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60岁阿婆执意收养黑人弃婴,为其落户奔走14年,结局意想不到
2000年8月8日,上海的一位60岁的朱阿婆再一次“喜当妈”,不顾全家人的反对,也要坚持将孩子抚养长大。
现如今已经过去24年了,这位阿婆孩子究竟如何了?
意外的相遇
“医生,这个孩子的身上为什么这么黑啊,怎么洗都洗不干净。”
“因为他的身上有一半的黑人血统,所以本身的皮肤就是黑的。”
这段幽默的对话,打开了一位“黑人弃婴”的一生,命运多舛的他遇见了善良的朱阿婆,从而改变了他的一生。
朱阿婆是一位传统的上海老太,已经60岁高龄的她开始安享晚年了,每天跟邻居们在一起打打麻将,跳跳舞。
这天,她早早的就起床去菜市场买菜了,因为儿子一家要回来吃饭,还有小孙子,正所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走路都觉得腿脚轻快了。
在菜市场扫荡一圈之后,心满意足的往家赶,整个菜市场的人都知道,这位阿婆的儿子、儿媳与小孙子回来看望她了,殊不知在回家的路上会有一个大大的惊喜。
“哇——”的一声,朱阿婆隐约的听见孩子的哭声,上了年纪的她本以为自己的耳朵不好使了,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再一次听见了孩子的啼哭。
此时的上海正值炎热的夏天,万一真是谁家的孩子跑丢了,这么热的天,后果不堪设想,着急的朱阿婆循着哭声找去,在一处草丛里看到一个箱子,里面竟然是一个黑乎乎的孩子。
天气酷热难耐,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微弱,仿佛生命即将消逝,朱阿婆心急如焚,再也顾不上许多,急忙把孩子抱在怀里,匆匆赶回了家。
回到家中,朱阿婆的丈夫看到妻子不仅拎着菜,还抱回一个黑乎乎的孩子,一时之间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两人把孩子从篮子里小心翼翼地抱出来,发现旁边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2000年8月1日出生,仅仅7天,这个孩子就被狠心的父母抛弃,这让朱阿婆气愤不已,同时又对孩子充满了怜悯。
好在他家里也有小孙子,她翻箱倒柜的找出奶瓶和奶粉,还为弃婴进行降温,很快他就像是被浇灌的花朵一样,又恢复了勃勃生机的模样。
过一会,儿子与儿媳回来了,看到家里面突然多了一个又黑又胖的小孩,也感到很意外,可当了解到事情的经过之后,就陷入了沉思,就连丈夫也开始担忧起来,毕竟他们家里现在并不富裕,如果再养育一个孩子,会非常的吃力。
朱阿婆也非常理解家人的顾虑,可是这毕竟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究竟该何去何从呢?
艰难的抉择与生活
从相遇的那一刻,就注定了结果,朱阿婆最终还是不忍心将孩子丢弃,决定不顾家里人的反对,执意收养这位弃婴,还亲切的为他取名为“朱军龙”。
朱阿婆毕竟已经60岁了,为了防止出门被说闲话,她便竟朱军龙寄养在小儿子的名下,他来以爷孙相称,只是她的收养之路又会经历什么样的波折与困境呢?
这个弃婴的皮肤总是黑黑的,阿婆以为是身上太脏了,于是就接连给他洗了一个星期的澡,可还是黑黑的,于是就连续一周给他洗澡,可还是很黑。
无奈的阿婆将朱军龙抱到医院进行检查,便有了开头戏剧性的一幕,朱阿婆收养弃婴的现实问题接踵而至。
朱阿婆一共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已经有孩子了,只是小儿子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动静,可是在收养朱军龙半年之后就传来怀孕的喜讯。
除了生活的问题之外,他们还要面临户口与领养政策的难题。
面对这些困境,朱阿婆没有退缩,她一边安抚着家人的情绪,一边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四处打听,希望能找到一条合法合规又能让朱军龙安稳生活的途径。
附近的邻居都知道阿婆与黑人弃婴的故事,随着采访的报道,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他们的故事,都被阿婆乐善好施的精神所打动。
附近的一家学校愿意破格接收朱军龙上学,只是由于他外表的特殊性,经常被同学们当做是一个异类,这样特殊的存在让他逐渐有了反叛心理,情绪的低落也不好好学习,慢慢的就成为了学校里的问题学生。
老师多次把朱阿婆叫到学校反映情况,这让朱阿婆十分忧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朱阿婆不辞辛劳地奔波,她每天早早出门,跑到各个办事处询问,查阅各种资料,努力琢磨如何让朱军龙能够正常上学和生活。
政府部门在了解到朱军龙的特殊情况后,决定特事特办,在户口还没有办下来时,先让朱军龙在浦东新区御桥小学上学,但这只是暂时缓解了入学的问题,户口依旧是个大难题。
朱军龙也经常会在心里问自己:他究竟是来自哪里,为什么会跟身边的人不一样?
2014年5月14日,朱阿婆经过多年的奔波上报,终于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成功给黑小囡上了户口领了收养证,朱军龙这才成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当阿婆将这件事情告诉他的时候,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内心的喜悦,有了身份之后的他,在面对质疑的时候,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说自己是中国人了。
最后在阿婆与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朱军龙不仅改邪归正了,还成为了班级里的尖子生,在18岁参加高考的时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顺利的进入到上海建桥学院。
或许是因为朱阿婆的善良感动了上天,她朱阿婆所在的地区迎来了拆迁,这原本是一件好事,却没想到引发了一场家庭纠纷。
朱阿婆获得了6套拆迁房,按照她的分配,给儿女们分完后还剩下两套,一套留给自己和丈夫养老,另一套则分给了朱军龙。
这个分配决定引起了朱阿婆儿女们的不满,他们认为朱军龙并非亲生,在他身上已经花费了不少精力和金钱,不应该再分得一套房子,毕竟在上海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一套房子的价值不言而喻。
朱阿婆的儿女们为此争论不休,指责朱阿婆的分配不公,家庭关系瞬间变得紧张起来,面对儿女们的不理解和指责,朱阿婆感到无比的伤心和失望,她原本以为自己的分配是出于对每个家庭成员的考虑,却没想到引发了如此大的矛盾。
“我们是你的孩子,反正你死了也是我们的,还不如现在就给我们了。”
总共6套房子,被三个孩子瓜分了,可怜的老两口已经70多岁的高龄了,却没有一处房子可以栖息。
朱军龙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担当和善良,他不在乎自己有没有房产,而是将自己的一居室让给爷爷奶奶住,自己则在阳台搭一个小床。
就连一向不待见他的爷爷,也对他表示由衷的感谢,这个房子还是他在高一的时候,政府考虑到他的情况,给他分配了50平米的小居室,现在可派上大用处了。
现在的朱军龙已经大学毕业了,在家附近找了一个计算机的工作,闲暇的时候就带着爷爷奶奶出去游玩散步。
“小时候您抚养我长大,现在我就为您养老!”
朱军龙深知朱阿婆对他的养育之恩,他不愿意看到爷爷奶奶因为房子的事情而伤心难过,他用自己的行动,为这个陷入困境的家庭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希望。
朱军龙还努力工作,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他不怕吃苦,不怕累,用自己的汗水为这个家默默付出,在他的努力下,家庭的氛围逐渐缓和,朱阿婆也重新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和力量。
尽管家庭的纠纷给他们带来了一时的困扰,但朱军龙的坚定和孝顺,让这个家在风雨之后,依然能够保持着那份珍贵的亲情和温暖,祝愿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参考资料:
网易新闻:《上海60岁老太,不顾子女反对,捡一黑人弃婴养育23年,今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