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轻人:终身不婚率25%,把宠物当家人

有不少媒体注意到,在大城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养宠物。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中国宠物数量从0.59亿只猛增至1.89亿只,其中城镇宠物猫狗数量突破1亿只。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虽然内心渴望恋爱和婚姻,但现实困难重重,因此他们把宠物视为家人般的存在。

在新著《社会为什么对年轻人冷酷无情》(上海教育出版社2023年6月版)中,首创“婚活”“单身寄生族”概念的日本社会学家山田昌弘指出,“宠物家人化”等现象的出现,表明家庭的形式和内涵正在发生变化。比如,家人是必需的吗?还是没有家人也无所谓?再如,家人是否可以自行选择?能否以“断亲”这种形式单方面解除与家人的关系?“要建立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变得越来越难。

作者|山田昌弘

编辑|谭山山

《社会为什么对年轻人冷酷无情》[日]山田昌弘著,李燕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23-6

01一方面是宠物家人化,一方面是虐童事件持续发生

所谓宠物家人化,指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饲养的狗、猫等宠物看作家人;虐待儿童则指父母对孩子使用暴力、遗弃孩子等,极端情况下甚至将亲生子女虐待致死。前者是将本来不是家人的动物视作家人,后者则是将本来是家人的孩子视作外人。这样两个极端的现象在近二十年中急速增加,可以说是当下日本家庭的特征。

我意识到宠物家人化现象,源于1985年听一个家庭裁判所的调查官员说,一位老妇人来咨询有关让宠物继承自己财产的问题。这位老妇人与儿子儿媳相处不融洽,对她来说最重要的是她饲养的一只宠物狗。

日剧《咕咕是一只猫》讲述漫画师小岛麻子(宫泽理惠扮演)与一只叫“咕咕”的猫的故事。/豆瓣

因担心自己死后宠物无人照看,她想将自己的所有遗产都赠予这只宠物狗,因而来咨询手续上的具体问题。对于她来说,比起有血缘的儿子,这只宠物狗更像自己的家人。

类似的例子相继涌现。国势调查显示,甚至有人到市政府咨询能否将自己的宠物视为家庭成员。我也曾听说离婚双方为争取宠物的监护权而诉诸法庭的事情。也就是说,围绕曾经共同喂养的宠物应该归谁的问题,原本的夫妻对簿公堂。

这样的案子并非个例,可以称其为宠物家人化趋势的例证。并非宠物数量增加了,而是将宠物视作家人的人多了。为宠物穿上漂亮衣服、庆祝生日、细心提供美味健康的食物,生病则带去宠物医院看病,死后有葬礼和坟墓。

甚至还有专为失去宠物的主人提供心理咨询的专家。宠物享受着如同家人一般,甚至比家人更好的悉心呵护,主人们心甘情愿为它们花钱,为它们的死悲伤无比,完全将它们视为无法取代的亲人。

日剧《咕咕是一只猫》截图。/豆瓣

如果说对于宠物家人化我们还可以不当回事,那么虐待儿童事件数量的逐渐上升就是一件只能用悲伤来形容的事情了。在虐待儿童的事件中,施暴者有的是养父母等,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然而,在此我想强调的是施暴者为有血缘关系的亲生父母的虐待事件。

为什么呢?因为近代以来,我们的主流价值观里,父母为子女付出的爱都是无条件的,这是一个家庭的基本信念。因此,养父母虐待孩子人们还能理解,但亲生父母虐待自己的孩子,那就是一种有违人伦的做法。

然而,对于亲生父母为何开始虐待自己的子女,却鲜有分析,连儿童虐待问题研究的专家也对此保持缄默。

日剧《母亲》截图。/豆瓣

如果说虐待儿童事件极少发生,或多数施暴者是养父母的话,可能不会动摇“亲子之爱与生俱来”这样的观念。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虐待儿童事件激增,2010年全年甚至达到4万多件(注:2012年达到66807件)。

其中由亲生父母施暴的事件数量同步增加。这恰恰印证了一个事实:亲子之爱也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进一步说明的话,例如刚生下孩子的母亲,如果自认无法养育这个孩子,会将孩子放进一个盒子,以匿名的方式遗弃在医院——这一行为备受苛责,正是因为它抹黑了“亲子之爱与生俱来”这一神话。

此外,在老人无故失踪的问题被广泛报道的同时,媒体不去追查子女遗弃父母的原因,而一味纠缠于政府为何没能及时掌握高龄老人行踪这类纯技术层面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想回避“亲子之爱与生俱来”的神话。

02家人是否可以选择?

宠物家人化,主要是指从一般不被视为家人的对象(宠物)身上看到如同家人般的温情,而虐待儿童则是指从一般被视作家人的对象(亲生子女)身上看不到任何家人温情的现象。

以上这两个现象里还隐藏了一个对于家人来说非常重要的变化——家人是否可以选择。传统观点认为家人是无法选择的,家庭关系也无法轻易解除——亲子关系自不必说,即使是夫妻,一旦结婚,双方的关系也无法轻易解除。

但是,在宠物家人化这一现象中,人们选择将宠物这种本来无法成为家人的对象当作家人看待。由亲生父母施暴的虐待儿童事件中,父母选择遗弃自己的子女,也可以说是解除了家庭关系。

结婚、离婚,现实情况姑且不谈,理论上是双方同意成为家人(结婚)或解除家人关系(离婚)的体现。然而,在宠物家人化现象中,其实是宠物主人单方面把宠物当作家人看待;同理,虐待儿童的事件中也是父母单方面想解除家庭关系。

选择成为家人或解除家庭关系,自这些单方面的行为发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还可以继续把这种关系称为“家庭”吗?这是我们目前必须面对的现实。

03“婚活”和“一个人”

正如字面所示,这两个词语意味着两个相对立的现象。既有因为想结婚而主动参加各种相亲联谊活动的单身男女,也有认为“为什么非结婚不可”,对结婚持质疑态度的单身男女。这是现代日本家庭特征很重要的一点,代表着两种意义相反的现象。

然而,在现实中组建家庭变得越来越难,这通常表现在结婚、生育方面。现今未婚率居高不下。2010年的国势调查显示,30—35岁的男性未婚率为47.3%,女性为34.5%;据预测,目前20—29岁这一代人终身不婚率将高达25%。

日剧《家庭的形式》截图。/豆瓣

独自生活的单身老人数量也在持续增加(NHK制作的纪录片《无缘社会》如实再现了独居老人的生活状况,在社会上引发热议),其结果就是“孤独死”的数量也增加了。

看了如此现实的例子,“丁克”年轻人开始对自己今后的老年生活深感不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家庭很重要,然而现实中没有组建家庭的人却在不断增多。虽然想成家,但无法轻易实现。

这种状况下就产生了“婚活”和“一个人”这样具有象征意义的典型现象。“婚活”指的是面对结婚难仍然义无反顾积极创造条件组建家庭的现象;“一个人”指的是认为没有家人也无所谓,总能找到替代品的一种现象。

“婚活”是结婚活动的略称,这是我创造的词语。虽然日本不婚化趋势愈演愈烈,但并非是因为独身主义者的增加。未婚年轻人中有80%—90%都对将来的婚姻有所期待。

未婚男女的同居率低(约2%,根据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的调查)、拥有恋人的人数不多(男性约占三成,女性约占四成,出处同上),因此按照这样的状况,如果什么都不做,只是消极等待的话,就无法顺利结婚。

现在已经进入为了能结婚必须有意识地参加联谊活动的时代。为说明这一情况,我创造了“婚活”这个词语。

图/《社会为什么对年轻人冷酷无情》

想结婚但结不了的最大原因在于,现代社会中丈夫养家的意识还根深蒂固,然而现实状况是如今年轻男性的收入已经不再稳定。

因此,我(和白河桃子)鼓励女性为了维持婚姻生活,做好婚后也出去工作的思想准备。而“婚活”这个词语被大多数人当成一些女性为了和少数高收入男性结婚所要进行的求偶活动。

《一个人的老后》[日]上野千鹤子著,杨明绮译,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3

进入老龄社会是因为人们的寿命延长。一辈子单身的老人、伴侣早逝的老人、有子女但自己独居的老人等,这些高龄独身的老年人数量在不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人的老后》讲述了一个人也能有滋有味地生活下去的诀窍,所以很受欢迎。

生活在一个结婚难的时代,与其委曲求全地追求婚姻,不如潇洒地活出自我的这种价值观,在读者中引发共鸣。

04家庭重组的问题

“婚活”和“一个人”这两个词语流行的背景里隐藏着这样一个现实:自然而然地就能成家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不努力就无法成家的社会现实。同时摆到人们面前的还有一个问题:家人是必需的吗?还是没有家人也无所谓呢?

如果无论如何都想结婚,那么“婚活”就是必需的。如果无论如何都想要孩子,那么就不得不考虑利用人工授精、代孕等手段。但是,积极参加“婚活”并不一定保证可以结婚,离婚率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人工授精手术也有失败的例子。这样看来,人们不禁开始质疑:真的需要如此大费周章地去组建家庭吗?

电影《小偷家族》截图。/豆瓣

想要以非传统的方式拥有家庭的人也很多。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在全世界范围内被讨论,同性婚姻本身正是同性伴侣想让社会认同他们家人关系的表现。在日本一直无法实行的夫妇别姓,问题也是同样的。与家庭解体相反,这两种情况都表明了一些人想组建家庭的强烈愿望。

以宠物取代现实家人的人、在网络上以虚拟形式寻求家人的人开始出现。女仆咖啡馆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样的商业空间里,有人愿意付钱寻求家庭的温暖。

日剧《大龄美女想相亲》剧照。/豆瓣

我认为,家人意味着“珍视我并认为我是重要的人”。一个人能积极健康地生活下去,家人是十分必要的。只不过一直有争议的现实是:家人是否必须是传统形式的?还是非传统形式的家人也可以?

要建立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变得越来越难。然而,希望有某种珍视自己、认同自己必要性的家庭关系,也就是我所说的对家庭关系的渴望,却并未减弱,反而更加强烈。在这两者的夹缝间,日本社会正在发生的是“问题的推后解决”。

05单身寄生族的出现

我创造“单身寄生族”这个词语是在1990年,当时年轻人还有可能作为正式职员就业。在那个年代,这个词主要用于称呼那些毕业后不求自立,住在父母身边,将自己的全部收入作为零用钱,过着轻奢小资生活的单身人士。这群人自愿将结婚延后。

然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非正式雇佣和失业的年轻人数量逐渐增加,想自立、想结婚但无法实现,只能被迫留在父母身边的单身青年开始出现。无法结婚而一直随父母居住,年龄渐长,最终这群人就变成了“中年单身寄生族”。

根据总务省统计研究所西文彦研究员的分析,35—44岁与父母同住的单身者人数在2012年达到了305万人,且还在持续增加。这些人中约一成是父母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的失业者,他们依靠父母的养老金生活,因此也可称之为“养老金寄生虫”。

松田龙平在日剧《0.5的男人》中扮演一个大龄单身宅男。/豆瓣

这群“养老金寄生虫”的将来连同2010年备受瞩目的老人无故失踪的问题一起进入人们的视野。长年依靠父母养老金度日的中年子女,隐瞒父母的死讯继续冒领养老金的事件自2000年开始陆续被曝光。

与高龄父母同住的无收入单身者很难被视作社会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有父母的养老金,他们的生活就可以得到保障,上年纪的父母因为有子女在身边照顾,也解决了生病看护难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彼此能珍惜对方。

家庭如何重组的问题如果被搁置,作为未来主角的迷惘单身者将会不断增加。日本社会已经到了不得不重新定义家庭并进行家庭形态重组的时候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出生率是这两年才开始明显下降的,但是未来十年养宠物...作者: 日本的市场不能和中国简单的类比,未来十年,中国年轻人的数字还是稳定的,出生率是这两年才开始明显下降的,但是未来十年养宠物人群的结构大不一样了,现在40+的人群养宠物是普遍不讲究的,而现在年轻人养宠物不仅越来越多,人均养宠物数量也越来越多,而且年轻人对品牌和质量要求高的多,我可以明确的判定头部品牌...https://xueqiu.com/4798085761/313748767
2.日本人越来越爱养宠物新浪生活日本人越来越爱养宠物 据有关资料统计,92%的日本家庭养了宠物。比例高于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而养了两种以上宠物的家庭占了一半,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国家。 时下,日本家庭养狗的最多,占64%,其次是养猫,占28%,而养鸟已从26年前的38%下降至9%。http://bj.sina.com.cn/p/15594.shtml
1.日本人与动物的奇妙互动:从宠物文化到野生动物保护,如何影响社会...最新消息:2023年10月,日本东京举行了一场以“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宠物文化与野生动物保护之间的关系。 宠物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日本是一个拥有丰富宠物文化的国家。根据《日本宠物产业白皮书》,截至2022年,日本家庭中约有四分之一养有宠物,其中狗和猫最为普...http://juyu.sqtg.vip/sqgl/11964.html
2.狗和日本人baobei.Pet终于,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人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把狗当作宠物来饲养。昭和20~30年代斯皮茨狗的流行被称为“战后最初的宠物潮”。那个时候斯皮茨狗流行的原因是它“最适合看家”。之后,柯利牧羊犬、西伯利亚哈士奇、吉娃娃等狗接着流行起来。不管哪一个犬种,都是因为在电视或电影里出现过才流行...https://www.baobei.pet/59996.html
3.宠物经济火热都市青年人热衷借宠消愁解压News我发喽目前,国外宠物减肥行业已经较为成熟。 在美国,不少机构都为“宠物减肥师”开出了5万美元以上的年薪,折算成月薪,约为2.8万元人民币。 2、职业遛狗师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现代年轻人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白天上一整天的班,晚上还可能面临加班。 http://www.bbrtv.com/3g/index.php?action=show_news&contentid=636640
4.宠物经济:铲屎官挖出2000亿的大生意互联网80后、90后因为一些社会不可抗力,俨然成为了这个社会倍受关爱的对象,“焦虑”、“孤独”、“正在被毁掉”...这两代人不管做什么都要被过度解读,那么80后、90后养宠物的人增多,到底是不是像网上分析的那样,是因为他们越来越感到孤独,需要陪伴呢? 宠物消费...https://www.iresearch.cn/a/201904/288001.shtml
5.每日热点0802记者1日从国家疾控局获悉:为进一步做好2023年秋冬季新冠疫情应对准备,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近日印发《近期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提出,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实施针对性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当前,新冠病毒XBB变异株已成为我国本土疫情主要流行株。研究表明,XBB...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1602
6.疫情下希望获得治愈,日本人今年新饲养的宠物猫狗新增15%全球速报日本宠物食品协会12月23日发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日本2020年新饲养的宠物猫狗数量较上一年增加了15%。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宠物食品协会23日发布了2020年全国猫狗饲养实态调查结果。结果显示,一年内新饲养的宠物猫狗数量共计约95万只,较上年显著增加约15%。该协会分析称,“受新冠疫情影响,可以看出(人们)希望...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508532
7.养猫还是养狗,哪一种宠物所受关注度更高?猫的市场大还是狗东亚三国都偏好养猫是否是因为个人工作压力大、生活空间较小呢? 有可能,但只根据这些数据不能说明。 比如英国和爱尔兰互联网用户对狗(dog)的关注也是显著高于猫(cat): 个人的感觉,随着城市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的年轻人对于宠物的偏好会和韩国、日本日趋相似,大概……养猫的人会越来越多吧。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718786/article/details/120436176
8.在日本饲养宠物需要有多少年收入的支持?得到宠物的陪伴可以治愈心灵,使生活变得更加快乐,这在疫情居家工作后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既然要养,就必须做好需要一定程度开销的觉悟。那么,想在日本饲养宠物需要有多少年收入的支持? 如果要养宠物,会需要什么费用? 首先,每天必需要的东西有饲料费和点心费,厕所里的猫砂也是必需品,玩具也是不可或缺的。根据养什么...https://m.himawari-japan.com/article/4211
9.日本年轻人宁愿养宠物也不养孩子在日本出生率直线下降的同时,宠物业的估计市值上升到了100亿美元,那些娇生惯养的宠物狗们在温泉度假村度假,上瑜伽课,穿着名牌服装招摇过市。 许多日本妇女宁愿养宠物也不愿为人母。令人震惊的是,在一个对出生率急剧下降感到恐慌的国度,目前宠物的数量多过了儿童的数量。在出生率大幅下降,日本人平均寿命稳步攀升的...https://www.guancha.cn/Neighbors/2012_06_11_78510.shtml
10.欧洲和日本科学家对于延长寿命的五个“奇怪”建议闹铃声也会增加你全面的压力水平。突然的噪声会引起身体保护性的条件反射——“战斗或逃跑”,提高肾上腺素水平。科学家们发现,当处于熟睡的人被唤醒时,会影响其短期的记忆能力、认知能力甚至是计算技能。 养个宠物 无论是通过身体接触还是通过视觉刺激,人与宠物互动都可以制造一个积极、平静和舒缓的氛围。抚摸或拥抱...http://wenhui.whb.cn/zhuzhan/yiliao/20190130/239344.html
11.日本宠物猫狗超过2000万旅馆丧礼一应俱全日本人对于猫狗如此依赖,是因为狗的忠诚跟勇敢,它会成为人类的伙伴,而猫的乖顺卖萌的天性也会吸引很多粉丝。在社会问题方面,它显示随着高龄化、少子化,日本人的孤独感越来越突出。在遇到挫折、需要温柔的情况之下,猫和狗都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另外,很多日本年轻人认为,虽然养宠物也需要细心照料,但是比养一个小孩...https://go.huanqiu.com/article/9CaKrnJAuX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