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比如公务员或国企技术类工作各级职称评定某些城市落户需要退休
02户口和档案究竟是什么?
而如果自己的档案变成“死档”则需要重新建档。重新建档非常麻烦还有可能造成信息缺失。
因此,留学生还是最好在出国前把档案存放到指定位置或地区。
01档案寄存学校
有的学校可以免费保留一定年限(一般是两年),像中国香港、英国的硕士很多都是读一年,如果学校愿意保管,那么一年毕业后回学校办理也可以。
但不是每个学校都有这项服务,要上交的材料视学校具体情况而定,所以在毕业前要咨询好自己学校的户口和档案处理政策。
两年以后如果没有接收单位,档案户口打回原籍,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毕业生凭用人单位录(聘)用手续、劳动合同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证书》办理落户手续。
优点
学校的诚信度较高,代为保管户口关系和档案,提供就业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等与落实就业单位有关的服务,而且不收取额外费用,学生自由度较大,安全性高,也可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参加公务员考试等。
缺点
毕业生档案留校只是延长了择业期,与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都不能出具。另外,档案留校期间不计算工龄。留学期间的档案空白(学校没有资格填写留学期间的经历)。
02退回原籍
如果学校不愿意替留学生管理户口和档案,那么这类学生的档案便会回到原籍。
退回原籍是将毕业生的档案迁出学校的集体户口,转到学生户口的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档案转至生源地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或教育局接收。
手续非常简便,免费存放。
留学期间档案空白,不算工龄。
03户籍所在地人才市场/人事部门
如果不想把户口放回原籍,想把户口和档案都放在工作所在地的人才市场,可以咨询各地的人才市场进行托管,人才市场是可以同时保管户口和档案的。
需要一定手续费,流程比较繁琐,可以自行查询各地人才市场官网。
存放流程:携带个人身份证及户口本原件→要求申请调档函→填写人员登记表→完成
在当地就业手续简便,而且档案存放在当地人才市场可以计算工龄,针对于留学生来说,计算工龄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就业。
例:如果要考取一个公务员,要求必须有1-2年的工龄,如果寄存在人才市场,这两年的工龄可以满足要求。
一旦计算工龄就会使我们失去应届生的身份,找工作的时候会按照社会人员的标准,可能会存在一些国家补贴、福利方面的不同。
工龄计算问题:有同学担心档案存档在人才市场会开始计算工龄,从而导致留学回国后失去“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实际上工龄的开始计算主要是从开始缴纳社会保险之日起。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是教育部直属并具有法人资格的国家及留学服务专业机构,是国家唯一提供全方位留学服务的单位。
档案存放是免费的,主要为下面几种留学生提供档案代管:
注: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赴国(境)外做博士后研究或访问学者、已在国(境)外院校结束课程的留学人员,均不在我处受理范围。
留学服务中心档案室只设在北京,其他地方没有分支机构,留服中心各地也有分中心,但这些是不存放档案。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在1997年正式成立了“留学人员档案室”,现在教育部留学中心已经开通网上办理,存档、调档都比较方便。
申请所需材料
户口本护照和学生签证录取通知书或在读证明
存档人员在国外或港澳地区学习期间,暂不计算工龄。
01什么是党组织关系转接
对于毕业离校的学生党员(包括预备党员),党组织一般会开具《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02党组织关系应该转哪里
《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规定:对出国(境)学习研究党员,由原就读高校或者工作单位党组织保留其组织关系,每半年至少与其联系1次。出国(境)学习研究党员返回后按照规定恢复组织生活。
对因私出国并在国外长期定居的党员,出国学习研究超过5年仍未返回的党员,一般予以停止党籍。停止党籍的决定由保留其组织关系的党组织按照有关规定作出。
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办理类型分为省内转接和跨省转接两种情况。从2017年开始,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已开通,转接方式可分为网上转接和传统纸质转接两种方式。
02大学应届毕业生出国留学,档案能从学校直接调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吗?
04申请办理档案业务后如何获取办理进度?
05我在网上看到一种说法:出国留学人员将档案存放在留学服务中心,可以保留
“应届生”身份。是这样吗?
不是的。留学人员在国(境)完成学业并获得学位后选择回国就业,在留服中心办理就业手续。其中,要办理《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就业报到证》。
这项手续与“应届生”身份的说法无关联。就业单位是否按“应届生”身份接收留学人员,与就业单位聘用要求有关,与档案存放何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