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务部《司法拍卖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课题审定,法学泰斗江平建议司法拍卖坚持统一适用法律,兼容不同模式的并存,不搞“一刀切”。
2014年2月22日,商务部“司法拍卖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课题审定会在京召开。江平、王保树、应松年等法学大家充分肯定课题组提出的司法拍卖四项原则:司法拍卖须坚持“以委托拍卖为原则,以法院自行拍卖为例外”的基本结构;应坚持网络与现场拍卖相结合的原则;应坚持以专业拍卖机构为受托主体的原则;应当在坚持统一适用法律的基础上,兼容不同模式的并存,不应“一刀切”。
理由:该课题由商务部提出,立足提高拍卖效率,最大化诉讼资产价值这一社会共同目标。先后系统调研梳理五省三市司法拍卖实践,既充分肯定和顺应网络拍卖的发展趋势,同时又清醒提出应避免简单地用一种模式否定另一种模式,建议将现场拍卖和网络拍卖结合,分工、配合好;在简政放权背景下,明确提出拍卖平台作为竞争性的独立行业,应充分竞争,避免一家垄断。对深化执行体制改革发出了客观、中肯的声音。
二、中国艺术品市场国际论坛亮相纽约,中、美、英三国拍协达成共识创建国际拍卖联盟
2014年3月,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中拍协率领中国艺术市场精英集中亮相纽约,成功举办“中国艺术市场的现实与未来国际论坛”。论坛不仅为不同国家之间的拍卖交流发展搭建了平台,还直接促成了以中国为发起国,涵盖美、法两大拍卖市场的国际拍卖联盟的初步形成。
理由:2014年是中国拍卖行业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元年”。
纽约国际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在国际艺术市场领域中的地位,这将积极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全球化,成为开启国际艺术品市场的新起点。本次论坛作为发起和见证,不仅将在国际拍卖业的发展史上占据重要位置,也必将载入国际艺术市场发展的史册。
实际上,2014年中,不论是纽约国际论坛,还是中国拍卖行业第一支概念股——“保利文化”在港挂牌上市,中国嘉德成立“嘉德文化集团”,还是新兴的中小艺术品拍卖行的天津鼎天敢于走出国门顺利完成英国分公司的伦敦首拍,都将成为中国拍卖行业积极投身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开启中国拍卖业的全球化战略中的重要事件,具有标志性意义。
三、广东省公共资源拍卖中心与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接,在全国率先实现拍卖行业平台服务公共资源交易。
2014年4月,随着两次进场拍卖会顺利成交,广东省拍卖行业协会的公共资源拍卖中心与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对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此前,为保证顺利对接,双方已制定了详细的进场交易制度。以此为开端,广东省拍卖行业主动联合政府机构,承担起更为广泛的市场服务功能,有效扩大了行业拍卖平台的服务范围。
理由:在全国备受瞩目的公共资源交易体系里,广东省公共资源拍卖中心是首个得到政府肯定,与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现对接的拍卖行业平台。这是广东省政府积极简政放权,充分利用现有行业资源,发挥市场力量的积极之举。或将更好引领全国各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定位非盈利性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
四、承担两岸文化交流历史责任,陕西拍企成功举办“西安·台北书画名家交流展”
继2013年11月台北举办首届交流展,2014年4月,两岸书画名家相约西安,“第二届西安·台北书画名家交流展”在西安成功举办。來自台湾的29位书画家和陜西的110位书画家参展,两岸艺术家围绕“文化传统和艺术创新”开展交流与探讨,共同探寻中华文化精神。
活动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西安美术学院、黄土画派联合台湾艺术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北艺术大学、财团法人台湾生命力文教基金会共同主办,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张延华、陕西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强等领导出席开幕仪式并致辞,陕西天龙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承办。
理由:2014年的春天,一场由拍卖行业牵线,因两岸艺术碰撞而绽放的“艺术之花”,在西安古城如约绽放。台北和陕西最高艺术水平的艺术家共聚西安,两岸重要艺术团体悉数参与,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活动为如何发挥行业文化优势,积极承担社会历史责任提供了优秀范例。
五、青海省拍卖行业协会成立,拍卖行业组织发展进入新时期
2014年5月8日,青海省拍卖行业协会正式成立。
理由:作为全国第31个成立的省级拍卖行业协会,青海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拍卖行业协会的版图已拓展至大陆地区所有省市,实现了行业协会服务企业范围的全覆盖。
六、努力维护藏家权益,拍卖业联合打假“李鬼拍卖行”,推动监管部门及时“亮剑”
七、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全国公车改革全面启动。
2014年公车改革大幕全面拉开。7月16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8月18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提出三项措施保障公车拍卖公开、高效;同月,中拍协发布《中国机动车拍卖企业自律公约》和《关于做好全国公车拍卖业务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企业开展公车拍卖业务。
理由:无形资产拍卖活动有效提升了以往难以定价的原创资源、科技成果的定价效率,为市场形成公允市值树立了“新标杆”,加快了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转化,成为拍卖行业开拓新领域的有益尝试。
农产品拍卖除了“米袋子、菜篮子”还有什么?2014年,9月湖南怀化举办基尼斯世界之最“百年老藤”刺葡萄慈善拍卖会,开启葡萄拍卖的先河,也拓宽了新兴品类农产品拍卖的思路。
理由:2014年,全国农副产品拍卖业务成交24.1亿元,同比增加15.9%。云南鲜切花专场拍卖年成交4.39亿元;福建茶叶拍卖攀升到4.1亿元。农产品流通中引入拍卖方式,可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带动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有效帮助管理部门追溯农产品“身世”,确保“舌尖上”的食品安全;解决供销信息对接,降低生产经营者风险,防止“谷贱伤农”。2014年农产品拍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仅是开始。未来,还需要政府、行业、资本共同努力。
十、二手车流通领域两大协会合作,开启机动车拍卖市场共赢发展模式
2014年12月,二手车流通领域两大协会宣布合作。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机动车委会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二手车委会签署协议,成为战略合作伙伴。这一年,全国机动车拍卖市场迎来快速发展。全国累计机动车拍卖成交75亿元,同比增长25.8%。广阔市场空间和更好服务客户的需求下,二手车流通领域的跨行业、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成为共赢发展的新潮流。此前4月,北汽鹏龙拍卖与二手车电商车易拍联手结成O2O二手车拍卖战略联盟。合作共赢已扩展到二手车市场全方位各个层面。
理由:当二手机动车交易正在成为汽车产业发展新引擎时,专业机动车拍卖企业与二手车电商平台的合作不仅推动了线上、线下的整合,也提升了交易渠道的多元化;而中拍协、中汽协两大机专业协会的合作,更为发挥各自优势、联手创造、推进中国的二手车流通新格局提供了更多可能。这些合作,不仅为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机动车拍卖市场赢来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更为未来拍卖行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