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员退休制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严格遵循到龄即退原则,确保公务员退休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2.退休金计发办法和标准突出公务员特点,符合分类管理原则。
3.与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为下一步建立适合公务员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打下基础。
4.重视对退休公务员的管理,减轻原单位负担,为向社区化管理过渡创造条件。
四、公务员如何办理退休
1.公务员达到退休条件后,一般由其所在机关按照管理权限报任免机关决定。
2.退休程序因退休方式不同而异。符合强制退休条件的公务员无需本人申请,由所在单位和任免机关为其办理退休手续。符合自愿退休条件的公务员,需本人主动申请办理退休手续。
3.审批由任免机关进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核准公务员退休事宜。在达到退休条件的前一个月,公务员将被通知;退休手续应在达到退休条件后一个月内办理完毕。
9、公务员退休金计发方法和标准体现了公务员的特殊性,遵循分类管理的原则。退休金计算基于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和工资结构,与企事业单位有所区别,减少了相互比较,有利于公务员保障体系的建立。
10、公务员退休制度与养老保险制度紧密相连。公务员退休后享受养老保险金的原则明确,为建立符合公务员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奠定了基础。
11、重视退休公务员的管理是关键。统筹考虑退休养老保险费用管理与人员管理,有助于减轻原单位的负担,为过渡到社区化管理创造条件。
12、退休与离休不同。离休是针对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达到一定年龄或身体原因无法正常工作的人可以选择离职休养,并享受特定待遇。这是一种特殊的退休制度,针对特定人群,其基本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更为优厚。现在一般不再实行退职制度,因为随着公务员制度的推行和养老保险的实施,退职作为单独存在的制度已经失去实际意义。
13、退休也不等同于退职。退职是我国过去实行的一种特殊退休方式,适用于达到退休年龄但未达到工作年限或因非公失去工作能力的人。但现在随着公务员制度和养老保险的实施,一般不会再出现退职的情况。
14、公务员的退休条件是享受退休待遇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年龄和工作年限(工龄)。其他因素如身体状况、工作环境等,可以通过调整最高退休年龄来提前享受退休待遇。
15、新中国成立后,退休规定中的退休年龄和工龄条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体现了当时的特定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退休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必然的。
16、我国公务员制度规定,公务员的退休条件包括年龄和身体状况两种。达到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或丧失工作能力的公务员必须退休,并享受规定的待遇。
17、我国公务员制度也允许公务员自愿退休。自愿退休的条件包括: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且工作满20年,或者工作满30年并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后可以退休。
18、是否选择退休并行使享受退休待遇的权利,充分尊重个人意愿。但最终的退休决定还需经过任免机关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