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崔和平,五一东街社区的居民似乎并不陌生,“崔老师是个能人,照片拍得好,书法写得好,懂国学,能当主持人,还去过很多国家……”一直到现在,崔和平2015年用74天穷游欧洲27国的经历,依然被邻居们津津乐道着。最近,崔和平又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去英国留学一年。
59岁的他为啥要去留学?手续好办吗?签证好签吗?他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始这一年的生活……带着这些疑问,3月15日,记者来到了崔和平家中。
高中英语成绩一直很好学英语成了最渴望的事
虽然已经59岁,但崔和平看起来特别年轻,性格开朗健谈,和爱人住在一间100多平方米的屋子里,其中一间卧室被他开辟成了教室,闲时教孩子们国学书法摄影,另一间是书房,十多平方米的屋子里满满当当,都是各种图书资料,整个房间还是十多年前的装修风格。
崔和平笑着说,想去英国学英语,起初是女儿在北京一家培训机构做中文老师,曾经给过他一本那家机构在英国的学校的资料,2016年11月的一天,他无意中翻到那本资料,于是萌发了留学的念头。
“似乎是临时起意,其实是蓄谋已久。”崔和平说,自己上高中的时候就是英语课代表,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高中毕业那年赶上“文革”,便去了农村插队,后来又到部队当了6年坦克兵,再后来就工作结婚生子了。“一直忙忙碌碌,英语就这样被搁置了下来。”
20多年前单位改制,崔和平下岗了,但乐观的他自己买了书学起了摄影,并且在不断地摸索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业内小有名气。除了摄影,他还自学了书法、国学,他写的字拿过书法大奖,他讲的国学结合了人文地理,通俗易懂。这些年,他参与策划过很多国际化的摄影展,在和国外友人交流中,他总感觉自己的英语实在是太欠缺,尤其是2015年他独自一人游历欧洲74天,语言成了最大的障碍,因此“学英语”成了他最渴望的事情。
自己做攻略办签证省了不少钱还有成就感
“地点材料、报名材料、注册费定金、签证方法资料、付款资料……”崔和平的电脑里,整齐地罗列了很多文件夹,都是与这次出国有关的资料,以备不时之需。
1月6日,崔和平第二次去北京时,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递交资料,生物采样。春节前签证通过了。
所以,材料中附带一份比较合理的自我陈述是必须的,“我在自我陈述中将自己的家庭情况、经济情况,去英国学习的几个理由,比如圆梦、英语学习的必要性等等,都做了合理的解释,而且是中英文对照的版本,我觉得它在我顺利获签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崔和平说。
留学不是学习的终点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留学不是我学习的终点,相反,它会是我人生的另一个起点,等我掌握了系统的英语知识后,我可以用它做更多的事情。”崔和平说道。
延伸
59岁的“老学霸”谈学习总有金玉良言
对我来说,活到老学到老,绝不是一句空话,学习的意义真的是一言难尽。
第一,学生时代的学习,一定是为了给将来储备能量,储备智慧,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你头脑中有多少知识就会储备多少智慧,你拥有多少智慧,就能得到多少相应的待遇。
第二,人有了文化知识,在各个方面都会游刃有余,会遵纪守法,会有涵养,不暴躁,不随便发脾气。这都不是我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深有体会,我们这一代,上辈人多是从战争中走过来,很多朋友的父辈没有文化不懂教育,就知道一味打骂孩子。但凡是父母有文化的孩子,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基本都能做出一定成就。
第三,很多人到了我这个年龄,就会说老也老了,离入土没几年了,有啥好学的。但我很享受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获得感。比如我在群艺馆代课,当我所说的东西被他们接受赞许时,那种满足感,是美食和新衣无法代替的。
第四,学习是件很有乐趣的事情。老年人的乐趣有很多,打麻将、下棋、跳舞等,但对于我来说,它们相对太简单了,人人都能做。我喜欢挑战难度更大的事情,比如书法、诗歌、对联,还有摄影。对于这些事情的出发点都是因为喜欢,但最后都变成了我谋生的手段,把知识转化成了生产力,再成为我继续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兴趣做成职业,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想学的东西,就不会觉得枯燥,遇到问题就想办法去解决,解决的那一刻,内心会感到无比的满足。如果要不是因为挣钱养家,我巴不得天天都在学习不同的知识。鉴于这个基本条件,我选择要学习的事情,都是有实用价值的,比如英语,我喜欢摄影,想参加国际比赛,但是连国外的征稿启事都看不懂,但我天生又不喜欢求人。我坚信大家都一样,他们可以做到的,我就一定能做到,这些都是我学习的动力。
至于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思维是有惯性的,脑子一定是越用越灵,当我有意识记忆的时候,就不会忘记。至少目前看来,我还没有出现记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