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出入境接待大厅里,辅警田钰娟在发证窗口整理证件。
2019年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等出入境证件实行“全国通办”,内地居民可在全国任一出入境管理窗口申请办理上述出入境证件,且“只跑一次”。
国家移民管理局政务服务平台于4月1日同步上线。该平台具备证件预约申请、往来港澳通行证和往来台湾通行证旅游签注办理、证件进度查询、证件信息查询、出入境记录查询、办事指引查询等功能,可为群众提供24小时网上服务。
新政实施以来,群众和企业享受到了哪些便利?“如今,企业外地员工出入境不再需要回户籍地办理出入境证件,这样有利于减少因员工请假停工减产带来的损失,提高了办理出入境证件的效率,有效节约了经营管理成本。”铜川市某企业负责人董红伟说。
出入境证件办理新政亮点颇多
4月15日,记者就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的“4月1日起内地居民异地可申领出入境证件”信息,采访了西安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副局长宋阳。宋阳说:“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新政主要有三个亮点。第一,全国各地均可办。内地居民可在全国任一出入境管理窗口申办出入境证件。第二,内地居民都能办。不受户籍地、居住地限制,内地居民均可异地申办出入境证件。第三,出入境证件都能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等出入境证件都可异地申办。同时,异地申办往来港澳台团队旅游签注可在自助签注机上办理,立等可取。”
据宋阳介绍,此次新政除了上述三大亮点外,还有三大变化。一是申办手续更加便捷。群众异地申办不需要提交居住证、就业、就学、亲属关系证明等材料,与户籍地申请手续一致。二是惠及人群更为广泛。取消了地域、人群、证件种类、申办条件的限制,由异地就业、就学等人群扩大到全部内地居民,涵盖了内地居民异地申办出入境证件的各类需求。三是服务方式更加灵活。异地申办往来港澳台团队旅游签注的办理渠道,由原来的只能到出入境窗口人工柜台申请,扩展为既可在人工柜台申办,也可在电子签注机上自助办理,实现了随到随办、立等可取。
实施第一年度交通费可省200亿元以上
2018年,西安异地办理出入境证件约有17万人,2019年新政实施后人数将会持续增加。西安市流动人口多,新政实施后,在西安工作、上学的人群不再需要提供居住证明、在校证明、工作证明,仅需携带个人身份证即可办理出入境证件。
“我这次来是给自己办理往来港澳通行证,之前也来这儿帮在深圳工作的姐姐办过护照。”西安市民谢柯柯对记者说,之前出入境证件不能异地办理,他的姐姐又不能赶回来办证,只能让他代为办理,来来回回寄了几次快递才把事情办完。现在出入境证件能“全国通办”了,对一些在外地工作的人来说不用专门请假办证,方便了许多。
4月8日,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出入境接待大厅里,群众正在等待预检取号。
新政实施将全国数据联网
“这是我第一次办理出入境证件。我的很多同学都是外地人,之前看到他们专门回家办理护照很麻烦,所以我一直没有办过。看到新闻上说4月1日开始可以‘全国通办’了,我就赶紧过来了,等办好我就可以出国旅行啦。”4月15日,在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出入境接待大厅,即将研究生毕业的西安交通大学学生王静说。
家住西安高新区的杨慧说:“以前办理出入境证件需要到出入境接待大厅的人工窗口,有了自助服务厅之后方便多了,只需几分钟证件申办就完成了。”
据报道,有一些人会打着小算盘钻出入境证件的空子。例如某些违法犯罪人员被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明令禁止出境,就通过伪装、借用他人证件等方式窜逃出境。宋阳表示,此次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新政的实施,同时意味着国家移民管理局对全国各地的信息系统进行了联网。数据打通后,办理出入境证件时会进行严格的人像比对,出入境时也会对公民的生物特征进行比对,将有效防止弄虚作假、骗取出入境证件等情况出现。(记者喜顺实习生赵子祎尹誉蓉)
西安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导办员刘丹阳正在给群众耐心讲解办理有关出入境证件手续程序。
更便捷更简单更惠民
——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见闻
“一张通行证15分钟就办结了,太方便了!”张晓激动地对记者说。
4月15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等出入境证件开始实行“全国通办”的第15天。一大早,家住西安高新区的张晓赶到西安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办理往来港澳通行证。
张晓是内蒙古自治区人,近年来一直在西安做生意。想着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新政实施后前来办证的人一定很多,张晓早早就赶过来排队,没想到15分钟就搞定了。据西安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政秘科科长刘姿英介绍,新政实施的第一天,西安市19个出入境管理处共办理出入境证件业务4308人次,其中非本省人员办理出入境证件业务513人次,占总人次的11.9%。
4月15日9时许,在出入境接待大厅,记者看到不少群众正在申办出入境证件,虽然大厅里稍显拥挤,但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引导群众完成申办步骤。来自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兰倩倩说:“我是江西人,目前读大四,今年7月要去英国爱丁堡大学读研究生。前几天看到可以异地办理护照的新闻,今天就赶来办理了。虽然人多但是办得很快,省时省力。”
在出入境接待大厅门口,办理完往来港澳通行证业务的王颖和刘敏,正讨论着她们的出游计划。记者了解到,王颖和刘敏都是长安大学的大四学生,毕业季即将来临,她们计划在论文答辩结束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原来没打算出境玩,因为家在外地,总觉得办各种通行证挺费事的,没想到4月1日开始‘全国通办’,我们就临时改变主意,想去香港和澳门逛逛。”王颖说。
采访当日,记者发现出入境接待大厅内外,许多群众都在谈论着“全国通办”带来的便利。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新政既解决了群众“反复跑”“往返跑”“回乡跑”“长途跑”等问题,更体现了政府推进“放管服”改革的不懈努力。(记者喜顺实习生尹誉蓉)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链接
优化简化申办流程
历经几番修改完善,公民出入境证件申办流程进行了哪些方面的优化?
第一,办证时限大幅缩短。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规定,办证时限为30天。至2015年,时限缩短为10个工作日。而如今,只需要7个工作日证件即可办理完毕。
第三,异地办证更为便利。2012年之前,公民只能在其户籍所在地办理出入境证件,对于身在异地却有出入境需求的公民来说,办证过程可谓是苦不堪言。2012年以后,我国多个地区试点实行就业就学、户籍居民配偶及子女等人员的异地办证服务。2018年,开放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异地办证服务,户籍居民配偶、父母及子女等人员均可异地办理出入境证件。今年4月起,异地办证范围放宽至所有内地居民,出入境证件实现“全国通办”。
第五,办证收取费用降低。普通护照由200元/本降低至160元/本;往来港澳通行证由100元/本降低至80元/本;往来台湾通行证由100元/本降低至80元/本,更加惠民利民。
护照持有量剧增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国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群众对异地办理出入境证件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据估算,2019年,将有2100万以上人次需要异地申办出入境证件,此后异地申办的需求量还将持续增长。
新中国成立以来,公民因私出入境从最初的“出国限制”到改革开放后的“逐步放宽”,再到如今的“全国通办”,这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快步走向开放的过程,更是社会民生加快改善的过程。
1949年至1978年,30年间,我国仅签发普通护照21万本。改革开放后,公民办证人数陆续增长,1979年至1985年7年间共签发普通护照35万本。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更大范围内放宽办理限制。2006年,公民护照办理激增至445万人次。2007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后,普通护照签发量由2007年的566万本增长至2017年的2674万本,涨幅为372.3%,年均增长量为16.8%。2018年,护照签发量更是高达3008万本。目前,我国持有有效普通护照的公民总人数已经超过1.7亿人。(记者喜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