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发布的数据,2018年全球采购食材的国家有很多,其中以美国和中国为主。2018年从美国进口的金额是1兆8077亿日元,从中国进口的食材的金额是1兆2477亿日元。对于日本来说,中国是不可或缺的食材国家。但是,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许多地方的食材收获以及流通受到了影响,特别是大蒜与洋葱,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日本从中国进口的大蒜:
2019年2月第2周:31万3709kg;第3周:11万7863kg;
2020年2月第2周:1万0632kg;第3周:17万9372kg;
日本从中国进口的洋葱:
2019年2月第2周:516万4450kg;第3周:317万0860kg;
2020年2月第2周:57万9300kg;第3周:291万9180kg;
我想各位读者应该已经看出了端倪,特别是2月份第2周(2~8日)减少量尤为明显。大蒜比去年同期减少了96%,洋葱比去年同期减少了89%!葱、胡萝卜、包菜等也都减少了8~9成。伴随供不应求的状况,价格也上升,特别或缺的食材,价格大概上升了70%。而这个状况,在之后并不明朗。
有些人应该比较好奇,日本会从中国进口哪些食材呢?一般的印象之下,日本属于岛国,在陆地上种植的蔬菜以及养殖的动物会比较多。经过调查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数据,占据前几名进口品目是:鸡肉类产品、冷冻蔬菜类产品、新鲜蔬菜类产品、鳗鱼类产品、大豆类产品等。可见涉及范围很广,虽然进口金额上只占据全部进口国家的12.5%左右,但是品类达到110种以上,是名副其实的No.1。日本对于中国食材的依赖程度,下面的数字同样可以体现:
农作物进口金额合计:7171亿8110万日元;
水产物进口金额合计:3147亿9726万日元;
林牧产物进口金额合计:1591亿0282万日元;
现在日本的超市当中,已经很少见到中国产的洋葱了,原本日本进口中国的洋葱多是面向餐饮店铺。在中国出口之前,就会将洋葱的皮剥去,省去日本进口以后的人工。
虽然一些日本店铺打出”全国产食材“的口号,可是在价格竞争激烈并且人手不足的情况之下,也不得不使用中国的食材!
日本作为一个海洋国家,原则上不需要进口太多水产品,但是从进口额合计来看,日本进口中国的水产品占据了18%左右。其代表的水产物就是鳗鱼和乌贼,从中国进口的活鳗鱼总额是182亿2520万日元左右,加工后的鳗鱼是342亿4503万日元左右。其他如河豚、蛤、贝类等量也很大。
近年,日本近海的乌贼以及三文鱼数量减少,日本函馆地区尤为严重,特别是乌贼的数量减少明显。对于水产加工业者而言,乌贼则是生命线一般的存在。
其他畜牧业进口量也是比较大的,比如羊毛、山羊、生丝、梅子、苹果汁、维生素调味品、木炭等。
可以说日本人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从中国进口的产品。由于疫情的缘故,日本的蔬菜价格肯定会上涨,如果长期化的话,除了日本的餐厅以外,日本人的家庭餐桌,也会受到巨大冲击。
将这些数据列出来,其实并非炫耀中国有多伟大,也并非想要表达日本多么渺小。我觉得这样的比较其实没有太大意思!老百姓最关心的莫过于吃,想要通过这些我们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出发,让更多的人理解到,现在是一个国际化的社会,中国已经站在国际化的中心。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够单独的发展,中国也好,日本也好,都是需要长期合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