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己是某公司法人或高管,却不知情没参与——
“被高管”“被法人”,如何自证清白
人在家中坐,无端被“升职”。近日有人反映,自己被冒名注册为某公司的法人代表或者高管,引发诸多不便。记者调查发现,在注册公司须人脸实名认证的当下,冒名注册不再容易。“被高管”几乎都是多年遗留问题,且当事人大多都曾有身份证遗失或被盗的经历。提醒市民,注意个人信息保护,找到正确渠道及时注销补救。
怪象
当了多年“高管”却不知情
“这家公司成立于2008年。”他介绍,即使是十多年前,想要注册一家公司,最基本的要素也离不开当事人的身份证或身份证复印件,需要本人签字确认,但这些环节他都确定没有参与,完全不知情。
调查
涉事者多有证件遗失经历
个人身份信息被冒名注册公司,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如今,仅拿某个人的身份证或证件照片,可否注册一家公司?
多个代办公司人员表示,注册公司需提交的手续主要包括公司名称、注册资金、经营期限和范围,以及法人、股东、监事、财务的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及手机号等(至少需要法人和监事两个人的资料)。“这些准备好给我,我去办。涉及的人员,后续在软件中完成人脸识别认证即可。”
“现在人脸识别认证,都是必须步骤了。”一名代办人员表示,北京如今在这方面管得很严,只拿身份证而不完成人脸识别认证,不可能注册下来。“以前的事,咱说不好,但现在必须这么做。”类似说法,得到多个代办公司人员确认。
采访中,涉及被冒名注册公司的人均表示,自己并不知情。
“我是2008年左右丢过一次身份证,或许跟那次证件丢失有关。”谢先生透露。而包先生家人的身份证也曾遗失并且挂失补办。记者发现,多名被冒名注册者,几乎都有身份证遗失或被盗经历。“多年前,人脸识别应该还不太流行,可能有一些漏洞。签字这个环节应该是有的,但我后来发现当时连签字也是伪造的。”包先生介绍,在申请补救中,正是由于经过笔迹鉴定等环节,自己家人才得以“解套”。
“确实有这种情况,大概率是身份证被别人使用了。”一位市场监管系统工作人员介绍,丢失身份证被用来注册公司的情况此前也比较常见,“以前或许可以,现在有人脸识别,不行了。建议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冒名登记。”
自查
任职信息可通过网络查询
多位涉事者都表示,自己是去注册公司或报税时,才突然知晓名下“背”了公司,进而影响工作开展和计划。那么,对于市民来说,想要主动知道自己名下有无公司、是否被冒名注册为法人或高管,有什么渠道呢?
“一般是在市面常见的商业安全平台或工具上去找。”北京一名公司负责人介绍,比如在企查查、天眼查等平台上,输入自己姓名,就可以点击查询名下是否有公司,有多少个公司,分布在哪些地方。不过,这是一种比较初级的方法,“因为全国人口多,难免有一些重名的人。一般用户即使是找到特定地域内有自己的名字,也无法完全确定那个公司的人,是不是就是本人。”
相比而言,还有一些更为精确的途径。一位曾经莫名被注册两家公司的网友介绍说,可以去个人所得税App里的个人中心一栏,找到任职雇佣信息,点击后可以查看。她介绍,在个税App的任职雇佣信息一栏中,点开后可以看到单位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职务、任职受雇和离职日期等信息。如果名下有不是自己所在的公司或机构,可以点击右上角部分进行申诉。
解套
发现问题先找市场监管所
对于冒用身份信息注册公司的现象,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到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下发了多个通知文件指导。采访中,有代办注册和注销公司业务的工作人员表示,只要收费约两三千元,就可以帮忙注销“问题公司”,但市民还有其他正规途径可以参考借鉴。
“如果发现被冒用身份,首先需要找到涉事公司注册所在地的市场监管所,向他们咨询并提出撤销。”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而后根据市场监管所的指导和建议,准备所需材料去申请撤销。