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3日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以遏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会议还通过了《公营企业缴纳工商税暂行办法》和《中央金库条例》。
1950年3月3日—24日纺织部召开全国纺织会议。
1954年3月3日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统战部关于县、市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时安排民主人士或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问题的补充意见》。
1955年3月3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关于迅速布置粮食购销工作,安定农民生产情绪的紧急指示》,强调必须在粮食统购统销工作中,进一步采取定产、产购、定销的措施,使农民对自己的交售任务心中有数,这对于稳定农民情绪,缓和农村的紧张情况有重大意义。
1957年3月3日我国第一座遥远测量水电站——模式口水电站正式向北京送电。
1958年3月3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开展反浪费反保守运动的指示》。
1971年3月3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一颗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
1977年3月3日—16日全国计划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解决经济上存在的3个突出问题,即: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不足、能源和原材料紧缺以及建设规模过大。会议还为被“四人帮”诬为“三株大毒草”的3个文件恢复了名誉。这3个文件是邓小平1975年主持中央和国务院日常工作期间领导制定的《论全党全国工作的总纲》、《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和《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
1981年3月3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基本建设计划管理、控制基本建设规模的若干规定》。
1986年3月3日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上书中共中央,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这一建议后来被称为“八六三计划”。邓小平在建议上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推延。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转发《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八六三”计划)纲要》的通知。《纲要》提出了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先进防御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等七个领域中的15个主题项目,作为我国今后发展高技术的重点。
1986年3月3日、6日新华社报道:《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和《董必武林业文选》出版发行。
1989年3月3日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其武在北京逝世。董其武生于1899年,山西河津县人。
1990年3月3日邓小平在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时就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等问题发表重要意见。关于国际形势,邓小平指出: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我们对外政策还是两条。第一条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第二条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这两条要反复讲。关于国内经济,邓小平强调现在特别要注意经济发展速度滑坡的问题。邓小平还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农业问题要始终抓得很紧。邓小平认为,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
图为考察队队员在横穿南极大陆途中,左起第三人为秦大河。
△人类首次横穿南极获得成功。由中国、美国、法国、苏联、英国和日本的6名队员组成的国际横穿南极大陆考察队,经过7个多月在雪原上长途跋涉6300公里,横穿南极大陆,胜利到达终点——苏联和平站。作为队员的中国科学家秦大河,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创造了惊人的业绩。
1990年3月3日—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举行全国学雷锋先进代表座谈会。出席会议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于5日致信全国,希望全国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学雷锋的群众性活动中,带头学习、实践雷锋精神。同日,《人民日报》发表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继续向雷锋学习,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
1991年3月3日—5日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企业集团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企业集团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据有关方面的介绍,国务院已经把组建一百个左右大型企业集团作为重要任务提上议事日程。会议提出:发展企业集团的一些改革性措施,都要突破现行体制。因此,不能以“与现行体制有矛盾”为理由,或以“现行法规中找不到根据”为理由,不允许进行突破。
1992年3月3日国务院批转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关于一九九二年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要点报告》的通知。
1996年3月3日江泽民在参加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两会的党员负责同志会议上讲话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要求领导干部讲政治,是为了创造更加充分的政治条件和提供更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确保全国人民一心一意地把经济建设更好更快地搞上去。全党同志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面地正确地积极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干部在原则问题上要旗帜鲜明,要注意分清一些基本界限。
1996年3月3日—1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京召开。大会赞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与李鹏总理就《纲要》所作的报告,赞同《关于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199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199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赞同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大会同意叶选平副主席代表常务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同意常务委员会提出的1996年度的工作方针和工作安排,要求常务委员会认真组织实施。大会增选何鲁丽为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增选艾知生、厉无畏、刘毅、刘诗白、成思危、何光远、宋汉良、胡平为常务委员会委员。
1997年3月3日中组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全国总工会发出关于做好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建设工作的通知。
1999年3月3日—11日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政协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政治决议、政协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等。会议经过表决增选卢荣景为政协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李瑞环在闭幕会上发表了讲话。
2000年3月3日—11日全国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在京举行。会议通过了政协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政治决议、关于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关于九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以及政协九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会议经表决增选叶连松、陈广元、陈邦柱、珠康·土登克珠为政协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2001年3月3日—1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京召开。大会赞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和朱镕基总理就纲要所作的报告,赞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以及其他报告;同意叶选平副主席代表常务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同意万国权副主席代表常务委员会所作的关于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增选叶少兰等9位委员为常务委员。
2002年3月3日—1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京召开。大会赞同朱镕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赞同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0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2年中央和地方预长时期草案的报告,赞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同意叶选平副主席代表常务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同意罗豪才副主席代表常务委员会所作的关于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2003年3月3日—1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全国政协领导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当选为全国政协主席。王忠禹等24人当选为副主席;郑万通当选为秘书长;并选出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299名。会议听取和讨论了朱镕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赞同并给予高度评价。听取和讨论了国务院关于2002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3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2002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3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听取和讨论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对以上报告和方案表示赞同。大会批准李贵鲜同志受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同意周铁农同志受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所作的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充分肯定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工作取得的成绩。在闭幕式上,新任主席贾庆林发表了讲话。
2004年3月3日—12日全国政协第十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等出席了大会开幕会和闭幕会。贾庆林作工作报告。会议通过了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和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政治决议。会议还通过了政协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2005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开幕会审议通过了政协十届三次会议议程;听取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2005年3月3日,中央军委授予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命名大会在北京举行。
△中央军委授予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命名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宣读了中央军委授予王永志“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的命令,向王永志颁发了一级英模奖章和证书。王永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致力于中国战略导弹、运载火箭和载人航天工程的研制试验工作,取得卓著成就,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各2项,2003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荣立一、二等功各1次。
2006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受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3月13日上午9时,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举行闭幕会,通过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通过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通过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政治决议。
2007年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来自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的2000多名政协委员围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2008年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到会祝贺。贾庆林代表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的工作。报告提出:中共十七大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面向未来,人民政协要继续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在推动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再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