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方案汇总十篇

现代退休制度的动机有两个:一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保障,二缓解就业压力。退休年龄是否合理,要考虑对一国养老保障体制和就业状况的影响。

(一)养老金给付

(二)就业状况

退休年龄对就业状况有重要影响,人口结构一定时,退休年龄决定劳动力的供给。退休年龄越低,一部分人较早地退出劳动力供给市场,使劳动力供给量减少。反之则增加。故确定休年龄要考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

二、中国及世界各国退休年龄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不到55岁,且现行退休政策是上个世纪确定,当时人口预期寿命为50岁,现在已达70岁。

由表1可以看出中国法定退休年龄较低,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由图1,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老龄化趋势严重,到2050年人力资源紧缺严重。

三、中国延迟退休方案选择

(一)延迟退休方案设计原则

延迟退休年龄须制定可行的方案,特别是在当前公众对延迟退休年龄敏感的情况下,方案设计必须遵循三个基本的原则。

1.统筹兼顾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形势。

2.统筹兼顾不同群体利益。

3.统筹兼顾短期和长期影响。

(二)延迟退休方案设计步骤

1.目标退休年龄的确定

目标退休年龄即延迟后达到的年龄。世界各国的退休年龄选择多在60―68岁,以60和65岁居多。根据SocialSecurityAssociation的统计,截至2012年,欧洲31个国家和地区中,男性退休年龄为65岁的有17个,女性退休年龄为65岁的有12个。比较之下,中国选择65岁作为目标退休年龄较为理想,可以较好地实现减小养老压力且不增加就业压力的目标。

2.延迟时机的选择

从全国来看,目前是一个延迟退休年龄的好时机。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深刻变化也反映了这个时机的来临。根据预测,未来中国城镇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将持续减缓,“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年增长在400―800万人,年增长率低于1%并将持续下降。若能保持就业弹性,即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十二五”时期就业压力也将缓解。“十三五”时期就业压力进一步减轻,为改革退休年龄提供了好时机。

3.延迟方式的制定

退休年龄的改革涉及很多人的利益,应采取渐进的模式。每2年延迟1岁是比较合适的进度,可以将每2年延迟1岁分解为每1年延迟1个月,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更平缓。但考虑到未来城镇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的下降趋势,直接每满2年延迟1岁也可以接受。2016年以前女职工退休年龄为50岁,女干部退休年龄为55岁,从2016年开始,男性的退休年龄每2年延迟1岁,女性的退休年龄每2年延迟1岁,到2045年男女退休年龄同时延迟至65岁。

四、结论

中国延迟退休年龄在设计方案时,必须兼顾养老保障和就业形势,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以及短期和长期影响。延迟退休可实现制度从资金缺口向资金盈余的转变,使资金平衡所需缴费率大幅下降。退休年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影响十分广泛,涉及各方利益,在政策出台过程中对为何必须延迟、如何延迟和有何影响等必须讲清楚,在实施时必须增加方案设计的透明度,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抓住即将来临的时机,同时完善劳动监察和配套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林宝.延迟退休年龄对养老金平衡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14,(12):4146

二、现行退休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法定退休年龄偏低,与人口预期寿命延

(二)男女退休年龄存在较大差距,易产生不公平现象

(三)提前退休现象严重

(四)传统退休政策缺乏一定的弹性

三、延迟退休年龄应坚持的原则

(一)及早策划,未雨绸缪

(二)平稳过渡原则

任何社会变革都会遭遇阻力。为减少剧烈的变革带来的阵痛,延迟退休年龄应坚持平稳过渡原则。平稳过渡一方面有助于公众形成心理预期,加深其对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也为政策推行者赢来调整完善政策的时机。延迟退休需要较长时期的过渡,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小步推行,渐进到位,防止幅度过大带来社会动荡。

(三)公平公正原则

(四)刚性和弹性相结合原则

刚性即强制性,是制度的硬性规定,强制性有助于政策目标的实现。弹性则意味着政策的实施有一定的灵活性,弹性能体现制度的人性化和合理性,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将退休年龄统一提高到65岁是本次延退的目标年龄,若经过国家批准将成为制度性文件,由国家强制实施。但强制执行这一规定有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如技术型及科研型人才有延后退休的需要,若强制实施则会导致人力资本的浪费甚至对科学事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延迟退休应将统一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人们的退休意愿和退休需求。

四、延迟退休年龄方案设计

(一)方案内容

(二)方案设计

(三)方案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一)重视弹性退休方式,防止非正常退休

(二)加大对老年劳动者的保护力度

提高退休年龄意味着女性和男性职工要至少多工作15年、5年才能领取全额养老金。年龄偏大、身体状况欠佳、技能老化及工作能力下降等因素老年人就业相对困难,老年劳动者面临高失业风险。为充分保障老人的就业权,日本规定年满60岁的企业员工若希望继续工作,企业有义务雇佣其至65岁即退休。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通过颁布法律法规保护老人的平等就业权,如可以修订《劳动合同法》,规定雇主不得辞退在本单位工作一定年限且有继续工作能力和意愿的未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老年劳动者。这对于保护老年人权益,增加老年收入,减轻延退阻力均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各国经济快速发展,世界人口日联合国提供的统计数字,2002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0%。到2050年,老人数量将增加21%。其中,世界经济发达地区的老人总数将由目前的2.36亿人增加到3.95亿人,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将由目前的20%增加到33%。由统计数据我们看到各国陆续进入老龄化,而由此造成的养老金支付压力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高福利国家。为了解决矛盾,各国普遍采取是延迟退休年的措施,提高退休年龄成为缓解政府财政负担的重要手段。结合各国的背景,了解各国实施的退休方案,对河北省设计退休方案提供建议。

一、美国延迟退休方案的经验

第一方面提前退休。最早退休的年龄是年满62周岁,但是不能全额领取退休金,领取的退休金大概是全额退休金的70%,每延迟一个月退休,领取退休金的比例都会提高小部分。这项措施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了一个弹性选择,可以在领取退休金水平和享受生活之间进行选择。据统计数字显示,美国人更多是选择提前退休享受人生。

第二方面是正式退休。美国在67周岁退休时,可以申请领取全额退休金,这笔退休金能够满足退休人员的正常生活需要,并根据消费价格指数进行调整。在美国历史上,退休年龄是从65周岁逐步提高到67岁的,美国最晚退休年龄不得超过70岁。这项措施是从1983年到2017,年,共延长2岁。

第三方面是鼓励延迟退休。美国人的最晚退休年龄是70周岁,延迟退休可以拿到更多的退休金,满足更多的日常需要,与正常退休相比,大概能多拿30%的退休金,但是只有很少的美国人选择延迟退休。

由此可知,美国政府在退休政策上采取的是多样化的政策,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制度供他们选择,采取了“弹性化”的方式,缓慢的延长年龄,可以使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退休计划。

二、法国延迟退休方案的经验

法国最初的退休制度规定男女同龄退休,都是60周岁,表示60岁可以领取退休金,但是不是全额领取,要向全额领取的话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年满65周岁退休;二是缴费年限达到40年。随着法国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原退休制度已经不堪重负。

在2010年,法国政府修改了退休法案,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提高了退休年龄。把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到62岁,从2011年开始,每年延长4个月,到2018年完成;另一方面,改变了领取全额退休金的条件。从年满65周岁延长为67岁退休领取,也是每年延长4个月,缴费年限改为41年。

同时,法国政府为了照顾一些特殊群体,实施了弹性政策,例如:铁路人员、经常需要值夜班的护士等职业,可以降低他们的退休年龄,而对于一些高技术人才可以提高他们的退休年龄,另外如果在职人员到70岁不愿退休,企业是无权强制退休。

三、德国延迟退休方案的经验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德国采用的是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男女的同龄的退休制度,退休年龄是65岁,德国的这一退休制度一直是各国学习的先例。这一退休制度的好处保障了养老金给付的及时性,有助于实现养老金随物价或收入波动而调整的指数调节机制,有利于规避通货膨胀,也体现了养老保险的共济性和福利性。德国现在是出生率最低国家之一,老龄化速度非常快,给德国的保险资金造成很大的压力。

四、其他国家延迟退休年龄的经验

五、河北省城镇职工退休制度的现状

(一)河北省退休年龄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河北省现在按照国家现行的制度执行退休,河北省的退休年龄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平均男性的退休年龄61.08岁,女性59.48岁,而在河北省,退休年龄男性60岁,女干部55岁,而女职工50岁。可以看出特别是河北省的女职工退休年龄低于世界平均女性将近10岁。

(二)河北省的退休制度缺乏弹性

(三)河北省提前退休现象严重

这些年河北省的经济改革,对一些企业进行整顿:破产、清算、改制等,为了缓解各种矛盾,让相当一部分不到退休年龄的职工提前退休,实际上是缩短了他们缴费的年限,增加了他们享受养老金的年数。随着河北省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虽然河北省实施了一些措施,使参保人数达到了全覆盖,但也不解决养老保险基金压力过重的问题。

河北省的“内退制度”是经济时期的产物,它所针对的情况是指国企面向那些没有达到退休年龄但是又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活动的职工所做出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化解政策。政策的本意一方面是缓解下岗职工的压力,另一方面为一些职工提供了自己创业的机会。然而,在具体操作中,由于种种人为的因素,导致了政策与制度初衷的背离,给社会保障养老保险支付方面,特别是给在职职工带来沉重的负担。这几年河北省的内退人员数量在快速增长,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考虑,他们不仅没有创造社会财富反而在消耗社会财富,影响养老保险的正常运转。

(四)河北省退休年龄的身份差别

目前河北省的退休年龄制度在劳动者身份上存在较大的差别,一是男性与女性在退休年龄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女性职工与女性公务人员的退休年龄差异也比较大。

六、国外延迟退休年龄给河北省制定退休方案的启示

从以上的介绍看,有不少国家已经制定了延迟退休年龄的方案,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以后河北省在制定退休方案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从国外的延迟退休方案中,我们要学习以下几点:

(一)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逐步延长退休年龄

(二)男女退休年龄差距缩小

从前面介绍的几个国家的退休方案,我们可以看到男女的退休年龄越来越接近。例如:法国,男女的退休年龄最终要达到62岁的相同年龄;英国从2010年起,女性的退休年龄将由目前的60岁提高到与男性相同的年龄—65岁。根据2012年的高峰论坛,在228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67个国家和地区规定了男女同龄的退休年龄,占总的国家地区数的73.25%,没有规定男女同龄的国家中,也在改革缩小差距。而河北省参照的是国家的退休政策:女工人50岁,女干部55岁,男的60岁,男女之间最大相差10岁,河北省在制订方案的时候应该缩小差距。

(三)对职工领取养老金采取约束与激励相结合机制

参考文献

[1]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统计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李仲生.人口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张运刚.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23).

清华的专家们倒是很诚实:为了弥补养老金缺口,必须延迟领养老金。可是,公民缴纳养老金是一种契约关系,凭什么养老金有缺口了,就要求公民如期退休但延迟领养老金?而且,“先退休”的这几年,既无工资又无养老金,你让人家怎么生活?如果养老金根本不能给退休后的生活提供保障,缴纳养老金的意义何在?

养老金改革必须站在一个公平的前提下,进行的应该是不留特权的系统性改革,而不只是单单针对普通公众延迟退休或者说延迟领养老金,否则,迟领退休金的如期退休就是耍流氓。

建议比批评更重要

美国政府养老金领取年龄为67岁吗?该方案设计者显然并不了解欧美社保制度。

诚然,美国政府确实在社会保障计划上设定了一个激励延后领取社安金的机制,即1943年后出生的人,可领取标准社安金年龄为66岁,1960年后出生的人,可领取标准社安金年龄为67岁。但退休人员可从62岁时领取社安金,每月只能领取标准社安金的75%,63岁为80%,64岁为86.7%,而65岁为93.3%,而若70岁领取则可获得超额部分。也就是说,美国政府的激励延后领取社安金的机制,并非67岁“一刀切”。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制度的设计只针对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计划,该社会保障计划是属于美国政府公共服务范畴,其对象是面对劳动群体,且只要在退休前参加工作,并缴纳强制性的社保税,不管缴费年限,只要在法定的领取社安金的年龄段领取,都可享受到相应比例的社安金。

除政府为劳动者提供的社安金外,美国居民的退休保障还包括退休金和非金融资产等。退休金为国内熟悉的401K,即一种由雇员、雇主共同缴费建立的安全基金式养老保险制度。401K计划养老金领取条件为:年满59.5岁;死亡或永久丧失工作能力;发生大于年收入7.5%的医疗费用;55岁以后离职、下岗、被解雇或提前退休等。非金融资产主要指居民手中的房地产,即居民为提高退休生活质量,而可通过反住房按揭形式出售住房,以获得相应的收入。

以此类推,直到达到新的退休年龄为止。(仅供参考)

女性职工退休对照表出生年份2018年年龄(岁)延迟退休(年)实际退休年龄(岁)退休年份1963551562019196454156202019655315620211966522572023196751257202419685025720251969493582027197048358202819714735820291972464592031197345459203219744445920331975435602035197642560203619774156020371978406612039197939661204019803866120411981377622043198236762204419833576220451984348632047198533863204819863286320491987319642051198830964205219892996420531990281065205519912710652056以此类推男性职工退休对照表(仅供参考)

出生年份2018年年龄(岁)延迟退休(年)实际退休年龄(岁)退休年份1958601612019195959161202019605816120211961571612022196256161202319635516120241964542622026196553262202719665226220281967512622029196850262203019694926220311970483632033197147363203419724636320351973453632036197444363203719754336320381976424642040197741464204119784046420421979394642043198038464204419813746420451982365652047198335565204819843456520491985335652050198632565205119873156520521988305652053198929565205419902856520551991275652056以此类推对于男性职工而言,70年的将于2030年退休,71年的将于2031年退休、72年的将于2032年退休、73年的将于2033年退休、74年的将于2034年退休、75年的将于2035年退休……以此类推。

我国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当前男性年满60岁退休,女干部年满55岁、女工人年满50岁方可退休的方案已经完全不符合当前的老龄化现状。

但是当前男性和女性的退休年龄差得很远,延迟退休是同步调整还是区别对待,是强制实施还是弹性实施,仍是个疑问。

延迟退休将会坚持“小步慢走”的原则,即一年只延迟几个月,同时会搭配“弹性实施”和“强化激励”,简而言之就是会给出一个最低、最高的退休年龄区间,让大家做选择,进而在退休金计发上体现多缴多得的导向。

延迟退休年龄2022年开始执行是真的吗

延迟退休2021年会不会执行还并不知道,因为中央只是建议在十四五规划期间会实施延迟退休,具体还需要等中央的方案。一般会现在几个地区试点,试点之后然后再全国实施,这期间也需要等很多年,因此小编觉得2021年开始执行延迟退休年龄还是不一定的。

为什么要执行延迟退休年龄

1.原因一:养老金不足

现在面临很严峻的养老金缺口问题,虽然眼下我们养老金总额总体稳定,但是部分地区还是已经出现缺口,为了保证大家养老金按时发放,延迟退休是必然的选择。

关系到这些人群

1。到2022年,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1972年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再则,延迟领取养老金建议不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50岁退休65岁领取养老金,这对于中高收入者而言或许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对渴望雪中送炭的占据社会绝大多数的低收入家庭来说,杨燕绥教授的建议就好比是让政府断了他们退休后的唯一活路。延迟领取养老金的中间15年怎么办?现实恐怕并没有杨教授所说的那样轻巧,因为退休金是绝大多数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存保障,不及时发放退休金还建议他们去做15年园丁、义工,大抵是某些无所用心者“站着说话不腰疼”、“饱汉不知饿汉饥”的表现。众所周知,就绝大多数低收入者而言,他们参加养老保险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年轻时挤出部分血汗钱用于交纳养老保险金,无非是指望自己在退休后的生活能得到基本保障。虽然包括体制内既得利益者在内的中高收入群体或许不用担心延迟领取养老金的中间15年的生活问题,而普通退休职工则直接面临着基本生存困难的考验。因而杨燕绥教授的言外之意,大概是想让人家在这期间“喝西北风”,做园丁、当义工这一严重脱离“地气”的吊诡建议,与现实民情、社情和国情实在相去甚远。

还有,延迟领取养老金建议或可导致社会分配不公进一步加剧。“50岁退休65岁领取养老金”,杨燕绥教授这一建议也反映出改革方案起草者民本观念的冷漠和无知,因而理所当然会遭到社会舆论的猛烈抨击。作为清华大学养老体制改革方案的起草者之一,杨教授对社会民生显然缺乏起码的了解,对百姓冷暖、民间疾苦显然缺少最基本的认识,以为人人都可以像自己所想象的那样在退休后有足够的精力、体力和能力感受晚年生活的悠闲和浪漫。尤其是,前半辈子不得不沦为“房奴”、“学奴”的普通职工阶层,好不容易熬到了享受保障福利的年纪,根本不可能在退休后拥有少数既得利益者的闲情逸致。社会初次分配已存在明显不公,再让劳累了几十年的职工只有在拼得过寿命的情况下才能领取到原本就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养老金,这样的改革方案既不公道也不人道。更何况,养老金中的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是职工自己存入账户里的血汗钱,即使公共财力最不济,政府也没有理由予以擅自截留。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4.04.009

CantheGapofSocialPensionFundProblemBeSettledbyPostponingRetirementAge?:

SimulationsofThreePostponingRetirementAgeProposalsunder72DifferentConditions

YUANLei

(SchoolofEconomics,Shandong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Jinan250014,China)

Abstract:Inordertostudywhetherthegapofsocialpensionfundcanbesettledbypostponingretirementage,thispaperestablishesameasuremodelofendowmentsocialpensionfundinggap,anddesigns72differentconditionswith4dynamicassumptionssothateverypossibleeconomyenvironmentofChinainfuturecouldbecovered.Thenthispaperanalyzesthemodelresultfromfourangles.Theresultsindicatethatpostponingretirementcandelaythetimethatgapofsocialpensionfundappearaswellasreducethescaleofthegap.However,postponingretirementcannotsolvetheproblemcompletely.

Keywords:socialpensionsystem;gap;postponingretirementage

一、引言

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趋势,“人口红利”这一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甚至将成为阻碍经济增长的绊脚石。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新增劳动力人口在经历过巅峰之后,将逐年走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也会随之下降,但养老保险领取人数会只增不减,这给我国养老保险的健康运营施加了较大压力。

在未来40年内,确保养老保险收支基本平衡,是维系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前提。在未来若养老保险的收入不抵支出,将出现养老保险的资金缺口。为弥补潜在的养老保险资金缺口,很多学者基于我国国情,提出了延迟退休年龄这一解决方案。目前我国仍然实施的是20世纪50年代制定的退休制度,根据该退休制度,当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0周岁(女干部满55周岁),可以办理退休,特殊工种还可以提前退休。由于历史原因,还存在着一定数量买断工龄、内部退休等各种形式的提前退休情况,加重了养老保险的支出负担[1]。罗元文、李珍都认为,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这一规定已经与我国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2~3]。

延迟退休年龄在海外早已被提出,但主要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4],如萨尔维克(AndrewA.Samwick)主张通过经济激励鼓励推迟退休,以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5]。同时,佩斯蒂厄(Pestieau)、布温伯格(Bovenberg)、布雷耶尔和霍普菲尔德(Breyer&Hupfeld)还提到了,延迟退休年龄这一做法还可以弥补养老保险缺口[6~8]。有的学者还认为,延迟退休可以更充分地利用人力资源,降低企业负担,提高竞争力。李红岚提出延迟退休年龄可以降低缴费率,进而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吸纳更多就业人员[9]。柳清瑞、苗认为企业在改善养老金收支均衡的基础上,根据情况降低企业的缴费率,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提高企业的竞争力[10]。

针对养老保险资金缺口的测度,主要有两种研究思路,或从单个参保成员入手,研究每一位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保费缴纳与退休后养老保险领取情况,亦或基于宏观视角,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中的这种因素,来研究养老保险资金缺口问题。根据这两种思路,学者们展开研究。柳清瑞、苗的测算结果表明,2050年当年养老保险资金缺口规模是5775.4亿元,占到当年养老保险收入的21.05%[16];张乐川的测算结果显示,2050年当年资金缺口规模为513236.4亿元,占当年收入的108.9%[17];而王焕清给出的结论是,2050年当年资金缺口345亿元,占到当年GDP的0.013%[18],不同学者间的测算结果有较大差异,究其原因,是因为其假设不同。尽管在某些变量的设定上,不同学者给出的假设值相差不大,但经过几十年的推演,细小的差别也会累积,导致结果的较大差别。经济环境瞬息万变,受各方面影响,难以准确预测,对于何种假设更为合理更为准确,很难有权威定论。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在研究中设立动态变量,以求涵盖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各种可能的经济情况。在所建立的养老保险资金缺口测算模型基础上,对至2050年的养老保险资金的缺口进行测算,并将三种延迟退休方案在72种不同条件组合下的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检验三种退休方案对弥补资金缺口的作用大小,考察延迟退休能否解决养老保险资金缺口问题。

二、养老保险资金缺口测算模型

1.变量及模型构建

为测度养老保险资金缺口,进而分析延迟退休年龄在不同条件下对弥补资金缺口的作用大小,需要构建养老保险资金缺口模型。考虑到女干部在女性从业者中的比例偏低,在模型中暂时忽略女干部人群,假定女性退休年龄为50岁。模型符号详见表1。

张乐川所采用的死亡率数据为2005年的“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19];余立人利用的是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所编制的城镇人口生命表[20]。两位学者在对未来人口进行预测时,均采用的是已知的历史数据,尚未对未来我国人口的死亡率做出预测。因此,本文也利用2010年全国分年龄具体情况、分性别人口和对应死亡率以及当年妇女生育率、男女性别比,对2011~2050年的分年龄、分性别人口数据进行预测。主要思路如下:i年j岁男性人口PMi(j)为i-1年的j-1岁人口PMi-1(j-1)扣除该年龄人口当年死亡的部分,女性亦同。依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当年新生儿男女性别比117.96,i年0岁人口为i-1年适龄女性人口乘以相应年龄生育率的累加。

养老保险收入Si=Li×Ii

以上模型的构建与计算均在MATLAB软件上编程实现。

2.假设的规定

模型讨论中所涉及的所有以货币为单位的指标均为扣除物价因素的实际值,且调整为2010年的不变价水平,相应的增长率亦为实际增长率。模型的假定分为静态变量和动态变量。动态变量设立的目的是尽可能全面地涵盖未来我国各种可能的经济环境,以求论证科学、结论准确。对动态变量进行组合,形成72种不同的条件组合,以在不同退休年龄假设下研究延迟退休方案的作用大小。

(1)静态变量。

②参保率。以2000~2010年每年适龄劳动人口数为基础,乘以城镇化率以及城镇就业率,得到城镇在职劳动人口总数。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1》中“年末参保职工数”除以相应年份的城镇在职劳动人口总数,得到每年的养老保险参保率。在2000~2005年之前,参保率的增长几乎停滞不前,未有变化。进入2006年以来,参保率开始上升,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75%。2011年参保率由2000年的44.71%增加到54.68%。假设未来年份参保率每年增加1.75%,以95%为上限。根据预测,2034年将达到上限,2034年及以后年份参保率将维持在95%水平。

③就业率。利用城镇登记失业率统计数据进行换算得到。假设2012~2050年失业率不变,始终为2002~2011年的平均水平,即城镇就业率维持在95.85%。

④缴费比例。参照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企业和职工个人各自负担工资的20%和8%作为养老保险缴费额。因此,缴费率统一维持为工资水平的28%。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其缴费比例为20%。董西明、罗微指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比例非常低而且断保率高”[21],因此,在测算过程中忽略这一部分,将缴费比例统一到28%。

(2)动态变量。

②工资、退休金及增长率。工资数据采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退休金数据由历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和年末养老金领取人数计算而得。张文学、任彦霏和柳清瑞、苗把工资增长率设为3%[24~25]。张乐川和邓大松、刘昌平在测算养老保险资金缺口时将该增长率假设为7.5%[26~27],丁仁船、张薇将该增长率指标设定为9%[28],参考前述学者假设,设定未来工资及退休金四个增长率水平:3%、5%、7%和9%。张乐川在分析养老保险资金缺口时,将其置于既定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下进行测算[29]。借鉴这种方法,保持工资和退休金的增长率相同,以保持退休金替代率不变。

1.结论

在这些条件组合下,从四个维度对三种延迟退休年龄方案进行模拟与分析,并针对四个动态变量对养老保险累计资金缺口的影响进行研究。

(3)在大部分条件下,延迟退休并不能解决养老保险资金缺口问题。能使延迟退休方案扭转养老保险资金缺口扩大的趋势的情况毕竟是少数,而经济发展瞬息万变,我国未来的经济环境恰好满足苛刻条件的概率不高。无论何种方案,延迟退休年龄只能缓解而不能完全消除养老保险资金缺口,只能减缓而不能完全扭转资金缺口产生并扩大的趋势。延迟退休年龄不是解决养老保险资金缺口问题的灵丹妙药,不能仅仅依靠延迟退休年龄来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综合研究结论,针对题目所提出的问题,我们给出的回答是:延迟退休不能解决养老保险资金缺口问题。

2.建议

既然延迟退休年龄不能解决问题,那么延迟退休年龄更多的应该是出于退休年龄与人口预期寿命不协调方面考虑,而不单纯是为了解决养老保险资金缺口问题。政府机构不应将延迟退休年龄看作解决养老保险资金缺口的救命稻草,也不能无休止、不切实际地将退休年龄一味延迟。退休年龄较早也是社会福利高的体现,如今需要牺牲一定的社会福利,来适应人口预期寿命提高和养老保险资金缺口扩大的现实,需要以合理适度为限。

养老保险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发点和落脚点均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提高社会福利。合理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公众所期盼的,社会所需要的,国家所希望的。未来我国养老保险将出现资金缺口,这将严重影响养老保险的保障作用。因而,政府部门需要未雨绸缪,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重新设计,以适应当前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现状,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提高社会福利,助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1]杨,赵永生.违规提前退休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J].经济与管理.2009,(5).

[2]罗元文.养老保险制度中关于退休年龄的探讨[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6).

[3]李珍.社会保障理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221.

[4]HelmuthCremer,PierrePestieau.ReformingOurPensionsystem:IsItaDemographic,FinancialorPoliticalProblem?[J].EuropeanEconomicReview,2000,44.

[5]AndrewA.Samwick.NewEvidenceonPensions,SocialSecurity,andtheTimingofRetirement[J]JournalofPublicEconomics,1998,70.

[6]Cremer,I.L.,P.Pestieau.TheDoubleDividendofPostponingRetirement[J].InternationalTaxandPublicFinance,2003,(10).

[7]Bovenberg,L.A.FinancingRetirementintheEuropeanUnion[J].InternationalTaxandPublicFinance,2003,(10).

[8]Breyer,F.,S.Hupfeld.OntheFainessofEarlyRetirementProvisions[J].GermanEconomicReview.2010,(11).

[9]李红岚.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可行性分析[M]//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世纪抉择――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构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10]柳清瑞,苗.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推迟退休年龄策略研究[J].人口学刊.2004,(4).

[11]董之鹰.老年资源开发与现代文明社会[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12]邓大松,王增文.中国人口死亡率与最优退休年龄的动态变化关系[J].统计与决策,2008,(2).

[13]James,H.Stock,David,A.Wise.Pensions,theOptionValueofWorkandRetirement[J].Econometrica,1990,(5).

[14]熊必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如何应对老龄化挑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12-19.

[15]徐晓雯,张新宽.对延迟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的思考[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1,(3).

[16]同[10].

[17]张乐川.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金“年龄缺口”分析――基于延长退休年龄的假设[J].南方人口,2012,(4).

[18]王焕清.我国养老保险的模式选择与基金缺口预测[J].统计与决策,2012,(19).

[19]同[17].

[20]余立人.延长退休年龄能提高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吗?[J].南方经济,2012,(6).

[21]董西明,罗微.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障碍及对策分析[J].理论学刊,2010,(2).

[22]张文学,任彦霏.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下的最优退休年龄动态模型构建与应用――以陕西省为例[J].西北人口,2012,(1).

[23]孙博,雍岚.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预测及比较研究――以陕西为例[J].西北人口,2009,(1).

[24]同[22].

[25]同[10].

[26]同[17].

[27]邓大松,刘昌平.中国养老社会保险基金敏感性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1,(6).

[28]丁仁船,张薇.退休年龄与社会养老金的定量关系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1).

[29]同[17].

二、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可行性和社会效应的分析

(一)统一立法,规范和保障延迟退休

(二)规范法律的实施过程

其实,人口老龄化、养老金入不敷出的压力,并非中国独有,很多国家迫于形式,已经以各种方式推出并实施“延迟退休”方案。

法国:照顾艰苦职业和女性

最近两年,延迟退休问题在法国屡屡引发争议。

法国高福利社会保障体系经过战后60多年的反复修改而建立。其中,退休金制度基本保证大部分法国公民均可在退休后领取退休金,金额相当于其退休前工资的80%。

在1983年法国社会党执政时期,由于经济和就业情况都比较好,加之执政者认为提前退休年龄可将就业岗位让给更多的年轻人,因此将法定退休年龄从原来的65岁提前到60岁。

2008年开始的经济危机和随后的债务危机逼迫法国退休制度非改不可。据统计,2009年法国退休人员约占全国人口的近1/4,如果不进行改革,退休金制度恐将不堪重负而瓦解。2010年,内阁通过法律草案将法定退休年龄每年延长4个月,从目前的60岁到2018年延长至62岁;将缴纳退休金的年限,到2013年提高到41年。此外,公共部门退休金缴纳比例将在10年内从7.85%提高至10.55%,向私营部门看齐。

法国法律草案要经过议会通过才能变成法律付诸实施。然而,该草案公布后,在法国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最后出现短暂的社会动荡。反对者认为这样的改革是将公共财政赤字和债务危机转嫁到普通百姓身上,政府应通过对富人征税和打击投机活动弥补财政亏空。

然而,民众的激烈抗争并没有改变最后退休制度改革法案通过的结果。2012年选举中,奥朗德提出将退休年龄部分回归到60岁的竞选承诺,得到强烈反对退休制度改革人士的欢迎。极具戏剧化的一幕是,奥朗德上台后面对政府财政困境和难以为继的退休金制度,不得不继续改革退休制度,法定退休年龄仍然维持2010年的改革方案。

2013年,法国公布新的退休改革草案。这一改革草案在保留62岁法定退休年龄不变的基础上,对退休制度进行微调:从2014年起提高在职人员和雇主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2014年增加0.15%,2015~2017年,每年增加0.05%,4年共提高0.3个百分点,到2020年前不延长养老金缴费年限,2020年开始养老金缴费年限从41.5年延长到2035年的43年;为体现公正原则,改革将考虑工作条件艰苦人员和女性特殊情况等,将设立艰苦职业的“工时账户”,使艰苦岗位从业者能够提早退休,或接受培训或换岗。女性产假将计入养老保险金的缴费年限等。

这一改革方案也受到多方面批评,工薪阶层认为这种改革是增加税收和提高缴纳金,利益仍受损害;而反对党认为这一改革方案根本无法解决退休金不足的亏空,资金缺口仍然巨大。

日本:为应对老龄化修改法律,但或许会影响青年就业

经过了7年的过渡期,2013年开始,日本人的退休年龄延长到了65岁。

2004年12月,日本修改《老年人雇用稳定法》,要求企业从2006年4月1日开始,选择采取“提高退休年龄”“建立继续雇用制度”(不退休继续工作或退休后重新工作)或“废除退休制”等三项措施中的一项。也就是说,在2013年前,阶段性延长雇用年龄。2006年4月1日~2007年3月31日延长到62岁,2007年4月1日~2010年3月31日延长到63岁,2010年4月1日~2013年3月31日延长到64岁,从2013年4月1日开始延长到65岁。

基本上,很多企业都通过建立继续工作制度来应对,而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或自身废除退休制度的企业很少(除部分中小企业和零星企业)。

2012年8月29日,《老年人雇用稳定法》再次修改,规定在迎来退休的60岁的员工中,企业必须继续雇用所有希望继续工作的员工一直到65岁,这一决定从2013年4月实施。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2012年12月的报道,经济界对该修正案强烈反对,“很可能被迫减少其他员工工资或减少录用年轻人”。随着扩大雇佣退休人员,30%的企业开始研究削减非正式员工。

虽然延迟退休受到部分老年人欢迎,但也带来诸多问题。由华侨创办的中国通讯社营业部部长姜德春指出,这个法律实质是推迟退休年龄,这将引发不少问题。首先会增加企业负担,其次会影响年轻人就业,因此企业不能及时补充新生力量,企业创新能力受影响。“解决高龄社会的养老金问题,决不能仅靠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应对,必须从社会福利全局和国民所得再分配等方面统筹考虑。”

日中创职协会久永事务所代表泽田笃志指出,继续雇用也有成功一面,首先是可以减少支付老年人的养老金,还可以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此外,雇佣熟练劳动人员,还可以对新手进行教育,利于补充因为生育率降低而减少的劳动力。

泽田笃志指出,虽然各方面意见都存在,但很多日本人希望能一直工作,所以这个制度是被接受的。“日本社会肯定是‘少子高龄化’,为遏制老年人养老金和遏制医疗费用,延迟退休很有必要。”

姜德春介绍,延迟退休适用于除公务员外的所有职工,且不分男女、工种。日本实施《男女平等雇佣法》之前,女性比男性早5年退休,实施后,该规定被取消。

而按照目前的法案,领取年金的年龄每3年提高一岁,到2025年时,满65岁才能够领取年金。但如果还是60岁退休,很多人将在这5年中处于无收入状态。为此,日本政府制定延迟退休的法案,实际是把包袱甩给企业。

美国:为获更高退休金主动延迟

美国没有硬性规定的退休年龄,联邦法律规定,雇主不允许歧视年长员工,强迫他们退休。美国退休年龄和工种无关,更不分男女(如果区分性别,则涉及性别歧视,联邦法律也明文禁止)。但美国人大多选择在62~70岁退休,因为政府和企业用市场经济的杠杆,让人们做出最利于自己的选择,也使得社会的工作岗位得到合理的新老交替。

这一杠杆就是联邦政府统一管理的公共养老金计划。除所得税,美国人领的工资还要扣除社会福利金,只要缴足十年,就自动加入公共养老金计划,税率目前是雇主与雇员各付工资的6.2%。公共养老金规定,1938年出生的人,正式能领全额养老金的年龄是65岁。直到1943年,每迟一年出生,退休年龄就增加两个月,正式退休年龄逐渐增加至66岁。

然后便是平台期,从1943~1955年出生的人都可以在66岁正式退休,之后又是每过一年,退休年龄增加两个月,直到1960年,其后所有人正式退休年龄都是67岁。可见,美国的退休年龄很复杂,不是一刀切,而是采取渐进式。

公共养老金最早可以从62岁开始领取,越早领取,数额越少,在62岁退休只能领到应得退休金的70%~75%。还不如等到正式的退休年龄的65~67岁再开始领。养老金和退休前35年的平均工资额有关,比如平均月收入为5000美元(1美元约合6.11元人民币),退休金为2000~3000美元(结婚夫妇能领更多),如果收入达到1万美元,则能领到2800~4200美元。

目前,由于经济形势不好,为了获得更高的退休金满足生活需要,美国人有推迟退休年龄的趋势。

THE END
1....开始需要延迟交到20年才能够退休。我是灵活就业人员,是不是必须得...然而,这一调整是渐进式的,不会立即要求您交到2040年。另外,作为灵活就业人员,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https://china.findlaw.cn/ask/lawyer_66061966.html
2.2024年灵活就业人员50岁退休新政策有吗?专家导读 灵活就业人员50岁退休新政策是没有的,对地女性退休一般要在55周岁才能处理,同时还需要缴纳社保满十五年才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如果是属于男性的话,一般需要在满六十周岁才能办理退休。 灵活就业人员50岁退休新政策是没有的; 灵活就业人员退休政策是:灵活就业人员的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https://mip.64365.com/zs/1409953.aspx
1.养老保险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多少?下岗职工要延迟退休吗?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https://www.9crx.com/question/58473.html
2.灵活就业人员怎么办退休?养老保险没缴满年限,可以延迟办理退休吗?养老保险没缴满年限,可以延迟办理退休吗? 以个人身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达到退休年龄,您可携带个人身份证件到社保服务窗口办理或通过手机APP等线上渠道办理。 若未缴满年限,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种情况讨论。 如果您参加的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需要在2011年7月1日出台实施《社会保险法》为...https://www.baiyin.gov.cn/zwgk/zcwdpt/SRSJ/art/2023/art_21eca1caa2d94147a5c3b33f12e92966.html
3.速看!2022年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最新规定长达10年的弹性退休时间 引发网友热议 从规定中我们看到,男性的退休年龄最早是50周岁,最晚是60周岁;女性的退休年龄最早是45周岁,最晚是55周岁。 这也是关于退休年龄中存在的最大争议:具体多少周岁不能自己选,只能根据政策执行。 而且女性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有的地区执行的是55周岁,有的地区执行的是50周岁。 https://www.scnj.tv/wap/showplay.php?aid=1952281
4.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金这样交3年,55岁就能领退休金!如果交灵活就业,按规定只有不到一半的钱能进个人账户,万一没到退休或退休没多久就嘎了,家里人拿不回本。 而这个方案,无论是居民养老部分,还是商业养老部分,当人嘎了,交的钱都能拿回来,没有风险。 2、60岁就能领钱,不受延迟退休影响 按照新的规定,1974年出生的男性受延迟退休新政影响,社保要交满17年半才能...https://www.shenlanbao.com/zhinan/1849639727750574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