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某黄某李某,在济南获刑,犯罪细节披露济南社会

今年10月,经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盗窃罪判处于某、黄某、李某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至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至6000元。

今天(12月3日),“检察日报正义网”披露更多案件细节——

偶然发现系统漏洞

意外获取“财富密码”

彩票中奖本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如果掌握了一种方法,可以让你有利可得,你是否会心动这听起来仿佛不可思议,但却真实发生了。

于某与黄某原是同事,两人都有购买彩票的爱好,闲暇之余经常相约在山东省莱阳市某广场旁的自助彩票机购买“刮刮乐”。2022年4月的一天,于某像往常一样到自助彩票机购买“刮刮乐”彩票,他先是选择购买一张“刮刮乐”,后随即取消,当再次选择购买多张时,发现此时的付款二维码仍是一张“刮刮乐”的价格。发现“商机”的于某当机立断,用一张“刮刮乐”的价格购买到了多张“刮刮乐”。

尝到甜头的于某将这个“好事”告诉了黄某。在之后的一个月里,于某、黄某二人利用系统更换收付款二维码存在延迟的漏洞,在多台自助彩票机上多次低价购买“刮刮乐”彩票。

据此,于某和黄某不仅还上了之前的网贷,还经常出入高档娱乐场所消费,唱歌、蹦迪、玩游戏……钱花光了,他们就到自助彩票机退款,俨然将自助彩票机变成了二人的“自助取款机”。

2023年7月的一天,黄某的好友李某见黄某吃喝玩乐出手阔绰,便询问其“致富”秘诀,黄某就告诉了李某,并和李某一起利用自助彩票机系统漏洞实施退款1万余元。

业务停止发现漏洞

非法取财终被抓获

至2023年7月,经粗略估算,于某、黄某二人各自在自助彩票机上退款的金额均已累计超过100万元,两人深知犯罪行为迟早会被发现,于是停止了退款行为。

2023年12月,为促进彩票市场安全规范发展,山东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停止自助彩票机办理彩票销售和兑奖业务。此时,某公司经过对账发现,其投放在山东省莱阳市的多台自助彩票机的账单存在220余万元的资金漏洞。

济南市公安局历城区分局接警后,立即展开行动。因犯罪行为发生在莱阳,公安机关对于案件管辖问题产生了疑问。

“我们通过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得知此情况后,建议公安机关向某公司了解自助彩票机的运行原理,最终确认了被害单位财产损失结果的实际发生地是某公司所在的济南市历城区,即认定济南市公安局历城区分局有管辖权。”历城区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负责人徐海磊介绍说。

公安机关经过侦查,于2024年5月14日将于某、黄某、李某全部抓获归案。

依法介入深挖犯罪事实

引导侦查突破案件难点

掌握以上确凿证据后,2024年6月20日,济南市历城区检察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于某、黄某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同年8月20日,公安机关将于某、黄某、李某三人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关于该案的定性一度成为我们的争议焦点。该案不同于传统接触性盗窃,系利用机器系统漏洞实施的犯罪行为,将该案定性为盗窃罪或是诈骗罪,在法学理论与实务界存在诸多观点。”办案检察官向记者介绍说。

历城区检察院检察官联席会议对该案进行集体讨论后,一致认为:区分盗窃罪和诈骗罪的关键,在于盗窃罪是取得型犯罪,违背权利人的意志;而诈骗罪是交互型犯罪,需要被骗人陷入认识错误,进而自愿处分财产。该案中,于某、黄某、李某利用自助彩票机的网络延迟漏洞实施退款,虽然看似由自助彩票机主动退款,实则是违背被害单位意志的系统错误行为,因而是一种违背被害单位意志主动取得财物的行为,符合盗窃罪的犯罪构成。

2024年9月20日,历城区检察院将该案起诉至法院,三名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对于检察机关认定的犯罪事实、罪名及提出的量刑建议均表示认可,三名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

法院经审理认为,检察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罪名成立,于10月25日作出一审判决:以盗窃罪判处于某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以盗窃罪判处黄某有期徒刑十年五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以盗窃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6000元。三名被告人均未提出上诉,目前判决已生效。

该案庭审现场,被告人于某、黄某在作最后陈述。

“我太后悔了,自己一时的贪念、一年的挥霍,换来了十年的牢狱生活,还连累了朋友,这个教训太惨痛了。今后我一定好好改造,改过自新、遵纪守法,再也不会不劳而获、贪小便宜。”庭审过程中,被告人于某的话语中满是悔恨。被告人黄某、李某也表示今后将吸取教训,脚踏实地,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THE END
1.鲁中晨报2024/11/27关注因实施电诈及关联犯罪被追究刑责的人,适用金融惩戒、电信网络惩戒、信用惩戒措施,惩戒期限为3年;经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认定具有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固定电话、电信线路、短信端口、银行账号、支付账户、数字人民币钱包、互联网账号等行为的单位、个人或相关组织者,适用金融惩戒、电信网络惩戒以及...http://epaper.lzcb.com/lzcb/content/20241127/Articel14002a.htm
1.男子做查询个人信息的买卖,被判3年处罚25万元2021年8月,在福州从事个体家庭安防的郭某因生意不好一筹莫展之际,搭上了李某,谈好以每条2元的价格购买到了本地小区住户的姓名、手机号、小区名称、幢号、单元室号等信息,尝试打了几家推销电话,发现这些信息都是真实有效的,电话都能打通,心惊“只要想查,就能查到,这根本毫无隐私可言”。https://www.xdkb.net/p1/js/j9mph/502292.html
2.非法买卖出租互联网账号将被惩戒!新浪财经近日,公安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全文),将于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11月26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惩戒办法》有关情况。 公安部介绍,《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共18条,主要包括惩戒原则、惩戒...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24-11-27/doc-incxphxe6634781.shtml
3.警惕!这种二维码,千万不能扫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王先生说,收到的快递里放有一张扫码抽奖领礼品的广告单。出于好奇,便用手机扫了码,结果竟然中奖了。为了领取奖品,王先生添加对方为好友,并被拉进了一个群内。群里都是同王先生一样的“幸运儿”。随后,群主发了一个网址,称下载某个软件后还能领取更多的红包奖励。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8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