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写过泰国、菲律宾的自由行攻略,从来没特别提过签证,也是因为这几个国家准备资料,给钱就签,而且几乎没有拒签的可能(现在很多国家还免签了)。但日本不一样,日本的要求还是挺高的,所以在所有事情确定之前,请先考虑签证问题。
日本旅游签证,分单次,三年多次,五年多次。先简单说一下日本签证的逻辑,日本外务省是将收集信息的工作外包给大陆不同的旅行社,所以作为游客,我们唯一能面对的就是旅行社。日本签证办理是分区的,比如北京领区、上海领区、沈阳领区、大连领区,要办理签证必须要找对应领区的旅行社,那如何确定自己是哪个领区呢?看你在哪里工作,在哪里纳税。比如你在上海出生,北京工作,就要找北京领区办理。价格方面,外务省是收旅行社单次150人民币,多次300人民币,如果选择访问冲绳或者日本东北三县还免费。至于旅行社收游客多少,不同领区价格也不同,上海北京广东便宜些,东北大连贵一些。你问完价格可能会觉得旅行社好黑啊,但也没办法,因为旅行社不只是提供了收集信息的工作,也包括一些审核信息与担保的任务,如果游客提供信息有造假,旅行社也会承担相应责任。
办理签证基本要求的文件都差不多,比如护照原件,身份证复印件之类的,这些都不在话下,主要是财产证明,在职证明,学历证明,最近六个月收入流水,纳税证明,或者五大行的信用卡金卡这些比较麻烦。下图是日本外务省发布的《关于旅游签证申请所需资料和签证费等》,仅看这个文件的话,你可能觉得要求并不高,实际上旅行社对你说的时候会提高要求,比如要求信用卡必须是一定额度以上,必须是五大行的,为什么?因为提高要求代表着经济实力。所以,同一个领区请询问多个淘宝店铺,因为要求很可能不同,价格也不同。同时一定要去小地瓜上查一下,旅行社的口碑如何,如果拒签过多的要谨慎选择。
有关财力证明:我办签证的时候是要三年提供50万,五年提供100万,不用冻结,去银行说办财力证明就行,有的银行会收费(也就是十块左右),有的银行有vip就免费。到手是一个A4纸大小的文件,不能弯折。
有关夫妻办理:以上要求,夫妻两人有一人满足就可以作为主办人,提供结婚证后可办理双人签证。
樱花季:3月-4月左右
春假:3月25日-4月6日
黄金周:4月29日-5月5日
盂兰盆节:8月14日-8月18日
枫叶季:9月-11月(黄叶11月)
圣诞节:12月24日-12月25日
元旦:1月1日-1月3日
我看了世界地图,大阪京都的纬度与山东类似啊,我以为天气会差不多,实际上我到京都才知道,关西的天气和东北类似,具体到市是和大连类似,几乎一模样,大阪花开了,大连花也开了。所以可以参考大连人穿什么。
我也研究了一下查询方法,首先点【各种资料】这个,然后找到【地球环境】,下面有一个什么【气候情报XX总和】,点击进入。
然后直接拖到最下面,有一个【生物季节观测报告】,进入。
之后就是各种信息,比如梅花啥时候开啊,绣球花啥时候开啊之类的,这个信息每天更新,所以也不是那么准吧。
我发现一个网站,【气象新闻公司】是一个私营公司,重点是这个网站会集合包括烟火大会的信息。
当你进入首页后,往下拉,会有一个超长的目录在右侧,这边就有樱花、绣球花、营火虫、枫叶等信息,不过大部分都还没有开始预测,都是相应的季节才开始的。
日币还是要换的,日本线上支付虽然很发达了,但仍然有很多电子支付方式外国人是注册不了的,这些地方你就都需要使用现金。换日币找到国内的银行的APP选择换汇换钞按照指引操作就可以,需要注意的是要选择【换钞】,才可以在国内预约银行取出日元现金,换汇是电子支付用的,但大陆银行几乎全部都不支持日元支付,所以【换汇】选项没什么用。
另外关于垃圾分类,我之前就知道日本垃圾处理特别严格,星期几可以扔纸张,星期几可以扔塑料,就连牛奶瓶都要洗干净晾干扔,塑料瓶瓶身与瓶盖要分开扔,所以我去日本之前比较担心垃圾分类的的问题,实际上住酒店就是随便扔,外国人不用担心垃圾分类的问题,你交的酒店费用中包含垃圾分类的费用。
有关民宿,我本次行程在奈良用airbnb订了一个民宿,但我去了之后觉得也挺像酒店的,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的民宿,比如在房间内没有厨房,虽然四楼有公共厨房,但我也没办法去那里做个寿喜烧之类的。我问了群里住过民宿的大佬说,民宿也不需要垃圾分类,因为交的费用里也包含分类的钱,不过也有大佬说遇到房间内有四个垃圾桶,需要简单分类下。但是房间内有厨房代表着可以在晚上去超市买打折的牛肉,打折的寿司,这样吃一顿性价比很高,品质也会比你去饭店吃的更好。
如果你想买各种的票卷,比如说大阪机场的HARUKA车票,比如大阪城门票,比如各种一日券二日券,都可以去klook与kkday看看,两个网站非常相似,售卖的内容也基本一致,但我要推荐一个更牛的网站,就是agoda。
对,就是定酒店那个agoda,agoda卖票卷的功能刚上线,我判断agoda用的是kkday的渠道,但是agoda比kkday还便宜,我不知道这种优惠政策能持续多久,能便宜几块是几块。下面拿HARUKA机场到京都的线路来举例下对比下。此外还有货币选择,如果你选择人民币,使用银行卡支付的就是人民币,如果你选择的是日币,就是使用银行卡支付的日币,汇率是银行卡自身提供的汇率。
【agoda】
【kkday】
【klook】
日本的插座是双孔,兼容国内的双孔插头,电压是110V。
要解决用电问题,最方便的就是带变压功能的旅行插头,比如摩米士这款可以插在100-250V之间所有的插座上,最终都会输出和国内一样的220V电压(USB口按照手机的电压来输出),有了这个你就相当于直接变身国内,想带啥带啥,啥也不用考虑,都接到变压旅行插头上就没问题。
如果你觉得带变压的设备太贵,没必要买那么贵的,也可以买个不变压的旅行插头。不变压的旅行插头可便宜多了,这种旅行插头只是改变形状,输入的电压是没有变化的,所以输出的也会是110V电压。
如果你想要带一个三孔插排,这样国内的三孔插排就可以用上了,你也需要看一下插排背面的参数,比如我这个插排后面写了2500WMAX,10A,250V~。啥意思?最高只能提供2500W功率,最高提供10A的电流,最高能承受250V电压(波浪线代表交流电),最后这一句比较重要,说明100V的日本电压可以用,220V的中国电压也可以用。所以这个插排带出国是可以的,但同样要强调的,插排没有变压功能,输入的是110V,输出也是110V,插排带出门只提供扩展插孔的作用,没有变压的功能。
有的小伙伴会问,那你带个插排有啥用,国内带的风筒能用吗?国内带的烧水壶能用吗?这要看你使用的电器额定电压是多少,如果你带的电器上写着220V,就代表着这个电器只能在220V的环境下使用(比如下图)。如果而如果写的是100V-240V,则说明是宽幅电压,就是100-240V电压的环境都可以。
所以到这里,我们还是要买个变压器吗?不用,我们的手机充电器,就是个变压器。比如我的摩米士100W充电器上面写着
输入:100V-240V
输出:5v-3A,9V-2.2A,12V-1.6A
所以这个充电器,就是一个宽幅变压器,无论吃进去的是110V的日本电压,还是220V的中国电压,都会吐出适合手机的5V、9V、12V电压。
如果你根本没那么多充电需求,就只是充个手机,可能转换器也不用买,插排也不用带,只要看看自己手机的充电器是不是【宽幅的】双口插头的充电器就行。
护照原件、护照与身份证复印件、手机电子存档(手机里最好有电子档存档,身份证不用带,用不上丢了还麻烦)
买保险(有必要,不出意外皆大欢喜。)
住宿、门票行程单(如果有最好打印日语的,实在没有打印英语的)
日元(前面说过,要换)
银行卡(带不带都可以,有了西瓜卡与支付宝,带一些现金就够用,大概率不会有必须刷卡或者必须取现金的情况)
搓澡巾(我带了,但没用上,温泉章节也会详讲)
垃圾袋(可以带个帆布兜,街上垃圾桶很少,街上垃圾桶也不是随便扔的,需要带回酒店,平时买点东西也可以用)
零钱袋(有必要,日币零钱很多,各种找零)
雨伞(没必要,买个雨伞才500日币,带了还占地方)
便携洗脚桶(没必要,所有酒店都有浴缸)
运动鞋(日本不是东南亚那种度假城市,大部分还是需要走的,建议穿舒服的鞋)
转换器(前面讲过)
充电器(前面讲过,如果不买带变压的转换器,就要带宽幅的充电器)
充电宝(有必要,导航很费电)
水杯(我带了,但用处不大)
防晒(自行判断)
精算所:自助付款机。
两替:换钱,换日币。
无料:免费。
放题:自助,日本自助特别细致,肉自助是肉自助,加上饮料自助就是另一个价,酒自助就还要加钱。
替玉:拉面店会看见,加的面叫替玉。
汤:热水。
大根:白萝卜。
人参:胡萝卜。
烧鸟:烤鸡肉串。
海老:虾。
入税:含税价格。
拔税:退税后价格。
12天双人所有花费20322.95元,含三年签证,含机酒,含环球影城,含买回来的东西。
我大概算了一下,机酒签证占了一半,剩余占了另一半。我这个消费量中规中矩吧,我签证办贵了;我是樱花季去的,因为酒店提前定的早,并没有贵太多;我只在关西旅行,相比东京物价会低一些;机票定的便宜;买的东西不多;去环球影城赶上春假,人流与票价都是最高点;晚饭好多次都是超市折扣,省了不少钱。
彩蛋:
日本古代信佛完全是因为隔壁中国信佛,特别像有些人看小地瓜上推荐的景点就一定要去打卡一样,完全是因为对中国大国的崇拜之情,说白了,跟风。
日本皇室最早的古都是在奈良,后来因为早良亲王的怨灵作祟才搬家到京都,当时确实很严重,皇室里各种离奇去世,奈良城内也发洪水闹瘟疫,所以才铁了心要迁都京都。
建京都的时候是按照长安的布局复制来的,起名也是复制粘贴,京都左边叫长安城,右边叫洛阳城。所以后来战国时期织田信长要去京都面见天皇这个行为叫上洛。
京都的建筑也不是一直留到现在的,都是木质的哪能一直留得下,特别怕着火,好在烧毁了也会重建,近代萨摩藩与长州藩在京都打仗,一把火烧了半个京都,后来连天皇都住不下去了,都烧光了,找个理由跑东京去就再也没回来。
出去旅游上网是个大问题,去日本旅游可以选流量卡、wifi机、esim。wifi机需要两人经常绑定在一起,esim我国行手机不支持,第一次去还是想稳妥一些,就决定买流量卡。
一,这么多手机卡到底什么区别?
二,境外买卡信号更好?
三,整理信息
四,IIJ与亿点链接实测
五,在日本能买到的卡
六,待续
日本三大运营商,softbank,docomo,au。这个知识点知道一下就好。
先说亿点卡,你买到的卡大概是下图这样的,卡外观什么样不重要,因为亿点是购买的各大运营商的流量池,你选docomo也有,选softbank也有。docomo用的是iij与docomo合作的流量,softbank用的就是softbank的流量,现在的亿点已经发展到如果你已经在日本,觉得购买的流量信号不好,可以用酒店wifi与客服联络换运营商,甚至你回国之后下次旅游再去别的国家也可以继续用这张卡,找客服买个新的套餐就好了,我感觉亿点特别像一个实体的esim。还有,用亿点卡发微博定位是在日本。
是docomo与IIJ合作的卡,这张卡属于虚拟运营商,网络带宽由所有租客共享,你看到所有提供docomo服务的卡都来自这个服务商,我猜是整个日本只有IIJ&docomo有权向外出售流量池。我猜测,实际上你买的亿点或者Joytel的docomo卡都是这个卡,只是外形不一样,亿点有技术直接通过网络下载到实体sim卡里,Joytel就是直接把卡换了个新皮肤。
淘宝有这样一张卡,上面标识了IIJ,也说明了是docomo的卡,但左上角还有joytel的标识,所以这张卡是什么卡?
答案:是joytel店铺卖的docomo与IIJ合作的卡,由docomo提供流量服务。
下图这个猫卡同样是IIJ的卡。
左边下图左边是泰国漫游卡,也就是泰国类似亿点连接的卡,右边是joytel的卡
下图香港3HK的漫游卡,使用的是AU&KDDI的线路
现在差不多可以梳理下信息了,目前有四种形式,排名不分先后。
1,日本运行商下场服务
比如docomo想挣游客使用流量的钱,但是企业内流程繁琐,想把流量单独toc的模式卖给游客,还不提供手机号太麻烦,就与IIJ来合作,docomo只出流量,剩下的事儿IIJ来做。
2,去运营商买流量,写入自家的sim卡
外国有公司甲想买流量,docomo没有权限把流量直接卖给外国公司,所以就只能把IIJ推荐给外国公司甲,外国公司甲买了好多IIJ的卡,换个皮肤出售卖给外国游客。(或者是买到流量池,自行拆分出售给外国游客)
3,运营商之间合作
外国运营商想与日本运营商合作,就比如中国联通卖日本的漫游流量包,还有比如3HK是香港运营商,都是出境漫游的服务。
4,日本运营商不卖,找有日本流量的去买
外国公司乙想买流量,但是没有接恰的中间人,就只能去找有流量的外国公司甲,转包一下卖给游客。再或者找有流量的运营商购买,转包出售。比如joytel找台湾运营商买的漫游,或者日本机场卖卡是3HK的卡,这里的外国公司乙就是日本机场,区别是日本机场不是外国的,但也要去香港3hk买,为啥?因为方便。
总结
最后我买了下图两张卡,我的想法是在行程中都测一测速度,看看有什么区别,亿点买的是softbank的,另一张是docomo与IIJ合作的原生白卡。
这里要提示一点,docomo这张卡在日本的信号显示是特别的,满格是灰色,如果灰色都没有才是没信号,我刚到日本换上手机卡,开关飞行模式好几次,反复填写APN,实际上这样信号就是满格的,是可以流畅上网的。
我用的是iphone14PM,老婆用的是iphone13P,我认为用Iphone做测试是最合理的,毕竟是全球支持频段最全的手机,至少可以排除一些不涉及海外市场的国产手机数据不全或者天线之类的问题。在我的行程内都做了信号测试,大部分情况,两个手机都可以上网,但还有很多情况是手机完全没网的状态,主要就发生在docomo原生卡上,比如在大阪环球影城的龙餐厅内,比如在神户三宫的某个餐厅内,又或者岚山的某些地方,docomo原生卡是完全没有数据的,而亿点连接的softbank卡则只有在奈良有过一点问题,我看到有人说大城市docomo覆盖好,小地区softbank也能有覆盖,我无从判断,就我的旅程而言,softbank会好一些。
所以我觉得不要迷信原生卡,更重要的是基站的覆盖范围与手机本身,我原以为docomo白卡的体验会完胜,结果几次的全无信号让我知道,【原生卡】三个字就只是一种溢价手段而已,实际上除了几次没信号的场景,两者体感上差别并不大。
有人说在机场或者日本国内买的卡信号更好,从逻辑上讲不可能,因为也都是一样的卡,全日本就只有几个流量上货渠道,兜兜转转其实还都是一样的东西,只是看这个流量转了几手而已,但流量诶,转几手又有什么区别。
下图这些卡都是IIJ与docomo合作的卡,我看到同样的APN。
另外需要注意的,到了境外环境,一部分远程控制会失效,DDNS的路由器或者NAS登陆是可以实现的,但远程控制PC之类的软件,比如向日葵、todesk等会失效,至于微软远程控制的RDP与rustdesk部署在本地服务器的情况我没有测试到(出国前网络有些问题就一直没修),所以有远程控需求的话,请提前准备。
最后放个照片吧,逛街时拍到的。
一,VJW填写教程
1,创建账号
2,登陆本人信息
3,登记入境信息
4,入境审查及海关申报
二,入境实操
(1).入境审查
(2).海关申报
三,退税&免税二维码
1,有关退税
2,别忘使用优惠券
四,待续
看一下,如果选【是】会多麻烦,需要记录一个密钥或者二维码,才可以登陆,所以上一步建议选否。
点击【本人信息】
我们当然没有日本护照,也没有在留证,都是选否。免税QR码需要入境之后办理,这里暂时选否。
下一步是要拍摄护照照片,所以建议使用手机操作,如果你懒得拍摄护照,手动填入也可以。区别是下一步有一个脸部照片是拍摄的护照上的照片,这个照片之后免税的时候会用到,如果你完全不想免税也可以不拍。
如果是摄像头获取,下图个人信息就都自动填入了,自动填入的情况,最好也对照一下,别有错误。
个人信息之后是一些基础信息。
这一页添完,是一个确认页面。
这里会问你是否需要申请VISA,VISA在这个语境下就是签证的意思,大陆人前往日本是需要签证的,所以如果已经添到这一步了,应该是一定有日本签证了。
因为你一定有日本签证,这里选择【是】,如果选【否】会跳转到日本外务省对于外国人申请签证的介绍页面。到此你的个人信息页面就算填写完毕了。
下面填写入境信息,点击【新登陆入境预定】
选择【引用申请VISA时的信息】
这里需要填写日本签证上下图中的代码,要求区分大小写。
如果你填写了信息,提示编号有误也不用担心,手填呗。
这里填写的信息是具体到你这次旅行的信息,什么时候入境,从哪里出发之类的。最后两行其实就是拆分了你的航班号,一般来说航班号有六位,前两位是航空公司名称,后四位是航班号。
完成信息录入之后,再次审核一遍,点击【登陆预定】
之后就可以【返回主画面】了
点击【入境审查及海关申报】
这里点击下一步。
第一页的基本信息与第二页的住宿信息都是自动带入的,简单检查一遍就可以。
第三页开始需要填写了,入境目的填写旅游,停留天数按照你自己的行程来填。
之后就是各种提问事项,大概有接近10页,一律添否。
最后还是会有一个总结页,勾选确认,点击登陆。
完成登陆后跳出页面,提示跳回入境页面,在这里有一个【电子版入境审查及海关申报方法实例】,说白了就是讲入境二维码如何使用,可以点开看一看,不看也没关系,我之后会讲。
下飞机后换上日本手机卡,连接上日本网络,打开网页,点击你创建的行程
点击【显示QR码】,截图。
这个二维码两个场景会用到,
一个是下飞机后录入指纹人脸给你贴免税二维码的环节。
一个是你拿到托运行李箱之后海关申报的环节。
然后你会来到一个机器面前,还是需要提供刚才的二维码与护照,机器上有中文,按照提示操作就行,下图说会拍摄脸部照片,就是机器自动拍摄的。完成操作之后,拖着行李直接走过旁边的关卡就行,不需要经过任何检查,不需要经过电子扫描,直接过,工作人员也不会拦你,因为你申报的就是什么违禁品都没带,之后你就出关了。整个流程还是比较简单的,然后还需要坐一个小火车才能到你在其它关西机场攻略里看到的那个长长的大厅,看到罗森就走它背后的滚梯,上楼左走就是JR火车大厅,该买票买票,该换票换票,本文就不赘述了。
在日本有这个标识的门店都是可以退税的,要求是一天的单店消费达到5000日元(250人民币),就可以退消费税,一般商品退10%,消耗品退8%,一般商品在日本境内即可拆封使用,消耗品会在门店里封到一个袋子里,回国之后才能拆封。我看很多攻略说是按照含税的价格去消费,然后去商场的几楼有退税柜台,到那里去退税(也许比较大的商场,不同门店消费的时候是这样操作的)。我本次形成消费的门店都较小,退税的行为都是直接在缴费时候折扣掉了。
一般商品:服饰,3C,家电,钟表,运动。
消耗品:食品,美妆,健康食品,烟酒。
价签也要会看,【税拔】就是不含税的价格,【税入】就是含税价格。
退税的时候掏出护照,找到【上陆许可】那一页,从上到下分别是你可以留到哪天(一般都是按照入境30天算),入境的日期,下面是二维码,退税的时候都是刷的这一页。
如果你害怕护照忘带落在酒店了,也可以用visitjapanweb这个网站,按照下图操作,扫描一下护照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我看有的攻略说还是护照好用,实际上这两个二维码完全一样,只是你消费的时候店家会问你几号入境,记住这点就行,其他完全没有区别,这样你就不用带护照了。
如果你去松本清、大国药妆、BIC、唐吉歌德之类的地方,都是有优惠券的,具体的券我就不提供了,直接小地瓜或者百度找一下就行,到处都是。
我本次行程安排了一次奈良,奈良公园特别大,也没有把门的,所以经常会看到鹿上马路了,我住的地方是紧挨着奈良公园的民宿,开窗户就能看到小鹿,特别可爱。
我是春天去的,小鹿们正在退毛,相当于把一身羽绒服脱下的状态,我看到了乌鸦在薅小鹿的羊毛,薅的好严重,站在鹿身上薅,后来我才知道乌鸦是用这些鹿毛做窝的。
有的鹿看到鹿饼真的会敬礼,有时候也挺疯的,会咬衣服。
一,日本的地铁与火车混乱
二,逻辑梳理
三,有关车费与支付方式
四,公交
五,有关导航
六,周游券
七,待续
在中国我们习惯了城市内在地下交通的有轨电车叫【地铁】,在城市内陆上运行的轨道交通叫【轻轨】,在城市之间运行的地上铁路叫【火车】,这三者分属不同运营机构,运行不同的线路。而在日本可能你会混乱一阵子,因为日本的有轨交通的逻辑是与中国不同的,比如说你在同一个火车站的同一个站台上会看到跨城的火车与市内运行的地铁;坐着坐着地铁,你会发现地铁跑到地面上了,甚至跨到高架桥上成为了轻轨;甚至你也会看到从A城到B城,居然有不同的【火车】可以选择,票价也不一样,运营的公司不一样,路线也不一样。
先说跨城的火车的逻辑:
日本原来是有国有铁路的,就是JR铁路,类似中国的12306,后来被拆分成东日本JR,西日本JR,这些不重要,虽然被拆分还是可以理解为民营化运营的12306,至于【新干线】只是JR贯通全国的几条高铁线路而已。
然后是【私铁】这个词,是私营铁路,一般规模不会太大,比如一般在大阪的私铁就只会辐射到关西附近,再远就不去了。假设你在中国东三省建了除12306以外的一条铁路,这个就算是东三省私铁。这里以【阪神电铁】举例,看名字就是以大阪与神户为中心延伸周边的火车线路,看路线(下图)可以知道一共就两条线,一条主线从姬路过神户,到大阪延伸到奈良,再多一条分支跨到大阪梅田。一共就两条线也能叫火车?是的,在日本一共两条线就是一条私铁,而且这种私铁有很多,关西周边就有【阪急】【阪神】【京阪】【近铁】【南海电铁】,而且这些全都是一两条主线的小规模火车系统。
私铁的运营策略和JR的运营策略是不同的,因为没有那么多路线,也就不掌握那么大的客流,所以私铁必须另辟奇径,打组合拳,比如开发旅游景点、开发温泉项目、开发商业购物中心,而城市到这些项目的路径由这些私铁来打通,比如神户到有马温泉的行程,就是先坐市营地铁到谷上,然后再坐神户电铁(神户的私铁)到有马温泉,而神户电铁隶属于阪急阪神东宝集团,所以这条线路你完全可以使用阪神或者阪急一日券,到了有马温泉的太阁之汤,太阁之汤也是这个集团开发的。
有关私铁,尤其要强调【近铁】这个词,近铁我原本以为是大城市附近的铁路,可能是围绕大城市运行的一种模式,走差异化路线的铁路。其实近铁的全名是【近畿日本铁道】,而近畿的意思是京都附近的区域,近畿算是一个古代以京都为经济政治中心时候使用的词,到现代则是以大阪为中心的关西地区的说法取代了近畿地区的说法。所以近铁是指的在近畿运营的一家私铁公司,而不是像【私铁】一样的词。
因为有太多的公司,太多的线路,加上还有市营地铁,大城市的交通就会非常混乱……额……混乱这个词用的不好,应该是非常复杂,非常非常复杂,下图是大阪梅田,这里聚集了若干条JR,若干条市营地铁,三条的阪急,一条阪神。重点是你目之所及所有黄色区域都有地下,超大的地下广场,四通八达,又不知道通向哪里,到处都是路,就代表着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
而且你会发现,JR与地铁用的是同一个闸机,地铁与私铁用的是另一个闸机,这也就代表着,如果你买了私铁一日券,是不能从JR的闸机入站的,要找到私铁与地铁的闸机入站,但进到火车站里之后,你发现只要进入这个超大的站,你能坐JR,能坐本地地铁,也能坐私铁,(当然我只是说你能坐,但实际上你拿着私铁一日券,是不能从JR的闸机出站的。)我知道我表达的有点混乱,那是因为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比如你在中国坐火车,无论这个站有多大,你都要出火车站的闸机,各种绕,到地铁站的闸机,进入然后坐地铁。在日本则是你火车转地铁,甚至有可能不用出站,直接按路线走就行了,再极端的情况,你左边地铁出站,直接到对面去坐火车,对面的车并不是反方向的地铁,而是完全另外一条线。也就是说有的时候地铁与火车用的是同一条轨道,同一个停靠点。而我这里说的才只是大阪,如果是东京的新宿或涩谷,复杂程度将会再高一个数量级。
所以,日本交通真的是非常费脑细胞,你会走着走着就开始担心自己怎么还没出站,是不是走错了,你会不停的分辨不同的指示牌,因为线路太多了,也会怕坐错方向。说到这里只是给大家打个预防针,实际上我本次关西旅行唯一遇到这种巨大的地铁火车站也只有大阪梅田,其他关西城市的规模完全不用担心,复杂度也没那么高,只要认真一些,留心一些指示,是不会坐错车的,也要告诉自己的另一半,出来旅游,要有耐心,走慢一点,自己看一看,不要着急,不要生气。还有当你看到别人因为复杂的交通而阻碍你上车时,不要那么焦躁,给别人一些包容,因为几天前,你可能就是那个被复杂交通困扰阻碍别人上车的人。
一般来说公交与地铁都是固定价格,比如公交一上一下,不管几站都是200多日币,地铁是按照几站算钱的。所以规划一趟行程,最省钱的办法就是少更换交通工具,公交少换乘。支付方式放慢地铁入站出站,或者公交都可以用刷iphone的西瓜卡,如果没有iphone咋办?我不会建议你去买实体西瓜卡或关西的icoca卡,因为日本前一阵子ic卡稀缺,西瓜卡彻底停办了,最近好像说是又恢复了,也是只有几个关东大站有提供;iphone开通icoca卡好像充值还有点麻烦。所以我的建议,一定要iphone的西瓜卡,没有iphone就搞个iphone,就是不想搞iphone那就别去了,会麻烦很多。iphone西瓜卡是日本旅程中非常重要的支付方式,仅次于现金支付。
这里就要聊到日本的收费方式了,JR火车分三类,普通列车就只要车票就可以了。特快列车与新干线列车除了车票还要一个特快票(或者说是座位票)。
有的小伙伴可能要懵了,咋这么多票,我哪知道哪列火车要不要买第二张特快票?先讲为什么会有一个特快票,日本早期技术也不够先进,全都是慢车,站站都停,后来技术提升换了更快的列车,但怎么加价才让乘客不反感呢?就是多卖一张加速的票,所以你坐新干线或者特快列车就要用两张票,一张原本的车票,这个票价与原本这个线路慢车的票价是一样的;一张特快票,也就算是加速票,同时也有选座(或者不选座)的功能;选座就是【指定席】,随便坐就是【自由席】。
那如何知道我这趟车是不是要买第二张特快票的列车呢?我说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苹果地图】。我同时查询了关西机场到京都站的HARUKA特快列车的导航,下图左边是苹果地图,标识出了1910日币的车票与1020日币的指定席的价格,而谷歌地图只是标识了2930日币的价格。所以用苹果地图看价格的情况下,是可以知道是不是有特快票的。有时候,导航还真的需要两个软件一起用。
剩下的车,就全都是不需要买第二种票的了,不过还是要强调一下,出门导航请严格按照导航上车,几点几分的车,错了就不要上,因为有的车叫普通,站站都停;有的车叫准急或者快速,虽然不需要第二张票,但这辆车可能只停大站。同样是一个车号你上了车,也许到了你要下车的站,就越过去了。如果你严格按照谷歌地图的车次指示上车,则完全不需要关心这些,有关导航后边我会更详细的讲。
另外提一嘴,刚才举例大阪机场到京都2930日币HARUKA特快列车的价格是给日本本国人用的,对于外国人有优惠,无论是klook或是kkday或是agoda都会便宜接近900日币,换票的时候需要扫描外国护照,具体内容小地瓜吧,这里我就不讲了。
公交车也是重要的交通方式,比如京都这种规模不是那么庞大的城市,公交巴士系统会更加灵活。在京都坐一次公交大概是230日币,后门上车,前门下车,上车不用付款,下车时候再付款。如果你有座位,到站再起身,不要着急,司机通过后视镜能看到车内的情况,只要看到有人往前走都不会着急关门,就算你走的慢,车上的人也不会催促你,不用有心里压力,反而是在车辆行驶的时候最好不要在车上移动,因为可能会造成步行不稳。如果你坐在双排座位外手,里面的乘客要走出来时,请起身把过道彻底让出,让里侧的顾客可以畅行通过。这些算是坐公交车的潜规则,实际上也没人会要求你这样做,只是我公交车上的一些观察。到了下车付款时,如果你使用iphone西瓜卡,刷卡看到手机上打勾即是完成付款。如果使用现金付款,车上的付款机器有自动找零的功能,比如你投入一千纸币,拨动退款拨纽,会自动找零,或者你投入3个100硬币,也会自动找零70元。如果你是用的是巴士一日券,首次使用需要插入相应的插口,机器会自动打上日期,之后再乘车一日券给司机看一眼背后的日期即可。
总之不用担心与司机沟通,日本的司机工作的一部分也包含帮助顾客付款,看到你是外国人也会比较包容的指示。我本次旅行的几个城市基本都坐了公交,价格也都是200多日币,也都是后门上车,前门下车,支持西瓜卡和自动找零,区别是有的公交车(比如神户)上车也需要刷卡(手机显示行程中,还未付款),下车也需要刷卡(此时才付款)。
再说一些小细节,没什么用,但很有趣。1,公交车到站的时候会自动向左倾斜方便顾客上下车,虽然幅度非常小,但确实是倾斜的,等客人都上车了会再度恢复平衡。2,在等车时发现有的公交站牌有到站提醒功能,比如你要做12路汽车,汽车临到前,公交站牌会有自动翻板提示,说12路车要到了,这没什么稀奇的,中国很多地图也都联网公交车了,手机上也能提示公交车目前位置,获得到站信息。重点是日本公交到站提醒的技术原理,在这种实体翻版的公交站牌上会有个小天线,就是用来收公交车的信息的,我想可能是当公交车在这个站牌一定范围内,公交站牌就可以收到公交车的信号,就证明汽车要入站了。一个前互联网时代的实现方式,有点复古赛博朋克。3,如果有坐轮椅的残疾人要上车,或者推婴儿车的乘客要上车,司机首先会前门下车走到后门,将离着后门最近的座位这叠起来,留出一大片空间,然后到后门把折叠板放下,形成一个坡道,然后由司机把轮椅推上车,放好位置后让残疾人可以右手握住把手的情况下,再回到司机的位置开车。这些全都是司机的工作,不需要其它乘客帮忙。至于残疾人如何下车付款,这些我没有观察到。
出门旅行导航是最重要的,我本次旅行主要就是使用google地图与苹果地图,我感觉是这两个地图都很有用。google有中文与日语,而苹果地图有英文。到这里就要讲讲如何看日本的站牌了。
在站牌上其实有三套语言体系:汉字、平假名、英语。
到这里就要说一下历史了,古代日本是有语言,没有文字的,但隔壁的文明古国中国是有文字的。所以中国的文字就漂洋过海传到了日本,但一个跨越了海洋国家传过来的信息,只有文字没有语音,所以日本人就只能研究一套拼音,把日本的语言与汉字对应起来,这个就是平假名。这就特别类似我们小时候学英语,在英语上写汉字作为标音是一样的。
好了,我们知道平假名就是汉字的拼音了,就拿个站牌举例,下图大阪站,大阪两个字我们中国人认识,很好辨识,左下角是平假名,给日本人看的拼音,看了平假名就知道怎么读了。右下角还有个英文,大阪站还好,字母数量不多,但有的站特别特别长,根本记不住咋办?不用记,站牌上的英文就是英文版的汉语拼音,只不过对应的是日文的发音,也就是说日本有两套拼音,一套是给不认识汉字的日本人看的(平假名),一套是给不认识日文认识字母的外国人看的(英文拼音),比如大阪日文读出来是【欧撒咔】Osaka,这你还能不会读?在中国学过拼音的都会读吧,【欧撒咔】这个读音就是大阪的日文发音,现在懂了吧。站牌日文不用看,因为你不会日本拼音;英语看一遍记住发音就行;而且大部分站名还都是汉字的。
拿一个图举例不是那么明显,看一下下面这些图吧,都是指示牌包含的信息,这么复杂?其实也不用把所有信息都记住,只要对照导航把关键信息都找到就行。
这里拿京都的【四条乌丸站】举例,在四条乌丸这个十字路口,有ABCDEFG七个公交站,都叫四条乌丸站,所以他们会用字母分类,比如【四条乌丸E】这个站,上面会写【西大路四条/松尾桥/久世桥/洛西】,这个是这个线路上所有公交车主要会经过的几个大站。
到了公交站找,找到你要上车的站牌也要注意颜色,比如会用203这辆公交车会用红底色来标识,几乎20开头的公交车都是红色底,这是一个最浅层次的标识,让你可以快速分辨来车是否正确。但还不够,有的车辆后边还有一个竖向的颜色条比如下图。就比如下图203这趟车同样的数字后面就有红色与黄色之分,它们的线路是不一样的,到此是不是开始惊呼日本的交通实在是太复杂了。
其实说这么复杂就是为了告诉你,用地图导航的时候,要一模一样才能上,就是要告诉你,在日本坐地铁,坐公交要多看,都对上了再上车,数字不对不上,颜色不对不上,方向不对不上,要完全完全一模一样。
再看看谷歌地图,首先有汉字站名,坐哪条线也有汉字标识,是御堂筋线,会提示票价,提示1号站台上车,建议坐9或者7号车厢离出口近,停靠站也都是汉字站牌,具体到车次也非常精准,13:10查询的信息,甚至有2分钟之前的车次,对于可选【中百舌鸟】线路或是【天王寺】线路也都有标识。
这里解释一下,红色大写M的【御堂筋线】在同一条轨道上是有两条地铁的,一条比较短,到【天王寺】就停了,另一条比较长,还会再向前走个七站到【中百舌鸟】,所以这两条线就会以目的地去标识,因为我们查询的【大阪-难波】坐这两条线都能达到,所以在谷歌地图上都会让你选择。我也试了从【大阪-中百舌鸟】的情况下,所有只到天王寺的线路就会都被剔除掉。所以在谷歌地图看来,也许你不需要知道【御堂筋线】有两条不同目的地地铁的事情,你需要知道的信息,谷歌地图才会显示出来。
如果你非要知道这两条线有什么区别,是需要去苹果地图看的,在苹果地图点击【更多】,进入到线路里面后,标红的是你要经过的站名,后面还会提示,这条线还会再走几个站。
这个功能大部分情况用不到,我也只是在大阪梅田找不到路的时候发现的,无论是谷歌地图或者苹果地图,竖起手机就会进入AR实景模式,然后在实景上表示出你要走的方向。如果导航时竖起手机没有这个指示,到设置里开启一下就行。
谷歌地图有个图钉功能,特别特别好用,当你完成一个路线的搜索后,如果你在导航中想搜索其他路线,可以点击左下角的【钉住】,然后你该搜索其他路线就去搜索,完成后回到【出行】,刚才钉住的路线就在这里。
我知道我把日本交通说的很复杂,作为一个外国人到一个地方旅游,最怕走错路,实际上我上面说的所有东西,你都不用记,你只是知道就可以,因为所有你需要知道的信息都会在谷歌地图上显示出来,走到哪个车站地图会指引,到这车站对应的信息地图会指引,你需要知道的就是放平心态,不要着急,两个人出去旅游也要安抚对方,看准了信息,再上车,就绝对不会有问题。
周游券算是比较便宜的券了,也不是绝对便宜,坐的多才划算。举个例子,下图是京都的地铁巴士一日券,线上没买的,只有线下卖,成人1100日币,儿童550日币。以成人为例,京都公交车是230元,地铁按照多少站区分票价,最短220元,11km是290元。我们就以公交地铁都是240元为基准计算,一天要坐五次才回本,而我经历的情况一般情况在京都一天没机会坐五次。
但,京都四条有卖699的巴士一日券,那就很划算了。(说是2024年3月31日取消)
取消了的还有实体大阪周游卡二日券,目前的情况是周游卡一日券涨价,二日券取消。(下图是以前的价格,周游卡与只有景点的乐游卡做对比)
取而代之的是二维码形式的大阪乐游卡,只含景点不含交通,购买之后刷二维码即可游玩。
相对应的大阪乘车券一日820,二日1500,大阪坐地铁一次的价格最少是240,因为大阪比较大,一日一次来回有可能出站倒车的情况下,坐个四五次是比较合理的,四次的价格是960,总体算起来还算合理吧,各位可以自行选择。
彩蛋
京都算是日本最有规则的城市了,走路要左侧通行,电梯要右行左立,车都很慢,连黄灯都不会闯,街道上垃圾桶也少,产生垃圾需要带回酒店,没有见过有人在室外抽烟,地面也干净,卫生间也干净,在山里寺庙的卫生间也没有异味,甚至下雨都没有灰尘,车也不会脏,卫生保持的相当不错。有个日本电影叫《完美的日子》,得了23年戛纳的最佳男主角,讲的就是东京的卫生间清洁工的生活,从这个电影我看出了几点:他们很推崇对于自身情绪稳定的把控,卫生间就只是一天打扫一次,但很彻底,泡澡只泡20分钟。刚去京都的行程特别紧张,因为买了小食不让走,在店铺对面吃完之后要把垃圾还回去才行。有一天晚上去超市买打折的餐食,买了一盒意大利面,看到超市有微波炉与座位,就想着不如在超市吃光好了,刚坐下打开餐食吃一口我就后悔了,垃圾咋办啊?硬着头皮吃完后,看到超市居然有洗涤剂刷碗布,需要刷完饭盒再扔垃圾,筷子扔筷子垃圾桶,饭盒扔饭盒垃圾桶。
本篇就主要讲讲本次旅程的吃喝部分,包括吃过的牛肉,寿喜锅、烧鸟、超市几点打折、牛奶与酸奶的体验、神户牛肉体验如何之类的。
一,日本饭店不是全天开业的,谷歌地图找食方便
二,很多饭店10点才开业,早餐怎么解决?
三,午餐才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四,超市晚餐是王道
五,我吃过的
点开【概览】之后可以看到饭店的官网,一般的日本餐厅都会有官网,可以在官网里查看饭店提供的套餐与价格,一般来说这个数据是最准的,以我查询的情况来说,目前都是价格、套餐可以对应上的。
进入官网后可以查看饭店的菜单,比如这家是一个猪排饭店,也会提供鱼排。
另外谷歌地图比较好的一点是评价都会帮你翻译,无论是日文,英文,意大利文都会翻译成中文,虽然有的时候语句不是那么通顺,但大概意思总是能理解的。使用谷歌地图来找食儿的缺点是有些饭店的评价信息不够多,毕竟日本人都去用tabelog了,外国人用的谷歌地图很多也都是疫情之后的信息,有点不够及时性。
日本早餐其实并不好解决,要么去便利店买三文治,要么去我下面说的几个类似吉野家的连锁店。
连锁店,店铺非常多,24小时营业,5点就开始卖早餐,价格便宜,出餐快,电子屏点餐,先吃饭后结账。
【35.00346739861419,135.7697818476692】京都,爱电王,8楼
日本午餐才是性价比选择,拿京都的一家鳗鱼店举例。鳗鱼饭一般分松竹梅,实际上就是大小份,有的店铺会写上分量,比如说有可能【松】是1.5条鳗鱼,【竹】是1条之类的,但我说这家鳗鱼店没有写清楚。
那看看午餐呢?
鳗鱼与近江牛套餐1880日元
鳗鱼茶泡饭套餐1780日元
京都风味石烤午餐1500日元
是不是便宜了很多?不要感觉占便宜,鳗鱼分量肯定也会相应减少。哪些饭店有这种便宜的午餐呢?可以通过谷歌地图跳转到饭店官网看看,有午餐的话都会写出来。
这家鳗鱼店有中文菜单,支持支付宝付款,有大众点评页面,也算是个网红餐厅,吃鳗鱼饭也会有图文教程,挺可爱的。
至于味道,就是鳗鱼饭的味道,没什么特别的,甚至感觉鳗鱼不太肥,甚至没有我在国内吃的肥,量也有点少,大概也就是两三片的样子,消费3660日币(183人民币)。你知道吗?我回国后吃了一个130人民币左右的鳗鱼套餐(下图),鳗鱼是一整条(虽然是河鳗),还有两盘肉,一份牛排,两个人根本吃不了。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鳗鱼生产地,而更多的消费是在日本,所以,鳗鱼还是回国吃吧,品质并不差哦。
因为日本吃饭确实很贵,(虽然拉面,亲子dong之类的很便宜,但谁出来旅游要天天吃拉面啊,我要吃肉啊),那晚餐真的推荐大家可以去超市看看,一般大城市的超市8点左右才会打折,从9折开始,能打到6折,甚至到半价。寿司拿回酒店就可以吃,如果是买的意大利面,日本所有的酒店都有微波炉,打一下就行。
不过作为一个不太了解日本品牌的外国人,想找个规模较大的超市不太容易,你谷歌地图查询超市,查supermarket都不太行,能查到是能查到,但是我们中国人认知里的大超市不太好找。我说几个品牌:Izumiya、Life、KOHYO这几个都算是大超市,奈良还有个Paket,便宜不便宜另说,大是肯定大的,怎么也是国内沃尔玛的感觉。至于小地瓜上有名的业务、玉出、LAMU也都是大超市,但大概率远离市区,不值当跑那么远的感觉。
有关支付方式也得说一下,能用西瓜卡的我都用西瓜卡了,但也有不能用的,就只能用现金了,日本这个自动找零系统真是特别发达,你挑完商品,结算人员帮你扫码,放框里,然后结算你得自己去机器,放纸币也行,放硬币也行,全能自动算出来,你就是把所有硬币一股脑扔进去也行,反正全自动算好给你找零,有的人用这种方法去消耗剩下的零钱,你在公交车上、饭店、便利店也会看到这个自动找零系统,就是有的机器接收的币种要确认一下,比如有的不接受10日币。
下面发一下我上面我提到的大型超市的照片
不可西瓜卡,可以现金与银行卡,还有三种我们没有的支付方式(paypay、linepay、mpay)。
可以西瓜卡,但好像不便宜。
【35.02353240216026,135.7412301672247】
这是京都的一家烧肉,日本的烧肉,是真正的烧肉,字面意思的【烧】,每桌一个小火炉,里面是燃气,打开就是明火啊,不像国内是炭火去烤,烤肉篦子也是不换的,烤的时候会给你一块牛肥肉,烤肉之前就用这个肥肉擦一下,就不粘篦子了,烤肉过程中如果觉得火有点大,可以调小一些。这家有英文菜单(我后面会放照片),我们点了1、4、6、8分别对应牛里脊,什锦牛肉,牛舌,牛肠,这些每一个都一千多日币,但只有四五片的样子,四份加一起才够一盘,这四个加一起要5300日币(约265元人民币),所以相比国内真的是不便宜,但确实是好吃,真的特别嫩,这些每一个都推荐,值得试试看。
因为确实很好吃,我中途加点了一个牛舌刺身,一共好像也就四五片,就是夹一些葱与黄芥末吃的,实话说,是嫩的,看图的品质也可以看到与上面6的牛舌不是一个档次,但,刺身来吃确实爽感不够明显,没有烤肉那么享受。
这家是一个在居民区里开的饭店,虽然评分很高,但并不是游客众多的饭店,除了我们全是日本本地人,是那种去吃烤肉都不用点菜,老板就给他们上菜,并会和服务员互相敬酒的本地人。我去的比较早,老板去开门的时候看到我们会点头致意,点菜的时候有英文菜单,可以翻译一下,烧肉店基本都是类似的菜单,所以基本了解一下再去其他烧肉店不用翻译就可以点菜了。
loin,牛里脊,菲力
rib,是肋条
cheek,是脸颊肉,日本叫天肉
sirloin,西冷,沙朗
tripe,牛百叶
intestine,牛肠
说到牛肠要说一点,你有的时候看到日文菜单,用软件翻译,看到翻译成【荷尔蒙】,这个荷尔蒙其实就是牛内脏,比如牛心、牛肝、牛肠都属于这个【荷尔蒙】。
这家属于那种很平民的好吃,地方不大,价格稍微贵一点点还可以接受,一共花了8000日币左右(400人民币),味道是那种吃着很爽,确实比国内的烤肉要嫩,但也到不了吃一口惊为天人的程度,面对着柜台吃烤肉的体验也确实很新颖,我们走的时候老板又特别矜持的和我们点头示意,可以看出来这个店铺外国人确实不多,外国人的光顾让老板还是蛮开心的,服务员是那种想照顾我们但又怕影响我们的感觉,只有在我们肉要烤糊了的时候才会拿筷子指导一下。另外要提一点,这家烟非常大,大到我老婆吃到后来满脸通红,睁不开眼睛,回酒店一定要用去异味的喷雾喷一下衣服。
我是特别爱吃烤肉的,也知道日本在培育牛方面世界领先,在没有地理优势的情况下能做到这种程度,确实非常厉害。所以还想吃一次,就试了一家烧肉放题,三种不同等级的自助餐,我们点了最便宜的3800日币/人,又点了两人饮料畅饮。给大家看看这个菜谱,如果你翻译一下会看到最后有一行翻译成【荷尔蒙什锦】,实际上倒数二三四加一起就是这个什锦,因为这些都是内脏。吃了之后发现,肉真的是一般,证明一个事情:放题是真不行,日本也不是所有牛都好,想花少钱吃到超品质的牛肉是不可能的,日本牛肉已经具有非常成熟的价格体系,贵的一定好,便宜的一定不行,不要指望放题,想放题回国放题,日式烧肉不换篦子、明火烧肉的缺陷都在放题肉的品质下更加突出。
ステーキランド神戸館
【34.692987599404724,135.19173937273194】
すき焼きと牛まぶしももしき
【34.68366166482204,135.8287927757663】
前面一直在说吃肉,好像日本之行,除了京都那个小店的烧肉都不太满意,其实也不是的,在奈良吃的寿喜烧不错,为了便宜仍然是午餐去的,点了两个套餐,一个写着【均】一个写着【大盛】,一共花费5500日币(285人民币)。到了才发现,【大盛】就是【均】的基础上多一份肉。
这肉确实是不错,虽然一共也就几片肉,但吃起来非常好,A4的和牛确实不错。
店内还有寿喜烧的食用教程,寿喜烧的汁特别少,先沾着生鸡蛋吃肉,过程中会慢慢煮透蔬菜,如果汁水太少要烧干了,放入小瓶子里的液体,那个是用来补充寿喜烧的汁水的。
redrock
【34.6711653126038,135.49840043454475】
这家是连锁店,京都大阪神户都有,我去了大阪这家,门口是自动点餐机,有中文菜单,点餐、缴费都是在门口自动完成,用现金能自动找零,还支持支付宝,我们点了【烤牛肉盖饭】与【牛排盖饭】,进门把小票给服务员等餐就可以了。味道上中规中矩,因为我们选的都是基础的牛肉,嫩确实也是嫩的,但也就是牛排饭的感觉,不知道选黑毛和牛会不会好一些。最终消费3100日币(155人民币)
说了五个牛肉了,总结一下,下图我在超市拍到的:
日本最好的牛是和牛,也就是培育牛,下图说的【黑毛和牛】是日本培育和牛其中一种,还包【褐毛和牛】、【短角和牛】和【无角和牛】,所谓神户牛,其实就是神户的和牛品质很好,如果是在神户养的荷斯坦牛逻辑也上也是神户牛,但绝达不到和牛的品质,神户只是产地而已,【和牛】才是金字招牌。超市里会贴上【黑毛和牛】的标签
品质次之的是黑毛和牛与荷斯坦牛的杂交,叫【黑毛牛】,其实就是培育未达到和牛品质的培育牛,超市里会贴上【黑毛牛】的标签。
最差的是荷斯坦牛,他们说是国产牛,实际上荷斯坦根本不是日本国产的,是日本进口的欧洲牛种,这种牛是世界上产奶量最高的的奶牛,原产于德国,但现在基本已经遍布全世界,中国的奶牛也都是荷斯坦,最早同样进口于欧洲。荷斯坦牛目前已经不需要培育,也就是说不需要持续向外国采购小牛或者精子,已经可以自行繁殖,这也是荷斯坦牛能全球开花的主要原因。
名代とんかつかつくら四条寺町店
【35.00385740247016,135.7667623426285】
这个店是一个网红店,但实际没多少人,位置在寺町京极商业街门口的位置,门脸特别小,门口有菜单,可以看好再进去。这家猪排实际价格稍贵,但日式猪排体验挺有意思的,上来会给你上一碗芝麻,让你手动研磨,之后沾着猪排酱来吃猪排,猪排是很嫩的,谈不上惊艳,但很好吃。他家楼下没有信号,服务员不懂英文但态度很好,好到会主动和我说米饭、味增汤与包菜丝是可以免费加的,因为沟通误会,服务员又给我上了一整套,实际上我已经快吃不下去了,但是因为太热情了,所以坚持吃光了。最终两个人3100日币(165人民币)
这家是日本的意大利菜连锁餐厅,非常便宜,在国内也有,但我没吃过国内的,不知道便宜到什么程度,这次去日本我吃了两次,真的是非常便宜,一次消费1200日币(60人民币)一次1500日币(75元),这都是俩人的价格哦。他家好像什么东西都是四五百的样子,挺建议试试他家的披萨的,马苏里拉与玛格丽特两种芝士披萨我都吃了,是那种特别水,特别新鲜的芝士,和国内干干的,拉丝的芝士并不一样。我还吃了那个蜗牛,额,就不难吃,猎奇的感觉。还有他家上菜速度挺快的。
这网红美食居然是好吃的,值得推荐。补充,不是卖10日币,是10日币的造型,奶酪味售价500日币(25人民币)。
一兰真的是游客专属,去日本肯定要体验一下,电子屏点单,有中文菜单,缴费到上餐完全自助,只有单人位置,面前的位置全部挡住,吃完就走,加个替玉、或是鸡蛋都用纸画上就行(背面有中文),接水有水龙头,全程看不到服务员的脸,只能听到服务员说话与被遮挡住半身的鞠躬,你也不必在乎听不听得懂。吃起来,就是日式拉面的感觉,很咸,面有点硬。
【35.01418794540029,135.78480965951394】
这家主要就是卖乌冬面,有两个门店都在排队,这里需要注意一下,左边排队才是要进到门店里吃的,右边是点外卖之后带走的店铺,如果你已经在外面店铺点了面还想在门店里吃,就只能在外卖店里站着吃,里面有一排站着吃饭的桌子。
我就排错队伍了,到了外卖店去点了两份招牌的【牛肉牛蒡乌冬面】,那天下着雨,天特别冷,我们排队了好久,我心里还埋怨前面的台湾人吃饭太慢,明知道外面有人等还不快点吃完,结果等到我进去发现,这个乌冬面非常筋道,是那种比较粗的面,清汤,很鲜,很烫,牛蒡是一种素菜,有点像山药,做成了天妇罗,有很多姜末,确实是好吃的,乌冬面做成这样,排队确实是值的,我为了尽快把位置让出来,尽量吃得快一些,让出位置给外面排队的其他游客,如果去平安神宫附近,建议吃一下。
想试试烧鸟,我就去了鸟贵族,这家基本是遍布全日本,门店特别多。
进门需要排队,入座之后可以用平板点单,有中文,上菜挺快的,鸟贵族主打的就是所有品都一个价,一单两串鸡肉360,两串鸡心也360,一杯饮料也是360,一碗拉面也是360。至于味道,可以用一言难尽来形容,只是能吃而已,与大陆烤串有着很大差距,是技艺上的差距。
如果你还是觉想看中文菜单,可以去官网,能下载PDF的中文菜单。
【34.6873423472992,135.18686892785234】
去宇治就是为了喝抹茶,先路过星巴克来了一杯超大杯,610日币,足够两个人喝了,很烫,很烫,其他也没什么特别了。
又去了这个【宇治日の出園】【34.88801833858635,135.80864033324852】点了【纯抹茶+2个抹茶丸子】的套餐,1500日币(75人民币)。纯抹茶,特别浓,很苦,完全没有糖,但抹茶味道很香。这家店还有抹茶拉面,我没有吃。
日本牛奶非常奇怪,口感上非常接近巴氏,在超市也都需要冷藏,保质期也很短,但看杀菌方式,基本都是135°2秒,120°2秒这种,这比UHT超高温杀菌低一点啊(UHT一般是135度2秒),在别的地区UHT超高温杀菌都是可以常温保存一年的,为什么日本要求冷藏保存呢?看配料表也国内牛奶也没什么太大差别,除了能量日本用千卡,中国用千焦,其它都大差不差。我也看了一些人的科普,大多都带着情绪去讲的,没有什么参考价值,所以到底日本如何用超高温杀菌的技术做出巴氏的效果(包含口感与短保质期),我回家之后做了一些研究,下面就让我来解密日本牛奶吧。其实很好解释:日本牛奶有一种国内还未普及的杀菌技术——ESL。(其实包装上都写了)
那实际上放眼全球,就生乳杀菌除了巴氏与超高温灭菌还有很多其它生乳杀菌方法,下面这几种也只是我找到的几种方法,其实并不全面,在此基础上还能细分。
3,ESL(extendedshelflife/高巴氏温灭菌/保久乳):125~130℃,2~4秒,冷藏12-21天;
4,UHT(ultra-hightemperature/超高温灭菌):135~150℃,2-3秒,室温3-6个月;
很多人把【巴氏杀菌】等同于【鲜牛奶】了,其实并不正确,我上面提到的杀菌方法,第二条的HTST与第三条的ESL都是巴氏杀菌法(后者叫高巴氏杀菌),但在很多国家ESL就不允许称作是鲜奶了。而第一条的LTLT实际上并不是法国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发明的,但也被归纳与巴氏杀菌乳之内。所以,这里面的逻辑比较复杂,涉及了一些历史关系,大概了解一下就好。
首先看一下德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对于ESL牛奶的定义(下图),蒸汽加热,127°,1-3秒,微滤(膜过滤),需冷藏,最多21天,开封三天内喝完。
在日本,至少我旅途经历的城市,大部分已经被ESL乳占领,这种牛奶口感非常接近巴氏,甚至我在回国之前都一直以为我喝的就是巴氏,尤其是也需要冷藏保存,就更接近巴氏了,ESL乳保质期相比巴氏长点有限,离保质期一年的超高温杀菌奶有着很大差距。实际上在中国也能喝到这种ESL奶,根据某调研报告显示,中国也是ESL的发展国,只是目前来说ESL杀菌技术在我国只是萌芽阶段。
我查询ESL杀菌信息的时候,看到三元有一款极致ESL鲜牛奶,首先按照逻辑来讲ESL是高巴氏杀菌技术,由巴氏发明,所以逻辑上来讲归属于巴氏牛奶没问题。但能不能归属于鲜牛奶这项国内并没有开始探讨,所以人家说是鲜牛奶也问题不大,毕竟口感已经很像巴氏了。但这个72度杀菌让我有些疑问,你到底是72度还是ESL技术,这两个参数是冲突的啊,诶,咱也不知道是产品经理知识结构不太行,还是为了贴靠国标,反正国内市场目前处于变革阶段,肯定是会混乱一阵子。
我看到在某乎有一个提问,说日本的牛奶都是UHT,为什么还那么香?所以一定是加了添加剂,并附上日本乳制品工业协会的介绍。可以看到这个介绍并没有提到ESL杀菌,并说明日本“目前“百分之90的牛奶都是UHT。其实这个信息早就过时了,这个日本乳制品工业协会早先是厚生劳动省和农林业部共同主管的组织,后来成为一般社团,看来一向严谨的日本人也会有疏漏,有些内容过时了就删掉嘛,不然你写上行文日期好了。
在日本有关乳品知识科普的工作一般都是乳品企业在做,而且做的还不错,比如下图是有关牛乳中脂肪的加工过程,很多人都以为牛奶脱脂加工是一道工序就可以了,其实应该是先加热脂肪上浮,脱掉大部分脂肪,再调整加入脂肪,通过均质装置将加入的脂肪溶于牛奶,这样的多道工序才能保证乳品的脂肪含量相当。
一,捡漏?基本没机会
二,日版游戏大部分不含中文
三,有哪些二手商城?
四,我购买了哪些游戏
五,其它
说是捡漏实际上你捡不了什么漏,你出去旅游才几天,每天逛这些数码商店的有多少人,啥样的漏能让你偶然旅游去一趟就捡到,所以想去日本捡漏只适合一些刚发布的、货源还不充足的、还存在一些溢价的产品,比如说steamdeckoled退了税还能更便宜些。
比如iphone15代刚发布的时候全日本缺货,到日本电器商城出了无锁版本,基本也到中国双十一了,价格打个持平,日版也就是多了个esim的优势。另外补充一点,日版iphone15PM到现在仍然缺货。(下图来自京都爱电王)
还有值得捡漏的就是中古游戏,3DS,PSV之类的,或者中古相机,多便宜谈不上,起码有货。至于switch我是不建议捡漏二手的,也不建议买新的,与大陆购物节对比,没什么价格优势。(下图大阪难波bookoff的续航版switch,相当于本体1200,手柄250。)
ps5还可以,退掉8%的税,非光驱不到2000元,但这个背回来也太沉了。(下图来自京都爱电王)
八方旅人2(含中文)
刺客信条幻景(含中文)
原子之心(含中文)
暗黑破坏神4(含中文)
生化危机4重置(含中文)
杀手3(含中文)
杀手世界(含中文)
诸神黄昏战神5(含中文)
霍格沃滋(含中文)
双人成行(含中文)
刺客信条英灵殿(含中文)
看门狗军团(含中文)
仁王1(含中文)
仁王2(含中文)
拳皇15(含中文)
师父(含中文)
消逝的光芒2(含中文)
如龙维新(含中文)
如龙7(含中文)
如龙7外传(含中文)
如龙8(含中文)
控制(含中文)
死亡搁浅导剪版(只有导剪版含中文)
心灵杀手重制版(含中文)
上面这些游戏大部分都会面或者了,比如仁王1&2,刺客信条英灵殿,看门狗军团,死亡搁浅、师父等等,所以这个列表还会进一步缩减,我本次旅行买了杀手3、生化4、与战神5,都是我想玩的游戏,而且回国后测试也都带中文,也算是捡漏成功吧。
这些数码商城都是连锁的,所以无论你去京都,大阪,或者神户都会有的。
通过这些网站,我们以《如龙8》为例查一下价格。
我们搜索:【龍が如く8】
可以看到中古盘的价格是4079日币起。
点进去详细页面后,可以点这里看那些店铺有货,可以看看旅游行程中有没有可能顺便去买一下。
骏河屋各个店铺不同品质的游戏价格也是不一样,但基本大差不差。
bookoff算是日本门店比较多的,如龙8是4510日币。
点进详细页面之后,也可以看有货的店铺
要选择你行程所在地,不过看起来比较麻烦,我都是拿着老婆的手机对照Google地图查询bookoff,对照店名来看的。另外,bookoff所有门店都一样的价。
geo有两种店铺,geo与geomobile,后者就是买卖二手手机的,前者才有二手游戏等产品,如果你在谷歌地图查询到门店只有一个绿色的geomobile标识,代表这个门店只经营手机与电脑。
打开GEO的网站同样可以查询到如龙8
如果你在日本境外查询,可以使用网页版,因为网页版没办法定位你的位置,注册一个账号的话可以添加门店,添加门店后就可以知道这个门店有没有货了。
我费劲注册了一个账号,添加了大阪日本桥的店铺,上图是新品二手都有货的情况,下图是新品无货的情况。
确定哪个门店有库存之后,可以去线上商城看一下价格,日本全国geo都是统一价的,线上线下一个价。
如果你本身在日本的话,就可以下载GEO的APP,不用账号的情况下用APP也可以查询附近那哪些店铺有货,这个就比较方便了。
sofmap是bic的精细化出来的店铺主要是用来和骏河屋这种商铺抢生意的,这个sofmap虽然门店不多,但大城市也都有店。
买ps5游戏首先要考虑有没有中文,然后再考虑是否比国内咸鱼便宜,再看看有货的门店是否在你的路线行程上,如果比较远的话还是不行。我本次行程入手了三个游戏《杀手3》《生化危机4重置》《战神5诸神黄昏》。去门店挑游戏的时候,记得去找找日版游戏侧面是什么样的,找起来会方便很多。
杀手3ヒットマンワールドオブアサシネーシ(杀手世界)ヒットマン3(杀手3)
大阪日本桥geo-杀手3(ps5)我购买的价格:3278日币约和157元咸鱼价格:180元
对比下大阪难波bookoff的4100的价格,上面geo就比较便宜了。
生化危机4重置バイオハザードRE:4D版,日本叫【国内版】Z版,日本叫【国内グロテスク版】国外版,日本叫【国外グロテスク版】
D版(血腥阉割很多版),Z版(也会阉割少一些版,有的也没有阉割),外版就是完全版了,所以生化危机可能要注意一下版本。
大阪日本桥geo-生化4重置(PS5)我购买的价格:3828日币,约合182元咸鱼价格:不允许上架,大概230+左右。
大阪心斋桥bookoff-生化4重置(PS4)还要4950。
诸神黄昏战神5ゴッドオブウォー(战神)ラグナロク(诸神黄昏)我购买的价格:3960日币,约合189元。咸鱼价格:280元。
我《生化4重置》与《杀手3》是一起在大阪日本桥的GEO买的,含税一共7106日币,符合退税标准,GEO也有taxfree的标识,我拿出护照并用翻译软件说想要退税,但是店员用翻译软件说她家中古游戏不支持退税,我想整个过程应该没有什么沟通上的误会,反正就是提示大家,正常无论是新品或是二手中古商品,达到消费额度,含税5500,不含税5000的情况下都是可以退税的,3C商品是10%,但是我现在也不清楚为什么GEO日本桥店不给退税,好在我这两个游戏确实便宜。
日本的游戏二手市场太磅礴了。
也看看bookoff的iphone啥价格,只是2月份的时候的价格,便宜吗?注意看,这是收的价格。
大阪心斋桥bookoff收货价格,注意,是收货价格。
大阪日本桥geo-战神5,geo不给我退税,要是退税这个ps5战神5是划算的。
大阪心斋桥bookoff-霍格沃兹(PS5),霍格沃兹是含中文的,国内也就是220多,这反而比国内贵。
神户東灘住吉南bookoff-霍格沃兹(PS5)
bookoff的海报,都是新品预约。
神户東灘住吉南bookoff-索尼克未知边境,这游戏看着便宜,大概100块钱,实际上国内也就是80多包邮,没必要这么老远买。
神户東灘住吉南bookoff-战神5(PS5新品),新品价格确实贵,二手一样玩。
神户東灘住吉南bookoff-战神4(ps4不含中文),加上下图的死亡搁浅,大概就是40一个游戏,够便宜吧,不过这俩也确实够老了,另外也都没有中文。
看到bookoff这些大型二手数码店可以去高层看看,有惊喜。另外聊聊柏青哥这种店铺,因为不懂怎么玩就只是进去逛了一圈,外表看起来和游戏厅一样,其实进去就两层,每层能有几百台机器,一层全是柏青哥,二层全是老虎机,几百台机器就是图片不一样而已,零星坐了几个人,甚至还有满头白发的老人家,这有啥好玩的?看得我都好乏味。
一,首次体验要找个带中文的温泉
二,阪神阪急温泉一日券是个好选择
三,需要换票!一定要注意!
四,有马太阁温泉流程梳理
五,日式温泉是否推荐?
彩蛋:在酒店洗头都特别顺?可能不是因为洗发水
去神户有两个目的,神户牛与有马温泉,有马温泉在神户北面的山里,是日本三大古老温泉之一,另外两个是和歌山的白滨温泉与爱媛县的道后温泉,后两者一个距离大阪遥远,在大阪下方的和歌山;一个在四国;有马温泉离大阪是最近的,所以也是最方便去的古温泉。如果你看过《罗马浴场》与《千与千寻》一定想体验一下日式的温泉,因为他们吹的实在是太好了。
有马这个地方不大,除了温泉就是一个小小的商业街,能逛的不多,本地有一个金汤温泉,一个银汤温泉,一个太阁温泉,在谷歌地图都能找到其官网。
金汤银汤应该是一家老板,距离不远,我看了一下官网,金汤就是浑浊的温泉,门脸不大,一共两层,门票800日币,40元人民币,到是不贵,就像东北大众浴池的水平。银汤是清澈的碳酸温泉,门票700日币,两汤合买还能更便宜,但目前银汤修正中,处于关闭状态。
太阁之汤在有马商业区的上方,应该是阪神阪急兴建的温泉项目,相对金银二汤来说没那么古老,但也就代表着更完善的体验,比如会提供毛巾,能在同一个温泉馆里集合金银二汤。当然票价也是蛮贵的,正常票价是2750日币,比上面金银二者相加还贵。如果你是第一次去日本温泉,我建议还是选择太阁温泉,毕竟体验更加完善,也会提供中文地图,看了本文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如果你就是想体验日本最古老的温泉,哪怕是大澡堂子也没关系的话,可以选择金银汤(再次提醒下,我写文期间银汤正在整修关闭状态)。
这里说一下,第一次去温泉的话,不懂日语的话还是建议太阁温泉,因为官网带中文,现场也会给一个中文地图,虽然不是所有员工都会说英文,但大概的交流还是可以实现的。你可以想想,在一个完全赤裸不能带手机,不能用翻译软件,语言不通的场景,如果要交流有多尴尬,所以我最终选择了太阁温泉。太阁温泉现场买票入场平日是2750日币,周六日是2970日币,接近150人民币一个人,真是不便宜,别着急,我有便宜的方法。
一般去有马温泉都是从京都或者大阪到神户的三宫站,然后神户三宫坐车到有马温泉的选择。所以我推荐阪神阪急有马温泉套票。klook阪急143元,阪神134元。
看上图地图就可以知道红色的阪急是从京都出发的,蓝色阪神是从大阪出发的,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出发地进行选择。其实这个套餐就是阪神or阪急一日周游券+有马温泉的门票。所以假设你从大阪出发,买了阪神套票,甚至可以当日往返大阪,这就很划算了,(补充一下,下图的价格有变化,我回国之后看到的价格是2800与3000日币,涨价了。)
虽然阪急阪神有马温泉套票很划算,但非常麻烦的一点是要提前换票,而且地点只有大阪梅田与京都河源町两个地方。而且毫不夸张的讲,换票地点找起来非常费劲,大阪梅田很复杂,四通八达,而且在室内导航是失效的。
各位可以到了梅田之后google地图查询【阪急旅客服务中心大阪梅田】,然后手机竖起来通过AR导航来找方向,AR导航会根据建筑物来提示你哪条路如何走,在梅田这种超级复杂的地方会好用一些。
另外请详细观看下面这个帖子,大阪地铁御堂筋线梅田站出发,或者从JR大阪站出发都有相应的指示,非常完善。
当你看到这种像哈利波特火车站一样的场景,就很接近了,拿出护照与二维码即可兑换套票。
工作人员看我们是中国人,还让我们拍了一张中文的使用说明。
我是从大阪难波出发,坐阪神难波线到尼崎,换到阪神本线到神户三宫,中午吃了神户牛午餐套餐继续坐神户市营地铁【西神山手线】到谷上,换神户电铁有马线到有马口,再换另一个神户电铁到有马温泉站就可以车站了,以上都是用的阪神一日券,看起来复杂,对照谷歌地图就还可以,主要后期你会看到和你一起坐车的所有人都是同样的行程也就不用担心了。
我刚走进有马温泉的时候是充满疑惑,穿上浴衣要不要脱内裤?能不能带手机进入更衣室?虽然这个温泉有中文地图,但为什么没有1楼的地图?我在哪?往哪走?我敢肯定,不只是我一个中国游客有这种困惑,作为一个东北小伙在已经做足功课的前提下,进门还是懵的,因为在太阁温泉有几个关键问题一定要搞清楚,之后就轻车熟路了。
首先要了解:
1,出门旅游,尤其是语言不通文化有差异的情况下,两人旅行一定要互相包容,任何行动前要先沟通,让对方了解自己的动向,出现问题也不要着急,平静平静,冷静冷静。
2,日本的楼层与中国不同,中国大部分土地是平原,地上就是1层、2层,地下会是B1、B2,日本很多高山,比如太阁温泉是建在山上的,所以太阁温泉是从最低层开始算楼层的(可以参考重庆),就神户有马太阁温泉来说,你刚进入的大厅是3楼,然后你需要下楼到2楼去泡室内温泉(2楼也不是地下,只是山的另一面,泡汤的时候是有阳光照进来的),然后通过温泉的楼梯往上走到3楼就是室外温泉。知道了楼层的原理,地图你也就能看懂了。那一楼是啥?据说是餐厅,但不知道怎么去。4、5楼是温泉酒店,我这种一日游不必知道。
下面从进门开始说一下泡汤流程。
首先进入大厅你需要把鞋子放入柜子得到一个钥匙,向左走会有柜台与工作人员(下图)。
将鞋柜钥匙与门票交给工作人员会得到一个兜子,里面是大毛巾与小毛巾,小毛巾在温泉内是用来擦头上的汗的,在温泉外是用来挡住隐私部位的,按照传统的规矩,这个小毛巾是不能弄湿的,所以泡温泉的时候会顶在头顶上,但据我观察温泉内也没人在意小毛巾湿不湿。大毛巾是出浴之后用来擦身体的,需要留在最后一个脱衣室的柜子里,不会带入浴池。在柜台还会给你第一个更衣室的钥匙,也可以用来在馆内消费。这里强调一下,给你的是【更衣室钥匙】,之后你会知道为什么我要强调。
然后你可以在3楼旁边的柜子上自行获取浴袍,带着浴袍与毛巾进入3楼的更衣室。男生进男更,女生进女更,在这里脱下你外面的衣服,把室外衣服放入柜子存起来,穿上浴袍,不能脱光,内裤要穿到浴袍里面,然后你带着手机,大小毛巾,更衣室钥匙走下到2楼,走过下图6的长廊,右拐进入到【脱衣室】,男生进男脱,女生进女脱。
有马太阁温泉有一个【更衣室】(3楼)一个【脱衣室】(2楼),更衣室是用来寄存外衣与包裹,脱衣室则是入浴之前脱光光的地方,【脱衣室】虽然有提示不允许手机,是不允许拍照,手机还是可以带进去的,在脱衣室将全部衣物去除后,带着小毛巾与更衣室脱衣室两把钥匙进入浴场。
首先会穿过一个布满瓷砖的房间,有两个水龙头与浴盆,龙头上有日文,但我不知道写的什么,只认识一个字【饮】,所以这是用来喝水的?还是说不可饮用?不知道,应该不能喝,喝水也不会用这么大的浴盆。难道是进浴室之前浇湿身体的?有可能,因为有浴盆,但我也不确定,因为看不懂日文,我想观察一下,但大部分顾客在这里都没有停留。
所以说日本也有搓澡?和中国一样吗?至少是在太阁之汤中提供搓澡服务,用的搓澡巾与我们东北用的都一样,价格却是高得离谱,全身搓澡+打浴液+打乳液30分钟要4169日币(280人民币)。这个价格够在东北享受一整天的洗浴文化了,所以我确实也没见到有人去搓澡,日本人也嫌贵。
终于泡汤了,2楼的室内有两个温泉,分别就是有马温泉的金汤(浑浊温泉)与银汤(清澈温泉),中间的小屋是汗蒸,这两个温泉是相对高温的,泡的时候记得把小毛巾顶在脑袋上,走出来的时候请用毛巾挡住隐私部位。还是那句话,这些规矩他们本国人也不是很在乎,我只是说一下,了解一下即可,不用太有压力。
温泉对面是坐着洗澡的位置,有龙头花洒,有浴盆,有沐浴露洗发水护发素洗面奶,但是没有牙刷与刮胡刀。水龙头是压一下就出一会水的形式,并没有一直出水的方式,可能是为了节约用水吧。
进门的地方还有个冷水温泉与另一个汗蒸室。在温泉区域上楼可以到达室外温泉,分别也是金汤银汤,泡脚室,冲背区,三个泡澡缸。露天温泉是真正意义的露天温泉,顶部就是草席铺的。我描述的部分全部是男汤的内容,我问了老婆大人,说女汤也大差不差。日本温泉不都是混浴吗?当然不是,反正在太阁温泉还是各泡各汤。
泡澡之后可以穿上浴袍在室内溜达溜达,看看各个区域都有啥,3楼消费区有卖400日币的冰激凌,没什么特别的,只是泡完澡吃冰激凌会很爽。其他也没什么了,可以回去浴场再泡泡热一热身体,喝一个150日币的冰牛奶,看《罗马浴场》的时候就特别想试试出浴后的冰牛奶,其实也没啥特别的,就是大概250ml左右的冰巴氏牛奶,爽确实是爽的。牛奶在脱衣室有自动售卖机,刷手环即可购买,之后到前台统一结算。
到此整个泡汤流程就算完成,到脱衣室换回浴袍拿上浴巾与手机,到更衣室换回自己的衣服,就可以去正门柜台隔壁结算了,我一共用支付宝花费了300日币,核算15人民币买了两瓶牛奶。
实际上作为一个东北人我感觉不太好讲,有点纠结,因为太阁温泉实际上比其官网照片要旧,人也挺多的,池子也比较小,像碳酸温泉我都没进去,体验其实并不太好,单人120人民币的温泉+阪神一日周游券相比官网价格来说,已经相当于阪神一日周游券是送的了。但相比东北的洗浴还是有太大差距,如果只是以泡澡为关键字来判断,东北洗浴完胜。(下图是沈阳某洗浴的截图)
日本是一个临海、降雨量充沛、土壤松弛的国家,这种特性的土地的水会含有相对较少量的钙镁离子,在日本硬度在60毫升/升以下即为软水。
而我本次关西旅行的是京都,奈良,大阪这些地区水硬度基本都是软水区,硬度在40左右。我之前去香港旅游,老婆也说头发顺,我查了一下,香港也是40的软水。
而就日本全国而言,水硬度基本也就分布在30-80之间,可以说硬度都不大。
而中国作为稳定的平原内陆国家,大量水源来自地下水,所以具有丰富的矿物元素,我看到一些数据,大连庄河是250-350毫升,属于超硬水。也有另一些数据显示通辽硬度在125,大连硬度在103,沈阳硬度在179。无论哪种数据,我国大部分非沿海地区,都是硬水,越是内陆,越缺少湖泊,降雨量越少的地区水越硬。
一,如何选日期?什么渠道买票?
二,提前入场券有没有必要买?快速通关是啥?
三,早上几点去,一定能进到马里奥园区?
四,登记入场券&抢入场号码券【整理券】
五,如果入场券都没有了,就只剩下【抽选券】
六,入场二维码哪里找?
七,虽然NOLIMIT取消了,换成复活节,复活节巡游也不是天天有
八,我帮外国人带孩子
九,项目一共就几种类型
十,排队怎么解决我现在也没有办法
十一,别以为等到8点就会人少
十二,待续
首先环球影城每天的票价是不同的,通过下面的链接可以进入到环球影城官方的价格日历,价格对应着人流量,价格越贵代表着人流量越大,代表着可能更多的人有假期,可以出门游玩。从这个价格日历上可以看出票价一共分了五个档次,ABCDE。
【价格日历】
这里要提前说一点有关门票方面的信息,你买到的门票不是只有当天可以去,基本是跨度三个月的期间票(看下图门票入场日,3.25~6.22),然后还可以看到门票是D价格区间的。这两个信息很重要,重要到决定你要如何选择购买日期。
至少我问过淘宝与klook不能改日期,而官网订票改日期是免费的,会退差价,快速通关等特别票不能改日期。
我想看了可以改日期这一点,很多小伙伴就想官方渠道购买了,大阪环球影城是支持中文,英文,韩文的,但建议还是使用日文,浏览器来翻译,因为很多外语页面都是缺项目的,比如说日文可以官网买票,中文界面就只有门票介绍,只能通过第三方认证的渠道去买票。但我个人还是觉得安排行程比什么渠道更重要,外国人去旅行你总不会因为这次没去上,就在三个月之内再安排一次旅游吧,最后还是要出掉,没去上就没去上,损失点是要有心理准备的,第三方渠道门票更便宜,反而会减少一些可能的损失。
先说票有几种分类:门票、提前入场券、快送通关。
1日票,2日票,1.5日票,暮光票(暮光票只有官网日文可以买)。
暮光就是15:00之后进场玩版半天的票。
先说什么是【提前入场券】就是买这个票入园的时候可以单独一列排队,可以比其他人提前15分钟入场。有什么用?让你肯定能进入马里奥园区。再说价格,5月11的1日门票是447元,而门票+提前入场是583元,相差136元,也就是136元买你肯定能进入马里奥园区,值不值呢?我觉得意义不大,因为就我个人的经历,我买的D票,赶上了日本学生春假与樱花季,这种人流量,只要早点来,一样可以进马里奥园区。
【快速通关】分4项与7项,价格也不尽相同,反正就是不同的四个项目单独排队与七个项目单独排队,再加上门票的组合门票。
5:30出门吃早餐
6:00坐地铁向环球影城出发
6:40开始入门排队
7:26入园
7:32到达马里奥园区门口
7:38开始排队《酷霸王的挑战书》
下了地铁请跟着人群一起走,然后你会看到一个广场,已经有人开始排队了,请选择最右侧,最接近【提前入场券】游客的队伍,因为入场后直奔马里奥园区的路线是在最右侧的。
可以看到马里奥园区基本就是右侧通行,并沿着道路走到最后的路线。
如果你对马里奥无感,哈利波特园区也在右侧的路上,在还没有到马里奥园区的路上就右拐入园了,无论如何,在入园的路径上,排在最右侧的队伍一定是没错的。
所以这个分区块让你可以选择几点入场的方式就叫【入场券】,下面就具体说说抢入场券如何操作:首先要登记入场券,就是将你与你伴侣的门票绑定在APP上,这里建议将两个门票绑定在同一个手机上,选择入场券的时候就可以一起勾选,比较方便。
具体操作:
【首页】-【电子号码牌】-【登记入场券】-【点击蓝色登记入场券】-【扫描第你的二维码】-【标记你的名称】-【扫描你伴侣的二维码】-【标记伴侣的名称】
【首页】-【电子号码牌】-【已获取的号码券/抽选券一览】-【你就能看到你获得入场券】
我回来之后不久发现【NOLIMIT花车巡游】取消了,内心庆幸自己去得早,其实并不是取消巡游了,而是缩小规模变为【GOGO复活花车巡游】,我看了网友录的视频,跳的舞一样,音乐一样,出场人物一样(也有马里奥小黄人等等),几乎完全一样,就只是缩短了路线。这里重点提示,【复活节巡游】也不是每天都有的,之后的日子只有5月2日-5月5日才有,所以和取消了也没什么差别。
比如这时候你就能看到【NOLIMIT】取消了
如果你点击下图这个【休止情报】还可以知道停止到什么时候,明显,这个【NOLIMIT】还没有确定暂停到什么时候。
那还有没有其他巡游代替呢?可以看这个【举办中的活动】
也许你就会找到【gogo复活节巡游】,下面写了活动日期,只有几天啊,所以说巡游取消了也不为过。
里面有具体巡游路线与停驻路线,环球影城的巡游有一点好处,就是会停在某处,围在路边的游客是可以上前与角色近距离互动的,所以如果你有做攻略,就一定要选择【停驻区域】的周围。
这个小女孩与我们打招呼后就只是蹲在旁边安静的画画,但每画几笔就抬头看我一眼,期待我对她的作品有一个好的评价,我夸了她几句就有点词穷了,翻来覆去就是cute、beautiful之类的词。后来我询问她画的女孩都是谁,她说是她关系好的女生朋友。她告诉我她有几个男生朋友、几个女生朋友,后来熟络起来她甚至偷偷告诉我她有一个男朋友,我忘记当初如何沟通的了,但我确定,这个男朋友就是我理解的男朋友,不然不会单独重点的告诉我。我问她男朋友issmart?orcleverboy?她则回复我alittle,并用右手比划了一捏捏的手势。我告诉她我们来自中国,并用谷歌地图给她比划,显然她的年纪对外国地理位置还没有明显的概念,但她知道中国。我们之间互相交换了姓名,我写在了她的本子上,她则给我拍了她画画的照片。
后来她妈妈回来了,并给我们带了爆米花以示感谢,这个小女孩真的非常可爱,她妈妈让她帮忙扔了一下垃圾,小女孩蹦蹦跳跳走过马路对面,与工作人员打招呼,然后扔了垃圾,这时我拍了一张照片。她妈妈可能是看到我们确实很喜欢这个小姑娘,一个水杯,拆成吸管、杯盖、杯身让小姑娘扔了三次,小姑娘每次都是蹦蹦跳跳的去,和工作人员鞠躬打招呼,蹦蹦跳跳的回来,真好。
接着,花车巡游要开始了,工作人员要求我们都站起来,站到马路上去,花车巡游确实非常精彩,舞者的每个动作,表情都非常到位,任何人都能感受到舞者释放出的热情氛围,有些舞者还与我旁边的小姑娘互动了。故事的结尾她妈妈拍了我们与小姑娘的合影,并欢迎我们来大阪,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再见,而我会永远记住这一段经历。
其实环球影城的游乐项目一共就几种类型:
会给你带一个AR眼镜,然后坐有轨乘车游,类似switch《马里奥赛车8》的游戏体验,很爽,强烈推荐。
《酷霸王的挑战书》
就是坐一个慢慢的车,虽然说起来没啥,看那个环境,真的好像进入马里奥世界,但凡你玩过任何一个任天堂3D马里奥游戏,代入感增加100%,强烈推荐。
《耀西大冒险》
马里奥园区需要买手环,哈利波特园区需要买魔杖,有了这两个道具就能互动。
这个一般都是IP属性的,其实就是4D电影,有的有真人+4D,有的就只有4D电影。
《名侦探柯南之逃脱篇》
《我的英雄学院4D》
在APP地图上,如果看到这个项目叫什么什么乘车游,又是在室内的情况,基本就都是这种了,其实就是给你放一段球幕电影,你会坐在车里颠来颠去,增加代入感,挺刺激的。
《鬼灭之刃XR乘车游逐梦的无限》
《小黄人调皮闹剧乘车游》
《哈利波特禁忌之旅》
字面意思,云霄飞车,建议排队《飞天翼龙》,非常刺激,这是唯一要存包的,眼镜不能带,裤兜要掏空,所以你想吧。
《飞天翼龙》
《哈利波特园区-鹰马飞行》
《好莱坞美梦乘车游-逆转世界》
剩下就是表演了,除了花车巡游那种一天一次的大型表演,也有各种各样的露天小剧场表演。随着走有时候就能看到。以上所有项目,我不保证我说的完全正确,因为我也只是体验了几个项目而已,如有说错请见谅。
我不知道我游玩的当天是几点关门,我只是知道,等我回到家看APP,8点半之后才开始没人排队,而且陆续也有很多项目开始关闭了,所以不要指望捡漏,捡不上,唯一的王道就是淡季去。
在京都经常看到这种小动物雕像,有大有小,有的时候是饭店门口,有的时候是一户建门前,岚山小火车也能在站台上看到,查了一下才知道这是【貉】,一丘之貉的貉,也有人说是狸猫,是吉祥物,招财,据说它们那个球越大越招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