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公布30个数字化创新实践案例,长三角城市多平台入选
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名单
■国务院:上海、重庆外资旅行社可从事除台湾外出境游业务
■中国旅游报社:关于征集首批智慧旅游“上云用数赋智”解决方案的通知
10月10日,中国旅游报社发通知,中国旅游报社将开展智慧旅游“上云用数赋智”解决方案征集活动,通过分批发布智慧旅游“上云用数赋智”行动需求,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智慧旅游“上云用数赋智”解决方案。该活动由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中国旅游协会智慧旅游分会、全联旅游业商会景区分会协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旅游管理专业委员提供学术支持,详情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链接。(中国旅游新闻网)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唐老鸭万圣夜反派巡游等部分景点和现场娱乐演出将暂停
·在此期间,包括唐老鸭万圣夜反派巡游在内的部分景点和现场娱乐演出暂停,米奇童话专列(日间花车巡游)以缩减版的形式呈现。乐园仍向游客开放,度假区的两座主题酒店、迪士尼小镇和星愿公园继续正常运营。
目的地
■“稻花香里说丰年”,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之长三角篇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共青团中央推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28条,此次线路推广围绕“游乡村、庆丰收、迎盛会”主旨,汇集各地庆祝丰收、欢度佳节的节庆活动,串联一批具有深厚农耕文化、浓郁民俗风情的乡村景点,呈现大江南北风味各异、品质俱佳的时令好物。
■江苏文旅消费推广季加入青春生力军“十三侠客”新星火热招募中
·活动分为预热报名期、海选投票期、任务积分赛期、颁奖礼四个阶段。由每位城市现任“侠客”在网络平台及主要社交平台发布主题及产出内容示例,广大“侠客候选人”进行内容产出竞赛,最终选拔出“十三侠客”新星团成员。
■江苏首个文旅“元宇宙”创新项目亮相南京鼓楼
近日,2022南京鼓楼国际时尚文化旅游季在鼓楼公园拉开帷幕,江苏省首个文旅“元宇宙”创新项目“元动鼓楼”正式上线。
■上海旅游节各景区共接待游客1067万人次
2022年第33届上海旅游节10月6日落幕,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统计显示,旅游节期间,各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067万人次。9月17日至10月6日,上海地区文旅全量消费类交易总金额为743.42亿元,消费笔数合计2.45亿笔,同比增长22.8%。130余家重要文旅企业和大流量平台企业参与“乐游云购9·17”活动,活动参与人次近1.65亿,总销售量额约16.56亿元。
■云南文旅厅公布国庆假期旅游数据:省内游客占77.6%
近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消息称,2022年国庆假日期间,云南省共接待游客1989.4万人次,比未出现疫情熔断的2021年国庆下降9.3%,恢复至2019年的73.3%。实现旅游收入136.2亿元,同比下降12.2%,恢复至2019年的63%;其中因省内游、近郊游、本地游成为常态,假日7天,省内游客1543.8万人次,占全省旅游市场77.6%;一日游游客1601.6万人次,占全省旅游市场80.5%。
■背《滕王阁序》免门票掀起背诵热潮
10月8日,滕王阁官方回应称,景区从2013年推出完整背诵《滕王阁序》可免费游览滕王阁的活动,之前是在节假日举行,从2018年开始变为常态化全年的活动。
■郑开旅游年票10月发行,首批纳入60家景区
近日,郑开旅游年票已于8日启动发行。该年票每张价格100元,首批纳入郑州及开封优质旅游景区60家,包括国家4A级景区17家、3A级景区17家,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23家、省级重点文保单位3家,包含中原福塔、康百万庄园、竹林长寿山景区等郑州景区,以及万岁山·大宋武侠城、龙亭、翰园碑林、大相国寺等开封景区。(郑州日报)
文旅/投资新闻
■榜单:上半年国有文旅集团业绩一览
·此次统计为不完全统计,虽然表格按照营收规模顺序排列,但并不代表企业排名,仅为提供更多参考信息,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政府直属文旅集团。
■哈尔滨“冰城”旅游项目即将竣工将实现四季常态化运营
■曲江文旅收到政府补助222.96万元
旅行社
■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福建赴澳门11月旅游恢复
来自澳门特区发布的消息显示,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25日在政府总部召开的惠澳措施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恢复与内地的电子签注办理,以及停办近3年的内地旅行团赴澳旅游也预计在今年11月恢复落实,包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在内的四省一市首先恢复。
■山西省多地暂停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据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消息,10月7日,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忻州市宁武县、保德县的部分区域调整为疫情中高风险区。10月7日起,暂停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进出祁县、宁武县、保德县行政区域的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内蒙古多地暂停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据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消息,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多地部分区域调整为疫情中高风险区。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加强疫情防控科学精准实施跨省旅游“熔断”机制的通知》有关要求,10月8日起,暂停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进出上述县(旗区市)行政区域的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住宿
■澳门国庆假期日均旅客2.6万人次酒店平均入住率超六成
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10月8日发布消息称,据初步统计,国庆七天假期澳门日均旅客达2.6万人次,酒店平均入住率为66.7%,两者分别较9月份上升约30%,客况优于预期。旅游局正积极部署落实惠澳措施,筹备团签电子签迎客工作,与业界携手推动旅游经济复苏。
■ClubMed三亚度假村12日起暂停营业
8日,ClubMed官方预订小程序发布ClubMed三亚度假村暂停营业通知,因客观条件制约,ClubMed决定从2022年10月12日起,暂停ClubMed三亚度假村的对外营业,停止接受三亚度假村的新增预订,并服务好仍在店宾客的接待和离店工作。(北京商报)
国际旅讯
■全球完全取消了入境旅行限制国家和地区增至99个
①入境前无需新冠检测②入境时或者入境后也无需新冠检测③不会因新冠而禁止某个国家的公民入境④不需要入境隔离⑤入境时不需要提供疫苗接种证明
■旅游胜地黎巴嫩宣布破产
■柬埔寨融资计划助旅游业复兴
■索尼影业首家主题水上乐园10月12日开业
近日,索尼影视和泰国AmazonFalls公司宣布哥伦比亚电影水世界将于10月12日开园。据了解,哥伦比亚电影水世界位于泰国芭提雅,是全球首个索尼哥伦比亚电影主题水上乐园,拥有最先进的游乐设施,同时也有精彩纷呈的现场表演、沉浸式体验、互动道具、独特布景、主题餐厅、特色商品和零售店,为全球游客带来《勇敢者游戏》《黑衣人》《绝地战警》《精灵旅社》和《超人总动员》等好莱坞巨制影片的沉浸式游乐体验。
■美国航空耗资2.5亿美元为员工打造豪华级酒店
据《达拉斯晨报》消息,新冠疫情爆发前夕,美国航空已计划耗资2.5亿美元建立豪华级酒店综合体,据悉,只有美国航空工作人员才能入住。上周,美国航空宣布,该酒店综合体名为Skyview6,建立于沃斯堡公司总部园区,最终将于2023年第一季度开放。
OTA
■去哪儿:自官方宣布入境香港免隔离航线搜索量增4倍
香港入境新政策发布后,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从国际飞往香港的航线瞬时搜索量增长4倍,其中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泰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地,是搜索排名最高的出发地。
交通旅游
■2022年国庆黄金周游轮数据简报
2022年10月1日至7日,长江三峡游轮共计发班41艘次,为2019年同期的28.87%;共计完成客运量5568人,为2019年同期的20.27%;游轮平均负载率为32.09%,较2019年同期下降30.52个百分点。
■东航“空铁联运”覆盖江西省内27个旅游站点
近日,由中国东航与中国铁路联合打造的“空铁联运”已在中国东航APP上全新上线。“空铁联运”网络范围覆盖了枢纽城市41个,通达全国645个火车站点,实现航空段与1113个火车段的双向联运,已基本实现覆盖全国。江西境内婺源、庐山、兴国西、共青城等27个旅游站点均涵盖在内,极大地方便了省内至省外的双向交通出行。(民航资源网)
■长赣铁路项目正式获得国家批复
近日,《新建长沙至赣州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新建长沙至赣州铁路(简称“长赣铁路”)位于湖南省东部和江西西南部,是国家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之一厦渝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的重要客运专线。(央视新闻)
文旅政策
■海南省旅文厅出台17条措施振兴旅游业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复工复产振兴旅游业的若干措施》,通过17条具体措施支持旅游业企业加快复工复产,恢复海南省旅游市场。(海南日报)
·报告提出,要用好《海南省稳经济助企纾困发展特别措施(2.0版)》安排的5000万元旅游消费券资金,面向全国游客发放酒店、景区等消费券,为我省酒店、景区等场景引流游客,同时带动其他旅游消费场景客流。
■海南文昌出台奖补政策助推旅游市场加快复苏
·奖补标准根据路程距离分为两个档次:海口、琼海、万宁、定安、澄迈、屯昌等六个市县为1500元/天/辆;其他市县为2000元/天/辆,全市全年奖补包车次数为500次,后续视情况酌情增加。
近年来,假烟、假酒、假种子、假文凭、假职称……不胜枚举,令人真假难辨。近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发布了第二批175家假冒中央企业(以下简称央企)名单,加上去年10月对外公告的第一批353家假冒国企名单,先后共有528家假央企、伪国企被曝光。其中,不乏类似套上“央企”“国企”光环从事文化和旅游经营活动的企业,值得业界高度警惕,加强风险防范。
众所周知,央企是我国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中央管理的大型企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被形象地比喻为“国家队”和“主力军”。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央企分四类共243家,其中,实业类央企98家(国资委监管)、金融类央企27家(财政部监管)、其他特殊类央企4家(财政部监管的国铁集团、邮政集团、中国烟草、北大荒农垦集团),另外还有114家中央文化企业(委托财政部监管)。
近年来,不少地方企业或民营企业违规借用、套用和冒用“央企”“国企”的名称,以获得地方政府或金融机构的信任,在企业融资、项目土地、投资合作等领域“跑马圈地”,不仅让一些“真央企”背了很多问题黑锅,也让不少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苦不堪言。
去年以来,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国务院国资委及中央企业持续打击假冒企业,2021年10月对外公告第一批353家假冒国企名单。今年9月20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开发布了第二批175家假冒中央企业名单,前后共有528家假央企、伪国企被曝光。那么,这些假冒企业中是否有文旅企业?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又有哪些套路?
隐藏在假冒名单中的涉文旅企业
作者梳理发现,已被通报的528家假冒企业中,竟隐藏着30多家类似套上“央企”“国企”光环从事文化和旅游经营活动的企业(详见下表),有的甚至在全国混得风生水起。
然而,主要经营业务为文化和旅游服务的仅有5家,分别是,中建国联(成都)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已注销)、甘肃中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广通数字文化(广东)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浦泰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中青城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多数公司将文化或旅游服务列为一般性经营项目。
2.从工商注册地看(详见下表),这36家涉文旅“假央企”登记地点主要集中在广东、山东、四川、北京等11个省(直辖市)。其中,数量最多的省份是广东省10家,注册登记机关全部在深圳市;其次是山东和四川分别有5家,山东5家注册登记机关集中在济南和泰安两市,四川5家注册登记机关集中在成都市;排在第3位的是北京市3家,注册登记机关集中朝阳区和通州区;其余的江苏、浙江、安徽、陕西、河南、甘肃等六省各有2家,湖北省有1家。
3.从注册资本看(详见下表),根据36家涉文旅“假央企”工商注册资本显示,注册资本总体保持在超亿级、超千万级和百万级3个等级之间,给人感觉这些企业实力不菲,超有面子。据作者逐级梳理,注册资本超1亿元及以上的企业共有20家,在9800万元以下及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共有14家,30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的有2家。
其中,超5亿元的有2家,分别是紫御神州(四川)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已注销)6亿元、中网电投(杭州)科技有限公司5亿元;超3亿元的有4家,分别是中广通供应链控股(广东)集团有限公司3.8亿元、中水电城乡规划设计(成都)有限公司3.68亿元,山东国健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婺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各3亿元;2.8亿元以下及1亿元以上的共有14家。
据国务院国资委产权局发布消息称,汇总公布的528家有关公司及其下设各级子公司均为假冒国企,与中央企业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均与中央企业无关。
套路1:“伪造关系”当“儿孙”
一些民企为谋取私利,在工商注册时,通过伪造某国企下属子公司注册申请书、股权交易协议、企业公章、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签名及身份证件等材料将国有企业及所属企业注册为股东,蒙骗工商登记注册工作人员的审查,将企业变更为中央企业下属子公司,摇身一变成了央企的“假儿孙”。
例如,2020年5月,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在调查中发现,原合肥皖化基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伪造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公章、营业执照副本,通过提交虚假材料取得了公司登记,登记为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依法撤销合肥皖化基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该项冒用登记事项。经核查,该公司现已重新变更为冒名前的“合肥维特浩姆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名称。
套路2:“中介搭桥”买“干爹”
近年来,在国企央企混改等政策推下,一些大型民营企业通过国企央企控股或出资重获新生。这种有国企做股东的民企虽不是真正意义上“国企”,但是有国企支持的背景可获得增资、增信,以及融资授信、项目招标、政企合作等政策倾斜和扶持,更能够大幅度增加企业的政府信任度和市场竞争力。为此,一些规模较小的中小民企,也萌生了“扯虎皮拉大旗”的心思。
正如国务院国资委产权局对外公布名单时所称,这些“冒牌央企”与中央企业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均与中央企业无关。尽管如此,也毫不动摇这些企业出钱攀亲戚的热情,即便是个无人疼的“干儿子”,有个“干爹”傍身关键时候也能唬人。
套路3:“层层嵌套”打“游击”
事实上,很多“冒牌央企”并非和央企、国企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两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令外人真假难辨。例如,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中青旅实业“逃债”事件,就牵扯出了“中青旅实业”(中国青旅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中青旅集团”(中国青旅集团有限公司)之间的神秘关系。
资料显示,中青旅集团成立于1985年,是由共青团中央履行出资人职责组建的一家从事旅游业务的央企,旗下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旅游行业领军企业。2018年1月,中青旅集团及其下属企业的国有股权整体划转至中国光大集团。中国光大集团由财政部、中央汇金和社保基金理事会三家单位共同持股。
工商资料显示,“中青旅实业”成立于1993年,注册资金8000万,主营旅游及文化娱乐设施开发、技术开发服务;经济旅游信息咨询等,对外投资44家公司。中青旅实业股东为润元华宸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控股75%、央企中国青旅集团公司控股20%、个人股东田卫红控股5%。
2018年5月,中青旅实业旗下子公司北京黄金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简称“北京黄金”)5亿信托发生实质违约,牵连出中青旅集团。为此,中青旅集团旗下的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官方微博回应称,“中青旅实业”或类似名称的分子公司,与中青旅不存在任何股权关系。2018年12月,中青旅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转让其持有的中国青旅实业20%股权,想与“中青旅实业”撇清股权关系。
恰恰是因为这种关系,过去20年间“中青旅实业”一直挂着“中国青旅”的四字名号、用着中青旅集团相同的企业LOGO,对外宣称是中青旅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在全国各地发展子公司近百家,通过层层嵌套和近亲繁衍让“中青旅”背景成为挥之不去的“对外名片”。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青旅集团”想与“中青旅实业”撇清股权关系,但历史关系导致的历史遗留问题远没有结束。在国务院国资委刚刚发布的第二批175家假冒中央企业名单中,一家名叫“中青城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青城投”)再次牵扯出了“中青旅集团”与“中青旅实业”。
此外,中青城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股信息显示,其最大的股东为宝欣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持股79%,北京中青城投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持股21%,而大股东“宝欣投资”的大股东则是中家嘉投(厦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的股东则中国农发重点建设基金有限公司)。如此一来,“中青城投”又有了新的国企背景加持。
中青城投旅游虽然不是真正的“央企”,但通过这种“层层嵌套”和不断变更股东身份注册新公司,便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游击队”。据中青城投旅游现任领导层6名主要成员所持关联公司数量就超过了200多家,要想真正厘清“真假”关系谈何容易。
除了上述三种形式外,“欺世盗名”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假冒手段。纵观被公开的企业名称,多数公司的名称中都含有“中”“国”字样,比如中建、中铁、中电、中水、中能、中网等等,有的甚至把名称中的行政区划(地名)放在括号中、放在字号后边。
这些公司用这种手段标榜的公司与众不同,在对外宣传中通常以简称误导他人,如上面提到的中青旅实业有限公司简称“中青旅”、中青城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青旅”等。这是一种典型的“欺世盗名”,通过往脸上贴金“冒称央企”,以达到参与市场竞争的目的。
综合前文分析可见,当前造成“假央企”“伪国企”肆虐的主要根源,绝不是单单为了满足企业虚荣,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民企与央企的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同地位和待遇所致。这里既有传统观念使然,也有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在这里不便深挖和讨论。
那么,如何才能从根源阻止“假央企”肆虐?显然仅仅通过简单的曝光手段或澄清“李逵”与“李鬼”之间的关系,只能起“敲山震虎”的作用。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全社会全链条严厉打击外,各级有关部门必须重新审视各地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赋予各类企业真正同等待遇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