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国产动画电影创作回顾: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截至8月31日,《哪吒之魔童降世》已经收获票房46.78亿,超越《流浪地球》位居产业化以来中国电影单片票房第二名。与此同时,该片在澳洲、北美等海外市场上映也取得近年来罕见的优异成绩。此前国家电影局专门组织召开影片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哪吒之魔童降世》创作和市场成功背后是中国动画电影的整体发展。

国产动画片作为电影中重要的类型和样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受到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代表的中国动画创作力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创作出了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宝莲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多部优质作品,丰富了国内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多个奖项,为中国动画片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虽然与欧美日韩等国相比,我国动画电影起步较晚,但是国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通过多种手段给予大力支持。电影产业化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动画电影呈迅猛发展态势,在资金、生产、市场、人才、教育、衍生品开发等产业各环节全面推进。

政策扶持、人才集聚

动画电影“十七年”迎来蓬勃发展

新中国的成立,不仅带来了时代变革,也为动画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和新生。一方面,统一的新中国为人才集聚创造了条件,原先国统区和解放区的动画创作人才能够一起为新中国的动画事业作贡献;另一方面,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意识形态领域有重要作用,而动画片在造型特点和表现形式具有独特性,受到格外重视。

1950年2月,原东北电影制片厂美术组的特伟、靳夕、方明等人奉调到上海加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以此为标志,新中国的动画片创作以上海为中心逐渐开展起来,中国动画片也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

在1950年-1956年间,中国动画片创作者拍摄出的大部分动画作品,都以少年儿童为目标受众,创作者充分发挥了动画片通俗易懂的特点,制作出以可爱动物形象讲述童话故事的《谢谢小花猫》《小猫钓鱼》《机智的山羊》《乌鸦为什么是黑的》等,以及讲述中国传统民间故事传说的《骄傲的将军》《神笔》等,很多新中国动画的开创性作品都出自这一时期。

其中,1955年拍摄的《乌鸦为什么是黑的》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该片于1955年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三等奖,1956年获得第八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展览会儿童文艺影片一等奖,1958年获得意大利国际纪录片和短片展览会荣誉奖状,赢了国内外的一致认可,也标志着中国动画从此进入彩色时代。

以“探民族形式之路,敲喜剧风格之门”为创作宗旨的《骄傲的将军》创作于1956年,该片由华君武编剧,特伟和李克弱导演。影片通过对“临阵磨枪”这一成语的艺术性展现,提示观众在革命取得阶段性胜利时不能放松警惕,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片中不仅造型上融入了京剧脸谱,在表现上也借鉴了诸多戏曲的艺术手法,并且片中采用了戏曲中的锣鼓伴奏,极具传统戏曲风格,开创了中国动画片“民族风格”的先河。

1957年4月,原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组从上影分出,单独成立“明确以少年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但在题材和形式上也考虑到成人的欣赏趣味,力求做到‘老少咸宜’”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这也是新中国第一家独立摄制美术片的专业制片厂。

以1957年美影厂成立为标志,中国动画片进入一段繁荣期。各位艺术家在上海相互取长补短,在各自的创作经验上进行总结,摆脱了美国和苏联的影响,摄制出一些新题材、新风格的动画片,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格的中国动画发展之路。

这一时期的中国动画在作品上表现为,创作类型不断扩展,出现了剪纸片、折纸片、水墨动画片等新的美术片类型;表现内容丰富,叙事风格多元化发展,在保留美术片通俗易懂特性的同时更加注重情节和叙事。如《金色的海螺》《没头脑和不高兴》等作品都力求通过动画叙事达到道德教育的效果。

在美影厂,万籁鸣、张光宇、张正宇等人历时四年,分别在1961年和1964年制作出了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上下集,把中国传统神话传说中的形象融入恢弘场景和绚烂色彩,又用极具民族风格的表现方式展现出来,通过孙悟空和玉帝、龙王、天兵天将的形象对比,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

《大闹天宫》上映之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先后获得包括中国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动画电影、捷克斯洛伐克第13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第二十二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中国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委员会一等奖、厄瓜多尔第五届基多国际儿童电影节三等奖、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腊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在内的多个奖项。迄今为止,《大闹天宫》已经在全球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上映,为中国动画片赢得了巨大的世界声誉,孙悟空也成为全世界观众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

不只《大闹天宫》,《小鲤鱼跳龙门》(1958年)、《小蝌蚪找妈妈》(1960年)、《牧笛》(1963年)、《黄金梦》(1963年)等都是这一时期创作出的优秀作品,是这些优秀作品,让中国美术片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水平得到了国际认可,“中国动画学派”就此形成。

周恩来总理在接见日本代表团时就曾表示:“中国美术片,是在中国电影事业中,找到独自方向的比较卓越的部门。”

除了埋头创作,中国动画这一时期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进展。1956年,前苏联导演瓦诺著、杨秀实翻译的《动画电影》,由艺术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系统讲述动画电影创作技术的著作,也反映出了中国动画向国外先进理论学习的态度;1959年,程季华主编、李少白、邢祖文编写的《中国电影发展史》出版,这是“第一次对中国动画的历史,尤其是美术电影的历史发展做了当时最系统化、理论化的梳理”;1960年,王树忱撰写的《新中国美术片的成长》刊登在《美术》杂志上,该文阐述了美术电影在宣传方面的重要作用。

1960年1月-2月,由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联合举办“美术电影制作展览会”,在北京展览期间,包括阳翰笙、华君武、吴作人、张光宇、叶浅予、万古蟾、陈荒煤、蔡楚生在内的电影、动画创作者和理论家进行了座谈和讨论,具体分析了中国美术电影当时的生产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有益探索。

除北京外,“美术电影制作展览会”还先后在国内7个城市进行巡展,后来还赴香港进行展览,获得了不错的国际声誉。

总体说来,从1947年的《皇帝梦》开始,中国美术片经历了十几年的飞速发展,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取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极大提高了中国动画片的世界地位,为中国动画片日后的发展提供极大助力。

新时期动画电影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再次呈现繁荣发展局面

1978年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创作激情迸发,好几代创作人才集体回归,生产出了众多优秀动画片。据统计,1978年到八十年代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共生产出133部影片,时长将近3400分钟。在此期间,中国动画共有24部影片在海外获奖37项,创造新纪录。

自从成立以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中国动画的创作发展中一直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从1978年开始到1988年十年间,全国各地建立了一批拍摄基地和动画片生产部门,并各自投入到创作中,分担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制作压力,中国动画片的创作格局开始从“一枝独秀”向“百花齐放”发展。

这一时期的动画片呈现出新特点:首先是故事取材更广泛,1979年《阿凡提的故事》改编自维吾尔族民间故事,同年美影厂摄制的《愚人买鞋》取材自传统寓言,1981年的《九色鹿》来自敦煌壁画的佛经故事,1983年《鹬蚌相争》来自成语故事等等,中国动画片从厚重的传统文化汲取营养,并在艺术加工后反映社会现实,取得了不错效果。

其次是创作思维更加发散,和之前动画片造型夸张、内容幽默,通过反讽手法鞭辟现实的固定创作思路不同,这一时期的动画片开始试图通过温暖的童话叙事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1980年的《雪孩子》讲述了雪人牺牲自己救小白兔的童话故事,同年,《我的朋友小海豚》也是以抒情手法表现了少年水手和海豚之间的深厚情谊,让科幻题材也充满了童话色彩。

还在艺术上借鉴了国外观念,加入了西方戏剧的悲剧理念,并且努力向成人观众靠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79年为庆祝建国三十周年摄制的《哪吒闹海》,集民族风格和悲剧色彩于一身,代表了80年代中国动画创作的最高水平。此外,《哪吒闹海》也是中国第一部大型宽银幕美术片,更是中国动画在与世界接轨中迈出的关键一步。

(80年代中期,电视开始普及,原先只为影院创作的动画片也不得不开始考虑电视观众的感受,各地的动画片创作单位纷纷开始转型,把创作精力聚焦在电视动画片上,除了前文提到的《黑猫警长》外,《葫芦兄弟》《邋遢大王奇遇记》《蓝皮鼠与大脸猫》《舒克和贝塔》《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自古英雄出少年》《海尔兄弟》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优秀动画作品不断涌现,动画电影也迎来了产业萌芽。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99年出品的动画电影《宝莲灯》,这是中国动画片首次采用故事片的导演和录音师,在画面、造型、配乐上都进行了精心设计。该片于1999年7月30日上映后,在全国取得了2500万元票房。

2001年的《小虎斑斑》是中国第一部全三维制作的动画片,同年,动画短片《青娜》也制作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全数字制作的动画短片,标志着中国动画在数字制作方面迈上新台阶。

虽然增速很快,但从总体实力和产业规模上来说,当时中国整个动画产业还处于萌芽期,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处于较低水准,并不能满足国内观众的需要。

借助政策红利,优化产业布局,驱动市场发展

产业化之后中国动画进入黄金发展期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对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确立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把动画产业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纳入发展规划。

在此基础上,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等主管部门开始先后制定并推出了一系列主推动画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一系列有利于中国动画产业有序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借助政策红利、优化产业布局、驱动市场发展,动画产业也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发布,其中指出要“加强少年儿童影视片的创作生产,积极扶持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拍摄、制作和播出,逐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适合未成年人特点、展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动画片系列。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少年儿童电影发行、放映工作新路子,形成少年儿童电影的发行放映院线。”

3月29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团中央、文化部等部门联合举办“全国影视动画工作会议暨动画片题材规划会”,会议提出:动画工作要解放思想、创新体制,加快发展影视动画产业。会议通过并下发《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广发编字〔2004〕356号),延续了2004年1月《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鼓励电影系统外多种资金参与电影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精神,强调了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重要意义,明确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发展目标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鼓励多种紧急成分共同参与影视动画产业的开发和经营,加强和境外动画产业的广泛合作。

这是动画升级为“产业”之后的第一份官方文件,标志着中国动画产业发展新纪元的开始。随后出台的各项文件,大多是对这份文件精神的落实或根据出现的具体问题作出的相应调整。

2005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下发,强调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和目标任务,为中国动画产业政策的第二轮密集出台提供了政策支持。

2006年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06〕32号转发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通过多部委联动,从宏观到微观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2006年9月15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国产动漫振兴工程成为重点文化产业之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视;

在此之后,各部门在纲领性文件的指引下开始出台相应的落地措施。

这一阶段我国动画电影在创作上进步明显,上映总量保持上升趋势,每年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增长显著,动画电影题材定位也逐渐开始寻求差异化,各个制作公司产品定位意识不断提升,开始致力于拓宽动画的受众范围。

在票房方面,2006年的《春田花花同学会》成为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首部票房突破千万元的国产动画,2008年林超贤导演的《风云决》将这一纪录提升到2400多万元,2009年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首次将国产动画票房带入“亿元时代”。

到了2012年,国内上映动画电影票房总收入达到14.45亿,国产动画电影上映数量增至22部(其中3部为合拍片),占上映动画总数的56%,票房同比增长47%,其中《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开心闯龙年》1.67亿的票房成绩不仅占据国产动画头把交椅,也刷新了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的新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阶段,注重与其他媒介的联手营销,努力拓宽宣传渠道开始成为国产动画市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交叉渠道的合作成为发展新方向,市场营销开始注重通过细分受众扩大目标市场,动画电影的品牌意识开始形成。

从2009年起,中国动画电影开始出现面向低龄观众群体的系列动画电影,形成了《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熊出没》系列、《赛尔号》系列、《洛克王国》系列、《麦兜》系列、《潜艇总动员》系列、《魁拔》系列等知名品牌。

但与此同时,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市场反响冷热不均,每年票房排名前50%的影片占据了全年大部分的票房,后50%影片的票房比重相当少,每年动画电影的票房增长主要来自前50%的影片,很多国产动画电影并没有抓住观众的偏好,没有获得观众的青睐。

此外,到了2012年,全年共上映22部国产动画电影,其中12部为合作发行,其中珠江影业和上海东方分别合作发行5部以上动画。电影发行公司开始在同一档期为动画电影既保持合作,又进行竞争。

另外,借由发行公司的渠道优势,国产动画已经开始利用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喜羊羊》系列在电视上的持续性播出,也是促成电影投产的基础。不仅《喜羊羊》系列,其他动画电影也开始与电视台联合促销的战略性捆绑,使其通过宣传的方式参与到电影未来的票房中来。

总体看来,在这一阶段国产动画一方面电影发展势头迅猛,开始在市场运作、品牌化等方面进行探索;另一方面,较美、日等动漫发达国家,我国动画电影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和同期《功夫熊猫》系列、《冰川时代》系列、《马达加斯加》系列等进口动画相比,在创意、内容、文化内涵、营销能力、品牌影响力、产业链等诸多方面仍存在不小差距,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推出更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的动画电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动画产业迎来全面提升

产量逐年攀升

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倾斜和市场发展的助力下,主管部门制定多条政策法规降低动画市场准入门槛,并同时加大对动画产业投融资的支持力度。在此背景下,民营资本和行业外资本开始进入国产动画领域,整个行业打破了原先国有企业独大的局面,呈现出以国有企业为主,多种所有制结构和创作主体并存的多元化格局。

2015年在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一方面,2014年,地方政府取消了对动画的补贴,因此2015年动画电影数量没有出现增长;另一方面,《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在暑期档上映,收获9.56亿票房,创造新的标杆,使动画电影成为之后各路资本追捧的热点。

自此,民间资本接替市场补贴进入动画电影领域,避免了动画电影陷入和电视动画片同样缺乏资金的处境。2016年,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备案的动画电影为182部,同比增长30%,全年上映动画新片62部,放映1235.1万场,吸引超过2.2亿人次观影,产出票房70.05亿,三大指标同比分别上涨77.5%、70.5%和58.9%。出现了《功夫熊猫3》、《大鱼海棠》等票房口碑双丰收的优秀作品,《熊出没》《神秘世界历险记》《赛尔号大电影》《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一批国产动画电影系列也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和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动画电影在商业院线中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再加上自身制作周期较长,目标受众相对较窄,比较容易出现市场波动。来自主管部门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出现了些许下滑,全年共有52动画新片上映,累计放映1014.3万场,观影人次1.4亿,共产出票房47.2亿元,三大指标同比减少17.8%、34.9%、32.6%。

总体看来,国产动画在产业化之后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步,较好地实现了技术和艺术的融合,被大量观众接受和认可。虽然目前在电视和电影的动画创作领域都遭遇增速放缓,但可以看出动画电影的受众基础和观影需求依然存在,能否在市场上赢得观众的青睐主要是自身创作质量的到位程度。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未来会有更多的进口动画电影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动画还需抓住自身优势,切实结合本土市场环境和行业所处发展阶段及特点,在故事、画风、色彩、制作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努力满足观众日益多样化的审美需求。

人才培训体系丰富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中国动画的产业化过程中,发展势头经过多次变化,但对于人才的稀缺和渴望从未改变。上世纪90年代,国外动画代工行业大量进入国内,很多动画人员受高制作价格吸引涌入代工行业,造成原创人才流失,国内动画人才出现断层,尤其是创意型人才和手绘技术人才的极度缺乏,直接制约着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

2015年,电影局同美国电影家协会、迪士尼工作室达成协议,从2015年开始每年派出一批国内动画创作者前往美国迪士尼工作室进行学习、充分借鉴好莱坞的动画创作优势,培养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表达的动画创作者,目前这一项目已经连续执行4年,数十名优秀的国产动画创作者从中获益。

但总体看来,国内动画高端创作人才还处于稀缺状态,还需要主管部门从课程安排、师资配置、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培养本土的策划、编剧、导演、制作等年轻创作者,帮助国内动画制作人才和世界先进水平接轨,构建高水平的动画创作人才队伍,支撑中国动画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优质动画作品相继涌现

从中国动画产业萌芽期起,整个行业的发展一直依赖优质的动画作品支撑,随着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以及发展环境的飞速变化,优质国产动画作品在不同时期呈现的出不同特点,但都促进了产业发展,其中一些作品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4年开始,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一大批动画生产基地上马,各级政府也都设立了相应的动画发展基金,动画产量迅速攀升,到了2010年,中国已经从产量上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动画生产国。但当时中国的原创动漫充斥着诸多剧情生硬、制作粗糙、时长注水的“骗补贴”作品,除了《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熊出没》系列、《魁拔》系列等少数作品外,较少出现具有市场号召力的优质作品。

2012年,中国动画产业开始转型,对内调整补贴政策,从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对外虚心学习,引进国外的优秀团队,并且开始进行动画合拍片尝试。

2012年“东方梦工厂”落户上海并在2016年制作出了第一部中美合拍动画电影作品《功夫熊猫3》,在中国内地电影市场上收获10亿票房。同年另一部中美合拍动画片《摇滚藏獒》也在中国市场上映,质量颇受业内好评。

此外,在2013年之前,中国的动漫市场基本被亲子向动画占据。在2014年《十万个冷笑话》上线并受到好评之后,《龙之谷》《大鱼海棠》等针对非儿童受众或合家欢题材的动画作品开始频繁出现。2017年初,国产成人向动画电影《大世界》上映并引起一定热议,同年暑期,首部自主分级的限制级国产动画《大护法》也登上了大银幕,最终取得票房8760万元。

2015年之前,中国动画都是小制作,即使是动画电影,成本也一般在7000万以下,连续多年取得优异票房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单片制作成本甚至不超过2000万元。直到2015年7月10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上映,该片在竞争激烈的中国电影暑期档,取得9.56亿票房。这部影片让资本看到了动画电影的市场潜力,随后光线传媒签下了《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团队,其他各大制片公司也纷纷开始布局动画电影,并在动画电影的制作、宣传等环节投入重金。2016年,追光动画出品了其首部动画作品《小门神》,该片制作周期29个月,耗资1.3亿元;2017年7月上映的《豆福传》集结了皮克斯、梦工厂等多家好莱坞制作团队,耗资2亿元。

此后,《大鱼海棠》《白蛇:缘起》等优质国产动画在收获不错票房的同时也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支持,2019年7月,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上映34天票房突破45亿元,不仅创造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新纪录,也在澳洲、北美等海外市场飘红,登顶十年华语影片上映首周末票房冠军。

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大量涌现

动漫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集中载体,在产业发展初期就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并连续多年给予支持。

从2004年6月广电总局在北京为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代表的9家首批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授牌,开启了中国动画产业基地建设的序幕。据公开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主管部门批准设立了20个国家动画产业基地,8个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各个产业基地之间也已经“以点带面”,按照地域分布形成了以长春、哈尔滨为中心的东北动漫产业带,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动漫产业带,以上海、杭州、常州为中心的长三角动漫产业带,以武汉、长沙为中心的中部动漫产业带,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动漫产业带,以重庆、昆明为中心的西南产业带等六大动漫产业带,并各有其发展特色和侧重点,以此构成了中国目前的动漫产业发展格局。

但总体看来,我国的动漫产业基地虽然发展迅速但同质化趋势明显,想要完成建设动漫产业强国的目标,还需要从数量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注重基地间的特色和差异化发展,走集约式、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

动漫衍生品品种丰富,规模扩大

从2012年至2016年,动漫衍生品市场规模年增速保持在18%以上,2016年达到了450亿元,比2012年翻了一倍。

来自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动漫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518.1亿元,同比增长15.2%,预计到2020年中国动漫产值将进一步增长,突破2000亿元。

新中国成立70年动画电影大事记:

1950年2月,原东北电影制片厂美术组的特伟、靳夕、方明等人奉调到上海加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以此为标志,新中国的动画片创作以上海为中心逐渐开展起来,中国动画片也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

1955年的《乌鸦为什么是黑的》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该片于1955年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三等奖,1956年获得第八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展览会儿童文艺影片一等奖,1958年获得意大利国际纪录片和短片展览会荣誉奖状,赢了国内外的一致认可,也标志着中国动画从此进入彩色时代。

1957年4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中国动画片进入一段繁荣期。各位艺术家在上海相互取长补短,在各自的创作经验上进行总结,摆脱了美国和苏联的影响,摄制出一些新题材、新风格的动画片,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格的中国动画发展之路。

万籁鸣、张光宇、张正宇等人在1961年和1964年制作出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上下集,先后获得包括中国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动画电影、捷克斯洛伐克第13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第二十二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中国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委员会一等奖、厄瓜多尔第五届基多国际儿童电影节三等奖、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腊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在内的多个奖项。迄今为止,《大闹天宫》已经在全球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上映,为中国动画片赢了了巨大的世界声誉,孙悟空也成为全世界观众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

1979年为庆祝建国三十周年摄制的《哪吒闹海》,代表了80年代中国动画创作的最高水平。此外,《哪吒闹海》也是中国第一部大型宽银幕美术片,也是第一部在戛纳参展的华语动画电影,是中国动画在与世界接轨中迈出的关键一步。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99年出品的动画电影《宝莲灯》,是中国动画片首次采用故事片的导演和录音师,在画面、造型、配乐上都进行了精心设计,获得了第1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第6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美术片奖、第9届中国电影童牛奖优秀美术片奖等奖项,该片于1999年7月30日上映后,在全国取得了2500万元票房。

2001年的《小虎斑斑》是中国第一部全三维制作的动画片,同年动画短片《青娜》也制作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全数字制作的动画短片,标志着中国动画在数字制作方面迈上新台阶。

2006年的《春田花花同学会》成为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首部票房突破千万元的国产动画,2008年林超贤导演的《风云决》将这一纪录提升到2434万元,2009年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首次将国产动画票房带入“亿元时代”。

2010年,中国从产量上超越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动画生产国。

2014年《十万个冷笑话》上线并受到好评,之后《龙之谷》《大鱼海棠》《大世界》、大护法》、《白蛇:缘起》等针对非儿童受众或合家欢题材的动画作品开始频繁出现。

2015年7月10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上映,该片在当年暑期档取得9.56亿票房,让资本看到了动画电影的市场潜力,自此,民间资本接替市场补贴进入动画电影领域,动画电影开始成为各路资本追捧的热点。

2016年,“东方梦工厂”制作出了第一部中美合拍动画电影作品《功夫熊猫3》,在中国内地电影市场上收获10亿票房。同年另一部中美合拍动画片《摇滚藏獒》也在中国市场上映,质量颇受业内好评。

2019年7月,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上映37天票房46.78亿元,位居中国电影票房榜第二名,不仅创造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新纪录,也在澳洲等海外市场飘红,登顶十年华语影片上映首周末票房冠军。

改革开放至八十年代末中国动画电影海外获奖信息:

1964年《大闹天宫》:第二十二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厄瓜多尔第五届基多国际儿童电影节三等奖,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腊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1978年的《狐狸打猎人》:南斯拉夫第四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美术奖。

1979年的《哪吒闹海》:菲律宾第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法国布尔波拉斯青年童话电影节宽银幕电影奖。

1979-1988年《阿凡提的故事》系列片:1991年美国芝加哥国际儿童电影节一等奖。

1980年《老狼请客》:意大利第十二届季福尼青少年电影节最佳荣誉共和国总统银质奖章。

1981年《人参果》:第二届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1980年《我们的朋友小海豚》:意大利第十二届季福尼青少年电影节最佳荣誉共和国总统银质奖章。

1981年《九色鹿》:加拿大汉弥尔顿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荣誉奖。

1981年《猴子捞月》:苏联第一届莫斯科国际青少年电影节勇与美奖,加拿大第四届渥太华国际动画片电影节儿童片一等奖,保加利亚第四届卡洛澳国际喜剧电影节最佳短片奖。

1982年的《鹿铃》:第十三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片特别奖。

1982年的《三个和尚》:第四届欧登塞国际童话电影节银质奖,第三十二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比赛银熊奖,葡萄牙第六届埃斯皮尼奥国际动画电影节最佳影片奖,菲律宾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厄瓜多尔第七届基多国际儿童电影节荣誉奖。

1983年的《鹬蚌相争》:第十三届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银熊奖、南斯拉夫第六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

1983年的《猴子钓鱼》:加拿大第四届渥太华国际动画片电影节儿童片一等奖,保加利亚第四届卡布络澳国际喜剧电影节最佳短片奖。

1983年的《火童》:日本首届广岛国际动画电影节一等奖。

1984年的《三十六个字》:南斯拉夫第七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教育片奖。

1984年的《神医》:美国芝加哥国际电影节一等奖。

1985年的《草人》:日本第二届广岛国际动画电影节获儿童片一等奖。

1985年的《金猴降妖》:法国布尔波拉斯文化俱乐部青年动画电影节长片奖和大众奖,第六届芝加哥国际儿童电影节动画故事片一等奖。

1985年的《女娲补天》:法国圣罗马国际儿童电影节特别奖。

1985年的《夹子救鹿》:第五届印度库塔克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短片金像奖。

1986年的《超级肥皂》:日本第二届广岛国际动画电影节教育片二等奖

1986年《葫芦兄弟》:埃及开罗国际儿童电影节三等奖。

1988年的《强者上钩》:日本第三届广岛国际动画电影节E组一等奖。

1988年的《山水情》:苏联第一届莫斯科国际青少年电影节勇与美奖,保加利亚第六届瓦尔纳国际动画电影节优秀影片奖,加拿大第十四届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短片奖,印度孟买国际短片、纪录片、动画片电影节最佳童话片证书奖。

THE END
1.珍藏的60~90年代记忆中的国产动画片共84部笑哥共享网珍藏的60~90年代记忆中的国产动画片共84部 百度网盘提取密码: xgyh 笑哥自己弄的!所以,肯定安全,肯定能让你省钱,肯定也能让你赚钱!肯定是真的!放心加!前两天加不上本微信号,现在已经恢复了,请大家重新加一下! 您只需要把淘宝【天猫】商品链接分享发送给下面微信机器人号,既可为自动您搜索到隐藏优惠券+收货...http://xiaogegh.com/wlzy/2889.html
2.90年代让人印象最深刻的4部国产动画片不知道你看过几部90年代让人印象最深刻的4部国产动画片 不知道你看过几部推荐视频 02:19 打开APP阅读 日本办西南岛屿图片展 聚焦自卫队加强部署00:53 打开APP阅读 6000余辆车辆滞留高速 甘肃山丹暖心驰援 01:20 打开APP阅读 回应以色列总理逮捕令 法国外长称将遵守国际法 03:46 打开APP阅读 俄开始筹备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特...https://v.ifeng.com/c/v/v002LHFERvVPPWpTKe5F23qIU0pKPrg1Fi-_PlsPa--RDJwjA__
3.暴露年龄的时间到了:这些动画片,你看过吗?80年代,国产动画美不胜收,加上从国外引进的优秀动画片,那个时代长大的小朋友真的太幸运了。 90年代:国产动画开始衰弱 进入90年代,电视的普及度突飞猛进,几乎家家都有了电视机。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添补播出空档,大量优秀外国动画厂商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圣斗士》《忍者神龟》《变形金刚》《灌篮高手》《足球小将》等等占...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1NjAyMTM5.html
4.90年代国产经典警匪/反恐动画片《特别车队》第九集:24小时到了90年代国产经典警匪/反恐动画片《特别车队》第九集:24小时到了,电脑猴化作空气了,但是找到了水下监狱的进出办法。猴警官驾驶战斗机打进水底监狱,救出了狮哥、熊猫等车队成员,但是狼老二逃跑了。匪徒自己炸毁了黑山镇巢穴逃跑,猴警官截击了匪徒。狮哥带领车队成员夺回了物资,又踏上了新的征途 展开 任叔岳 说说...https://k.sina.cn/article_1648990441_m624998e903300fndp.html
5.动画国产动画课题基金项目论文选题热点选题动画*国产动画热点选题态势分析报告是为研究人员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基金,如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部级社科规划项目,以及论文选题提供帮助的最新的选题分析报告。该报告由选题宝发布。https://xuantibao.com/subject/detail?sid=9&wid=71953
6.[迅雷下载]200部国产经典动画片地址.doc下载[迅雷下载] 200部国产经典动画片这套动画片从1941年的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开始,共200部动画片,跨越了40-90年代原始链接已经失效,必须使用迅雷下载,迅雷的候选资源很多。耐心一点多试,东方不亮西方亮,今天不行明天或许就能搞定。复制每个  VIP免费下载 下载文档 收藏 分享 赏 1...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5/0507/16572262.shtm
7.随便聊点九十年代老动画机核GCORES生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朋友,比起零零年后出生的小朋友来,多少还是有点自以为是的童年优越感。因为那个时候大陆电视台还能播放进口动画片。 在那个没有网络资讯的年代,想要知道什么时候电视台会放什么动画,除了订阅“生活真需要”的中国电视报之外,多半只有死守着电视台了。而身为小朋友的自己没有电视的支配...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23637
1.8090回忆杀!十部90年代国产动画,你看过几部?潇湘读书社小时候电视里能看到来自各国的优秀动画片,从下午六点一直到七点钟各家电视台播放着层出不穷的动画片,争相上演着“小朋友收视群体争夺战”!那时的国产动画也凭着制作上的精良用心,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快来看看以下十部90年代国产动画片,你小时候看过几部? https://www.xiaoxiangguan.cc/49665.html
2.80一90年代国产动画片大全[蓝星扬]最新章节无弹窗80一90年代国产动画片大全由蓝星扬创作,代表作有男生和女生差差差的直轮滑鞋男生和女生差差差的直轮滑鞋,国产精品iGAO为爱激情,别…别用棉签文轩,内容简介:听到穆文峰的问题,楚天掏出了地图,随后扑在地上看了一下,之后抬头回答道:“这附近有十六个水源,其中九条是从一https://tuozhe8.com/Inewscmn/8ubo_20241116
3.90年代经典国产动画片:《哈哈镜花缘》(13集全)第一集以下链接为影音视频“90年代经典国产动画片:《哈哈镜花缘》(13集全)第一集”在线访问地址,点击链接就可以访问查看啦 www.ixigua.com***424448 www.ixigua.com 搜 哈哈镜花缘 合集 镜花缘动画片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合集 哈哈镜花缘动画片1994年版 合集 镜花缘传奇40集完整版动画片 ...https://www.xiaoso.net/t/109157584
4.哈哈镜花缘,90年代经典国产动画片,哪里可以看年代 查看全部6条评论回答 写回答 hjg197283 永远的灌篮高手,永远的樱木花道,永远的流川枫。 有用(0) 回复 举报 相关问题 你觉得建筑行业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了吗? 1.8万 浏览 15 回答 90年代的台式机和我们现在用的台式机究竟有多大区别? 1.5万 浏览 9 回答 在这日新月异的年代换什么中国手机才不会...https://wap.zol.com.cn/ask/details_25848618_4651762_3.html
5.[百度云][系列合集][60~90年代记忆中的国产动画片(高清)珍藏...[百度云][系列合集] [60~90年代记忆中的国产动画片(高清) 珍藏精品] 【全84集】-中文动画片下载-天天早教论坛-儿童早教动画资源一站式下载 [60~90年代记忆中的国产动画片(高清) 珍https://www.52ae.cc/74584.htm
6.浅谈90年代经典国产动画的哲理性不知从何时起,国产动画的低龄化现象成为不少人批评的问题。但是如果从近几十年的中国动画史来看,至少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出现过不少思想成熟,画风独特的作品。其中一些作品,即便在如今成年人看来也是可看性很强的经典。 首先,这些经典动画的剧本往往都依托于经典的文学作品。比如,1994年的国产动画《哈哈镜花缘》,作品...http://m.zhubaojie.com/index.php/faxian/news/view/1/20093
7.90年代十大经典动漫90后童年记忆里的动画90后看的动画片有哪些90后看得动漫可以说是各个年代中最丰富最优质的,国外的动画源源不断在电视上播出,国产动画也朝气蓬勃地发展,90后看的动画片很多到现在也毫不过时,maigoo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90后十大经典动漫,包括:灌篮高手、数码宝贝、海尔兄弟、名侦探柯南、西游记、美少女战士等等,你心中最经典的90后动画是哪部呢? 90年代十大经典...https://www.maigoo.com/top/419923.html
8.中国动画极简史:曾影响阿童木之父,上世纪90年代开始衰落有戏作为一名80后,小编这几天在办公室跟90后小伙伴聊起童年看的动画片时,遗憾地发现,国产动画一定程度上缺席了90后的童年,而00后看的动画中,则几乎难觅有影响的国产经典动画。 事实上,中国动画在起起伏伏90年的发展历程里,有过极为璀璨的过往,日本动画大师手冢治虫、宫崎骏都曾把中国动画视若神明。六一儿童节,我们不...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66725
9.曾经那些经典的国产动画片过桥,怕羞的黄莺,松鼠理发师,善良的夏吾冬。https://m.douban.com/doulist/581607
10.中国动画片的美术风格(精选八篇)一、53%喜欢看国产动画片 图1 是否喜欢国产动画片 调查数据显示:在681名被调查者当中,有361人表示喜欢国产动画片,占了总调查人数的53%,不喜欢的人数占47%。从这个结果中可以看到国产动画还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创作质量,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调查中发现,喜欢国产动画的观众人群集中在12岁以下和45岁以上年龄段。中青年...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ktor7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