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目前国内学界和业界对于我国经济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存在三大误区——有质量的增长意味着放慢经济增速、把投资等同于产能过剩以及认为既然政府投资的经济回报率低,政府就不应该做投资。”5月14日,林毅夫在参加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的“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论坛时说道。

林毅夫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各种产业的特性,发挥好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两只手”的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即使在相对不利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经济也能保持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前后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误区一:有质量的增长=放慢经济增速

但不容忽视的是,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出现很多问题,例如环境压力增大,雾霾问题突出。林毅夫指出,目前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个认识,大家认为雾霾这么严重,都是因为我国经济增长太快,因为过去增长不讲求质量,用高速度牺牲了增长的质量,所以现在要有质量的增长,把增长速度降下来。

举例而言,一个最好的对比是中国与印度。1979年,中国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按当时计价为182美元,印度是227美元,比中国高出25%。而2014年时,根据IMF提供的数据,中国的人均GDP是7572美元,印度是1628美元,不足中国的四分之一。

“过去这36年,中国平均每年经济增速为9.7%,印度每年的增长是5.7%,明显比我们慢,但并没有看到他们经济发展的质量比我们好。从各种指标来看,印度的雾霾比中国还严重,所以说中国的雾霾与高经济增速并无必然联系。”林毅夫说道。

通常,一个国家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低收入阶段、中等收入阶段以及高收入阶段。林毅夫认为,正是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第二阶段,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导致了环境压力的增加。

当国家处于中等收入阶段时,例如德国、英国、美国等都曾经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因为制造业阶段生产特性是能源使用密度高,而且排放的密度高,只有尽快进入高收入阶段,产业结构变成以服务业为主,才能更好的改善环境。

误区二:投资=产能过剩

“很多人把我国目前的产能过程归结为发展模式错误,指出我们过去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导致产能过剩,所以现在要转变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我认为这个转变要适时而为。我并不反对消费的重要性,但是以消费拉动增长的前提是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林毅夫说道:“如果收入水平没有持续提高却一味鼓励消费,只会减少储蓄增加借贷,发达国家之所以出现金融危机,就是因为消费过度造成的。“

因此,林毅夫认为,要消费增长的前提是收入水平增长,而只有通过投资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才能使劳动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进而增加收入、刺激消费。但他同时强调,只有有效的投资,才能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如果继续投资于过剩产业,毫无疑问会导致产能过剩。“如果是投资于产业升级、完善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方面,这样的投资怎么会过剩呢“

误区三:政府不应该做投资因为投资回报率低

目前部分学者提出一个观点,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政府不应该用积极的财政对策,应该让市场自己调节。并且指出,2008年以后政府投资基础设施的回报率一般都比产业投资回报率低,所以得出一个结论,既然政府投资的经济回报率低,政府就不应该做投资。

对于这一观点,林毅夫认为存在明显的问题。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的产业投资在投资回报周期、折旧率方面都不同;此外,基础设施的投资有很多是外部性、社会性的收益,这不是产业投资中可以直接得到的收益。“民营经济可能因为基础设施回报率低,不愿投资,如果这时候政府也不投资,只会让基础设施建设出现瓶颈,影响经济发展。”

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其实是政府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的好时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4年10月份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表示,经济下行的时候,政府可以用财政来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短期内可以启动需求,创造稳定就业;长期来看,可以给经济增长创造更好的环境,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发现国内学界还有不少人认为政府的投资回报低,所以不应该政府来做。我认为这是误区。我们仍然有很好的经济增长潜力和投资的机会。”林毅夫说道。

THE END
1.李稻葵委员:我国仍然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中央强调,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疫情暴发以来,党中央坚强领导,全国人民奋发努力,中国经济稳步回升,成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器。”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表示。然而,随着经济增速的下降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社会上难免出现了一些焦虑情绪,担心...http://www.csteelnews.com/special/1281/2022031810/202203/t20220324_61266.html
2.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人仍然处于什么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人仍然处于___,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A.重要战略机遇期 B.快速发展期 C.发展跃升期 D.发展瓶颈期 答案:A.重要战略机遇期 以上就是青年大学习第10季第5期课后习题作业第5道习题答案分享。http://m.mnw.cn/keji/mi/2338798.html
3.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那这次,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作出了新的重要判断,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特点之一就是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且可以说进入加速演变期,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地增加,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https://www.meipian.cn/3cvk3izx
1.赵磊: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立足国情、世情,从大国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作出的重大判断,充分表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在这个3.6万余字的重要文件中,“发展”是高频...https://www.ccps.gov.cn/dxsy/202207/t20220711_154348.shtml
2....大变局,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各种可以预料和难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增多。全军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安全和发展大势,强化(),扎扎实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A.忧患意识B.危机意识C.打仗意..https://www.shangxueba.com/jxjy/0E11C352.html
3.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关键在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对内坚持科学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科学发展是和平发展的基础,和平发展是科学发展的保障。 其一,坚持科学发展。我国发展正处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5000美元增长到1万美元的关键阶段,各种困难、矛盾和潜在风险凸显。科学发展观把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https://www.zzrmyy.com/content-2141.aspx
4.韩文秀: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韩文秀表示,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在于,首先,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个大环境、大前提没有变也不可能变。同时,解决各种世界性的难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比如减贫、应对气候变化、解决重大疾病等方面,中国拥有不可或缺的能力、...http://static.jingjiribao.cn/static/jjrbrss/6/-1715358934343722021/15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