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奇异事件Top20:用活蛇当口罩、菜地长出异形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狂丸研究所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1、三十万蝙蝠入侵小镇
受火灾影响,今年1月,大约有30万只蝙蝠包围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一个小镇,英厄姆。
画面中飞舞的不是树叶,而是蝙蝠,密集到直升机都没法降落:
据介绍,这个庞大的蝙蝠群体由两组蝙蝠组成,其中一批属于迁徙至此。这场景,真的很有灾难片的感觉了:
2、菜地惊现异形蛋?
不少网友今年被一组图片吓到了,因为,田野间疑似长出了「异形蛋」:
但真相让人尴尬,它并不是什么外星生物,而是大家都吃过的食物——大白菜。
之所以它的外表会有这么大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冻过头了。这些白菜没有及时收割,导致水分冻结,随着外部菜叶枯萎,逐渐有了这个造型。
3、深海中发现47米长生物
神秘的大海一直在给人们带来意外与新的发现,今年施密特海洋研究所发现了一个管水母,它给自己盘成了一个螺旋形:
通过测量出直径,研究人员推测仅外环长度就有47米,相当于15层楼,而总体长度预估可能有120多米。
4、土拨鼠在狗子面前吃披萨
这可能是今年最有趣的动物互动之一,故事发生在美国费城。网友Kristin受疫情影响正在家里隔离,但家里的狗子似乎听到门外有声音,并前去查看:
结果发现,来者是一只拿着披萨的土拨鼠,并且当着狗子的面,就直接吃了起来,而且越吃越香。
据介绍,整个过程持续了一个小时,估计狗子快被馋疯了...不知道这算不算虐狗。
5、笑哭,英国公司推出5G生物防护盾
国外反5G的巅峰沙雕操作之一,英国一家名为5GBioShield公司推出了一款「反5G」的黑科技,单件售价约2465人民币,三件套套装售价大约7000人民币。
很明显这就是一个骗局,同时一家名为PenTestPartners的公司对其进行了拆解检查,发现它只是一个普通U盘,内存仅有128MB。
外形同款的产品,售价仅为3美元,便宜了100倍。
6、印度公园深夜「闹鬼」风波
今年,一座印度公园的健身器材大半夜自己动起来了,像极了在「闹鬼」。
警察来了都不好使,场面非常欢乐:
当然,事情的真相和妖魔鬼怪没有任何关系,健身器材自己运动的原因是因为润滑剂一类的材料使用过量,导致器械过于灵活,一旦启动就会持续晃动。
不光是在深夜,白天也在摇晃:
7、绿色神秘火球飞过澳大利亚夜空
今年6月,一颗大火球把澳大利亚的夜空照成了绿色:
但它的身份却是一个谜团,有人说是流星,但也有人认为是太空垃圾。因为流星的速度一般比这个火球要快一些,同时太空垃圾的材料多样,有产生这种颜色的可能。
8、日本上空出现白色球体UFO
日本仙台地区居民目击到一个白色球体不明飞行物,像是一颗气球,比较神奇的是,当地各个部门都没有类似飞行器的飞行记录,不知道它从哪来,属于谁。
目前推测认为,这更可能是一个「探空气球」,也就是所谓的气象气球,就是不知道从哪飘来的了。
9、全世界都在立扫把
还记得今年朋友圈都在玩的「立扫把」吗?
这可能算得上是一个年度「谣言」,起因是一位外国网友发布了一个帖子:
「NASA说,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今天是扫帚唯一可以自己站起来的一天,起初我不信,直到我自己试了试......」
结果人们兴奋得如同发现了世界的bug:扫把真能立起来。接着,几乎全世界都玩起了这个游戏。
后来,NASA不得不出面回应,表示只要技术好,哪一天都能立起来。
10、网友在野外拍到「丧尸脚趾」
这张图片吓到了不少网友,有人觉得是丧尸,也有人以为是恶作剧:
它其实是多形炭角菌,因为外形的缘故,也被叫做「死人手指」,它倒不会攻击人类,却是树木的送葬者,会加速树木的腐烂。
11、网友无意间钓到五彩怪鱼
今年7月,网友@宫城梓晒出自己无意间钓上来的战利品,很多人看完这条鱼身上的色彩,直呼这是塑料鱼、鱼型阿凡达:
但其实它叫做紫锦鱼,也被称为紫衣叶鲷,真就长成这样:
12,奥利奥还有野生的?
一位日本网友@ももりん放出的奥利奥照片,把不少人看懵了,大树上还能长出奥利奥了?
其实是一种真菌,学名叫木蹄层孔菌,长成奥利奥的样子,其实也算是巧了:
13、神秘海兽尸体被冲上英国海滩
据国外媒体报道,今年7月底,有一具动物尸体被冲上了英国海滩,长度超过4米,但由于高度腐烂,人们目前已经根本分辨不出它是什么。
长得有点像是海洋生物,但貌似又有「腿」:
目前推测是牛、海象、鲸的可能性高一些。
14、中国3000多年前的陶猪撞脸「愤怒的小鸟」
今年8月份,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研究人员在三星堆周边发现重要遗址——联合遗址,并认为它应该是三星堆古城遗址周边一重要聚落。
当然也出土了不少文物,其中这只小猪上热搜了:
原因也很直观,这不就是游戏里的角色穿越了?
剧情都被网友安排好了:
15、一只狐狸接连偷了100多只鞋
德国一只狐狸当上了小偷,还喜欢偷鞋。当受害者之一ChristianMeyer拍下它时,它正在实施犯罪:
几天后,狐狸的犯罪窝点被警方捣毁了,并且最终发现了被偷走的100来只鞋。其中凉鞋比较多,更惨的是,有些只剩下了一只。
至于偷鞋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它们对皮革制品感兴趣,还有可能是它们把鞋子当玩具,或者用于构建巢穴。
当然,不管偷了多少,它们都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反而让围观群众觉得还挺萌的。
16、仙人掌长到3层楼高
日本网友@0okome0放出的仙人掌照片,实在有点惊人:
没错,墙上的绿色「管道」,就是仙人掌本掌,差不多有40岁了。
另外你有没有隐隐约约发现,顶部还有一个「人影」?
嗯,这个「人」也属于这根仙人掌,有点数码宝贝的感觉了。
17、西伯利亚出现神秘巨坑
在俄罗斯的亚马尔半岛,人们发现了一个大坑,它的直径超过20米,深度预计在50米左右,也就是相当于17层楼左右的高度。
它形成的原因,很有可能是由于西伯利亚地区温度升高,导致永久冻土层融化,地下产生大量甲烷气体,在压力过大后冲破土地表面形成的。
18、英国人用活蛇当口罩
今年口罩的花样相信大家见过不少,不过最让人惊奇的绝对是这位英国大叔。他走上公交车后,同行的乘客都以为他戴的是一条很个性化的围巾,但其实,是一条活着的大蛇。
好在它并没有惊扰到乘客,但这种行为很有问题。
一个是爬行动物本身会携带沙门氏菌和其他致病细菌,并不适合糊在脸上,另外对蛇的健康也不好。
19、300多头大象神秘死亡
今年曾出现一桩悬案,那就是非洲博茨瓦纳大象集体死亡事件,死亡的大象数量超过300头,同时死亡姿势诡异,原因一度不明,让人很担心是不是出现了新的病毒。
随着调查展开,最终博茨瓦纳官方确定了凶手,大象死于蓝细菌中毒。
20、两千年前的猫形地画引发争议
今年10月,考古人员在秘鲁知名的纳斯卡荒原地区发现了一幅巨大的猫形地画,它身长37米,位于一座小山坡上:
(纳斯卡线条)
但这一发现也引发了争议,很多人认为这是当地为了吸引旅游而进行的炒作:
原因么....大概是画得太沙雕了。
2020即将被我们熬过去了,希望明年多安排一些能让人开心的消息吧。
当天凌晨,家住义乌福田街道紫金北路的金姓“三胞胎”姐妹离家出走,家人遍寻无果后十分着急。幸运的是,寻人启事发出后不到两小时,义乌警方迅速找到了三姐妹。
虽然“三胞胎”姐妹出走事件结局还算有惊无险,但仍有不少疑问萦绕在心头。由于三姐妹的年龄正值花季,不少人猜测,是否是“青春期的叛逆”导致了这一事件的发生?
但记者随后发现,背后的故事并非如此,只是少不更事的她们选择了错误的方式。
“三胞胎”离家出走急坏父母
临走前还贴了张纸条
“三胞胎”姐妹来自丽水缙云,13岁,从小就随父母在义乌生活。除了父亲金先生和母亲金女士,她们还有一个在杭州读书的姐姐和一个两岁多的弟弟,一家人租住在一套两居室里已有10多年。金先生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四区做鞋类生意,母亲是一名全职家庭主妇。
18日清晨5时许,金先生像往常一样早早起了床。此时,跟他睡在同一间卧室里的“三胞胎”姐妹中的老二和老三已经不在,接着他发现在客厅里搭了一张床的“三胞胎”老大也不见了。“当时,我也没有多想,以为三姐妹又早起出门去跑步了。”金先生说。
很快,金先生就发现房间的大门是虚掩着的。他一边嘀咕着孩子们不小心,一边走过去关门,结果发现门口的镜子上贴着一张字条。“请帮我们退学吧,爸爸妈妈……你们不要为我们担心了,千万不要来找我们哦!我们会好的,照顾好自己。再见!”落款是“三胞胎”。
四处奔走找人
傍晚总算找到了
接警后,福田派出所副所长邹小勇立即带领20多名警员前往紫金北路一带寻找,同时指令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回放监控查找“三胞胎”姐妹的行踪。“寻找过程中,我们接到群众反映,称曾看到三姐妹在住处对面的前黄宅村操场边玩耍,但我们在村里找了一上午也没能找到。”邹小勇说。
一家小卖部的老板告诉民警,当天上午,“三胞胎”姐妹曾到店里用两枚一元的硬币换走四枚五角的硬币。“她们会不会是乘坐公交车离开了?”随即,民警联系上辖区内所有的公交车司机,但回复是都没遇到过三姐妹。
昨天中午,福田派出所监控值班人员发现,“三胞胎”姐妹曾在距住处三四公里外的洋塘桥头村出现过,警员们又立即赶赴现场寻找。其间,警方又接到群众提供的线索,称三姐妹曾在荷叶塘全宅村出现。“我们在这两个村找了个遍,但仍没发现三人。”民警楼子清说。
昨天傍晚6时10分,家住福田街道新塘下村的骆先生在村文化礼堂附近发现了三名正在玩耍的小女孩。
觉得父母太辛苦做出“傻事”
“我们花了太多钱”
19日是义乌初一年级复学报到的日子,一大早,金先生就把“三胞胎”姐妹送去了学校。19日上午,在三姐妹的住处,金先生说起孩子们的事情时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刚开始,我还以为她们是因为寒假作业没做完,打算逃学才离家出走,没想到她们这么做是因为体恤我们大人。”
在“三胞胎”姐妹的家里,记者注意到墙上贴了不少奖状,抽屉里还放着厚厚一大叠。三姐妹的母亲金女士说,孩子们从小就比较乖巧,学习成绩也不用他们操心,目前在各自班上都属于中上等。“疫情期间,她们在家里都主动跟大姐抢着干洗衣、烧饭、洗碗等家务活,一点都不淘气。”金女士说。
在“三胞胎”姐妹离家出走前留下的字条上,记者注意到写有“不是我们三个不想上学,是我们花了你们太多的钱”“你们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我们不想让你们辛苦了”及“不要伤心,弄坏了自己的身体,要好好照顾自己”等内容。
18日傍晚,金先生到福田派出所去带“三胞胎”姐妹回家时,听民警说她们很可能一天都没吃饭。“我回家后赶紧做了面条,但她们都不想吃,我就让大女儿带她们去外面吃了。”金先生说,三姐妹的性格都比较腼腆。“她们没说离家后的打算和这一天的经历,我也就没追问,能平安回来就好!”
美国论坛Reddit上曾有一个热度很高提问:你认为谁是历史上默默无闻但又功不可没的人?
在所有的回答中,一个名字以超过7000票被顶在了首位,他就是塞麦尔维斯IgnazSemmelweis。
而他的故事,还得从维尔纳一家医院里诡异的两间产房说起......
1845年,这个刚刚取得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匈牙利小伙子塞麦尔维斯,来到奥地利维也纳总医院的妇产科工作。
这是当时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医院之一,而他所去的妇产科也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产科门诊。
但当时,有一种名叫“产褥热”的疾病,让产后妇女饱受其苦,甚至丢了性命......
但是所有的医生们却对这种疾病束手无策,因为大家甚至不确定藏在这背后的那个“隐形的杀手”到底是谁?
医生们也提出了很多猜测:孕妇的个人体质、天气、甚至还想到了行星的位置……
就当所有人一筹莫展,只能任由这个“隐形的杀手”肆虐之时,这个初来乍到的年轻医生塞麦尔维斯却发现了一个“诡异”的现象:
当时,医院的产科被分为两个病区,第一产房和第二产房。
由于第一产房还承担了为医学上提供教学的任务,所以主要由医生负责,而第二产房就主要由普通的助产师负责接生。
按理说,医生的学识和医疗水平,都是比普通助产士高很多。
然而事实上,第一产房的死亡率远远高于由助产师负责的第二产房。
当时,由于第一产房的名声实在不好,很多妇女临生产前都会恳求让自己去第二产房......
据统计,从1841年到1846年这6年间因为产褥热而失去生命的产妇,第一产房有1989人,第二产房有691人,一共为2680人。
这个不合常理的数据引起了塞麦尔维斯的注意,但他一时也无法搞清具体逻辑,直到一次意外事件的发生:
1847年,塞麦尔维斯的好朋友,也是他的同事、法医学教授JakobKolletschka因在做病理解剖时,不慎被手术刀划破手指而去世。
而他死前的症状,竟然与死于产褥热的妇女惊人相似,所以,塞麦尔维斯的脑海中立马出现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产褥热肆虐的罪魁祸首,就是医生的双手。
图/《无影灯下》
原来,医学生们往往是先去解剖和研究前一天死亡的产妇,然后就直接到产房为产妇检查接生。
而在这两个步骤中间,他们没有洗手,至少是没有认真洗手。
然后当医生在为病人开刀、拆解绷带的时候,某种物质在这个过程中被传播,随之进入病人体内,虽然在当时他也不确定这种物质是什么。
我们可以从19世纪的一些油画作品中看到,当时的外科医生们,身穿当时最流行也最体面的燕尾服。
因此,塞麦尔维斯提出,医生在手术前必要用漂白粉认真洗手。
只要洗手就能保住生命?
当时那些地位很高的医生们又怎么会看得上塞麦尔维斯这简单的理论?
因此,塞麦尔维斯在当时受到了近乎疯狂的嘲笑与非议。
漫画/@VeinityFair
-塞麦尔维斯说你该先洗手,这样才能避免产褥热的发生与死亡。
-洗手?太可笑了!我又不脏,我可是个绅士。
绅士你懂吗!!
后面的尸检你接吧,我得去接生了。
无奈之下,1850年,他被迫离开奥地利,回到了家乡匈牙利,
在这里的一家医院他依然在坚持推行自己的“洗手原则”,很快,这里的产褥热的死亡率降到了1%左右。
后来,他将自己的经验写成了《产褥热的病原、症状和预防》一书,
他还将这本书寄给了当时欧洲最有声望的产科医生们,要不就是石沉大海,要么得到的就是疯狂的质疑和反对。
后来,塞麦尔维斯在饱受质疑和各种打压之下变得很愤怒,很多人,包括他的妻子,都认为他这个人已经失去了理智,最后他被家人送进了精神病院。
1865年,47岁的他在疯人院中郁郁而终。
1881年,人们第一次在产妇的恶露中发现一种细菌,后被命名为链球菌,而正是这种细菌导致了很多产妇失去性命。
纪录片《无影灯下》(原名《手术两百年》)中记录了这段历史并称,
“直到此时,终极一生都在呼吁洗手和消毒的塞麦尔维斯才重新赢得了瞩目。”
在今天的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有这样的一座雕像:
一个站立的男子身旁,环绕着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和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
大家应该也都猜到了,这座雕像被称为“母亲的救星”(saviourofmothers),就是为了纪念塞麦尔维斯。
纪念他用三个词就拯救了无数的生命:
“Washyourhands.”
其实,科学的进步与推广,本身就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
这段历史已经是百年之前发生的事了,但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做了一件功不可没的事儿,他们所做的努力都是在努力推动世界变成更好的地方,至今仍然被我们记,也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2022年了,但疫情带给我们的挑战仍然还在继续,我们能做的就是唯有尊重科学,戴好口罩,好好洗手,才能克服当前困难,也不负前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