其中专硕招生规模达47.4万人,占比为58.5%,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扩大专硕招生,减少学硕名额。可以看到,一方面,专硕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其学制也迎来变化,并逐渐向3年的学硕看齐。

表7:部分国家本科和研究生学习年限(年)

注:数据根据各国教育局网站、网络资料等整理而成;不同国家的不同地区和学校,会在学制设计上有差异,此表仅列出了常规情况。

根据北京大学周程等的论文《政府扩大高等学校的研发经费占比》,中国将6成以上的政府研发经费投给了政府属研究机构,只将2成的政府研发经费投给了高等学校,这在世界主要国家中称得上是一个特例。

2018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已达2.2%,研发经费投入规模已达19657亿元。但是,中国高等学校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之比近年来一直在7%上下徘徊,而英国、法国的这一比例超过了20%,德国、美国和日本也都超过了12%(图5)。

中国高等学校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重明显偏低,与政府投给高等学校的研发经费占比过低有着很大的关联。2017年,中国政府投给高校的研发经费只占其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的23.1%,低于美国的32.2%和日本的41.7%,不到英国、法国和德国的一半。与之对应的是,中国政府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中的63.5%流向了政府属研究机构,而美国和日本这一比例只有4成多一点,德国、法国和英国则更少。

图5:高校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例(%)

一个大学的科研能力,往往可以通过其产出的高质量论文数量来衡量。2010—2020年,中国大陆科技人员发表国际论文301.91万篇,居世界第二;美国420.59万篇,居世界第一。

根据《中国卓越论文统计报告》的统计,2019年,发表高质量国际论文数量最多的世界大学中,中国大陆有四所进入十强,分别是:第二名清华大学、第五名浙江大学、第六名上海交通大学、第十名北京大学。美国同样有四所进入十强,分别是:第一名哈佛大学、第三名斯坦福大学、第八名华盛顿大学、第九名密歇根大学。下图展示了发表高质量国际论文最多的大学前二十名。

表8:2019年发表高质量国际论文最多的大学前二十名

图6:入选SCImago全球科研力前100名的大学所在国家

下图展示了2022年SCImago的全球大学科研力排名前二十的学校和其所在国家。

表9:2019年发表高质量国际论文最多的大学前二十名

与硕士一样,我们对比了以下几个国家2019年当年博士毕业生人数和25-34岁适龄人口的比例(如下表),可以看到,中国这一比例目前还较低,日本、美国是中国的4倍左右,韩国是中国的8倍。

表10:2019年博士毕业生人口数及占年轻人口的比例(%)

而如果看近年来博士毕业人口绝对数量的变化,可以发现,中国每年毕业的博士人口数量已经超过美国(如下图7),而且差距在2016年后进一步拉大。

图7:2010-2019年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的博士毕业人数

下图展示了近年来中国、美国和韩国、日本理工科博士毕业生的占比概况,中国博士毕业生中有80%左右都是理工科学生,美国大约是60-70%,韩国和日本在30-50%之间。

图8:部分国家理工科博士毕业生占比(%)

根据美国乔治城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研究中心(CSET)发表的最新研究预测,到2025年,中国每年所培养的STEM博士毕业生将达到8万名左右,届时美国则只有近4万名,中国将大约是美国的两倍。

实际上,2000年,美国大学授予的理工科博士学位共18289个,中国大学授予的理工科博士学位为9038个,也就是说在22年以前,美国大约是中国的两倍。但从2007年开始,情况逐渐发生变化,中国授予的STEM博士学位首次超过美国;而到了2010年,中国大学的STEM博士毕业生扩大为34801名,而美国大学只有26076名。从2010年至今,这个差距一直在增大,2019年,中国大学培养了49498名STEM博士毕业生,而美国只培养了33759名。

当然,由于不同国家定义不同,该报告也比较了当理工科涵义不同时,中国和美国理工科博士生的对比情况。

表11:中国和美国理工科博士生授予数量的预测

5.留学教育:质量差距巨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留学生是指“出于教育目的跨越国界或领土边界,现在在其原籍国以外就读的学生”。根据联合国数据,从2015年到2019年,全球留学生数量在稳步上升,2019年达到606万左右。事实上,国际高等教育学生人数平均每年增长4.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0年)。从2008年到2018年,全球流动学生人数增加了240万,但大部分增长(150万学生)发生在过去五年。

图9:2015-2019年全球留学生数量

从留学目的地来看,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数据,2018-19学年全球十大留学目的地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俄罗斯、德国、日本和西班牙,中国是世界第三的留学生目的地国。

表12:2018-2019年部分国家留学生人数

再来看世界第一大留学生目的地国—美国。根据OpenDoors在2018学年公布的数据,中国、印度、韩国是来美留学生最多的三个国家,留学生数量占比已经超过了50%,除了亚洲国家,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也位列生源国前十名。

图10:2019年高等教育阶段生源国前十名

中国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中国学生每年出国留学的数量从2010年的28.5万人增加到了2019年的70.35万人,留学规模稳步扩大,留学后回国人数进一步增长,从2009年的10.83万人增加到了58.03万人。下图展示了近10年来,每年出国留学和回国人数的趋势变化。

图11:2010-2019年中国每年出国及回国留学人数情况

2020年,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十个国家分别为美国(372532人)、澳大利亚(165809人)、英国(129045人)、加拿大(98565人)、日本(94047人)、德国(39871人)、俄罗斯(37515人)、法国(28436人)、新西兰(19950人)、荷兰(4697人)。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留学生数量位居第一,已经成为国际留学生中的主力,中国也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地。

表15:中国留学生目的地分布前十名,2020

从学历层次看,教育部2016年度公布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攻读本科以上学历占七成(本科生30.56%、硕博研究35.51%);从《2021年度全国留学报告》的调查数据看,2021年本科及以上的留学占比69%,高中约25%。即本科、硕士阶段仍然是留学的主流阶段,且各年龄留学需求相对稳定。

图12:中国各阶段留学生数量情况

2021年就读于国际学校、国际班的人数较2019年提升了28.57%。受到国内“普职分流”政策的影响,预计未来就读国际学校、国际班的人数还将有较为明显的提升。调查显示,目前有69%的高中及以下阶段意向留学人群家长,计划让子女就读国际学校或国际班,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提前接触国际化教育,为日后出国读书打下基础。以中国去美国读书的留学生为例,中国、德国和韩国是输出中学生(6-12年级)赴美留学前三名的国家。

由于缺乏总量数据,我们来看下中国留学生目的地中前三名国家(美国、澳大利亚、英国),近年接收的中国留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数量情况。

首先,美国作为中国的第一留学目的地国,其国际高中生总数从2013年到2016年增长了12%,但年增长率从2013年的8%放缓至2016年的1%。而中国学生几乎占美国国际中学生总数的一半。从2013年到2016年,来自中国的学生人数增加了48%。

2019年秋季共有69,518名国际学生就读于美国高中,比2016年秋季的81,981名国际高中生的峰值下降了15%,中国学生相比较2016年下降了30%。

图13:2013-2019年在美国中学就读的中国留学生数量

再看英国。由于数据原因,我们选取了英国私立学校的情况来查看数据趋势。在英国私立协会的成员学校中(包括英国私立小学、英国私立中学和英国私立高中),有5.6万名非英国国籍的学生,其中,中国已连续7年成为英国私校的第一大生源国,2020年中国大陆共有10864名学生就读,占全部非英籍学生的19%。从近年的趋势也可以看到,中国低龄留学生前往英国私立学校就读的数量逐渐增加。

图14:2013-2018年英国私立学校中中国大陆学生的数量

再看高等教育阶段,以中国第一留学目的地国美国为例。2010年到2019年中国去美国留学的本科生数量稳步增加,2019年接近15万人,在全部美国国际本科生中,中国学生的比例从20%增长到35%。而到了研究生阶段(含硕士、博士等),2010年中国有7.68万人赴美读研,2019年增长到了接近14万,占所有美国国际研究生数量的37%,超过了三分之一。

图15:2010-2019年中国在美留学本科和研究生人数

表16:2010-2019年中国在美留学本科和研究生人数及占比

下表展示了2020年各国的国际留学生占该国高等教育阶段人口比例,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的留学生占该阶段人口比例最多。而相比较发达国家,中国目前接收的国际留学生数量相比该阶段年轻人口,仅占比1.2%。

表17:部分国家国际学生占高等教育阶段人口比例(%)

下表更详细的展示了近20年留学人数的变化,可以看到,累计留学回国的人数与出国人数的差值在2019年仍有233万,但是两者的比例,已经从10年前的不到40%,增长到了65%。

表18:部分国家国际学生占高等教育阶段人口比例(%)

相比来看,在中国留学的本科学生,预计需要花费5万美元,而在美国留学的本科学生,预计总计要花费16.5万美元。

表19:部分国家年学费、生活费和本科课程总费用

985工程,俗称“985院校”,是指中国国家教育部原为了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世界著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教育计划。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共9所(即:九校联盟),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总体获批建设的“985工程”高校总计39所。

根据2021年清华大学的数据,本科生毕业后,约有64%的学生选择在国内继续读书深造,13%左右的出国/出境读书;22%的学生选择就业。

表20:清华大学2021年毕业生去向情况

根据北京大学为例,根据《2021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北京大学的本科生毕业后,约有52%的学生选择在国内继续读书深造,接近20%选择出国/出境读书。20%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就业,其中75%选择企业就业。

表21:北京大学2021毕业生的去向情况

下表列出了近年来985高校本科毕业生的留学率(除国防科技大学)。38所国内985高校,共有18,914名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境外留学率最高的是中国人民大学,2614名本科毕业生中,有794人选择出国留学,占比超过30%。

在出国绝对数方面,中山大学以1268人占据第一,也是国内唯一一所毕业当年出国人数超千人的高校;第二名是电子科技大学是996人;第三名是浙江大学的963人;第四名是武汉大学的933人,第五名是四川大学的905人。

表22:985院校的近年本科毕业境外留学率

根据美国科学工程中心的数据,下表展示了临时签证持有者中,被美国授予博士学位最多的十个国家。2019年,共6305名来自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学生获得博士学位(攻读S&E领域的有5,730人,非S&E领域博士学位获得数为607),468名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学生获得博士学位,所以共计就是6805人。

表23:美国授予博士学位最多的十个国家

从2010年到2020年间,获得美国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数量从3,744增长到了6,337人,涨幅高达70%。中国毕业生,在2020年有90.4%学的是科学与工程专业,9.6%学的是非科学与工程专业;近十年的平均为科学与工程专业92.12%,非科学与工程专业为7.88%。

表24:获得美国博士学位的中国大陆和香港学生数量

按照国籍来看,2020届毕业生,中国籍博士学位获得者留美工作的占80.1%,留美意向强烈。印度籍博士学位获得者86%留美工作,韩国籍留美工作的博士生占65.2%。有73%持有临时签证的国际学生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获得选择留在美国就业或做博士后,大部分选择留下的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的毕业生。而在2014年至2020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总计40,277名中国籍学生中,有80.7%选择留在美国。

6、政策建议

到了研究生阶段和找工作阶段,可以由各家研究生院和企业依照标准能力考试的成绩,来决定如何使用这些标准。对于一般的工作,可能更注重语言和逻辑,年龄不是太需要考虑的因素。总之,各家研究生院和企业在择优录取过程中,可以决定如何参照标准能力考试的成绩。而这一做法,也能更好的提高大学阶段的教育水平和质量,避免“严进宽出”的局面。

中国大学科研方面的能力提升非常明显,在国际上已经处于领先甚至超过美国的水平,但是在政府对高校科研领域的投入还有待提升。如果能够进一步投入并增加政府对高校特别是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投入,将有助于进一步稳固中国在科研领域的实力。

参考文献:

[2]周程.政府扩大高等学校的研发经费占比势在必行[J].科技导报,2020,38(7):6-11.

[4]北京大学:2021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5]清华大学:2021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6]Loyalka,P.etal.SkilllevelsandgainsinuniversitySTEMeducationinChina,India,RussiaandtheUnitedStates.

THE END
1.去日本留学一年大概需要花费多少钱随着国民生活的不断提升,大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想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教育条件,出国留学深造是很多家庭的一个选择。在众多热门留学国家中,日本留学的费用比较便宜也占尽优势。去日本留学,大部分人还是会关心去日本留学一年大概需要花费多少钱? https://www.tokyo-elite.com/scholar/article/1434
1.日本留学一年得花多少人民币?蔚蓝留学网为大家带来的日本留学一年得花多少人民币?日本留学一年约为10万至20万元人民币。当然,具体费用也因人而异。家庭年收入超过20万元,有一定储蓄,可以提供约15万元作为留学的初始资金。之后,他们每年可以拿出10万元支持孩子在日本留学的花销,这样也可以。对于经济状况稍好的家庭来说,怕孩子吃苦花得更多的家庭也...http://jp.weilanliuxue.cn/lxfy/xuefei/25534.html
2.日本留学一年费用大概需要十几万到二十多万人民币四、日本学习经历提升价值 虽然实际花费看似庞大,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许多国家相比,毕业后获得的认证文件在职场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非常明显尤其是在技术领域,因为它证明了你具备跨国经验并且能够胜任复杂任务。这意味着尽管短期内看起来像是一个沉重负担,但长期回报是巨大的机会——不仅限于职业发展,还包括更多方面如社交...https://www.ksvuxaujo.com/ying-guo-liu-xue/453243.html
3.日本留学一年所需费用是多少日本留学1)日本留学的费用分为2个大的部分,学费和生活费,语言学费每年72万日元左右(平均数值),折合人民币按照现在的汇率为4.3万人民币左右;生活费,每个月8万日元左右,每年96万日元,折合人民币5.8万人民币左右。根据消费习惯和家庭承受能力,每年需要10――12万人民币左右; ...https://www.eol.cn/liuxue/wenda/rb20240708526546.html
4.日本留学全年费用是多少随着日元的持续贬值,进而让日本留学费用又下了一个台阶,从而也对日本留学热起到了推动作用。自然现在去日本留学一年要多少钱也成为了经久不衰...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日本留学全年费用是多少的知识,跟着华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日本作为近年深受欢迎的留学国家之一,从留学含金量和成本的角度来看,每年10几万的留学成本...https://www.66law.cn/laws/526659.aspx
5.日本留学每年花费多少澳际留学网日本留学每年花费多少频道,提供准确丰富专业的出国留学相关信息。海外优质的教育和相对合理的留学费用吸引了许多中国留学生前去海外留学。很多同学对日本留学每年花费多少有疑问,下面澳际小编整理了最新日本留学每年花费多少相关资讯文章欢迎大家阅读。http://shenyang.aoji.cn/converge/detailArt-2706215-2-1.html
6.日本留学篇日本留学需要花费多少以及要如何赚钱?还有一些费用根据自己的情况而有所不同。比如每月的通讯费、生活用品等,而平时购物的时候,女生每个月购买衣服、化妆品等的花费可能会更多;而男生的开销可能体现在朋友聚会、吃饭等。 日本留学省钱的方法 很多家庭在决定去日本留学后,都会考虑孩子在日本的经济条件能否满足日常生活费用和学费。节省日常开支和学费的最常见...https://www.rblxzj.com/index.php/newsInfo-1178-5.html
7.日本留学一年要花费多少钱?留学费用清单一览出国留学,费用是比较昂贵的,美国国家的收费标准都不同,对于日本留学费用相对来说还是相当少的,那么日本留学一年到底要花多少钱?下文中来为大家做介绍。 学费 1、日本语言学校 日本语言学校一般需要读1年,最长可以读2年。语言学校一年的学费人民币4~5万。 https://sh.xhd.cn/onestop/news/940724.html
8.一年在日本读研的总体花费分析对于想去日本深造的研究生来说,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费用问题。如何计算和预算这些费用?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不同项目、不同的城市以及各种生活成本差异。 2. 生活费用与学费 a. 学费 日本研究生的学费通常较高,具体取决于所选择的大学和专业。例如,一些顶尖私立大学的学费可能会达到每年数百万日元,而公立大学则相对较低...https://www.xuwmzwnx.cn/ao-zhou-liu-xue/345627.html
9.日本留学一年生费概算详解简介tuition fees 在日本,研究生(Master's和Ph.D.)的学费因学校、专业以及学生身份(国际学生或在日学生)而异。一般来说,私立大学的学费比公立大学高。在2023年,大多数私立大学的研究生学费大约在每年20万到30万元人民币之间,而公立大学则相对较低,可能在每年10万到15万元人民币左右。因此,对于一年的总费用,如...https://www.3vdno3y5hl.cn/liu-xue-yuan-xiao/115353.html
10.留学日本费用分析及奖助学金情况日中友好基金会每年也提供多种奖学金和助学金,主要面向在日本留学生。其中包括综合性奖学金、研究型奖学金和专业型奖学金等多种类型。 三、总结 留学日本的花费主要包括学费、生活费、住宿费、交通费和保险费等方面,不同地区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对费用也有不同的影响。对于那些经济能力较为有限的留学生来说,申请各...https://www.cglww.com/wap/c_article-a_show-id_366.html
11.探索日本留学费用了解每一步的花费与策略在全球范围内,日本因其独特的文化、教育体系以及高质量生活环境而吸引着无数国际学生选择留学。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日本留学的高昂成本一直是制约他们梦想的一大障碍。因此,在决定是否前往日本深造前,了解并规划好所有相关费用至关重要。 学费 首先要考虑的是入读大学所需支付的学费。这一部分费用通常会根据学校类型和...https://www.msnvx32wy.cn/liu-xue-zhuan-ye/362882.html
12.日本研究生一年费用大盘点让你清晰了解出国读研的真实花费综合以上所有项目的大概范围,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一年在日本完成研究生的总计花费将会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从3000万元人民币到6000万元人民币不等,这个范围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没有合理规划,那么这笔巨额资金将给予你无尽挑战。但若能充分了解每一个方面,并做好充分准备,则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一经历,并为未来奠定坚实...https://www.swn3knkzpe.cn/ao-zhou-liu-xue/363600.html
13.日本留学费用背后的经济与生活成本考量私立大学往往比公立大学贵很多,并且不同专业之间也有明显差异。在一些顶尖私立大学,如东京大学或京都大学,最基础的本科课程可能每年需要花费超过一百万日元。而对于研究生来说,这个数字可以达到两三百万日元以上。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士享受不同的奖学金政策,有些情况下,可以部分减轻这个负担。https://www.4gl444ycm.cn/liu-xue-gong-lve/400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