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到日本留学真是太辛苦了,没留下什么美好回忆啊”,目前在中国国内高新产业园区担任招商工作的朴瑞洋苦笑着说道。
1990年,朴瑞洋在中国取得硕士学位后来到日本,考入东京一所国立大学大学院进行博士课程学习。仅靠奖学金远远不能应付生活的开销,所以朴瑞洋找到了一家位于池袋的中华餐馆,在那里打工。他说:“当初为什么会选择中华料理店,是因为接受中国留学生打工的店不多,中国餐馆算一个”。
工作越来越好小时工资越来越高
在关西读硕士研究生的中国留学生包天花,大学3年级时以交换留学生身份来日本读书,然后直接考取学校的大学院读研,如今在日本的生活已是第五个年头。他表示,自己打工时没有因为是外国人而被歧视过。当然,店里也有很脾气不好的老员工,但老员工对谁都这样。
初来乍到,包天花从事的是一份停车场引导员工作。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个工作是由上届校内中国留学生“传承”下来的,虽然工作费时费力,但同事大多是中国同学,容易相处,日语要求也不高,包天花一干就是半年。之后,他跳槽到学校附近的大阪烧料理店,工资能到1000日元一小时。研究生毕业前夕,他又到百货店当导购,小时工资达1500日元每小时。
日本门户大开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截止2017年10月末,在日本工作的外籍劳动者已有128万人之多。相较自2007年有效统计以来,增加了近80万人。其中,持有“资格外活动(留学)”的外国籍劳动者较前年同期比增加5万人,总数达26万人。
最近,尽管越南和尼泊尔等国的劳动者激增,但中国人仍占外籍劳动者总数的近3成。日本国内人口减少主要给留学生带来两方面影响:第一,日本大学本地生源减少,而导致留学生需求增大,经济负担得到缓解的中国留学生鱼贯进入日本。第二,日本企业因人手不足造成不得不雇佣外籍人才,留学生就业面随之扩大。
交换留学生从24便利店“出道”
刚来日本的留学生以在24便利店或餐馆打工为最常见。特别是便利店,即便日语不流畅也能胜任,备受日本语言学校留学生和交换留学生的青睐。
同时期来日本留学的郭宇奇也认为,餐饮店里客人鱼龙混杂,喝多了耍酒疯屡见不鲜,应付起来麻烦至极,不如便利店来得轻松。
了解日本社会的“修行”
2018年3月,学业有成的郭宇奇即将返回祖国之际,打工同事特意举行了三次送别会来表达对他的不舍之情,郭宇奇甚至还收到了大家给他的手写纪念卡片。郭宇奇最后说:“虽然我已离开日本,但与日本便利店里打工同事的友好之情定会常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