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经济代表团时隔4年零4个月首次访华,双方再次商议“签证互免“一事;;
2、2024年日本央行首场议息会议结束,继续坚持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延迟取消负利率;
3、日本外籍务工人数首次突破200万,雇佣外国人的机构增至约32万家,为近10年来最高;
本周的1月24~26日,日中经济协会和经团联、日本商工会议所等组成的日本经济代表团,在北京与中国发改委官员进行见面。
这是自新冠疫情之后,时隔4年零4个月日本经济代表团首次访华,双方对中日关系的改善都抱有期待。
期间,日本提议为了方便人员往来交流,最为关键的是尽快恢复日籍人士入境中国短期逗留的免签措施。
疫情之前,中国原本对日本、新加坡、文莱3个国家的公民有着出于商务、旅游目的赴华停留不超过15天的免签优待。
但至今,只在去年7月份恢复了对新加坡和文莱两国的免签,甚至在过去半年内,中国单方面增加了对法、德、意、荷、西班牙、瑞士、爱尔兰以及泰国和马来西亚等9个国家免签的试行措施,现在仍需申请签证的只有日本。
不过与此同时,中国秉持“对等原则”,提议为恢复日籍人士短期免签赴华的前提是:希望日本也同等对待,给予持外交、公务护照的中国公民免签待遇。
目前,日本已经向包括英国和韩国在内的约60个国家的外交/公务护照持有者提供签证互免;另一方面,连同欧盟国家在内也有155个国家,对中国外交护照持有者给予免签优待。
中方提出的外交/公务护照的签证互免,与持普通护照赴日的游客无关。可能也是意识到要求日本对所有中国公民进行短期免签并不现实,所作出的妥协让步。
目前来看,中国已经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条件,是否恢复免签的“压力”来到了日本这边,交由日本政商界来考量。
当前有一个好消息是,从2024年1月25号起,日本入境手续正式全面简化。
入境审查和海关审查将合并为一个专属的二维码,赴日人士只需刷护照和二维码,通过人脸识别后便可进入日本,便利不少。
日本央行近日(23号)结束了今年第一次的议息会议。
似乎并不意外,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宣布,决定继续当前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不变,短期利率维持在负值-0.1%和长期利率维持在0%左右(允许一定程度上下浮动超过1%);
针对收窄金融政策,日本央行按下暂停键。
看来在今年3月“春斗谈薪”结果出炉之前,日本央行确定不会再有动作。
不少经济学家也认为,当前确实不是日本央行(BOJ)实施加息的最佳时机。
日本央行没必要操之过急。到今年4月或年中的政策会议上解除负利率会比较适合。
另外,1月24日日本财务省还公布了,日本2023年贸易数据,整体出口额首次突破100万亿日元,创出历史新高。
尽管仍处在贸易赤字,逆差额为9.2兆日元,但这个数字同比2022年的20兆日元减少了54.3%超过一半。美国也连续3年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主要由汽车出口拉动)。
说明,从23年开始,同样在日元贬值的影响下,日本受外部影响的能源-进口输入型通胀已大幅减弱。
等于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有了更多了空间去释放日本国内的购买力,从而提振内需。
目前,根据日本央行发布的最新的通胀预测显示为:
预计2023财年CPI(扣除新鲜食品)为2.8%,与此前预期持平;预计被称为“核心中的核心”CPI(扣除新鲜食品和能源)在2023财年为3.8%,与此前预期持平;将2024财年CPI(扣除新鲜食品)预期从10月份的2.8%下调至2.4%;预计2024财年核心CPI(扣除新鲜食品和能源)为1.9%,与此前预期持平。
这次预计,等于到2024财年,日本CPI通胀将连续3年高于日本央行的目标,想将通胀表现维稳下去,就看日本国内工资提速如何。
而按照目前日本股市高涨给企业带来的利润来说,今年的工资谈判应该可以保持乐观。
或许是日本“开闸放水”式的招揽人员政策生效,或许是经济回温下日本了释放足够多的就业岗位,又或许是日本整体加薪幅度叫人期待。
总之,日本厚生劳动省昨日(26号)宣布:截至2023年10月末,在日本工作的外国人数达到204万8675万人,同比前年激增超过22万人,增幅达到12.4%;
这是日本首次外籍劳动者突破200万人。
而这个数字,几乎是在10年间增加了将近3倍。
愿意雇佣外国人的日本企业/商业场所,也增加至31万8775家,增幅为6.7%创下新高。
这200多万外籍赴日劳动者,若按国籍来分(前3名):
来自越南人数最多,为51万8364人占比25.3%;其次是中国人达到39万7918人,占比19.4%;紧接着是来自菲律宾的22万6846人,占比11.1%;
但与前年相比,赴日外籍员工增长最快的3个国家却是,印度尼西亚、缅甸和尼泊尔。
若按照在留资格来分:
以日本人配偶和永住者“基于身份的在留资格”的人士最多,达到61.6万人;
而以“专业/技术领域在留资格”(同时包括高端人才和特定技能专职)的人数增长最快,增加了24%共计59万5904人;
技能实习生为41万2501人。
外籍劳动者一直保持正增长,这是日本愿意看到并且为之努力的,但对于少子老龄化的趋势来说,仍远远不够。
关于研究日本外籍劳动者问题的专家表示:
“200万的外国劳动人数清楚地揭示着,日本几乎所有行业都必须依赖外籍劳动力,但目前外籍人员该如何完全融入日本社会,并且向他们展示出日本的包容性,日本需要努力的地方仍有许多。”
根据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2022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如果日本政府要实现年均增长率为1.24%的GDP目标,到2030年需要420、2040年需要674万外籍劳动者的现实。
不管是对人力人才的吸纳,金融货币政策的转向,还是各方面的经济表现来看,一个充满“变化”,或者说“变数”的日本,已经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