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超: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挑战和机遇>

——在枣庄市政府举办的“经济与文化发展讲坛”上讲话

(2008年9月1日)

(五)城市化仍还比较低。2007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即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已达44.9%,但2006年世界平均水平49.2%,美国81.1%,德国75.3%,俄罗斯72.9%,巴西84.7%。

(六)资源承受的负担较重。我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1人,世界平均为50人,美国为33人;2003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1公顷,世界平均为0.22公顷;2005年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为2156立方米,世界平均为6794立方米。

(七)世界经济正发生深刻而深远的变化。世界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相互影响越来越大,突出表现在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生问题如美国次贷危机可能就会波及到整个世界经济;影响世界经济的力量在趋于多元化,过去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影响份量较大,目前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金砖四国”的影响明显加大;资源对经济的制约作用比以前更为明显,未来一个时期世界经济仍存在着保持较快增长的基础和可能,形成了对资源的较大需求。

朝着预期方向发展。“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是今年年初提出的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运行情况表明,整个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目标的方向发展。

一是偏快的经济增速出现减缓。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1%,比上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一季度增长10.6%,比上年四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上半年经济增长10.4%,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上半年贸易顺差990亿美元,同比减少11.8%;一季度贸易顺差414亿美元,减少10.8%。

二是较高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出现回落。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比4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6月份比5月份继续回落0.6个百分点。环比看,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比4月份下降0.4%,6月份比5月份下降0.2%。其中,食品价格已经连续4个月环比下降,3、4、5、6月分别下降1.8%、0.1%、1.3%和0.8%。

三是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投资消费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之差同比缩小了5.9个百分点。部分“两高一资”产品的生产增速回落,上半年六大高耗能行业生产同比增长14.5%,比上年同期回落5.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大部分高耗能产品出口量比上年同期由增长转为下降。上半年,钢材出口量下降20.2%,而上年同期为增长97.7%;钢坯及粗锻件下降97.0%,而上年同期为增长40.9%;成品油下降0.3%,而上年同期为增长27.6%。高技术制造业增速进一步加快。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6%,同比加快0.5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1.3个百分点。

四是重点领域的供应得以改善。夏收作物获得丰收,全国夏粮产量达到12041万吨,比上年增产304万吨,增长2.4%,连续5年保持增产,夏粮亩产达到299.5公斤,比上年提高7.2公斤,增长2.5%,目前秋粮长势良好。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19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8%,生猪出栏增长3.7%,存栏增长5.0%,生猪生产在多项政策的作用下得到逐步恢复。90平米以下住宅投资高速增长。上半年全国住宅投资同比增长36.6%,其中90平米以下增长85.1%。

五是经济运行质量较好。上半年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0.9%。居民收入也继续较快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5元,比上年增长14.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比上年同期回落7.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528元,增长1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3%,回落3个百分点。

结果来的十分不易。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在面临着国际复杂多变的不利形势,遭遇了国内历史罕见的多种特大自然灾害的突然冲击的情况下,取得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的结果,确实来的十分不易。

一是国际金融形势发生了对我国经济发展十分不利的新变化。世界经济增速出现明显减缓。尽管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1%,欧元区经济增长2.9%,日本经济增长3.3%,好于预期,但进入二季度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显示,世界经济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回落。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世界通货膨胀呈加剧态势。6月份国际初级产品价格比2007年上涨59.4%,石油价格比去年12月份上涨48.3%,水稻上涨120.9%,大豆上涨30.5%;6月份欧元区CPI上涨4.0%,5月份美国上涨5.0%,日本上涨1.3%。国际金融市场包括股市、汇市和期市剧烈振荡。

二是国内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多种特大自然灾害。年初华南、华东部分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月初发生了波及四川、甘肃和陕西等地区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害,5月份和6月份又发生了涉及23个省、区、市的洪涝灾害。虽然这些接连发生的重特大自然灾害未改变宏观经济基本面,但对国民经济还是产生了冲击。

宏观调控成效明显。针对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任务,面对今年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的变化,宏观调控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牢牢抓宏观,突出预见性。面对“内遭灾害、外遇挑战”的严峻形势下,中央明确提出了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调控方针,牢牢地抓住经济发展和通货膨胀等宏观问题不放松,体现出了宏观调控的预见性。

二是紧紧抓重点,突出针对性。抓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供应,加大对农业的各项补贴,积极推广新技术,对遏制以食品价格上涨为主的价格的持续上涨发挥了重要作用;抓煤电油运,加强对紧缺方面的调度,上调了电油价格,有利于促进供给的增加;抓低收入群体,加大对低收入群体补贴力度,提高了企业离退休人员退休金、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既保障了百姓生活水平又有利于稳定社会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三是实时盯形势,突出及时性。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和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及时判断形势、研究对策,灵活地运用财税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整了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加大了对受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上调了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增强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

(二)如何看待今年以来经济增速出现的回落。今年以来经济增速确实出现了回落的态势。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6%,比上个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二季度增长10.1%,比上个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

应当看到当前经济增速回落是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防止经济增长偏快转为过热,是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人大会议提出的宏观调控目标的“两个防止”的其中一个,相应也采取了有力的措施,5次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出口产品退税率,加大对土地的严格管理,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以来经济增速的回落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

应当看到当前经济增速回落的过程是平稳的回落。一季度经济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比上年四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二季度增长10.1%,比上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总体上看,经济增速回落较为平稳,没有出现大的起落。

应当看到当前经济增速回落是在结构调整中的回落。分地区看,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同比增长14.9%,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增长21.9%,比一季度提高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增长17.2%,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增长16.2%,比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投资29858亿元,同比增长22.4%,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15036亿元,增长35.3%,加快0.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12981亿元,增长28.6%,回落0.1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生产同比增长14.5%,比上年同期回落5.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6%,同比加快0.5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1.3个百分点。

应当看到当前经济增速回落到的速度仍是较快的增速。今年以来经济增速虽然出现了回落,但仍高于改革开放30年平均增速。上半年经济增长10.4%,比改革开放30年年平均增速高0.6个百分点,但比过去5年增长偏快的增速仅低0.1个百分点,目前的经济增速仍是较快的增速。

应当看到未来经济仍有保持较快增长的动力和活力。短期看,资金供应总体还比较充裕,货币供应量增长还比较快;受财政支持民生力度加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带动,消费仍有持续增长的空间;财政为应对较多的突发事件支出增加较多,受灾地区的恢复重建形成新的需求,这些都可能形成经济增长加快的因素。长期看,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都为注入动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的差距都提供了发展空间。

(三)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越是在好的形势下,越要增强忧患意识,宁可把问题看得重一些,把形势想得全面一些。

房地产市场在挑战中面临着机遇。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33.5%,比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快6.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5个百分点。而与此同时,房屋销售面积却出现了下降,2至6月份,住宅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分别下降3.6%、0.3%、4.0%、6.5%和6.9%,其中上半年北京、广东住宅销售面积下降了49.5%和19.5%。房屋销售价格涨幅逐步回落。今年1至6月份,房屋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1.3%、10.9%、10.7%、10.1%、9.2%和8.2%。如果房地产投资和销售增速的反差持续下去,房地产企业资金回笼将受到影响,若把握不当,可能会影响金融乃至整个经济的资金正常运转。但同时也说明中央出台的土地政策、房贷政策以及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提高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抑制了投资性住房的需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扩大,抑制了房价的过快上涨。随着这些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健全,房地产市场也存在着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的机遇。

(四)全年国民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回答可能对今年以来国民经济运行会产生影响的两个问题,即特大地震会对下半年国民经济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吗?北京奥运会的闭幕是否对会下拉国民经济增速?

关于奥运会的影响。北京奥运会就将举办,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北京奥运会,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成功举办奥运会,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也将具有深远意义。从近期举办奥运的国家情况看,可以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对经济往往会有一定的积极拉动作用,但主要还取决经济基本面:一是往往举办前经济会有所加快,对经济总量相对小一些的国家影响要明显一些,如1988年举办奥运的韩国,举办前包括1988年经济增长都保持在10%以上的增速;二是经济总量较大的国家影响并不十分明显。如1996年举办奥运的美国,举办前一年经济增长2.5%,1996年增长3.7%,1997年增长4.5%。从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看,整个国民经济继续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总体形势是好的,加之我国经济总量相对又比较大,地域又比较辽阔,经济结构又比较齐全,存在着较大的回旋余地。

换句话说,尽管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一些重大事件,但国民经济发展态势主要还是取决于宏观经济基本面。从目前看,世界经济形势仍比较复杂,还存在着一些十分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但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世界经济增速上调了0.4个百分点,国际原油及部分粮食价格下降,应该说比预期的要好一些。国内尽管存在着通货膨胀的较大压力,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困难较大等问题,但总体上看,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潜力还比较大,只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全年国民经济仍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THE END
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人仍然处于什么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这是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五期课后作业第五题问题。下面小编分享青年大学习第10季第5期课后习题作业第5题答案。 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五期课后习题作业第5题答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人仍然处于___,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http://m.mnw.cn/keji/mi/2338798.html
1.新闻详情新时代面临新机遇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应作出怎样的努力,全面提升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能力? 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当前形势下,全球经济治理特别要抓住以下重点:共同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大局;共同构建开放透明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治理格局,巩固多边贸易体制,释放...https://www1.xzmu.edu.cn/tuanwei/getcontent?id=44379&url=show
2.方正策略国家级经开区—转型开放新时期新闻频道2014年,随着首批经开区成立30周年到来,经开区的发展进入了创新驱动的新时期。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下一步国家将着力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提升对外合作水平、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将其打造成改革开放新高地。同时,在我国坚定的自主对外开放决心下,对外开放将要从外向型经济开始进入开放型经济,2013...https://news.hexun.com/2019-06-23/197615878.html
3.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与挑战加快我国产业战略升级...1、《战略规划》要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战略调整视角,系统布局我国未来产业发展重点。要识别引领产业变革的关键技术,制定综合性产业战略,前瞻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提出未来产业应依托的关键技术,以信息、生物、材料、能源等新技术为重点。借助颠覆性技术突破引领新的产业变革,解决当前与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http://cctv-cmpany.net/channel33/86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