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李明(化名)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有人饲养毒蛇作为宠物,心生好奇,在电商平台寻找售蛇店铺,并私信卖家求购活体毒蛇。卖家遂在平台上发布上架信息,李明拍下链接并支付价款。后李明在饲养过程中不慎被毒蛇咬伤死亡,其父母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海淀法院)起诉要求该平台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李明购买的蛇属于异宠的一种。异宠,即少见的、奇特的宠物,比如,蜥蜴、蛇、蜘蛛、蜜袋鼯、狐狸等。
数据显示,近年来异宠消费市场快速增长。2022年,国内宠物市场饲养规模达到2.2亿只,其中,鸟类、爬虫类的异宠占比近25%。
各种异宠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图/VCG)
年轻人“入坑”异宠圈
“00后”晓晓(化名)是异宠的饲养者之一。
晓晓家住北京,他的家里除了宠物猫外,还专门做了一整面墙的饲养箱,饲养着莉莉白睫角、豹纹守宫、玉米蛇、蜘蛛等多个品种的动物。
晓晓告诉记者,这些异宠的日常饲养花费较低,此外,对居住空间和主人精力的需求也不高。
晓晓对异宠的兴趣,是从小时候看纪录片《动物世界》开始的。
之后,他总往花鸟市场钻,隔着玻璃看乌龟、小鱼、蛇类等,后来开始饲养,已有5年的饲养经验。这些年,他先后饲养过数百只宠物,有30多个品种,累计投入十余万元。
1998年出生的成都姑娘葡萄(化名)在2021年夏天买了一条粉色的玉米蛇。在这之前,她从不知道还有这种颜色的蛇。
起因是葡萄在抖音上刷到了一位博主养蛇的视频,那是一条体型较大的蛇,看起来很酷。深入了解后,葡萄得知还有体型较小、性格温顺的玉米蛇,出于猎奇心理,她便买了一条来饲养,花了400多元。
晓晓觉得,养异宠的最大乐趣是看到它在自己的照顾下,从卵中孵化出来,从绿豆大小的幼体慢慢长大,“体验造物主的神奇”。
越来越包容的社会环境对年轻人饲养异宠也更友好。
在小红书上,关于异宠的帖子超过7万篇。
北京东四环一家宠物体验店的店主告诉记者,现在宠物市场的主力军是“90后”“00后”,他们的性格普遍更加独立,想法也更加多元化,饲养各类异宠在一定程度更能满足年轻人追新求异、引领潮流的心态。
“现在异宠圈比较火的是蛇、守宫(蜥蜴的一种)、蜘蛛、昆虫这些爬宠种类。”该宠物店店主表示。
该店主介绍,上述这些物种受到年轻人欢迎,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养殖难度和成本不高,适合目前快节奏的生活,同时又给了年轻人一种新的精神寄托。
据《2022水族&小宠市场发展趋势洞察》报告显示,爬宠类市场中近六成消费人群是男性,超40%的人群集中在30岁至39岁,而18岁至24岁年轻群体增长迅速,多生活在二、三线城市。
在晓晓看来,异宠里面的爬宠特别的地方,是不像猫狗那样黏人。“比如,蛇属于夜行动物,晚间不需要日照。守宫一周只需要喂食两三次,有水的话15天不喂都没事。蜘蛛吃一顿能挺好几天,不需要天天喂,只要注意好环境的湿度和温度。”晓晓说。
相比之下,猫、狗需要主人陪伴、按时喂食、定期铲屎或者带出去遛弯,并且存在异味、掉毛等问题,若生病的话更是需要不菲的治疗费用与悉心照顾。相比之下,养爬宠只需要付出很少的精力和成本。
宠物店店主告诉记者,异宠里的爬宠的一个优点在于自身新陈代谢慢,生病概率很低,几乎不用去宠物医院。另外,不少异宠也不需要占用太大的面积。以跳蛛为例,它只需要一个100立方厘米的小盒子,后期造景也不需要特别大的空间。一般的小蛇,最多长到二三十厘米,平时也是待在角落的一个小盒子里。
将养异宠做成生意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入圈,小众的宠物市场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有些商业嗅觉灵敏的年轻人,在入坑异宠圈之后,也开始尝试做异宠的生意。
2019年,在异宠行业摸爬滚打10多年的广州姑娘丸子(化名),从线下转型线上,创立了“小丸子爬宠”品牌,直播带货爬宠及周边用品。店铺中,卖得最好的是角蛙,也是当下流行的异宠品类之一。“直播间曾卖出一只8000元高价,品相好的价格没有上限。”2022年,品牌实现营收数百万元。
晓晓养守宫之后,开始做守宫繁育。他的饲养规模不大,就是自己家里的那一面饲养盒墙。晓晓告诉记者,莉莉白睫角每只的价格在千元,豹纹守宫稍微便宜点,蛇的话都在万元以上。
“一直有人盯着,一孵化出来就有人订走了。”晓晓从来不愁守宫卖不出去。
晓晓介绍说,几年前“莉莉白基因”刚有的时候,十几万元一条都很正常,现在也就上千元。
据了解,这些爬宠基本是从国外引进的,这两年因为进货渠道受阻,都是国内自产自销,加上买的人多了,现在都供不应求。晓晓表示,这一行里做得好的人,一年能收入上千万元。
宠物店店主透露,异宠的价格跨度巨大,可以低到几十元、几百元一只,也可以贵到上不封顶。一条蛇卖几十万元的情况都有。
网络平台易成异宠非法交易的“温床”
本刊记者从异宠饲养者处了解到,现在的异宠交易基本在线上进行。花鸟鱼虫市场是异宠线下交易的主要场所。
海淀法院审理李明案件后认为,电商平台经营企业作为网络交易服务提供者,对其平台上的网络交易负有审查、管理等义务。毒蛇卖家通过平台上架毒蛇交易链接,且在商品信息中注明“未去毒”等高度敏感字眼并附毒蛇图片,但平台未能通过机器或人工审核方式及时、有效发现、审核、管控危险商品上架交易,客观上为毒蛇网络交易提供了服务,违反了电子商务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具有过错,是毒蛇交易的助成原因,应负次要责任。但平台不承担连带责任,其应单独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侵权责任。
海淀法院法官向本刊记者表示,据不完全检索统计,淘宝、京东、拼多多三大网购平台上的异宠商品超2.2万件,另有诸多交易网站、社交平台、贴吧论坛等为各类异宠交易“指路”或“服务”。
海淀法院法官表示,当前异宠交易渠道日趋多元,线上交易具备门槛低、隐蔽性强、经济快捷等特性,使其更易成为非法交易的“温床”。虽明面兜售的异宠大多无毒害,但部分科属为国家保护动物,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规定,网络平台不得为其提供交易服务。此外,电子商务法规定,网络交易平台对其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负有审查管理义务,以禁止违法商品交易,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深圳海关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发文指出,通过查询和整理网络报道的海关缉私部门和地方森林公安打击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看,涉案野生动物均不同程度地含有当前市场上较为火爆的异宠,如以陆龟、守宫、球蟒为代表的爬行类动物和以鹦鹉、画眉为代表的鸟类动物,这些涉案动物多数都列入了两个目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列入野生动物980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2019)附录,包括大约5950种动物。
快递运输验视失察易成异宠交易“帮凶”
海淀法院法官告诉记者,邮政法及其实施细则、《禁止寄递物品管理规定》规定,邮政企业应建立执行邮件收寄验视制度,对不符合规定的“危及寄递安全的毒害性、感染性等各类物品”“各种活的动物”等不予收寄。
但是,实践中,部分物流公司以购买服务等方式将较偏远或欠发达地区的快递网点收寄服务外包,但未审慎审查网点资质或对外包服务商执行有效监管,部分网点在未安检验视的“不知情”中辅助非法商贩完成了异宠交易的最后一环,导致自身同时背负民事和行政责任。部分网点对禁寄规则了解不充分、包装不规范,将装有剧毒、活体动物的包裹通过普通包装运输投递,严重危及寄递安全。
孙煜华表示,异宠监管在技术上也存在一定难度,比如,像蛇这类冷血物种与哺乳动物不同,不爱动,很难发现,且由于蛇不发热,通过红外扫描检测也检测不到活体信息。因此,还需要专家研究出能识别有害物种的设备,并广泛运用到快递业中,以助力执法。
异宠饲养、弃养放生不善易危害自身及公共安全
据记者了解,虽然异宠较少生病,但对生病后治不好的异宠,不少异宠饲养者选择了弃养。背后原因,除了治疗花销大以外,还因为一些异宠具有攻击性。
比如拟鳄龟,其行为像鳄鱼,只要看到动的东西就会主动攻击。据鳄龟饲养者王震介绍,拟鳄龟属于长颈龟属,一只背甲长40厘米的拟鳄龟,脖子能伸长达40厘米,因此攻击半径大,且伸头攻击的速度非常快,咬住了东西就不轻易松口。
海淀法院法官向记者介绍了一个案例,张雷(化名)在某市场购买了7条乌梢蛇作为宠物蛇饲养,后于凌晨5时左右将装着活蛇的黑色垃圾塑料袋扔进某公共场所内,当日早上被保洁员发现并报警处理,经检查7条蛇为剧毒眼镜蛇。张雷被检察院以危害公共安全罪提起公诉。
海淀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张雷无视国家法律,破坏社会秩序,无故在某公共场所投放活蛇,造成人群心理恐慌,严重影响和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其行为已构成寻衅滋事罪,应依法惩处。因案件侦查阶段收集证据时存在缺失,致使无法认定被告人张雷投放活蛇的行为符合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构成,故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罪名不当。故法院以寻衅滋事罪依法判处被告人张雷有期徒刑九个月。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部分的异宠都是国内人工繁育多代的产物,携带的病毒和寄生虫风险可控。但随着部分爱好者兴趣升温,不少人开始尝试从海外或其他渠道获得稀有品种。这也带来了物种入侵、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等一系列风险。如绿鬣蜥、鳄雀鳝、非洲大蜗牛等已经成了典型的外来入侵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