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1.0可编辑可修改1进出境动物防疫消毒技术规范v1.0可编辑可修改III目录第一部分总贝UTOCo1-5hzHYPERLINKlbookmark7oCurrentDocument1适用范围1HYPERLINKlbookmark9oCurrentDocument2依据1HYPERLINKlbookmark11oCurrentDocument3术语及定义1HYPERLINKlbookmark13oCurrentDocument4基本原则3HYPERLINKlbookmark15oCurrentDocument
2、5基本要求3检验检疫监管机构及监管人员要求3防疫消毒从业单位及人员要求4防疫消毒设施要求4口岸防疫消毒场地及设施5进出境动物隔离场5进境非食用动物产品生产加工存放场所5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6防疫消毒技术要求6HYPERLINKlbookmark17oCurrentDocument6防疫消毒方法、消毒剂的选择原则6防疫消毒防疫选择原则6防疫消毒消毒剂选择原则7防疫消毒一般程序7HYPERLINKlbookmark19oCurrentDocument7防疫消毒效果评价和监管验证8HYPERLINKlbookmark21oC
3、urrentDocument8防疫消毒剂和器械的管理9HYPERLINKlbookmark23oCurrentDocument9安全和环保管理10第二部分进出境陆生动物消毒技术规范HYPERLINKlbookmark28oCurrentDocument1适用范围11HYPERLINKlbookmark30oCurrentDocument2操作程序11准备工作11人员准备11制定工作方案11药品配制11器械及用具11步骤与方法12船舶及装卸动物码头隔离区域的消毒12飞机及装卸动物停机坪隔离区的消毒12笼具和铺垫材料的消毒12
4、运输车辆的消毒12动物隔离场的消毒14效果评定17HYPERLINKlbookmark32oCurrentDocument3监管要求17监督检查药品选择与配制17监督检查实际操作流程18抽查效果评定18审核记录报告填写18HYPERLINKlbookmark34oCurrentDocument4注意事项19附录A20附录B21附录C22第三部分进出境水生动物消毒技术规范HYPERLINKlbookmark38oCurrentDocument1适用范围23HYPERLINKlbookmark40oCurrentDoc
5、ument2操作程序23准备工作23人员准备23制定工作方案23药品配制23器械及用具23步骤与方法24防疫性消毒24运输工具、包装物、装载用水(冰)、器具、其他铺垫材料24现场查验场地、养殖场、临时隔离场及暂养场24鱼卵25紧急消毒25v1.0可编辑可修改iii运输工具、包装物、装载用水(冰)、器具、其他铺垫材料25现场查验场地、养殖场、临时隔离场及暂养场26动物尸体26记录填写26效果评定26HYPERLINKlbookmark42oCurrentDocument3监管要求26监督检查药品选择与配制26监督检查实际操作流程27抽查效果
6、评定27审核记录报告填写27HYPERLINKlbookmark44oCurrentDocument4注意事项27附录A29附录B32附录C33附录D36第四部分进出境动物产品防疫消毒技术规范HYPERLINKlbookmark51oCurrentDocument1适用范围37HYPERLINKlbookmark53oCurrentDocument2操作程序37准备工作37人员准备37制定工作方案37药品配制37器械及用具38步骤与方法38运载工具的防疫消毒38非食用动物产品外包装(表面)的防疫消毒39动物源性饲料外包
7、装的防疫消毒40动物产品装卸场地的防疫消毒40铺垫材料、废弃物的防疫消毒41不合格动物产品的防疫消毒41指定加工、仓储企业的防疫消毒41效果评定42v1.0可编辑可修改VI3监管要求42监督检查药品选择与配制42监督检查实际操作流程42抽查效果评定43审核记录报告填写434注意事项43附录A44附录B47第五部分进出境运输工具消毒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482操作程序48准备工作48人员准备48制定工作方案48药品配制48器械及用具48步骤与方法49车辆防疫消毒处理49火车防疫消毒处理51一般船舶防疫消毒处理53废旧船舶的防疫消毒处理53飞机防疫
8、消毒54集装箱防疫消毒处理55后续处理55低温环境下常用消毒剂的配制55记录填写55效果评定553监管要求56监督检查药品选择与配制56监督检查实际操作流程56抽查效果评定56审核记录报告填写574注意事项57附录A58附录B61附录C62附录D63第六部分重要动物疫病防疫消毒技术规范1口蹄疫64口蹄疫病毒属性64有效灭活和消毒药剂64传带口蹄疫病毒动植物产品的防疫消毒方法64发生口蹄疫的紧急防疫消毒规程66消毒准备66操作程序67填写消毒记录68注意事项682禽流感68禽流感病毒属性68有效灭活和消毒药剂69传带禽流感病毒动植物产品的
9、防疫消毒方法69发生口蹄疫的紧急防疫消毒规程692.4.1消毒准备692.4.2操作程序70填写消毒记录71注意事项713炭疽71炭疽属性71有效灭活和消毒药剂72传带炭疽动植物产品的防疫消毒方法72发生炭疽的紧急防疫消毒规程73消毒准备73操作程序73填写消毒记录76注意事项764非洲猪瘟.76非洲猪瘟病毒属性76有效灭活和消毒药剂77传带非洲猪瘟病毒动植物产品的防疫消毒方法77发生非洲猪瘟的紧急防疫消毒规程77消毒准备77操作程序78填写消毒记录79注意事项79附录80v1.0可编辑可修改--第一部分总则1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进出境动物防
10、疫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要求及防疫消毒实施的技术规范。本规范适用于进出境动物、动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及其装载容器、包装物,进出境动物隔离场所,进出境动物产品贮存、加工、生产的场所,以及其他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运输工具、场地、物品以及有关人员的防疫消毒工作。2依据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使用监督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2009年第122号)技术标准GB16548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69畜禽产品消毒规范GB15981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消毒
11、技术规范(2002年)卫生部GB12475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GB15603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GB/T18635-2002动物防疫基本术语GBZ71-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总则3术语及定义动物防疫消毒(以下简称防疫消毒):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方法,清除并杀灭外界环境中所有病原体(包括动物疫病重要传播媒介节肢动物和鼠),消灭动物疫病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动物疫病发生蔓延的手段。包括熏蒸、消毒、扑杀、销毁、无害化处理、杀虫、灭鼠等处理方法。预防性消毒:在未发现传染源的情况下,经常采用一定的消毒措施,杀灭、清除动物体、动物产品及货物或外部环境可能污染的
12、病原微生物,达到防止动物传染病发生的目的。紧急消毒(又称临时消毒):在发生动物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除、消灭从患病动物体内排除的病原体而采取的应急性消毒措施。终末消毒:在病畜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疫区解除封锁之前,对可能残留的病原体所进行的全面彻底的消毒。熏蒸:在密闭环境下,采用熏蒸剂这类化合物以杀灭病原体的技术措施。无害化处理:通过焚毁、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带有或疑似带有病原体的动物尸体、动物产品、进境动物隔离期间产生的粪便、垫料及污物、污水,进境检出的有害生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达到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的目的。扑杀:将被某
13、疫病感染的动物(有时包括可疑感染动物)全部杀死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彻底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染途径。销毁:将动物尸体及其产品或附属物进行焚烧、化制等无害化处理,以彻底消灭它们所携带的病原体。杀虫: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消灭或减少疫病媒介昆虫或动物体外寄生虫。灭鼠:采取措施使鼠类数量减少以至消灭,以防止其危害。效果评价:用微生物监测法、化学指示器材监测法、生物指示器材监测法、模拟包装监测法、程序监测法等一定的方法衡量分析防疫消毒所达到的预定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并做出科学的判断。监管验证:检验检疫监管人员在现场判断防疫消毒从业单位的防疫消毒工作是否按照有关标准或操作规范的要求实施而进
15、法应当安全可靠,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残毒,减少污染环境。促进贸易:防疫消毒应在确保有效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经济损失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5基本要求检验检疫监管机构及监管人员要求国家质检总局动植司统一主管全国进出境动物防疫消毒工作,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动物检疫部门负责各自辖区内进出境动物防疫消毒的监管工作。检验检疫机构应建立防疫消毒监督管理制度,严格实施防疫消毒从业单位的资质管理。检验检疫机构采用日常监管和年审相结合的方式,对防疫消毒从业单位的从业人员资质、防疫消毒的设施、药械、工作质量、安全管理等进行监督考核管理。检验检疫机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防疫消毒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效果评价
22、运输车辆、工具、库场和车间,以及进境包装物、铺垫材料和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下脚料、污水进行防疫消毒处理的场所和设施。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场区周围建有围墙,无害化处理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并有隔离设施。场地符合国家有关防疫要求,地面平整硬化,排水通畅,通风良好,清洁卫生,无病媒昆虫孳生地。场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ml70.2m以上的消毒池,并设有单独的人员消毒通道。无害化处理区内设置染疫动物扑杀问、无害化处理问、冷库等。动物扑杀问、无害化处理间入口处设置人员更衣室,出口处设置消毒室。配置机动消毒设备和车辆清洗、杀虫、灭鼠药械设备。动物扑杀问、无害化处理间等配备相
24、程或作业指导书)。6防疫消毒方法、消毒剂的选择原则防疫消毒方法选择原则根据病原体的特性和被消毒物体的特性选择防疫消毒方法;在保证防疫消毒效果的前提下,优先选择对人安全,对设施、设备及防疫消毒对象无损害的消毒方法;选择消毒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影响防疫消毒效果的各种因素;防疫消毒操作时,一般采取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进境隔离动物发生或检出传染病时,应实施紧急消毒和终末消毒;对密闭空间的表面、室内的空气、不宜浸湿的物品、需杀灭货物内部病原体的对象的防疫消毒,宜采用熏蒸法;对面积大且密闭性差的场所的表面、货物的表面、可浸泡的物品宜采用喷洒、浸泡、涂抹法;对于场地的防疫消毒:在未发生疫情的场地为,清
25、扫一冲洗一消毒;已发生疫情的场地为,消毒一清扫一消毒。防疫消毒消毒剂选择原则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前提下,优先选择对人安全,对设施、设备及防疫消毒对象无损害、环境污染小的消毒剂;选择防疫消毒消毒剂时,要充分考虑影响防疫消毒效果的各种因素(如环境、温度、湿度、有机物、酸碱度等);选择消毒谱广,高效,消毒速度快,作用持久的消毒剂;针对相同的防疫消毒对象,应定期轮换消毒剂;要考虑不同的消毒剂的拮抗作用,尽量不要混用;消毒剂应严格按说明书及有关规范进行配制和使用;消毒剂应遵循现配现用原则。防疫消毒一般程序检验检疫机构根据检疫情况确定需实施防疫消毒的对象,向行政相对人出具检疫处理通知书,要求其到检验
32、、危险消毒剂残留检测、消毒剂的废弃处理等环节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机制;对防疫消毒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培训,对危险消毒剂使用、保管、运输的人员要由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并取得检验检疫机构的认可;使用危险消毒剂进行作业时,至少两人作业并需保持目视距离,严禁单人操作;使用危险消毒剂进行作业时,防疫消毒从业人员作业时按有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警戒线,并注意风向和脱险路线。夜间作业时,操作区域应设置照明装置,防疫消毒从业人员应穿戴反光警示标识;防疫消毒时应遵守不要对自己造成伤害、不要对他人造成伤害、不要对处理对象造成损害的原则;过期或作废的消毒剂不得随意处置,应按照
35、产品使用说明书,明确有效期、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必要时进行含量检测。器械及用具根据防疫消毒处理方案,选择适当消毒器械,并应确保正常使用状态。配药工具塑料桶、药勺、漏斗、过滤网、搅棒、量杯、磅秤、天平等。熏蒸、消毒器械机动、手动喷雾器、通道式喷雾设施等。熏蒸用气体发生装置(蒸发容器、支架、加热源)、帐幕、温/湿度仪、检测仪、投药管等。防护设备个人防护包括操作人员防护和其他人员防护。根据各种消毒方法的原理和操作规程,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个人防护。(1)喷洒消毒:穿戴长袖工作服、防护帽、橡胶手套、胶鞋、口罩、防护眼镜等,必要时戴防毒面罩。(2)熏蒸消毒:穿戴长袖工作服、手套等,并佩戴带有滤毒罐的
36、防毒面具。滤毒罐使用前,应检查密闭性、有效性和是否适合所要防护熏蒸气体的要求。(3)在缺氧、高浓度毒气环境中应使用隔绝式呼吸器。2.1.4.4检测、抽样用具采样规格板、无菌棉拭子、试管、采样液、中和剂、酒精灯、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抱菌片、化学指示卡等。2.1.4.5其他物品急救药械、封识、警示标识、毛巾、刷子、洗涤剂、记录表和笔等。步骤与方法2.2.1船舶及装卸动物码头隔离区域的消毒(1)划定隔离区域,用警戒线隔离,隔离区域清扫干净,用%氧乙酸或者含氯消毒剂(有效氯为20005000mg/L)溶液进行喷洒,作用半小时。(2)在舷梯下口放置消毒脚垫,喷洒足量的%氧乙酸或者含氯消毒剂(有效氯
37、为20005000mg/L)溶液,上下船舶人员进行鞋底消毒;(3)使用%t氧乙酸或者含氯消毒剂(有效氯为20005000mg/L)溶液对卸装动物舷梯通道进行喷雾消毒;(4)待动物卸装完毕,对运载动物的船舱进行消毒,使用%i氧乙酸或者含氯消毒剂(有效氯为20005000mg/L)溶液进行喷雾消毒。(5)待动物卸装完毕后对隔离区域进行消毒,用%氧乙酸或者含氯消毒剂(有效氯为20005000mg/L)溶液进行喷洒,作用半小时。然后解除隔离。2.2.2飞机及装卸动物停机坪隔离区的消毒参考2.2.1进行消毒。2.2.3笼具和铺垫材料的消毒用飞机装载的动物一般有笼具和铺垫材料,在动物卸离后需对装载过动
38、物的笼具和铺垫材料进行消毒处理。具体程序为:(1)清理笼具中的废弃物和铺垫材料,进行深埋处理。深埋点应在隔离场附近,远离居民区、水源、泄洪区和交通要道,坑底覆盖2cm厚生石灰或漂白粉,废弃物和铺垫材料混合生石灰或漂白粉埋入坑中,顶层覆土不少于1.5m,覆土夯实。(2)对清理完废弃物的笼具用过氧乙酸或者含氯消毒剂(有效氯为20005000mg/L)溶液进行喷洒消毒。2.2.4运输车辆的消毒(1)在装载进出境动物之前,应对运载动物的汽车进行预防性消毒。先对车辆进行彻底清洗,再使用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有效氯为20005000mg/L)溶液,对车厢、栏杆、车架、车轮等及用具进行彻底喷淋或
39、喷雾消毒。消毒顺序为由上风向至下风向、从上到下对车辆进行喷洒或淋湿透,不留死角。(2)每次进出卸载动物码头(或停机坪)隔离区域时,应对运输车辆进行消毒。用浓度为用%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有效氯为20005000mg/L)溶液,对车厢、轮胎等表面均匀喷洒至湿润。(3)进入指定隔离检疫场时,对运输车辆进行消毒。用浓度为双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有效氯为20005000mg/L)溶液,对车厢、底盘等表面均匀喷洒至湿润,同时进入指定隔离检疫场时,须经过隔离消毒池,对运输车辆轮胎进行消毒。消毒池内可用碱类消毒剂(2%NaOH液)、过氧化物类消毒剂(0%%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有效氯为200
40、05000mg/L)。(4)运输车辆离开隔离检疫场时,需用%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有效氯为20005000mg/L)溶液对车辆进行喷雾消毒;同时须缓慢经过隔离消毒池,对运输车辆轮胎进行消毒。(5)运载动物结束时,应彻底清扫运输车厢内的动物排泄物、垫料、废弃物,装入防漏垃圾袋内密封,按规定运到指定场所作无害化处理;(6)使用%t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有效氯为20005000mg/L)溶液,对车厢、栏杆、车架、车轮等及用具进行彻底喷淋或喷雾消毒。消毒顺序为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喷洒或淋湿透。2.2.5动物隔离检疫场的消毒动物进入指定隔离检疫场前场地消毒要求(1)彻底清扫畜舍及地周围环境的污
42、5C,相对湿度6080%此时可先在容器中加入高钮酸钾后再加入福尔马林溶液进行熏蒸,密闭门窗7小时以上便可达到消毒的目的,然后敞开门窗通风换气、消除残余的气味。饲草熏蒸要求准备供动物隔离期间使用的充足的饲草和饲料。饲草不得来自严重动物传染病或者寄生虫病疫区。饲料、饲料添加剂与农业投入品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并建立进场检查和登记制度。饲草、饲料应当在检验检疫机构的监督下,由检验检疫机构认可的防疫消毒从业单位进行熏蒸消毒处理。消毒剂选择:虫菌畏熏蒸(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2:8混合物)300g/m3,4872h。或者福尔马林高钮酸钾熏蒸(每立方米空间福尔马林4
43、2ml,高锐酸钾21g,处理温度不低于15C,相对湿度6080%。具体操作如下:(1)用不漏气的帐幕苫盖饲、草料。帐幕在货堆周边留出不少于40cm裙边,用长条状沙袋压在帐幕周边压实,沙袋与沙袋应有1/3重叠。如果一块帐幕不能覆盖整个货垛,就要采用帐幕拼接。帐幕拼接采用卷拼法,重叠双层后卷接,中间加固定纯。卷接长度要在50cm以上,用铁夹夹紧,固定纯固定。室外熏蒸时,帐幕覆盖完毕后,须在帐幕上加盖防风网罩或固定纯。(2)准确测量帐幕覆盖后货堆的体积,计算投药量。(3)设置警示标志。(4)投药。投药人员戴好防毒面具,按已计算的投药量标定好磅秤或电子称进行投药。(5)熏蒸期间安排值班人员监护
45、员在隔离场第一次消毒前进驻,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隔离区;(1)隔离区饲养人员的消毒要求:要经过消毒通道,先洗澡、更换衣服、鞋。最后通过约2025公分深的消毒液的消毒池后进入隔离区。(2)生活区管理人员和检验检疫机构人员进入隔离区时,必须严格消毒程序。在消毒通道内先洗澡、更换衣服、鞋,最后通过约2025公分深的消毒液的消毒池后进入隔离区。从隔离区回生活区同样需要通过约2025公分深的消毒液的消毒池、消毒通道内先洗澡、更换衣服。隔离期间生活区、隔离区消毒要求(1)隔离区的带畜消毒要求每周至少2次,选择对人畜安全、无毒无刺激的消毒剂,常用。2%勺过氧乙酸、%次氯酸钠、麻洁尔灭等。消
46、毒官在中午前后进行,特别是冬春季选择天气好、气温较高的中午进行。选择喷雾消毒,对过道和畜舍重点喷洒,以表面湿润为宜。(2)病死畜栏的消毒要求对病死畜栏消毒,使用%勺过氧乙酸连续消毒23次。每次间隔3060min。对病畜栏每天消毒一次,使用%-%勺过氧乙酸、次氯酸钠、新洁尔灭等向上喷出喷雾,以表面湿润为宜。(3)生活区的消毒要求对生活区场地、厨房等重点地区消毒,每周至少2次,使用分%勺过氧乙酸、。原氯酸钠、%ff洁尔灭等喷雾消毒,以表面湿润为宜。定期更换生活区入口消毒池的消毒液。消毒池内可用碱类消毒剂(2%NaOH液)、过氧化物类消毒剂(。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有效氯为20005
47、000mg/L)。检疫阳性动物及隔离期间病死畜检疫处理技术要求(1)焚烧将检疫阳性动物尸体及隔离期间病死畜投入焚化炉火其他方式烧毁碳化。(2)深埋1)使用浓度为2%勺过氧乙酸对动物病尸体表皮毛进行喷淋消毒,并用采取防渗漏的措施运送;装前卸后要对运输车辆用%i氧乙酸喷雾消毒。2)掩埋坑底铺2cm厚生石灰;3)在动物病尸上覆盖2cm厚漂白粉或生石灰或喷洒浓度为2%勺过氧乙酸,并保证尸表上层与地表距离不少于1.5m;4)掩埋后将掩埋土夯实,并在掩埋后的地表环境使用浓度为2%勺过氧乙酸进行喷洒消毒;5)患有炭疽等芽胞杆菌类疫病,以及牛海绵状脑病、痒病的染疫动物及产品、组织的处理不能使用掩埋法
48、,只能彻底焚毁;6)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对除了对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病害(如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绵羊梅迪/维斯那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山羊关节炎脑炎、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炭疽、鼻疽、狂犬病、羊快疫、羊肠毒血症、肉毒梭菌中毒症、羊猝狙、马传染性贫血病、猪螺旋体痢疾、猪囊尾蝴、急性猪丹毒、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结核病、鸭瘟、兔病毒性出血症、野兔热)外的其它疫病动物及病变严重、肌肉发生退行性动物病尸、胴体和内脏进行化制处理。粪便、污水的处理要求(1)粪便的处理要求1)隔离期间每天把动物粪便运至隔离场内的贮粪场
49、集中堆放,进行堆粪发酵消毒;贮粪场周围要定期用2%R氧化钠或撒生石灰的形式消毒。2)对于炭疽、气月中疽病畜的粪便,必须焚烧或经双氧乙酸或者含氯消毒剂(有效氯为20005000mg/L)溶液消毒处理后,用漂白粉或生石灰1:5与粪便混合,深埋地下2m左右;并设标志,长期不能再挖掘。(2)污水的处理1)在将污水引至沉淀池途中使用网格、格栅、除脂槽进行过滤2)对较清的污水使用含有效氯25%勺漂白粉消毒,进行抛洒搅拌,用药量为6g/m3;对混浊的污水消毒用药量为810g/m3。3)禁止动物隔离期内向隔离场外排放污水,必须等动物隔离期满后经消毒合格后排放。动物出场后场地消毒要求(1)彻
53、监督检查,根据不同消毒对象和关键环节,检查内容主要包括:防疫消毒单位制定的消毒方案是否合理;实施防疫消毒的人员是否经培训并取得执业资格证;检查药品器械、防护工具、防护措施及采样用品是否齐全有效;检查现场操作程序和步骤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实施防疫消毒处理完毕后是否做后续处理;检查是否有如实、详细填写防疫消毒处理记录表,整理防疫消毒处理记录表、出具防疫消毒处理报告等。抽查效果评定检查防疫消毒机构是否建立效果评定制度;检查防疫消毒机构建立的消毒效果评定方法、方式是否规范、正确、有效;检查防疫消毒机构的效果评定制度是否有效运行;检查防疫消毒机构效果评定记录是否齐全、规范;审核记录报告填写检验检疫机构应
54、审核每次防疫消毒记录是否齐全、规范,合格的签名确认;不合格的,责令整改。4注意事项人员防护和操作安全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和操作安全,遵照卫生处理安全操作规程SN/T1529执行。-20-v1.0可编辑可修改--药剂储存与装运化学危险品药剂应放置于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许可的专用危险品库。仓库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有明显的标识。药剂不能与食品、药品和衣物混放。避免无关人员接触药剂。钢瓶应直立放置,并戴好瓶帽。装运前,应检查药剂的包装,注意钢瓶阀门和瓶帽。装运时,应防止药剂外溅或泄漏,要保持钢瓶直立,避免碰撞。当外界温度超过药剂规定的储存温度时,应采取降温措施。安全浓度监测卫生处理结束后,应
55、检测作业场所的安全浓度,其限值应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要求。中毒事故应急处理发生中毒事故或出现中毒可疑情况时,遵照口岸卫生处理事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的有关要求执行。污水排放隔离场污水处理后对外排放时需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附录A进境大动物防疫消毒方案编号:处理单位委托单位处理依据处理对象处理时问药物名称浓度和剂量处理方法和器械处理数量(回积/体积/数量)实施人员隔离场场地隔离场场地隔离场场地饲草饲料船舶卸载隔离场场地其他处理安全防护措施现场操作人员安排及资质处理单位负责人(公章):日期:监管意见:监管部门:监管人:日期:附录B表
59、用说明书,明确有效期、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常用消毒剂的特点及配制见附件A:器械及用具根据防疫消毒处理方案,选择适当消毒器械,并应确保正常使用状态。配药工具塑料桶、药勺、漏斗、过滤网、搅棒、量杯、磅秤、天平等。消毒器械机动、手动喷雾器、通道式喷雾设施等。防护设备个人防护包括操作人员防护和其他人员防护。根据各种消毒方法的原理和操作规程,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个人防护。喷洒消毒:穿戴长袖工作服、防护帽、橡胶手套、胶鞋、口罩、防护眼镜等,必要时戴防毒面罩。抽样用具不同网目密度的手抄网、充氧尼龙袋、塑料箱或其他可盛装进境水生动物的箱体,充氧设备。用于监测消毒效果的保存病毒缓冲液或细菌培养液、棉签等。
60、其他物品急救药械、封识、警示标识、毛巾、刷子、洗涤剂、记录表和笔等。步骤与方法防疫性消毒运输工具、包装物、装载用水(冰)、器具、其他铺垫材料消毒程序为清洗一去污一消毒,使用以下方式进行消毒:1:5001:1000的毒菌灭(复合双链季俊盐),可作喷雾、冲洗、浸泡消毒,喷洒单位用量1000ml/m2;(2)二氧化氯(复合亚氯酸钠),可作喷雾、冲洗、浸泡消毒,浓度150mg/L200mg/L。需现用现配;(3)过氧乙酸,可作喷雾消毒,一般情况下%%需现用现配;(4)热处理:115C130c蒸汽消毒5min(器具);60c加热10min,70c加热6min,75c加热5min,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