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境外经贸合作区已然成为企业抱团出海、国际化布局的重要平台,也是实现双循环的重要纽带。温州市金盛贸易有限公司是瓯海区最早“走出去”的浙江省“一带一路”示范企业之一。2009年3月,“金盛贸易”投资建设鹏盛工业园区,这也是首个由中国民营企业直接在乌投建的中乌合资工业园。
园区总投资约1.38亿美元,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建有标准厂房、办公大楼、员工宿舍、后勤服务中心等超30万平方米,同时还建有铁路专用支线、天然气变送站、110千伏双回路变电站、污水处理系统、产品检测中心和海关监管仓库等配套设施。园区先后入驻陶瓷、制革、制鞋、手机、水龙头阀门、卫浴、宠物食品和肠衣制品、明胶食品等14家企业。陶瓷、阀门等产业填补了当地空白,其他企业也发展红火、颇具规模,如年生产能力达60万张牛皮、20万张羊皮的蓝皮成皮生产项目,年产30万双的制鞋项目等。
向农业领域延伸,鹏盛农业园从2017年启动建设,现已成为浙江省唯一一家省级境外农林农业园,园区千亩棉花示范种植园滴灌技术得到乌政府政策支持和全国推广,推动中国农业技术在一带一路上的应用交流。2020年6月,鹏盛与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塔什干国立农业大学达成三方战略共建鹏盛丝路学院,为两国开展农业技能交流与培训,并合作共建实验室。该丝路学院入选成为浙江省首批“一带一路”丝路学院。“乌方也在鼓励发展纺织业,原料有了,这两年我们在重点推广,希望和国内有实力的纺织、服装企业有深度长远的合作,一起把园区这块产业链做起来。”这是王凤泰目前工作的一大重头戏,“两业”融合,创造更多未来可能性。
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鹏盛也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由中国驻乌使馆和鹏盛工业园共同投资兴建的“乌中友谊公园”,乌总统亲自为其命名,已成为当地政府、民间重要活动和日常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成为中乌世代友好的新标志。成立鹏盛慈善基金会、办多语种幼儿园、组织乌方员工赴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其有着“对外合作的典范”“中乌经贸合作的一面旗帜”的诸多美誉。
近年来,鹏盛通过技术设备改造、人才引进等方式对园区进行改造提升,带动禾本农业、顾家家居等龙头企业走出去。2023年通过设备、原材料从国内进口到乌方式,总投资超1000万美元陶瓷生产项目。近五年,鹏盛累计带动进出口4.12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000余个就业岗位,创税6054万美元,极大发挥平台集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