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去年出生人口约为91万8000人,连续3年减少,创下历史最低,仅为二战后首次“婴儿潮”的三分之一。
与此相反,死亡人数自2003年突破100万后,逐年增加。去年为136万2000人次,远远超过了新生儿的数量。
死亡人数随着高龄化社会的发展今后也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40年达到167万人的高峰期,因此举办葬礼的市场也将扩大。
另外,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宠物也是家庭的一份子,因此会为宠物举行葬礼或埋葬。
现有的企业也为了满足大众多样化的需求,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新措施。8月20日至22日在东京BIGSIGHT国际展示中心,举办了今年的第五届的葬礼专门展(ENDEX),很多有特色的葬礼形式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葬礼”方式的变化
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专为女性设计的华丽棺材也出现了。还有著名花道师假屋崎省吾先生设计的物品陈列其中。以及通过遗体的装束、礼服、色彩等,可以设计出故人印象中的死者形象的半定制服务。
据消费者全国意识调查中对墓地的需求显示,购买一般墓地的人约占4成,与9年前相比减少了一半。与此相比,选择骨灰堂、永代供奉墓、树葬等方式约占6成。因此,出现了很多艺术性的花纹和设计性较高的骨灰盒。
虽然选择撒骨灰的人数在增加,但也出现了将骨灰放在胶囊里,通过火箭发射到宇宙空间的“宇宙葬”等服务。
还有“移动葬礼车”方便在公司、住宅区、养老院、集会所等多地举行葬礼、告别会、法事。
考虑到周围居民的感受,不再选择像神轿一样的宫型灵车运送到火葬场,而使用豪华轿车的人群也在增加。包括去往火葬场的人可以同乘的巴士型,以及应对直接开往火葬场的直葬,还有低费用、轻便的轻型车。
这是一种能卫生地修复和保护遗体的技术,在欧美极为普遍。日本于1998年也设置了专用设施,2003年开始培养专业从业人员。该项服务每年的利用率都在增加,2000年的使用超过了1万人次,去年达到了4.8万。根据需求还出现了专用化妆品,还有不需要干冰也可以长期保存尸体的装置。
还有一些企业瞄准了每年都有1000万人死亡,预计今后会有更大前景的中国葬礼市场。
宠物葬的对象大部分是狗和猫,不过兔子、田鼠、鹦鹉等动物的数量也在增加。虽然宠物专属陵园已经建成,但也有可以和宠物一起埋葬的陵园。日本动物葬礼灵园协会还举办了动物葬礼主持鉴定考试,提高了服务质量。
会场上还举行了供花比赛。随着墓地从野外到室内陵园、纳骨堂等多种多样,扫墓用的供花也在寻求变化。根据不同需求,此次比赛分为了室外和室内2个模式。
同时还举办了面向神社、寺院的用品专门展示会。利用社交网络、网站、视频、照片等方式,以新的视点表现佛教、神道世界,并为表彰具有魅力内容的年轻僧侣和神主,举办了“新一代僧侣大奖”。
不断创新的殡仪产业
在会场上还举办了很多研讨会。
提出了“与和尚修行的地区紧密合作的全球经营”、“用ICT改变的葬礼现场”、“为了专业人员培训的接待礼仪讲座”
“维持现状的商业模式下,10年、20年后殡葬业能生存下去吗”、“遗属要求的死者妆容实际情况”、“寺庙能成为地区护理站!”
“葬礼社的工作方式改革”、“在购物中心售卖佛龛的好处”、“从零开始的‘面向葬仪社的网络顾客’入门讲座”等等殡葬业界面临的课题,并讨论出应对提案。
由此可见,葬礼、埋葬、祭奠等殡仪产业也在随着消费者意识、价值观的变化,在满足需求的同时,需要提出新的提案。今后,葬礼的创新会更加飞速发展,从日本到全球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