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创建优良的育人环境,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经学校研究决定,自2018年10月28日起,学校开始严格规范校园出入管理。记者就此采访了学校保卫处张绍华处长。
问:日前校园网发布了《中国传媒大学校园出入管理公告》,提出要严格实施校园出入管理,新的保安公司也已经入驻学校,提供安保服务。请简要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创建文明安全、和谐美丽的校园是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望和呼声,为顺应师生呼声,今年暑期,学校在对北苑餐厅、南门休闲步道+行人栈道等一系列民生工程进行改造的同时,在东西门之间社会路主干道两侧安装了高约1.3米的铁艺围栏,目的就是要规范校园出入管理,保障校园良好的教学科研秩序,为师生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
问:请择要介绍一下校园出入管理的具体细则。
答:《校园出入管理公告》主要包括五条内容,重点是从校门秩序管理方面对人员和车辆出入等方面加以规范。
车辆管理方面,已办理校内通行证的车辆扫描车牌后进出校门,无校内通行证车辆须从南门、西门入校,禁止驶入北教学区。考虑到安全隐患和校园狭小,校园禁止摩托车、外卖车、快递车进入,共享单车进入校园须停放在南门、北门等指定位置,不要随意停放。
这里要特别提醒的是,校园首先是教学科研场所,严禁携带猫、狗等宠物进入校园。校内住户豢养的宠物,不得进入教学区、学生住宿区、体育场等校园公共场所。
问:进入校园须要出示的证件具体包括哪些?证件丢失或者忘带怎么办?
问: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如何办理登记?
答:校外人员入校办事须办理入校登记。为方便登记,学校在南门、北门、西门等位置设有来访人员登记处,登记事项包括:访客姓名、身份信息、联系方式,来校事由,受访单位等。目前学校有关部门正在推进信息化建设工程,校外人员可由师生通过手机预约系统进行入校预约,之后可通过指定通道刷身份证识别进入。
问:公告中提到,入校车辆一律停放在地下停车场等指定位置,具体包括哪些场所?临时入校车辆如何停放?
答:根据《中国传媒大学校园交通安全管理规定》《中国传媒大学校园机动车停放及收费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所有入校车辆均应停放在地下停车场等指定位置,学校地面禁止停车。暑期以来,学校对全校交通路线作了进一步优化调整,所有来校的外部车辆必须从学校的南门或西门驶入,可停放体育场地下停车场或大学生活动中心地下停车场。10月8日起,学校的北教学区禁止外部车辆驶入。北教学区博学楼(48号楼)地下停车场是授课教师专用停车场,不对非授课人员开放。学校重大庆典或大型活动期间,在地下停车场满载情况下,视情形划定专门停车区域,满足停车需求。各单位举办活动发布通知时,尽量作以下提示:建议绿色出行,校园地面严禁停车,入校车辆一律停放地下停车场等指定位置。
问:禁止外卖车、快递车入校,可能会对部分师生生活带来不便,如何解决?
答:目前学校经常使用的校门及出入口多达10余个,具体开放时段将根据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实际情况区别设置,进行动态调整。根据目前人员出入情况,作以下设置:学校南门西侧24小时开放,东侧7时至18时开放(周末、节假日全天关闭);北门西侧24小时开放,东侧7时至19时开放(周末、节假日全天关闭);西门24小时开放;老西门6时至22时开放;大学生活动中心入口门7时至22时开放;17号楼北侧南入口6时至20时开放,17号楼北侧北入口将根据上下学高峰等情况适时开放;其他各门仍然延续以前做法,全天开放。
问:规范校园出入管理既是对制度的具体落实,又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需要师生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作为管理部门,您想说些什么?
建设平安美好校园,人人都是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也是监督者。希望人人都能牢记安全法则,树立文明意识,服从校园管理,遵守校园制度,齐心协力建设平安文明、和谐美丽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