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起,河北在全国率先取消参保群众赴京津异地就医备案手续。河北患者到京津看病就医直接持社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即可,医保结算与河北一致,京津冀三地医疗资源同城化迈出关键一步。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办理处,来自廊坊的程女士为母亲办理住院手续。程女士的母亲今年65岁,因患胆囊疾病,经常要到北京的医院住院看病。因为是廊坊的社保卡,以前每来一次都要先行备案,感觉有些麻烦。“现在,我们拿着社保卡到北京来看病,不用再备案了,跟我们在本地看病是一样的,方便快捷省事儿多了。”程女士说。
记者在办理住院的窗口看到,许多来京就医的外地患者在刷社保卡时,会出现一条需要备案的提示,而河北患者则能顺畅办理住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杨帆介绍,因为距离优势,河北患者到北京看病的很多,仅2022年他们医院就接待河北住院患者近1万人、门诊患者近3万人,这些患者将直接受益。杨帆说:“现在无论是门诊患者,还是住院患者都不需要备案,可以实现直接结算。门诊患者在门诊缴费窗口可以直接结算。住院的患者上午出院,下午即可以结算,只需交付医保不负担的剩余费用即可。”
据了解,河北省目前在北京开通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4010家;在天津开通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1580家。免备案后,河北省患者在京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就医,执行就医地规定的支付范围及有关规定。
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胜群介绍,目前河北省有异地就医需求的主要覆盖两大群体:在本地参保且长期在异地工作、居住、生活的人员和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包括异地转诊转院人员,因工作、旅游等临时外出就医人员。此前,由于临时外出就医人员会选择在定点互认以外的医院异地就医,医保报销比例要比在当地就医低10%,今后这一现象将不复存在。李胜群说:“免备案后,我省所有参保群众到京津看病就医,医保报销政策实行与在省内就医同标准、同待遇,不再降低报销比例,最大限度减轻了群众医药费用的负担。”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未来,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将根据赴京津免备案政策实施效果,加快取消河北参保群众赴全国所有省份异地就医备案手续,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参保人少跑腿。
天心相伴|王晓明教授:破防治之困,冠心病优化治疗策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