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买回来都是我在养,你管过吗?你懂怎么养乌龟吗?”
“买的时候我也出钱了,这是我们夫妻的共同财产,我也有份!”
法庭外两个爬宠箱里,13只乌龟悠闲地散着步,全然不知在法庭内,原、被告正因为这些龟龟们的归属问题争论不休。
“你要的全拿走,剩下的我承受,留下我们的宠物,别管有没有用……”分手之后养的宠物如何分配?承办法官决定从调解入手。
2024年8月9日,小梅带着两个爬宠箱来到法庭,小雷一见面就围着箱子,认真仔细地一只只查看乌龟。原来小雷一直经营一家宠物店,有着丰富的宠物饲养、培育经验。今年初宠物店一次性购入了一批乌龟,价值18万元。夫妻俩发生争执后,小梅擅自将这批乌龟带回了老家。
“法官,小梅根本就不懂怎么养乌龟,她也没有好的销售渠道,如果这批乌龟给她,她很难卖出去也养不好。”
“法官,我确实不会养乌龟,但是当初买这批乌龟的时候,我也是出了一半的钱,这也是我们夫妻共同财产,我应该有份。我要求他补偿我10万元,乌龟可以给他。”
“本来是有14只乌龟的,她今天只拿了13只,她可能已经私藏了一只。”
“我拿的时候就是13只。”
两个人围绕乌龟的数量和金额吵得热火朝天,13只乌龟一直放在室外,眼看着因为高温天气一只只蔫头耷脑了。
“你们双方都是明事理的人,这些名牌包包、手机还有转账借款的问题上,你们都非常爽快地达成了一致,在这批宠物龟的归属问题上,希望保持互谅互让。小雷是专业的宠物饲养和销售人员,宠物龟归他肯定既利于乌龟的生长,也能最大程度实现商业价值。但是这批乌龟也的确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且价值18万元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应该给予另一方一定的经济补偿。”承办法官从法律规定谈到夫妻相处,从养宠的情绪价值谈到宠物经验的商业价值,最终双方达成调解意见:小梅将13只乌龟返还给小雷,小雷补偿小梅8万元。临空港法庭当场制作并送达了民事调解书,龟龟们也终于有了稳定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