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起,13家航空公司相继公布了放宽手机使用的限制,国内四大航司已经都允许手机在飞机上使用。
在飞机巡航间断,旅客被允许使用包括手机、电子书阅读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在内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打开飞行模式,关闭蜂窝数据和移动通信功能后,就可以在飞机上使用。
这是个喜大普奔的消息,对所有中国的乘客来说是相当大的改变。原本在飞机客舱里用手机拍照、看视频、打游戏这些行为都会被空乘提醒和制止。
虽然你可以用手机、电脑做更多事了,但飞机上使用手机依然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场景。大部分应用都是在线服务,单独为离线模式做优化的并不多。
祝你飞行愉快。
在飞机上拍照从来都不是件方便的事。
座位有限的腾挪空间,窗户大小限制了视野、视角范围,加上飞机巨大的震动,这些都让飞机上拍照变成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如果你没注意选到了机翼的位置,大部分拍出来的照片都会被机翼遮挡,拍摄时的构图会更受限。
你可能经常拍出类似的照片|图片来自:MaxPixel
挑选合适的座位,并且针对飞机的场景调整相机设置,这些都有助于拍到更好的照片。
窗口只有有限的取景范围,其实提前知道你能看到什么,这件事有迹可循。
一般而言如果不买贵一些的头部位置,大家都不愿意坐在机身尾部,但相比于中段只能看到机翼的视野,机尾虽然颠簸了些但视角会更好些。
查看选定的航班飞机座位分布图,你可以通过像飞常准、航旅纵横查看座位分布,是否提供充电插座等。
这样也就能大致判断出哪些位置受到机翼的视野影响比较大,有针对性地挑选位置,提前订好座位。
很多人会以为飞机完全按照笔直的直线飞行,途中路过城市、山川、河流和大海。事实上航线受制于多种因素,比如说地形、气象、空管的限制,飞机要避开某些区域。目前导航技术的水平,为了保证定位准确航迹也不会是100%的直线。还有地球是个球体,远距离的国际航线直线飞行反而航线更长,感兴趣的话你可以了解一下什么是“大圆航线”。
如果飞机上配置了点播式设备,你可以通过该屏幕来查看飞机目前的位置、速度,还可以从第一人称视角来看飞机飞行。
在地面上做准备的话,一部分可能是粗略的研究飞机会经过的城市、国家,但更好的方法是找到真实的航线数据。这里推荐使用Flightrader24(iPhone|Android手机),这款工具的免费版就可以让你看到确实在飞行中的飞机所用的航线。
你可能有这样的经验:把手机贴在机窗玻璃上,从而减少玻璃反射、更多的拍到外面景色,同时也固定住镜头。
这的确算得上一种办法,不过也有缺点,会限制了拍摄的角度,飞机巨大的震动导致画面出现抖动。更好的办法是尽可能靠近窗户,但不要贴在窗户上,将手机、相机镜头平行靠近窗户,如果出现夹角,很容易会出现眩光。
已经有不少人讨论过机上拍摄的技术要领,比如DigitalPhotographySchool的这篇指南,给出了几个拍摄建议。
飞机上看日出、日落|图片来自:Pexels
手机上点按选择焦点。机窗玻璃有多层,自动对焦模式可能会不停变动焦点,可能还会将焦点定在舷窗玻璃上。用手指点按确定焦点会有帮助。
尽早拍。随着飞机上升,窗外的温度会越来越低,机窗玻璃就可能有结晶和水珠。所以在刚起飞就多拍一些。
利用飞机的倾斜。飞机在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会出现倾斜,你能看到比平缓飞行时更多地面景观,利用好这个机会。
最后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拍照礼仪。别开闪光灯,不在窗口位就不要探出身子找窗户了,触碰到邻座挺让人尴尬的。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取得空姐同意前,私自拍摄同样不礼貌。如果想要合照,落地后可以询问空姐合照。
既然不能上网,适合飞行场景的游戏有什么?
飞机上不可使用充电宝,为了保证下飞机手机还有电,你可以找些相对不那么耗电的游戏玩玩。《好奇心日报》曾经推荐过的《瘟疫公司(PlagueInc.)》(iPhone|Android)仍然是一款值得一玩的游戏。这款游戏的设定是,玩家操控一种病原体,在经过变异、借助新闻事件在世界范围内传输。
瘟疫公司也可以随时暂停、恢复和快进进度,方便玩家调整游戏的节奏,因此不用担心你需要连续盯着屏幕看上1、2个小时。
飞机上有持续不断的噪音,来几个不怎么消耗注意力的游戏吧。
试试看Stack(iPhone|Android),一层层堆叠积木就行了,它也有AR模式,说不定能在小桌板上堆积木。
沙画游戏Thisissand(iOS|Android)、Loners(iPhone|Android)是治愈系的作品,适合放松神经。后者的设定就是一架随着舒缓音乐不断前进的飞机,挺应景的吧?
如果你约了几个朋友一起乘坐飞机,或者是家庭出游,但没有选到相邻的座位,甚至可能分隔在头等舱和经济舱两个区域,不用机载WiFi网络,还是有方法可以用手机进行聊天。
前几年火过一阵的FireChat(iPhone|Android)等一系列聊天工具,在没有WiFi网络、蜂窝数据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利用蓝牙和WiFi传递信息,最远距离可以达到80米。并且周边用户越多,FireChat传送的速度就越快。
不过缺点是现在该产品在国内使用并不顺畅,有时也会崩溃。iPhone用户注册账号需要科学上网,Android手机始终没法注册账号成功,FireChat2014年在豌豆荚做的本地化app也不见了。
目前能比较顺畅使用的是一款针对青少年的聊天工具Jott(iPhone|Android),里面有个被称为AirChat的功能可以实现类似于FireChat的功能,它还附加了阅后即焚的功能,限时5秒钟。
在手机实际开启了飞行模式、打开蓝牙后,用户可以使用AirChat来找到周边同样使用该产品的用户。当对方接受好友邀请后,就可以看到发送过来的消息。
Android手机之间可以通过OfflineChat(Android)这款app来进行相互之间的沟通,OfflineChat号称是可以在100米范围内实现信息的传递。
最不济,iPhone用户之间还可以通过AirDrop传输文字、图片,有效范围在9米。
播客app可以选择Castro(iPhone),PocketCasts(Android)等。用户可以用Castro来编排播客节目的播放顺序,或者是调节播放速度,这两点在听播客节目时能提供不少帮助。PocketCasts允许用户自己将播客节目编制成一张播放列表。
在看电影这件事上,即便飞机在前排座椅后配置了娱乐系统,质量不高的屏幕、有限的片库说不上令人满意。自己带着iPad等平板设备,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没有订阅视频网站,你可以把电影、电视剧放在U盘里,通过Lightning接口、USBType-C接口连接手机或者电脑,用于播放。
如果是看高清的视频,你也可以选择绕过视频app的限制,准备一个好用的播放器。一方面可以播放自己准备、视频网站可能没有的片源,二来使用体验上它们会更好些。
我们推荐一些还不错的手机播放器,例如以免费内购形式的nPlayer(iPhone)支持DTS,AVPlayer(iPhone)支持的音频解码器丰富,能放一些VLC不能放出来的内容。Android平台上比较不错的视频播放器例如VLC(Android)、MXPlayer(Android)等。
出门走得匆忙没来得及做的出行计划,留到飞机上准备
两个应用里的攻略都是以国家和城市来划分,蚂蜂窝一本攻略包含了目的地的所有信息,从城市概括、行前准备,到景点、住宿、当地生活、专题攻略等,比较适合对目的地了解比较少的旅客。穷游锦囊里每本攻略的划分更细一些,你可以只下载目的地某个方面的信息,比如要去伦敦的你想来趟文化之旅,可以下载穷游锦囊里伦敦“艺术类博物馆”、“历史类博物馆”的攻略。
旅行计划往往涉及到路线规划,你可以事先下载好离线地图,在飞机上配合旅行攻略使用。高德、百度都有离线地图和离线导航可以下载,使用体验和线上地图查不太多,你平时习惯用哪个,就下载对应的离线地图吧。如果要出国,Google(iPhone|Android)的离线地图体验自然更好。
出国旅程往往涉及到汇率的换算,在飞机上,你可能需要购买商品,或者在阅读攻略时涉及到金钱的支出。
苹果自带有汇率转换工具。在通知中心搜索栏输入要转换的金额,比如“300美元”、“4000欧元”,搜索结果会自动弹出对应的人民币价格。如果不想动手指,也可以启用Siri,问它:“300美元等于多少元”、“4000欧元等于多少元”,Siri会直接报出人民币价格。
支付宝里也有汇率转换工具,一般是在首页的“更多”里,除了进行任意两种币种的转换,还可以查看汇率走势。可以在飞行模式下使用。
极简汇率(iPhone|Android)也是一样不错的汇率转换应用。界面可以同时显示四种货币汇率,并且可以根据所在地位置,将当地币种放到顶端;计算器部分不仅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还具备隐藏式的括号功能(长按×或是÷号),方便多件商品一起计算折扣价。
最后还有很重要的,护照、身份证、酒店订单、机票订单……这些重要的个人身份信息请一定保管好,可以选择用手机存储备份,在飞机上填写入境单的时候可以用上。
以不合适的姿势久坐被认为有害于健康,例如缩着脖子、翘腿。也有建议是说,每隔30分钟就起身站立,或者是活动下肩部,都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椎间盘的压力。
飞机上座位空间狭小,如果你还有把随身携带的背包放在脚边的习惯,腿部很可能就被迫处于蜷缩的状态。对于绝大部分经济舱旅客来说,这样的姿势一保持可能就是两三个小时。
因此在飞行期间,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来帮助缓解压力和身体僵硬。你可以就地借助座椅,或者是选择在过道、尾部这样相对宽敞且人较少的地方来完成。
Keep上有一些针对办公室久坐族的运动方案,比如“办公室拉伸”,里面的动作大部分在飞机也适用。
你可以在上飞机前就下载好整套训练,到了飞机上直接跟着视频语音的引导做,一套动作在9分钟左右,主要照顾到了腿部、臀部、肩部、颈部和各个关节的舒展。
Keep里的“办公室拉伸”训练。左边是一整套训练,右边的收藏夹可以收藏特定的训练动作。
你也可以收藏里面的几个特定动作,上了飞机后,打开应用,在“我-我的收藏”里就能看到这些工作,然后进行局部练习。比如觉得自己久坐会导致肩部不适,可以试试“扶椅支撑沉肩”:双手扶住椅背,耸肩至最高点,然后用力将肩膀下沉,撑高身体,就完成了一次简单的肩部放松。
飞机不会被认为是个冥想的好地方,毕竟飞行过程中发出的巨大噪音、旅客和来回走动的空乘的说话声。
不过冥想的确对缓解飞行不适有很大帮助,有精神病专家认为,克服飞机上所有令人心烦的事情也是正念冥想训练的一部分。
如果你没怎么试过在飞机上做冥想,可以先从比较基础的调整呼吸开始。例如当你感到有点焦虑时,试试在3分钟内反复做呼吸,吸气4个节拍,吐气8个节拍,这样持续3分钟。与此同时,还可以尝试给自己正面暗示。
这对于大部分旅客来说可能都是较难的一种方式,我们更推荐你戴上降噪耳机,通过一些app来帮助你做完成一些冥想训练,配合着海浪声、人声,做冥想起来会更容易些。
睿心灵犀(iPhone)把英文冥想课程翻译成更容易让人理解的中文,并且由译者本人进行录制,分冥想入门、日常冥想几种,在飞机上这一会可以听听免费课程,听完后如果感兴趣,可以报名系统课程。
天然白噪音也可以作为冥想的辅助工具。
小睡眠(iPhone|Android)一共提供了57种自然白噪音,你可以自定义其中的声音组合,比如柴火燃烧声、雨声、风吹树叶声……不同的声响可以进行自由叠加。
左边是小睡眠,右边是潮汐。
飞机上的那阵子是相对不那么自由的几个小时,身体和行动都被束缚,能动的大概只有脑子和手指。
首先是图片,你可以选择自己一张一张地清理照片,删除它们的同时也算是细细回味了一下过去记录的每一个瞬间。
相对于先点击”垃圾桶“图标,再点击”确认删除“按钮,Slidebox(iOS|Android)和Flic(iOS)把这个过程变得更加顺滑了一些:当前的照片会显示在屏幕中央,左右滑动切换照片,向上滑动就是塞进垃圾桶,不过快速滑动照片可能导致误删,虽然可以这些照片恢复,但做重复的工作总之是个不太好的体验。
左边是Slidebox,左右切换,上滑删除;右边是Flic,下滑删除。
PhotoDuplicateCleaner可以帮助你扫描出苹果电脑里重复拍摄的照片,然后一键删除掉。
PhotoDuplicateCleaner。
没用了的电脑应用也是个清理的“死角”,它们有些是从网上下载的,不支持苹果系统的一键删除功能,这时可以AppCleaner,下载好后,你只需要把不想要的应用拖拽到AppClear在桌面创建的窗口里就完成删除了。
要整理电脑上的硬盘,还可以使用Grandperspective,这款软件通过图形直接显示磁盘和指定目录使用状况,色块面积越大代表文件夹占据越多的磁盘空间。软件支持OSX10.9及之后更新的系统。
如果是去国外旅行,可以在即将到达的几个小时里学几句目的地国家的语言,用本地语言和当地人交流会给人一种亲切感,去到陌生城市的你也不至于觉得孤立无援了。
多邻国(iOS|Android)是一款语言学习类应用,目前支持19种外语的学习,它的课程分为不同难度,初级的是通过简单的法语句型和图片记忆来学习基本所有格、简单的动、名词,比如男人、女人、猫、苹果、吃饭、看书等法语词汇。此外它还有AI聊天机器人的功能,在飞机上学了一些语句后,可以直接找应用内的智能机器人练习聊天。
如果你想学习某一特定方面的外语,比如人类骨骼的叫法、西班牙各城市的名称,可以试试Tinycards(iOS|Android),它把需要学习的单词写在卡片的一面,另一面配上图片,用户通过左滑、右滑来切换卡片进行学习。
Tinycards。
在手机上学学编程也是个选择,Encode(iOS|Android)包含了JavaScript、HTML等编程语言,它们在学习时都被分拆成了一个个编程任务,写的代码能跑出来了才能进入下一个任务,循序渐进,虽然简陋了点,但却是个可以随时练习的小工具。
国内有大部分的航线都是在3小时左右,打个盹可能就到了,但也有相当长的航线,例如北京-广州需要4个小时,哈尔滨到海口需要8个小时,睡觉就是个相当重要的事情。
不过隆隆噪音、座椅不舒服,不过飞机上确实睡不好。如果你是国际航班,睡一觉还有一个更实际的作用,帮助调整时区、适应时差:如果你是从西半球飞往东半球,尝试在飞行的前半程睡上一觉;如果是从东飞往西,则尝试在后半程入睡,同时在整个旅程中都要尽量避免不要在白天开窗,以避免有强光射入,影响睡眠。
如果你上飞机前就决定要睡觉,那就需要有意识地挑位置。
通常来说,飞机发动机在中后部,比较安静的位置处于机舱靠前的部位,但要避开洗手间、厨房的气味和灯光影响。
另外一个推荐的方向是在靠近飞机尾部,很可能有机会碰到飞机不满员,旅客有机会在中部靠后3个座位上休息。
一份捷蓝航空的调研发现,最受欢迎的座位是7F,接近于飞机前部。但由于带着孩子飞的家长也喜欢这个位置,反而导致7F以及周边座位,可能会有比较多的哭闹,这不利于睡觉。
鸵鸟头套。
飞机上比较推荐的是靠窗这些位置,它们可以给你一个倚靠的支点,把身体的一部分压力转移出去。但在飞机尾部,由于靠窗座位距离舷窗较远,没办法靠着睡觉。
蓝光被认为会影响睡眠。研究称,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后者是人体用来调节睡眠和觉醒的周期性节律的一种激素。
想减少蓝光对睡眠的影响,可以试试对手机和电脑做出这样的调整。
iPhone可以在设置里调整屏幕显示,打开NightShift(现在中文名叫夜览),屏幕会由偏亮偏冷白转为偏暗偏暖黄来减少蓝光,保护你的眼睛。Android手机上有相似的“护眼模式”。
Windows电脑上也加入了夜间模式,是跟Mac电脑上的NightShift相似的功用。
帮航司设计座椅的设计师AdamWhite曾给出的建议是“要在背部和椅背之间塞足够多和足够柔软的东西。”
具体到睡觉上,可以试试在背部和靠背之间塞上靠枕、衣服等柔软的物品,这帮助你以更舒服的姿势入睡。将东西垫在背部的作用是,让颈椎的压力转移到靠枕和椅子上,然后以上半身直立的姿势入睡。
尽量保证膝盖是微微弯曲的姿势,避免翘着二郎腿或者一头栽在小桌板上,这样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通,这种姿势容易导致肌肉麻木、抽筋。
在助眠上,用于冥想的应用,比如之前提到的小睡眠、潮汐、SonusIsland,都会有所帮助。
另外还有专门用于催眠的音乐应用——Pzizz(iPhone|Android,需要科学上网)。这款应用通过立体音效和人声达到催眠的效果。每个音频中,有一个温和舒缓的声音指引你放松四肢和精神。
如何被叫醒是个需要仔细考虑一下的问题。靠手机闹铃唤醒几乎不太可能,在飞机引擎较大的声音中,闹铃的声响很轻易就被盖过了。即便你是戴着耳机睡觉,耳机也很有可能会脱落。
你可以尝试的办法是,把闹钟设置成震动,放入裤子口袋里。但更保险的方法,还是请空姐在定点叫醒你。
如果你有AppleWatch,可以用作辅助手段。它可以通过震动手臂来将你唤醒,感觉起来就像是有一个人在轻轻摇晃手臂,叫醒体验也十分舒适,在Applewatch自带的功能中,有定时功能,可以自选5、15或者30分钟,也可以自定义睡眠时长。
机载WiFi还未全面普及,即便有网速也不够快,想还原在地面时的网络环境几乎不可能。
在机载WiFi方面,目前最多的是东航,旗下有74架配置了机载WiFi设备的飞机。但相比东航600多架的机队来说,还是个小规模。另外WiFi的网速暂时也只够发送文字和语音,发送视频这种较大体积的文件还是个问题。
如果想利用飞机上的WiFi网络来完成一些工作、娱乐,通常来说,你都需要给手机app做一些瘦身调整,以便适应网速。
你可能想在空中刷一刷社交网络,一般来说客户端会消耗更多网络资源,你可以选择在常用的应用里找到消除图片和视频的设置。例如微博可以在设置里关闭图片加载、关闭视频的自动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