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宠物的朋友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小动物都喜欢。本来家里已经养了一条狗了,还想养一只猫,却又担心猫狗是天生冤家。那么猫狗究竟能不能混养呢?答案是肯定的,可以一起养,但有一定的条件。首先必须了解猫和狗的习性,猫和狗表达情绪时的方式很多方面不一样。狗伸出爪子表示友好,在猫眼看来却是在向其挑衅;狗比较憨厚忠诚和服从主人命令,猫生性孤僻清高且较滑头,其不愿意做的事谁也无法强迫。但它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都是人的宠物,是依赖人的饲养而生活的,所以它们都必须服从人的限制和行为规范。
猫狗首次见面,狗会主动的去接近猫,成年的猫是绝对无法接受狗热情的接待方式的,甚至会伸出利爪伤害狗,而引起狗的反感,导致双方结下冤仇。一般来说,成年的猫狗警戒心都比较强,相反幼猫幼狗都比较单纯和容易相处。所以,当你既想养猫又想养狗时,一定得要求其中的一种是年幼的。而且,当它们开始共同生活时,最好先把狗栓住,与猫保持一定的距离,等它们熟悉了互相之间的气味后才将狗放开。
为什么有人喜欢养狗,不喜欢养猫?现在很多人都有饲养宠物,而且大多数都是养猫和养狗。但其中养狗的人比养猫的要多很多,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有5个!
老人常说“狗是忠臣,猫是奸臣”,而猫狗在平常生活中的表现也是如此,狗狗的忠诚度明显要比猫咪更高,举个例子,狗狗是不会攻击自己主人的,而猫的话就会时不时给主人来两爪子。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养狗而不喜欢养猫。
猫和狗对人的亲近度真的相差太多了,当狗狗见到主人时,它会很亲热的扑到主人的怀里,跟主人撒娇,而猫咪却很高冷,见到主人就像没见到一样,所以很多人觉得还不如养狗。而想要狗狗更亲近你,宠主平时也要多陪狗狗玩耍,适当奖励些零食给它,这样你们的感情才会更好哦。
其实很多喜欢养狗,其实有很多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狗狗可以牵出去炫耀,而猫只想自己出门溜达。所以宠主根本不能感受到遛宠物的乐趣,也不能向别人炫耀自家宠物,所以更多人会选择养狗而不是养猫。
现在很多人都是颜值控,都喜欢好看的事物,养宠物也一样。而猫的品种并不多,漂亮的更少,而狗狗就不同了,狗狗的品种非常多,而且很多都很漂亮威武,所以更多人都喜欢养狗而不是养猫。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狗狗更能保护人,而猫却不能。因为狗狗由古至今都是看家护院的能手,所以很多人都更愿意养狗狗来保护自己,保护家人,而高冷的猫咪就少人养了。因此狗狗的人气也就一直都比猫咪要高。
在城市养猫通常是不需要办理证件的,只要给猫咪完成疫苗接种,然后再去办理好免疫证即可。猫咪和小狗会有很大的区别,猫咪不要经常出门,因此感染疾病的几率也不是很高,同时还要定期做好驱虫的工作,这样就能把猫咪养的很不错。虽然饲养猫咪不需要办理证件,但如果想要给猫咪办理托运的时候,此时就要及时给猫咪准备好检疫以及免疫的证明。
猫咪的血统证书是由正规合法的猫咪俱乐部、协会颁发给繁育者,用以确认其繁育的某一只猫的真实合法身份。作为拥有血统证书的纯种猫或其子女,其身价要高于其它没有血统证书的宠物,由于价值问题宠物店或繁殖场都会很精心地照料它们,购买这样的宠物相对要放心一些。目前国内拥有两家的健全机构,在国际上被认可的协会,其一是FCI合作的CKU,其二是AKC合作的NGKC,并颁发血统证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七十五条: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民法典》
第1245条:饲养的动物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侵权人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则不能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第1246条: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被侵权方故意造成的,责任可以减轻。
第1247条:禁止饲养的犬类等危险动物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1249条:被遗弃或者逃逸的动物在被遗弃或者逃逸期间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原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1250条:因第三人的过错造成动物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补偿后,动物饲养者或管理者有权向第三方索赔。
第1251条:饲养动物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干扰他人生活。
《动物防疫法》
第30条:单位和个人饲养犬只,应当按照规定定期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凭动物诊疗机构出具的免疫证明向所在地养犬登记机关申请登记。携带犬只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街道办事处、乡级人民政府组织协调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做好本辖区流浪犬、猫的控制和处置,防止疫病传播。
第92条:对饲养的犬只未按照规定定期进行狂犬病免疫接种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一千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委托动物诊疗机构、无害化处理场所等代为处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