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小动物的人都能发现,身边的流浪猫越来越多了。对于这种现象,借鉴国外经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是——TNR。
然而事实上,我们发现TNR困难重重。
民众不了解,组织缺乏资金,没有法律支持,都成为横亘在TNR面前的现实问题,因此,「一闻」今天想要和大家科普并直面的,就是内地的TNR困境。
一束追光打在“奶牛妈妈”身上,此时它正小心翼翼地吞食地上拌了罐头肉糜的猫粮。
它头顶一米多高的绿色网兜正缓缓靠近。它似乎有些不安,但饥饿终究难熬,略一迟疑便又低头继续享用这难得的加餐。
说时迟,那时快,网兜突然压了下来,把奶牛妈妈全身罩住。纵使它如触电般跳了起来,也无法挣脱那个网兜。
一个瘦高的男人利索地把罩住奶牛妈妈的网兜从近2米长的不锈钢手柄上拆了下来,连猫加网兜一起装进一个不透光的布袋里,紧紧扎好袋口,然后腾出手来关掉了咬在嘴里的小手电。
奶牛妈妈原本的生活就在这一晚谢幕了。
用TNR解开流浪猫难题
01
6月6日晚,在黄浦区一个高档住宅社区里,这个瘦高男人几乎“兜不虚发”,共抓获了13只寄居在此的流浪猫,多次怀孕产崽的黑白花母猫奶牛妈妈是当晚“束脚就擒”的最后一只。
瘦高男人花名石头,是上海TNR圈里赫赫有名的捕猫达人。这次他是应社区居委、物业和救助流浪猫的公益组织FN小组的邀请来这抓捕流浪猫。
▲当晚,石头用网兜抓捕流浪猫的现场
实施TNR的标准流程中:
首先,公益组织会和小区喂猫人合作,统计流浪猫数量,并用食物引诱,通过捕猫笼、网兜等工具捕捉流浪猫,并马上用布袋隔绝流浪猫与外界的联系,促使其在黑暗狭小的布袋内停止挣扎,减少应激反应。
随后,志愿者会将捕获的流浪猫送到正规动物医院绝育。绝育后且还在麻醉状态中剪去猫咪耳朵尖的一小角做记号,用于日后辨识该猫咪已绝育,避免重复手术。同时注射狂犬病和猫三联疫苗。
最后,把完成绝育手术的流浪猫尽快放回原来的环境中,继续由爱猫人士定点喂食、喂水。
“我们小区流浪猫问题还蛮多的。”协助石头抓捕流浪猫的社区物业经理手里提着一袋猫诉苦。
整个社区有三四十只流浪猫,之前有流浪猫喜欢在地下车库的车顶上便溺,车主频频投诉,但物业也很难解决这个问题。
加上猫在发情期的惨叫和厮打,及在社区车道上穿行所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让社区内不少居民迁怒于喂养流浪猫的居民。
▲上海某公园内,等待救助人前来喂食的流浪猫们
而更严重的流浪猫伤人事件在全国各地也时有发生。
2012年6月4日,北京市民肖某遛其所饲养的狗时未拴狗链,在路过育仁里二号院4号楼5门101室乔家门前,肖某所遛的狗与一只猫发生撕咬,之后肖某为保护自己的狗,到两只动物间将猫踢开,在此过程中肖某被猫抓伤。
该猫为流浪猫,乔某有投食喂养行为。肖某为治疗花去医药费1815.75元、交通费70元。
北京法院经过二审后,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使用动物”和“对动物的决定权”两项标准,认定乔某虽不承担管理责任,但必须承担由喂养小猫所带来的危险影响(危险影响与肖某受伤间有因果联系)而必须承担50%的责任。
据2010年的统计估算数据显示,中国伴侣动物和社区动物总数量在1.5亿只左右,其中猫在5,000到6,000万只。[1]
与狗相比,猫的繁殖能力惊人,母猫长到6个月就性成熟,后每年可生2次,每次2只到5只幼崽。
▲流浪猫妈妈,和她身后刚刚出生不久的小猫
对毫无计划生育概念,也不可能主动避孕的流浪猫来说,每次发情期后都会多出一窝幼崽。
有人推算过一对流浪猫5年里繁殖的后代如全存活的话,总和将超过35万只。[2]
当然实际情况下,户外生存环境不可能让流浪猫幼崽全存活,未绝育流浪猫的预期寿命一般也达不到5年。
流浪猫往往靠厨余垃圾、污水为生,也不可能定期注射疫苗,因此成为传播狂犬病、弓形虫病等人畜共患病的潜在媒介。
▲上海某公园内缺了颗牙的流浪猫,大多数流浪猫健康问题都颇为堪忧
除有传播疾病的潜在风险,猫的猎食习性还会造成鸟类和其他小型动物的大量死亡,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而流浪猫在街道马路上肆意穿行,也会扰乱交通秩序,可能使车辆因紧急躲避导致交通事故。
实施TNR则能最大程度降低流浪猫带来的负面影响。
通过TNR,流浪猫在数量减少的同时,健康状况也能得到改善,不再有因争夺食物、标记地盘、发情求偶而出现的诸如厮打、便溺、号叫等扰民行为。这样也能避免喂猫人士与反对喂猫人士间的冲突。
其实造成流浪猫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但却不能简单归结为有人投喂流浪猫。
城市里最初的流浪猫来自于被遗弃或走失的家猫,可以说流浪猫问题的始作俑者其实是那些不负责任的家猫饲养者。
救助流浪猫的现实困境
02
正荣公益基金会的“隐秘王国流浪猫救助专项基金”负责人姜姗感叹:整合资源救助流浪猫很难。资源有限,公益组织间竞争多过合作,且更难的是很多救助人、领养人其实并不真正理解TNR,也并不理解救助流浪猫要各方都负起责任。
2018年正荣公益基金会收到一位捐赠人的定向捐赠,项目针对的是基金会之前从没接触过的动物救助领域。
于是姜姗考察了形形色色救助流浪猫的公益组织,最后确定了FN小组社区救助流浪猫宣教、蓝丝带社区TNR众筹及“上海高架动物救助”疫苗接种这三个与TNR都有关联的项目。
▲由上海某公益组织组织的线下流浪猫狗领养日活动,猫笼里关着的皆为救助者救助的流浪猫
从法律上来说,凡没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公益组织是不能公开募集资金用于流浪猫救助的。
而更多救助流浪猫公益组织处于“灰色地带”的公开募集资金则只能靠管理人员的自律来确保规范使用。且大多数公益组织因其松散的结构,导致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上都存在漏洞。
在捐款过程中,该群管理员发现就医材料存在造假嫌疑,在要求其出示医疗费用明细被拒后,管理员通知公益组织全体志愿者,且将募捐者踢出了该公益组织。
“后来有其他志愿者找到了这人的微博,发现他是个惯犯,每每以救助身患绝症的流浪猫要购买昂贵的进口药治疗为由发起募捐。”
该管理员庆幸自己发现及时,但对该组织公信力的伤害却远比被骗取志愿者们几千元钱来得沉重。
▲救助人在上海某公园内定点放置猫粮
如果说在救助流浪猫的人群中,处心积虑谋取私利的伪君子只是极个别人,那消磨宠物医院医生热情与信任的救助人就要多得多了。
关爱宠物诊所刘医生从业十多年,早在2008年就开始为流浪猫做公益绝育手术,最近几年反而越做越少了。
刘医生有些无奈“以前曾碰到过有个救助人把别人的家猫冒充流浪猫来做公益绝育手术,后来因猫出现了些问题,猫主人找上门来要我们赔偿。”
有时医生也不能完全判断做手术的猫是家猫还是流浪猫,这些都靠救助人自觉。
可在出了那事后,他就再也不给那些“失信”的救助人做流浪猫公益绝育手术了。
之所以会有救助人拿家猫冒充流浪猫,是因为同样的绝育手术,两者间的价格可能相差2、3倍。
▲照片为李青菜拍摄的白短圆,左耳被剪去了一个小尖角证明她已绝育放归(即经历过TNR)
而即便是公益手术相对低廉的价格,有些救助人仍觉得被医院宰了,且对医生缺乏必要的信任和尊重。
上海贝康宠物医院的江医生就曾遇到过个“难缠”的救助人。
他根据送来的流浪母猫的身体情况作了侧切绝育手术,虽手术一切顺利,但救助人却因侧切剃除的猫毛太多而投诉了他。这种让江医生哭笑不得的救助人并不少见。
对医生个人来说,公益手术是分文不取的,救助人支付的费用主要用于流浪猫从术前到术后的用药、医疗耗材成本及宠物医院的其他运营成本。
安安宠物医院动物公益事务负责人、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韩世聪说:
“在香港,爱护动物协会给流浪猫做CCCP(CatColonyCareProgramme,猫只领域护理计划,与TNR流程相同)完全免费,且注射狂犬疫苗也强制包含在内。”
韩世聪曾在香港爱护动物协会作为义工和正式员工工作过8年。
▲香港爱护动物协会主页,清晰记录着目前待领养的猫狗
香港CCCP之所以能完全免费,是因爱护动物协会通过其治疗家养宠物的医疗部门盈利来补贴CCCP,加上有香港赛马会等企业长期赞助协会,香港政府提供租金较低的办公大楼给协会,才让香港流浪猫享受到免费福利。
目前安安宠物医院在浦东和松江各有一所主要承接流浪动物绝育手术的公益医院,这两所医院与TA上海、FN小组等多个公益组织合作,2018年为1300多只流浪动物进行了公益手术,流浪猫占90%。
韩世聪希望未来安安宠物医院能像香港爱护动物协会那样在救助流浪动物领域有更多作为。
国内绝育后的流浪猫不一定会被放归,也有不少公益组织如BFC、TA上海、上海流浪猫救助小站等会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组织领养活动,倡导用领养替代购买。
所有流浪猫的救助人和公益组织都希望被成功领养会是流浪猫幸福余生的开始,但谁也不知道流浪猫被领养后是否会“遇人不淑”再次被遗弃。
不过至少我们知道很多像奶牛妈妈一样的流浪猫在绝育手术后,再也不用忍受频繁发情和生育的折磨,及目送幼崽一个个离去的痛苦了。
用法律为流浪猫撑腰
03
陈洁律师是上海高架动物救助项目的发起人,从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5日,她联合志愿者、交警、高架养护工人已救助422只猫、11只狗和1只信鸽。
陈洁律师表示“遇到这种情况,有些志愿者只能想办法搬家。”
▲因耳朵受伤,在被救助人救助后,放在家中休养以等待领养的中转流浪猫
如2017年1月1日新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是自1989年该法实施至今第一次修订,但修订后的法条依然没将城市流浪动物囊括在保护范围内。
其实早在2009年9月,中国社科院常纪文教授领衔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向全社会公布,该建议稿保护对象涵盖所有的脊椎动物,对各类脊椎动物福利保护都进行了细致地规定,但何时能真正颁布实施还是个未知数。
▲上海的线下领养日活动,在一名领养人怀里睡着的被救助的流浪猫
和中国内地比,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动物保护法规则已走在了前面。
香港目前有《香港防止残酷对待动物条例》、《香港动物羁留所条例》、《香港法律之猫狗条例》、《香港危险狗只规例(豁免)公告》。
澳门则禁止虐待遗弃动物,禁止人为地促成动物搏斗,禁止出卖未满龄的宠物幼崽,禁止杀害猫狗贩卖其肉,且饲主还应对宠物尽到照管责任,同时不打扰周围群众的居住环境。
对违反法令的公民,处刑事责任,最高刑期三年监禁,罚款金额最高可达10万元。澳门用刑法来处置严重虐待动物和遗弃动物等行为,几乎就是把对动物的伤害等同于对人的伤害。
“在香港虐待动物的事非常少见。”安安宠物医院公益部门负责人韩世聪颇为故乡的动物保护氛围感到自豪。
他手机里保存着一份香港《明报》最近的报道,是关于香港正在就修订《香港防止残酷对待动物条例》进行公众咨询,修订拟将“任何人若残酷对待动物(如残酷地打和踢动物、盛载动物的箱或篮体积过小令动物受到不必要的痛苦)可罚款20万及监禁3年”中的监禁期“增致最高10年”。
▲大部分城市流浪猫只能靠爱心救助人、公益组织自发进行喂养,救助,TNR
对陈洁律师来说,她现在手里还没这些强有力的“法律武器”,能做的更多是靠现有法律“曲线救猫”。
如2016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该法也没把救助流浪动物的公益行为定义为慈善活动,但陈洁律师还是找到了两个突破口。
如这点落实,我们就能联合更多力量去减少在道路上抛猫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的行为,去阻止捕捉宰杀流浪猫冒充牛羊肉贩卖侵害食品安全的行为。”
正如陈洁律师和很多救助流浪动物的公益组织期望的那样,今年5月江苏镇江丹阳法院宣判的一起跨区域毒狗案起到了很好的震慑示范作用。该案被告人刘某等16人分别被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六年至一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55万至几千元不等罚金,附加公益索赔560余万。
可见,在缺失流浪动物保护法律的情况下,如公益组织想去维护流浪猫的权益,就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以维护人的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来曲线救猫。
虽然真正执行起来,仍会遇到很多问题,但至少这两个突破口会是我们救流浪猫的希望所在。
▲很多时候,流浪途中能找到一个好伙伴,对流浪猫来说也是一种安慰
只有包括流浪动物主体在内的法律法规更完善,才会有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到救助流浪猫的公益活动中去,让人与流浪猫能够更加和谐共处。
圣雄甘地曾说过“看一个国家是否文明,就看这个国家的人民对动物的态度。”
流浪猫问题因人而起,也只能因人而解,TNR也许正是我们与流浪猫共同的救赎之路。
特别感谢:
References:
[1]粘晓洋,我国流浪动物法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
[2]艾比盖尔·塔克,人类“吸猫”小史[M].黄竹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