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本身是一种较为公平的福利保障制度,确切地说,只要按照规定缴纳社保,最后一定要得到相应的福利保障,就连在生病时也会得到一些补贴,可以说,社保自问世以来很受人们的重视和欢迎。
第一种情况,如果是自身原因产生断缴,那这时候补缴确实比较困难。一般情况下,断缴以后将不能够进行补缴社保,虽然这个原则比较严格,但也是一种敦促人们及时缴纳社保的必要措施。
而第二种情况就是在离职或者下岗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下要是出现断缴的情况,那么由于这类断缴原因并非本人自愿,因此对于这类断裂行为是可以进行补缴。不同单位里,对于员工购买的保险档次不一样,所以缴纳的费用并不一样。通常社保的缴纳费用是根据员工个人工资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基准来制定所需要缴纳的具体金额。那么,要是员工以300%的标准缴纳社保,此人退休后,每月养老金能有多少?
在民间,很多人认为社保既然是一种福利保障,那么必然是缴纳的越多,最后自己拿到手的养老钱则会越多。但这里要明确的是,缴纳社保其实大有学问。虽然缴纳的多确实在最后拿得多,但是并不一定比别人多缴纳三倍费用,就意味着最后拿到的养老金要比人多三倍甚至以上的金额。毕竟社保是社会福利,并不是一种投资行为。
而且在缴纳社保后,可不要以为到时候自己领到的养老金结构单一,事实上,养老金的组成部分也远非人们想象的单纯,因为真正的养老因具体分为两部分即个人账户退休金和基础退休金。再一个,这两个退休金的统计算法也天差地别各不相同,所以不能单纯地将其划为一体而论。
假设一个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万。他如果按照正常百分之百的基数缴费时,根据每个月的养老保险缴费率8%来算。在15年以后,此人个人账户上面的总额则为14.4万元。而按照我国居民年平均寿命计算,此人在退休以后,基本可以安享139个月的晚年生活。运用到算术中,则此人退休后的每个月个人账户则为14.4万元除以139,此人可以得到1039元的每月个人账户金额。
根据费率所得,此人在100%缴费基准上,所获得的每个月基础养老金为1500元。那么到最后,这个人的养老金总额基本在每个月为1500+1093=2593元。
假设此人按照300%的缴费积数来缴纳社保,那根据同种计算方法来看,这个人最后可以领取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总额则为43.2万元,除以139个月之后,最后每个月得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为3107元。
而根据300%缴费基础计算的基础养老金则为3000元,所以到最后这个人要是真的按照300%来缴费,他所得到的养老金总数则3000+3107=6107元。
从中也可以看出来,当按照300%的缴费基础来缴费社保时,所得到的养老金并非是人们想象中可以领取到3倍养老金,仅仅为2.3倍左右。这也让很多人大吃一惊,看来养老金缴纳并不能靠单纯的倍数累积进行计算。而最后此人的养老金并没有如愿获得三倍金额,这主要是由于社会统筹的结果。为了防止贫富差距进一步增大,所以根据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养老金相对公平公正,这也是为了进一步有效调节贫富收入,从而达到社会共同富裕。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养老金已经连续多年不断上调,虽然从2018年开始,养老金上调的幅度有所减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养老金逐年上调也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这意味着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结论:
在养老金最新调整中,有提到在未来,将会把自由职业者以及一些个体经营户也纳入到社保的范围。从而让他们能够在缴纳社保的基础上,于年老之际,能取到一定金额的养老补助。这也是一种社会制度的人性化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