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条例全文完整的法律文本法律人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条例全文-完整的法律文本

本文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条例全文进行解读,介绍其中的主要内容和条款,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我国刑法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秩序,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根据法,制定本法。

本条规定了本法的目的和依据,即刑法的主要任务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以及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条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受到惩罚。

本条规定了犯罪的本质和应当受到的惩罚,即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应当依法受到惩罚。

第三条犯罪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以事实为根据,以罪责为限度。

本条规定了犯罪的认定原则,即犯罪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以事实为根据,以罪责为限度,即犯罪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有实际的犯罪事实为依据,并且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罪责限度。

第四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依法辩护。

本条规定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权利,即依法享有辩护权,即在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审判过程中,有权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证据和辩护材料。

第五条适用本法,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有罪推定原则;

(二)法无规定不罚,罚则不重;

(三)法无规定不允许的,一律不得允许;

(四)犯罪与非犯罪应当有明确的界限;

(五)对犯罪行为应当实行惩罚,对犯罪分子应当实行教育改造;

(六)实行量刑与折衷原则;

(七)对实施恶劣犯罪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本条规定了适用本法的原则,即有罪推定原则、法无规定不罚罚则不重、法无规定不允许的一律不得允许、犯罪与非犯罪应当有明确的界限、对犯罪行为应当实行惩罚,对犯罪分子应当实行教育改造、实行量刑与折衷原则,以及对实施恶劣犯罪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第六条本法所称的犯罪,是指依照本法规定,由人员实施的,在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内部发生的,或者在国家边境、领空、领海、管辖范围内的其他地方实施的,危害国家安全、社会治安或者其他公共利益的行为。

本条规定了本法所称的犯罪的含义和范围,即犯罪是指在人员实施、特定场所和情况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治安或者其他公共利益的行为。

第七条依法惩罚犯罪和保护被害人的权益是刑法的基本原则。

本条规定了刑法的基本原则,即依法惩罚犯罪和保护被害人的权益是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八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本条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原则,即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第二章罪名和刑罚

第九条刑法规定的罪分为两类:犯罪和罪名。

本条规定了刑法规定的罪分为犯罪和罪名两类,即犯罪是指行为,罪名是指对行为的定性。

第十条犯罪分为主要犯罪和次要犯罪。

本条规定了犯罪的分类,即主要犯罪和次要犯罪。

第十一条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本条规定了犯罪的分类,即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第十二条刑法规定的罪名,包括罪名和罪名分立。

本条规定了刑法规定的罪名,包括罪名和罪名分立。

第十三条罪名的适用,应当以犯罪事实为根据。

本条规定了罪名适用的原则,即以犯罪事实为根据,即罪名的适用必须符合实际的犯罪事实。

第十四条犯罪应当依法划分罪名。

本条规定了犯罪划分罪名的原则,即犯罪应当依法划分罪名。

第十五条刑法规定的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本条规定了刑法规定的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第十六条刑罚应当依法划分种类和适用。

本条规定了刑罚划分种类和适用的原则,即刑罚应当依法划分种类和适用。

第十七条刑罚应当以罪责为限度。

本条规定了刑罚应当以罪责为限度,即刑罚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罪责限度。

第十八条刑罚的适用,应当以犯罪事实和情节为根据。

本条规定了刑罚适用的原则,即以犯罪事实和情节为根据,即刑罚的适用必须符合实际的犯罪事实和情节。

第十九条刑罚的适用,应当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作为前提。

本条规定了刑罚适用的前提,即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作为前提。

第二十条刑罚的适用,应当坚持量刑与折衷原则。

本条规定了刑罚适用的原则,即坚持量刑与折衷原则,即根据犯罪事实和情节,进行量刑,并考虑到犯罪分子的社会危害性和改造可能性。

第三章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犯罪是有罪推定的。

本条规定了犯罪的认定原则,即犯罪是有罪推定的,即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应当承担举证责任。

第二十二条未达到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标准,但是危害社会秩序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可以依法追究民事责任。

本条规定了民事责任的适用条件和原则,即未达到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标准,但是危害社会秩序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可以依法追究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犯罪人有刑事责任能力,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本条规定了犯罪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和承担刑事责任的原则,即犯罪人应当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并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未满十四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本条规定了未满十四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的原则,即未满十四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给予教育。

本条规定了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给予教育的原则,即对于这部分人,应当以教育为主,以惩罚为辅。

第二十六条犯罪人有自首、立功、认罪、悔罪等情节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其刑罚。

本条规定了从轻或减轻刑罚的情节,即犯罪人有自首、立功、认罪、悔罪等情节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其刑罚。

第二十七条犯罪人有犯罪前后表现好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其刑罚。

本条规定了从轻或减轻刑罚的情节,即犯罪人有犯罪前后表现好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其刑罚。

第二十八条犯罪人有被迫作案情节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其刑罚。

本条规定了减轻或免除刑罚的情节,即犯罪人有被迫作案情节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其刑罚。

第二十九条犯罪人有紧急避险情节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其刑罚。

本条规定了减轻或免除刑罚的情节,即犯罪人有紧急避险情节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其刑罚。

第三十条犯罪人有其他法定情节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其刑罚。

本条规定了其他法定情节,即犯罪人有其他法定情节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其刑罚。

第三十一条犯罪人有减轻、免除刑罚情节的,应当依法予以认定和适用。

本条规定了减轻、免除刑罚情节的认定和适用原则,即减轻、免除刑罚情节应当依法予以认定和适用。

第三章罪名和刑罚

第三十二条故意犯罪的犯罪人应当承担故意犯罪的刑事责任。

本条规定了故意犯罪的认定和刑事责任的承担原则,即故意犯罪的犯罪人应当承担故意犯罪的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过失犯罪的犯罪人应当承担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

本条规定了过失犯罪的认定和刑事责任的承担原则,即过失犯罪的犯罪人应当承担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犯罪人实施连续数罪的,应当并罚。

本条规定了连续数罪的处罚原则,即犯罪人实施连续数罪的,应当并罚。

第三十五条犯罪人实施同一罪名的多个罪行的,应当数罪并罚。

本条规定了同一罪名的多个罪行的处罚原则,即犯罪人实施同一罪名的多个罪行的,应当数罪并罚。

第三十六条犯罪人在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中,实施了多个不同行为,应当数罪并罚。

本条规定了实施多个不同行为的罪行的处罚原则,即犯罪人在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中,实施了多个不同行为,应当数罪并罚。

第三十七条犯罪人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应当剥夺政治权利或者禁止其担任刑法规定的职务。

本条规定了犯罪人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后的政治权利和职务的处则,即应当剥夺政治权利或者禁止其担任刑法规定的职务。

第三十八条犯罪人被判处罚金的,应当依法缴纳。

本条规定了犯罪人被判处罚金的缴纳原则,即应当依法缴纳。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刑法》第一条 【立法宗旨】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 经验及...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65962364.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年修正)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四)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或者纵容,称霸一方,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 第二百九十五条 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725510&page=3
1.我国刑罚的种类及主要内容是什么比如罚金,是强制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主要适用于贪财图利或与财产有关的犯罪;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适用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等;没收财产,是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适用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经济犯罪等...https://www.66law.cn/laws/2990066.aspx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文)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https://www.hnjs.edu.cn/pfxx/info/1008/1002.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章第七节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4/08/id/1427355.s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罪名有哪些?法律常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出台是为了保护人民,惩治罪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明确规定了何种行为是犯罪,以及犯罪后要如何处罚。除此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可以预防有人再犯罪,并提高犯罪破案率,在追求公平公正的同时,还能够维持社会的基本秩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里涉及到了很多的罪名,犯了这些罪就会...https://www.lawpa.cn/changshi/358965.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5修正)法制宣传颁布单位: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时间:1997-03-04生效时间:1997-10-01时效性:已被修订(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已先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发布日期:1999年12月25日实施日期:1999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https://bwc.cdutetc.cn/c/2c9082c9600c4298016010d806c20084.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现行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12.26修正发布 / 2021.03.01实施)(现行有效) 【税收征缴优先原则】犯本节第二百零一条至第二百零五条规定之罪,被判处罚金、没收财产的,在执行前,应当先由税务机关追缴税款和所骗取的出口退税款。 第七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https://www.ww010.com/page237?article_id=305&pagenum=1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新版刑法的过渡期是指在新刑法颁布实施前已经犯罪的人应当适用旧刑法的规定,但是如果新刑法更为宽容,则可以适用新刑法的规定。 附则的解释是对刑法的具体解释和规定,包括对犯罪情节、刑罚适用等方面的解释。 结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新版的颁布实施,为中国的刑事司法提供了更为完善的法律保障。刑法的规定将会对犯罪行为...https://www.fljg.com/baike/448546.html
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3条内容是什么导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第193条主要指的是诈骗罪的相关规定,根据不同的金额去做出不同的刑罚判断。比如诈骗银行等金融机构数额较大的情况下,会处以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以相对应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3条内容是什么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3条内容是什么 ...https://www.64365.com/zs/131697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