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如今移动支付已经很发达,在日本多数人还是爱用现金日本的电子信息技术和基础建设都特别发达,但现金仍然是最主要的支付手段。截至2022年年底,日本共计有185.9亿张纸币在流通,按日本总人口1.25亿人来粗略估算人均拥有纸币数量约150张。日本人爱用现金的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日本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很强,对第三方支付手段有抵触与抗拒,不愿意让个人信息被大数据掌控。日本政府推了几年的身份证制度推不开来,也是这一个原因。现金能匿名使用,也不会留下可查到的消费记录。而移动支付的每一笔消费都会留下记录,这让日本人感觉很没有隐私。日本移动支付初期推广时,711推出的移动支付还曾出现个人信息泄露信用卡盗刷的严重安全事件,这也破坏了人们对支付APP的信任感。
第二个关键的原因,日本是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超过65岁的老人占比27%,相当于每4人中就有一位65岁以上的老人。老年人基本上都已习惯现金支付。并且,上了年纪后多少会有视力、听力方面障碍。假如电子支付工具的界面复杂,用起来不很方便的话,打字、输入、确认密码,这部分都会成为劝退老人的原由。
第三个关键的原因,日本原有的支付体系特别完善发达,系统保持完好。各种便利现金使用的设施布放维护也很到位。大量的饮料机、地铁站、临时寄存柜等等各种便民设施,近乎均是只接受现金的。这就导致人们已经对现金支付有必须路径依赖,对新出现的移动支付需求不大。对整个社会来说,认为没有必要再花大成本来升级已有的各种支付软硬件。日本自行贩卖机的历史可谓十分悠久,人均部署量居世界前列。你在日本找不到一台完完全全不支持现金、只支持电子支付的自贩机。第四个原因,日本制作纸币采用奈良时代流传下来的越前和纸,工艺特别精细,伪造难度高,因此日本特别罕见假钞。这种和纸还用于书写奉书(既用来上书天皇旨意和将军的命令),或许日本人在这种质地优良的纸币上感受到了神性,所以现金也是必须时代意义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