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我国经济外部确定性上升未来发展将面临五大机遇

近日,中国上市公司产业升级(太原)高峰会暨2023第三届山西资本市场转型发展年会在太原举办。本届大会以“协同创新资本布局践行‘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围绕宏观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话题进行探讨,为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提出真知灼见。

当前,我国经济的外部确定性上升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我国经济金融走势如何?未来发展有哪些有利的条件和机遇……围绕上述问题,在大会召开期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

我国经济外部确定性上升

NBD:您在主题演讲中提到中国经济的外部确定性呈上升趋势,请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徐洪才:关于确定性上升,我总结了五个方面。首先,尽管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今明两年增速仍然较低,但贸易投资已开始回升,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正在积聚、恢复。

其次,全球通胀压力放缓,各国央行政策表现不一。10月份美国的通胀率已经跌到了3.2%,距离它的政策目标2%只有一步之遥了,这就意味着年底美联储加息可能不会有了。总体来看,核心通胀预计将更缓慢下降,大多数国家通胀预计要到2025年回到目标水平。

第三,新的一年人民币政策将受益于央行货币宽松政策的实施。中国货币政策的空间打开了,央行降准降息的空间打开了,明年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也减低了。

第四,大国关系趋于稳定。这表现在,俄乌战争最终将以和平方式结束,当前中美关系也出现了改善的机会窗口。同时,中国密集外交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果。

第五,地缘政治风险在下降。总而言之,我认为从根本上讲,最大的确定性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中国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经济增长动能在积聚,提振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信心。

预计全年GDP增5.2%左右

NBD:复盘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呈现逐季反弹的趋势。结合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您如何解读和评价我国经济金融走势?

徐洪才: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有波动,但是环比来看是回稳向上。因为有基数效益,三季度环比增长1.3%,预计全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在5.2%左右,保持恢复发展态势。经济增长的动能、积极因素在不断增多,如果各项政策能够到位,结构性改革能够抓住机会的话,我相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首先来看,物价止跌企稳。这表现在CPI(消费者价格指数)止跌企稳和PPI(生产者价格指数)探底回升。PPI里面上个月回落得比较多,主要是猪肉的价格拉低了,这个参考价值并不大,如果仅仅看CPI这个所谓的通胀指标来考虑我们的货币政策,我认为这是不科学的。可以通过一个简要的方法来分析,就是(PPI+CPI)÷2,目前已经处于稳定了。

从就业形势来看,明年、后年会越来越好。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

货币金融保持稳定。从总量看,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合理增长。前三季度降准两次,累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结构看,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金融支持更加精准有力。从利率看,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减轻居民利息负担。

此外,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固定资产投资增加,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快速增长;市场销售方面,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工业生产持续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服务业增势良好,现代服务业增长较快。

总之,中国经济2023年逐季反弹,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体现了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和潜力。总的判断,货币政策还要保持稳健,货币政策可以协助、支持、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未来发展有五大机遇

NBD:我国经济未来发展有哪些有利的条件和机遇?

徐洪才:未来还是稳字当头,我们也要看到有利条件,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我国的产业链完整、产能充足、政策空间大都为疫情后的经济恢复提供了坚实基础,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并未改变。

比如说投资,拓展新的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通过投资来创造新的供给,优化经济的结构。投资有潜力,消费也有潜力,人均收入接近1.3万美元了,单一的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多万亿元人民币,所以未来升级性、改善性的消费需求空间还是很大的,关键是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购买力,这是重中之重。

再比如,老百姓现在日子好过多了,告别了短缺经济,对健康的需求是第一需求、刚性需求,健康领域的消费拓展也很重要。

从五个未来的发展机遇来看,新型城镇化进入后半场,刚刚超过65%,未来还有10个百分点的成长空间,到2035年我们要实现城镇化率75%左右,这是中国发展的潜力之所在。这里面就要调整政策了,如何吸引农民愿意进城,向大城市集中,并且合理布局,实现规模效益,不是像过去那样过于分散,这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当然现有的3亿新市民如何增加收入,这也是一个问题,需要改革。

改革开放红利。国企混改,土地改革、金融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还有扩大开放,在制度、规则层面上和国际接轨,建立高质量、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

银发经济、养老健康产业发展。老有所养、老有所为,银发经济是未来的机遇。深度老龄化加快来临,2030年60岁以上的老人可能有5亿以上。老龄化社会有些失能老人需要长期照护,如果在这个产业下点儿功夫的话,比如家政产业、服务产业,至少可以新增就业岗位5000万个,人民的生活水平品质会提升。

人才红利。我国有近2.4亿人口接受了高等教育和专业化职业教育,这是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人力资本基础。

THE END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六大挑战和八大机遇新闻核心提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当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发展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新闻首页 分享到: 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微信人人网百度贴吧腾讯...https://news.cntv.cn/2015/11/12/ARTI1447316810657217.shtml
2.“我国经济面临五大机遇”等7则卢中原:我国经济面临五大机遇 机遇一:新的区域增长极和产业升级动力正在生成。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其实正在发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服务业发展相当活跃,近两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一直处于扩张期,今年以来这种态势仍然明显延续。同时,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效果凸显,新的区域增长极正在形...https://news.12371.cn/2013/08/16/ARTI1376618929082478.shtml
1.中国经济新征程GDP增长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经济新征程GDP增长的机遇与挑战 GDP增长的动力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推动GDP增长的重要力量。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不断涌现,为国内生产总值提供了强劲动力。同时,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也在快速发展,这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也为GDP增长贡献了较大的...https://www.tpeuapin.cn/chao-zhuai-fen-zu/476454.html
2.带来的机遇有哪些?如何把握带来的发展机会?基金频道带来的机遇有哪些?如何把握带来的发展机会? 在财经领域中,机遇无处不在,而如何准确把握则是关键所在。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机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变化,新兴产业的崛起为基金投资提供了丰富的机会。例如,在科技领域,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相关企业的价值不断...https://funds.hexun.com/2024-11-12/215503510.html
3.中国产业投资环境优势在哪?问答集锦在当前和今后 一个时期,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仍然是人口和劳 动力庞大的发展...https://www.vzkoo.com/question/1731377106667674
4.符合国情的大战略:小城镇建设发展思考2、小城镇面临哪些发展新机遇? 大量调研显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小城镇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一是农民收入提高带来机遇。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超过1万元,是10年前的3.2倍,“小镇青年”的消费理念和生活追求与城市居民已无太大差别,亟须完善小城镇功能、改善环境。 https://www.zgxcfx.com/sannongzixun/104772.html
5.低碳经济来了,民族地区面临哪些机遇和有利条件?低碳经济来了,民族地区面临哪些机遇和有利条件? 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民族地区又处于对气候变化较敏感的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民族地区应紧抓机遇,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建立...https://www.kdl.gov.cn/tzbDetail/cid/1804/aid/115690
6.“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发展方向为适应各地政府开展十四五规划前期课题研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十四五投资机会研判等需要,中机院广泛凝聚社会各界智慧,加紧开展“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发展方向研究,研究成果如下:http://www.reportway.org/shisiwu/23792.html
7.我国绿色制造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绿色制造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十三五”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工业绿色发展不系统、不平衡和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深入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同时,要加快构建由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企业等要素组成的绿色制造体系,引领和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壮大。https://www.chinacace.org/news/view?id=7547
8.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扩至10省份,市场面临哪些机遇?那么,在上述医疗服务市场发展的背景下,对于辅助生殖领域企业来说,将会产生哪些机遇? 一份由医睿星资本团队于5月29日发布的《辅助生殖医疗器械市场总览》研究文章显示,目前,我国体外受精技术(IVF)市场规模约为288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552亿元。 纵观近10年,我国单笔融资金额中位数约为5500万元,辅助生殖赛道对比起医疗...https://www.yicai.com/news/102133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