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新国标)落地后,外省一些地方逐渐落实规定,让超标车退出市场。
近期,南国早报记者调查发现,有不法商家钻政策空子,从外地购进二手超标车后,“乔装打扮”售给南宁市民。
01
外地车现身南宁
最近半年,南宁一物流公司的大货车司机赵先生从外地回邕时,拉了好几次旧电动自行车。他听说,这些车是有人低价在其他城市收购后发到南宁的。
知情者提供的视频显示,外地的某品牌超标电动自行车,正被物流公司发往南宁。记者了解到,这些车运到南宁后,被多家二手车销售人员瓜分,然后被摆进二手车店。
2月25日,在南宁市铁唐巷一家二手车店内,几名工作人员正在组装清洗几辆超标电动自行车,处理好后推给等候在门口的顾客。
“这是2017年的车,从北京来的。”对于这些电动自行车的来路,老板“枪哥”(化名)直言不讳。他告诉记者,他店里有正规渠道的该品牌二手电动自行车,售价8000元左右,基本没什么人买,而这些外地二手车一般只要3000多元。
02
商家钻政策空子
这些外地二手电动自行车为何流入南宁?
据了解,北京规定,旧国标电动自行车的过渡期至2021年10月31日,之后不得在北京上路行驶。
而浙江省从2023年1月1日起,所有备案超标电动自行车不得上路行驶。
相比之下,南宁市设置了较长的缓冲期:南宁市最早注册登记的小绿牌电动自行车(旧国标电动自行车)是2013年,有效期可到2023年;最晚注册登记的超标电动自行车是2019年,有效期可到2029年。
据了解,商家还会制作一份以真车主名义签订的转让协议,以打消顾客的后顾之忧。
03
车牌可以被克隆
据了解,不法商家之所以敢如此销售,是因为他们已形成从收购贩运、分销、查档、套牌到销售的利益链。
这名车主对此感到惊讶不已。她认为,这些信息应该只能由车主本人实名认证,才能通过正规渠道查到。但提供查询服务的人对此不以为然,还说可通过多个渠道查到车主信息。
随后,这名车主把信息转给专做“克隆车牌”的人,对方在几天之内便制作了一套“带芯片”的套牌牌照,并通过快递邮寄到这名车主手中。
记者了解到,如果这名车主转手将这套克隆资料卖给二手车商或者需要的人,可以获得数百元的利益。
销售购买均存在法律风险
▲上为真车牌,下为假车牌。南国早报记者摄
购买外地超标电动自行车出了问题怎么办?采访中记者发现,每当顾客提出类似问题时,销售者都拍着胸脯打包票“扣了车找我赔”“我每月卖几十辆,要是违法人家还不找上门来了?”其实,这些说法都不靠谱。
采访中,有二手电动自行车销售人员称,外地超标电动自行车没有任何手续,顾客买车后,还需要再花300元,由商家帮办理全套手续。
2月27日,记者将所掌握的情况反馈给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二手商品不符合质量法中的“产品”定义,销售者销售时只要不“以旧充新”,明示为二手商品状态即可。
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严查无照经营、非法改装、拼装电动自行车等违法行为,包括严厉打击非法销售未获得CCC认证、不符合国家标准、无合格证、无厂名厂址,或伪造、冒用认证证书等违法行为,行动将持续至今年底。
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提醒:
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遇到任何侵权行为,如车辆与认证参数不符、违规改装等,可拨打12315或12345进行投诉举报。
南国法援律师林剑表示:
消费者购买外地来路不明的电动自行车存在很大风险。万一是盗窃来的,被套上其他车牌销售,购买者就容易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
广西广来律师事务所律师覃贤来表示:
使用套牌车,最大的风险主要是当地交警对车辆的限制性使用,其次是套牌车往往涉及改装、拼装,在质量上缺乏保障,同时很难以消费者名义进行维权。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还可能被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